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资产配置

告别平稳,迎接2025股市“过山车”!你的投资组合准备好了吗?

随着2024年年底临近,市场前景充满不确定性,股市或将迎来一波波动。

特朗普的政策是市场中的一张“万用牌”。采取以下投资组合调整措施可能有助于平稳您的投资之旅。

市场可能在2024年底迎来波动,令人感到不安。美联储周四降息后,股市大幅下挫,但对2025年进一步降息的前景持冷淡态度。债券市场同样受到重创。现在的问题是:市场是否会重新攀升,唐纳德·特朗普当选总统后的政策将在2025年对市场产生助力还是阻碍?

许多投资者预计特朗普2.0将有所不同。特朗普第二个任期的议程比他2016年首次任期时更具雄心。然而,即使当选总统遵循相同的策略,UMB银行的首席投资官埃里克·凯利表示,“经济和市场的状况与上次不同。”

结果是什么?投资者正在应对近年来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今年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了23%,增加了401(k)账户的余额,但市场未来的走向仍然难以预测。

好消息是,你可以为投资组合做好准备。投资者现在应该考虑的大部分调整更多地与市场表现相关,而不是与谁将占据椭圆形办公室有关。您可能会根据特朗普计划的关税或放松监管如何影响某些行业进行一些调整,但年末的大部分操作应为常规的投资组合维护。

市场在民主党和共和党执政下的表现趋于相似。根据《退休研究者》的数据,从1926年到2023年,在共和党掌控白宫和国会期间,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年均回报率为14.5%,而在统一的民主党政府期间,该指数的年均回报率为14.0%。

确保您的股票和债券组合仍与您的目标保持一致。股票的大幅上涨意味着您的股票配置可能比预期的要高,尤其是在2023年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24%后如果没有进行任何调整。

具体来说,您可能在大型科技股上的持仓过多,这些股票占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近三分之一。所谓的“壮丽七人组”在过去几年推动了市场的上涨,并可能随着人工智能的持续扩展继续发挥作用。

因此,保持您的持仓——但要适当调整。也许您的目标配置是60%的股票,但现在已经达到了65%或70%。考虑出售一些表现良好的股票,并将收益投入市场中不太受关注的领域。请记住,如果您在应税经纪账户中出售增值证券,将面临资本利得税。

如果您的股票持仓完全是大盘成长股,考虑购买一些小盘股。Villere & Co.的合伙人兼投资组合经理拉马尔·维莱尔表示,随着并购增加和特朗普下的监管放松,小盘股可能会有不错的反弹。

您也可以将收益投入债券。尽管近期债券在降息(包括周三降息0.25个百分点)后表现不佳,但收益率现在更具吸引力,提供了超过预期通胀的额外收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4.5%,长期债券收益率也略有上升。

一个平衡的投资组合是应对许多专业人士预期将回归的波动性的最佳选择。除了8月的短暂下滑外,投资者直到周四都享受了非常平稳的一年。但波动是正常的,随着消费者和公司应对新政策及经济中的其他交叉因素,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的波动。

如果您有一个让自己感到舒适的资产配置,您就不太可能在首次出现动荡迹象时惊慌失措,急于转为现金。

UMB的凯利说:“今年可能是我们真正需要大量纪律的一年。”

坚定持有or落袋为安?三大策略提供基金止盈“破局”思路!

面对盈利,不同人的选择也大相径庭:有人如释重负赎回离场,有人小心翼翼分批撤退,有人反而坚定加仓,还有新入局者正跃跃欲试。

为什么会有“保本出”的现象?

从舆论风向看,不少投资者还是比较倾向于“保本出”的做法,许多投资者往往在市场高点买入,经历了漫长的亏损期后终于回本,立即选择全部赎回。很多表示:“好不容易回本,说什么也得先出来,钱拿在手里才安心。”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主要原因还是有两点。

第一个叫 “损失厌恶”

从心理学来讲,赚钱时候的喜悦,往往是比不上亏钱时候的痛苦的。基金跌 40% 的日子里,许多投资者每天都在难过和悔恨的自我审判里煎熬,“回本” 仿佛医生开来的止痛良药,为你指出了光明大道。不管他有没有效果,先用起来再说吧。

这种 “逃离痛苦” 的本能,比 “追求更多收益” 的欲望要凶猛得多,仿佛刻在骨子里难以抹去,也指挥着很多人“回本就出”。

第二个叫 “锚定效应”

投资里,你死死盯着 “买入价” 这个数字,仿佛它是人生的及格线——低于它就是失败,等于它就是救赎,却忘了买基金的初衷是 “获取收益”,而不是 “跟成本线死磕”。

就像你去了一个坑人的旅游景点,哪怕整体的体验再不好,大多数人也会安慰自己 “来都来了,不如再看看”。很少人会去问:“这个景点还值得我再浪费时间吗?”。

“锚定效应”也是深深刻在人性里,积极促成了我们“回本出”的动能。

从历史经验来看,市场回暖初期往往会基金赎回的情况,这时候投资者信心仍在修复过程中,落袋为安的诉求更加强烈。直到行情继续走高,踏空牛市的情绪才会让大家后悔不迭,然后重新开始申购,但这个时候往往也已经错过了低位布局的好时机。

