Tag: 投资

香港资金买股票有多厉害?他们今年在A股赚大发了!

深港通自2016年12月开通后,港资交易深市A股的渠道得到扩展,而代表香港的机构资金操作A股的手法也展现在市场面前。

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统计港资通过深股通净买入最多的十大A股发现:它们在今年涨幅全部超过大盘指数!其中9只个股创出了历史新高,涨幅最多的个股甚至股价翻倍。

想必一开始就跟着港资买A股的投资者,现在可以偷偷地笑了。

前十大重仓股,6只年涨幅超六成

深港通开通后,港资就开始踊跃地买进深市A股,从12月5日至10月17日收盘,共计有1383亿元港资净买入了深市A股。

现在买股票能赚吗_深股通港资重仓股_港资A股投资策略

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港资买进深市A股较沪市A股来讲,标的选择要相对集中,美的集团(000333,SZ)、海康威视(002415,SZ)、格力电器(000651,SZ)成为港资最爱的深市A股,因为至今港资通过深股通分别净买入了上述三只个股224亿元、220亿元和151亿元,持股比例也分别达到了9.18%、9.76%和7.95%。

而从战绩来看,自然是远超深证成指的上涨,美的集团、海康威视和格力电器从今年年初至今日(10月18日)收盘,分别累计上涨了78%、135%和75%。记者统计了港资通过深股通净买入深市A股的前十名(按净买入金额排名),发现年初至今涨幅全部超越大盘,其中有6只个股年涨幅甚至超过了60%。

大市值并不妨碍高增长

以往A股市场中,小市值、题材股更能吸引投资者的目光,而大市值的个股走势往往显的沉闷,但是今年风格出现了变化。

深股通港资重仓股_港资A股投资策略_现在买股票能赚吗

从上表可以看到,被港资重仓的这些深市A股,涨势都非常优秀,且市值均不小。上述10只深市A股的平均市值达到了1989亿元,其中最大的是海康威视,达3397亿元,最小的东阿阿胶(000423,SZ)市值也达到了442亿元。

从估值上看,这些个股的市盈率均不高,平均市盈率为24倍,其中最高的海康威视为42倍,最低的平安银行(000001,SZ)不到9倍。

从上市十大个股的行业情况来看,三家为家电制造行业,两家为白酒行业,两家为重要生产行业,剩下三家分别是计算机硬件行业、银行和房地产行业。另外在上述10只个股所在的板块看,7只来自深市主板,3只来自中小板,创业板个股还没有入围。

香港机构投资者:消费股就是重点

众所周知,香港的股市中,机构投资者占了主流,而通过深股通买入A股的投资者中,机构比例应该更高。

此外,港资在买卖个股的时候,更多地会考虑上市公司的营收及商业模式等基本面情况。国元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投资经理王林峰也曾对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表示,港资投资A股基本都是长期的投资行为,有些机构的投资周期甚至超过他们的想象,能达到数年甚至更久。

港资A股投资策略_现在买股票能赚吗_深股通港资重仓股

作为在港股上市的专业投资机构惠理集团不仅投资了A股,还在北京和上海设立办事处及投研团队。在今年年初时,惠理集团投资总监谢清海及苏俊祺就表示,中国债市孳息率逐步下降,预期整体息率向下,而内地能提供稳定收益及风险较低的投资选择有限。

因此,投资者一般投向A股巿场中的高息股票,以收取稳定派息。当中一些成熟的行业,如出口、消费及家电公司的现金流强劲,派息高,并实行可持续的高派息政策,是价值投资之选。

另外,随着内地居民收入增加,百姓对消费的质量及品牌越趋重视。因此部份内地互联网、饮食及水务相关服务等板块有望受惠。

每经记者 袁东 每经编辑 汤亚文

(以上内容仅为参考,投资有风险,请谨慎投资)

现在,适合买房子还是买股票

01

昨天,有人在留言区问我:“是不是可以把房子抵押了去炒股?”

我愣了半晌。

要知道,放在两三年前(2016-2017年),谁要提这个问题,肯定会被当成神经病。因为答案很清楚,不接受任何反驳:“当然是买房!”“没看到那谁谁,炒股把房子都炒没了吗?”

但如果把时间拉回到四五年前(2014-1015年),答案却是不一样的。很多股民会斩钉截铁地选择:“买股票!”“因为,你用一套房的钱去炒股,一个月后就有可能赚回两套来。”

发现没有,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买房信仰”或者“炒股信仰”,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谁的收益高,就买谁。

2014-2015是股票牛市,当然选择买股票。2016-2017年,是房地产牛市,当然选择买房子。

现在,股票和房子都无牛市,所以大家才会纠结。

02

不过,在我看来,有两类人根本不必纠结或者不会纠结。

一类是刚需族。你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买房。

一方面是因为,别幻想中国的房价会大跌。中央的态度从来都是“稳房价”,而不是“降房价”。

寄希望于房价跌了之后来个精准抄底,可能你的未婚妻就要跟别人跑了。

另外一方面,更不要有“通过炒股赚出一套房”的念头。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万一没赚出一套房,还把买一套房的钱亏没了,你拿什么娶媳妇?