三大策略提供基金止盈“破局”思路

策略一:金字塔补仓法

若是生怕踏空大腿拍断,仍看好后市且资金充裕的投资者,其实可以考虑金字塔补仓法。这是一种左侧交易方法,就是股价越往下跌,补仓的比例越大,这样能更好地下移成本。其核心是越跌买得越多,利用市场恐慌收集低价筹码。

但需要注意:使用这个方法需要你有较为充足的资金储备,而且对基金底部的判断要相对准确。要是判断失误,价格还在半山腰你就大量补仓,那就可能造成较大损失。且要设置止损线,一看情况不对要赶紧撤离。

策略二:分批止盈法

对于风险承受能力中等的投资者,分批止盈是不错的选择。比如净值每上涨5%就赎回10%的份额。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锁定部分收益,又保留了参与后续行情的可能性。

打个比方,投资者一只基金产生盈利,就给自己定下止盈的比例。比如该盈利10%,减两成仓;赚20%,再减两成;若是赚到30%了,再减两成;以此类推,随着价格上涨,逐渐的落袋为安,锁定利润。

很多时候投资者看好一个行业,但并不知道它未来能涨多少,目标价位多少合适,因为并非人人都是股神。如果都是满仓进满仓出,最后结果往往是要么是卖飞了,要么是卖晚了,分批止盈法就可以很好的规避上述风险。

策略三:动态调仓法

更资深的投资者会将回本视为优化投资组合的机会。他们可能将部分高波动基金转换成一些市场低位、波动较小且受益于政策支持的基金。

著名投资人本杰明·格雷厄姆在他的著作《聪明的投资者》就有过这样的描述,专业说法叫股债组合动态调节,核心逻辑是“防守优先,稳中求胜”

假设你有一笔闲钱要投资,把它分成两份:一份买优质股票基金,另一份买国债这类优质债券基金。

比例怎么分?这需要投资者依靠对当前市场的判断进行动态调整,也是这种方法的精髓。

比如,你可以:40%股票,60%债券;50%股票,50%债券;甚至75%股票,25%债券。

股市和债市啊,经常玩“跷跷板”。股票涨得欢,债券可能就歇菜了;股票跌得妈都不认,债券没准儿还能给你撑点门面。格雷厄姆解释说,股市太好的时候,公司不缺钱,就不用发那么多债,债券利息自然就低了。反过来,股市不好,公司得借钱续命,债券利息就上去了。咱们利用这个“跷跷板效应”,就能让整体投资风险降低,收益也更稳定。

最后,无论是金字塔补仓法、分批止盈法还是动态调仓法都只是工具,使用工具的“人”才是关键。投资是一场马拉松,真正决定长期收益的,不是某次精准择时,而是持续优化的资产配置和情绪管理。回本不是终点,而是新阶段的起点。

美元ETF与共同基金最新收益率分析

在最近发布的美元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和美元共同基金的收益率周报中,投资者对不同投资工具的表现进行了全面评估。此次分析涵盖了长期投资的策略以及海外投资布局的前景,帮助投资者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在美国市场上,ETF的收益率表现依然强劲。ETF作为一种灵活的投资工具,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投资选择。特别是全球股票ETF,它们通常会包含来自多个国家和行业的股票,投资者通过投资单一ETF,实际上可以间接获得一个涵盖多种资产的投资组合。这种多样化的策略在降低投资风险方面显示出明显优势。

此外,ETF的低成本投资特性也值得关注。相较于主动管理型基金,ETF的管理费用通常较低。例如,一些大型股票指数ETF的管理费用可能在0.05%到0.5%之间,而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的费用则可能高达1%到2%或更高。这使得频繁交易的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可以节省大量管理费用,提升整体收益率。

透明度和信息披露是投资者选择ETF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每日公布的持仓组合信息,使得投资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其投资的底层资产。这种信息的透明度不仅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也使得投资者能够在选择ETF时更为理性和准确。

交易灵活性是ETF的另一大优势。ETF可以像股票一样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提供了更大的交易灵活性。投资者可以在交易日内随时买卖ETF,突破了传统公募基金只能按照当天收盘净值进行申购和赎回的限制,这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无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在进行家庭资产配置时,各类投资工具的合理搭配至关重要。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选择适合的产品进行投资。无论是ETF还是共同基金,在配置中都应考虑其风险特征和收益预期,以实现资产的有效配置。通过合理的投资组合,投资者不仅能够降低整体投资风险,也能在长期中实现财富的稳健增长。

总结来看,ETF和共同基金各具特色,投资者在进行资产配置时应综合考虑其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及市场环境的变化。通过科学的投资组合策略,投资者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寻求最佳的投资回报。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股票基金买卖_美元ETF收益率_美元共同基金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