另外一类人,是炒股高手。

对他们来说,股市就是提款机。

拿钱去买房?开什么玩笑?

五粮液半年翻了2.5倍,沪电股份一年翻了6倍,东方通信3个月翻10倍,未来3年房子能涨1倍吗?

我就发现,在我们私募圈,大家好像对买房都不是很感冒。

03

真正纠结的,是那些已经拥有至少一套自住房,同时手里有闲钱,想要通过买房或买股票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普通人。

如果你属于这类人,我想告诉你的是,其实问题并不难。

你只要抛开一切情感因素,既不神圣化房子,也不妖魔化股票。只把“房子”和“股票”当作两个普通的“资产”。

那么,你只要对比两个指标:一个是谁的“分红多”;一个是谁会“涨的多”。

我们先看谁的分红多。

对于房子来说,“租金”就好比是“分红”。所以,我们可以用房子的“租金收益率”和股票的“股息率”来进行对比。

目前,中国一二线城市的租金收益率基本上都在2%左右,而一线城市则在1.5%左右。

而在股市中,股息率高于2%的股票就有600多家。

也就是说,如果只看分红率的话,买房子真不如买银行股,更不如那些白马股。

当然,你可能会说:无论买房子还是买股票,谁为了分红啊?还不是为了赚差价?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要看股市和楼市,未来谁会涨的多。或者说,“未来的股市和楼市,哪一个更有可能有牛市?”。

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但也是可以进行简单比较。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面

无论股市还是楼市,短期来看都是政策市,所以首当其冲要关注政策面。

目前,领导对房子的态度是“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而且“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的刺激政策”。

但是,对于股市的态度是要“打造一个有韧性、有活力的资本市场”。对于资本市场是百般呵护。

2,资金面

目前,监管层严控资金流向房地产,对企业和居民都采取非常严厉的“限贷”政策。

但对于股市,监管层正不断积极引入资金。

一是通过MSCI,富时等大量引进外资;二是放开保险等国内机构投资股市的比例限制。三是通过放开两融政策股市居民加杠杆进入股市。

3,基本面

房子几乎没有什么盈利能力,要说有,那就只是租金的回报。

但是股市中的蓝筹和白马,单算股息率就已经很高了。如果算ROE(净资产收益率)的话,盈利能力大于2%的那就更多了。

4,估值面

如果看估值的话,股市估值尤其是很多蓝筹、白马的估值,目前处于历史低位,而房子的估值处于历史高位。

综上比较,很明显,未来股市上涨的概率应该比楼市要大一些。

所以,现在买股票比买房子要更划算。 04

但是千万别抱着“炒股票”的念头。在股市里:买,大概率是成功的;炒,大概率是失败的。

如果你把股市当赌场,结局往往是十赌九输。

,。

在股市里:买,大概率是成功的,炒,大概率是失败的。

也就是说,如果你把股市当赌场,那一定十赌九输。

但是如果你是来做价值投资的,通过制定简单的策略,未来3年获得超过买房的收益率,并非难事。

比如,你可以精选那些有业绩,股息率超过房子的蓝筹股,并且一直持有。

如果,未来股市和楼市都不涨。

那么每年靠分红,买蓝筹肯定超过买房。

如果未来股市涨幅大于楼市,那么买蓝筹还可以赚到比房子更大的差价。

当然,风险就在于股市未来涨幅低于楼市。上面,也论证过了。这个概率相对比较低。

而且我发现,这几年聪明的资金已经开始采取我刚刚说的这个策略。

因为,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最近3年的表现已经远远甩开了上证综指。并且提前进入了牛市节奏。

所以,我的回答是:现在,适合买股票,尤其是买有业绩,估值合理,高股息率的好股票。

被妖魔化的雪球,成为股市暴跌的替罪羊!

最近股市暴跌,雪球成为了热词!先是“淡定汤总”200万本金灰飞烟灭;随后网传女星江疏影因雪球爆仓而去了申万宏源总部,被工作室辟谣。

障碍式期权_雪球化结构产品_奇异期权雪球产品

雪球到底是什么,让人谈”雪”色变?

雪球化结构产品是一种奇异期权

奇异期权,顾名思义就是比较奇特的期权,要比常规的欧式或美式期权更加错综复杂。

上网一查,奇异期权至少包括8种类型,一看就头大!

这8种类型分别是打包合约、非标准化美式期权、复合期权、任选期权、障碍期权、回顾期权、呼叫期权和亚式期权,而雪球属于障碍期权!

什么是障碍期权呢?

障碍期权是指在其生效过程中受到一定限制的期权,其目的是把投资者的收益或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一般分为即敲出期权和敲入期权两类。

奇异期权雪球产品_雪球化结构产品_障碍式期权

而雪球产品既有敲出期权,又有敲入期权。

敲出是指合约终止,每月只有一个观察日,例如每月1日或者第一个交易日。只有这一天的收盘价超过敲出价,才能触发敲出。此外,前两个月为封闭期,不观察敲出。

敲入是指看发行人的跌期权生效,每个交易日都是观察日,没有封闭期的限制。任何一天的收盘价跌破敲入价,触发敲入。

雪球化结构产品_奇异期权雪球产品_障碍式期权

根据汤总对话截图,再结合其他信息,推测出这款雪球产品的全貌:

与中证500指数挂钩,期限两年,年化票息12%,上涨5%触发敲出,下跌25%触发敲入,4倍杠杆。

障碍式期权_奇异期权雪球产品_雪球化结构产品

投资者如果购买了雪球产品,将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1、 没有触发敲出和敲入,就持有到期,拿回本金,获得12%的票息。

这是最好的结局!

2、触发敲出,合约终止。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之前是否触发敲入,也能拿回本金,并获得相应持有期限获的票息。

持有3个月,就获得3%的票息;持有半年,就获得6%的票息。

3、 触发敲入,看跌期权生效,投资者就要承担市场风险

承担市场风险未必就是亏损,又分为三种情况:

1、敲入后又触发敲出,处理方法同上。

即合约终止,投资者按照持有期限获得相应的票息。

2、 敲入后没有触发敲出,持有到期。

如果到期后收益率高于0,投资者就拿回本金,没有票息。

3、敲入后没有触发敲出而持有到期。

如果到期后的收益低于0,投资者承担所有损失。

奇异期权雪球产品_雪球化结构产品_障碍式期权

为什么雪球产品火了起来?

前几年,A股出现了一波赛道股“小牛市”,但好看不好做。四五千只股票,真正能够持续上涨的比例并不高。

个股不好做,很多人选择了买基金,于是出现了若干只百亿规模的爆款基金。

但有人担心基金太热了,很可能买在最高点或者次高点。

而雪球产品能够契合了这部分人的需求:

1、最好的结果就是指数波动不大,不触发敲出和敲入,拿满全部的票息。

当时很多发行券商开出的年化票息高达20%以上,很有吸引力。

2、次优的结果就是指数大涨触发敲出,投资者少赚一点,但能滚动投资。

例如3个月就敲出,投资者拿到3~5%票息继续投资。利滚利,就像滚雪球,这也是雪球产品名称的来源。

3、最差的结果就是指数大跌,投资者承担全部损失。

但这种结果和直接买入指数基金产品一样,并没有放大,除非加杠杆。

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除了第三种最差的结果外,雪球产品相当于承担的一定的踏空损失,以获得较高的固定收益。

这对高净值人士很有吸引力:1000万的本金,年化20%的票息,就是200万!

事实上,雪球产品的门槛确实很高,个人投资者认购起点为100万。

只要不加杠杆,即使发生了最坏的结果,就像汤总那款产品两年亏损26%,也比绝大多数投资者同期直接投资股票和基金少亏很多。

那么,券商是怎么运作雪球产品的呢?

以汤总购买的雪球产品为例,运行区间为“5%~-25%”,每5%为一个区间,对相应的股指期货进行高抛低吸的网格交易。

当雪球临近敲入的时候,券商会被动降低对冲头寸仓位,也就是卖出相应的股指期货,对期货市场产生抛压,不会涉及股票现货市场。

当然,期货市场的踩踏将对股票现货市场有一定的心理作用,但不是直接作用。

更何况券商的雪球产品发行期比较分散,敲入点位不尽相同。

因此只有持续大跌,才会造成期货市场的踩踏。

如果股票现货市场持续大跌,首先爆雷的是融资盘、设有止损线的私募基金、信托计划、场外配资等加杠杆的股票产品,雪球的间接影响反而是较小的。

从券商的角度看,雪球产品相当于从投资者那里借了一笔钱投资股指期货,同时用票息向投资者购买看跌期权。最大的风险在于股指波动幅度太小,没有足够的盈利空间;其次就是承诺的年化票息太高。

为什么会妖魔化雪球呢?

首先,股市大跌必须找一个替罪羊!股指期货、T+0、量化交易等都当过,这次轮到了雪球。

真正的原因大家心知肚明,但不方便说。

其次,有的销售人员把雪球说成是固收类产品,误导了投资者。

原因可能是自己也不懂;也可能就是单纯的坏,为了业绩故意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