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外汇储备

强制结售汇制度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什么是强制结售汇制度

强制结售汇制度是指,除国家规定的外汇账户可以保留外,企业和个人必须将多余的外汇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外汇指定银行必须把高于国家外汇管理局头寸的外汇在银行间市场卖出。在这套制度里,央行是银行间市场最大的接盘者,从而形成国家的外汇储备

结汇是指外汇收入者将其外汇收入出售给外汇指定银行,后者按市场汇率付给本币的行为。结汇分为强制结汇、意愿结汇和限额结汇等形式。强制结汇是指所有外汇收人必须卖给外汇指定银行,不允许保留外汇;意愿结汇是指外汇收入可以卖给外汇指定银行,也可以开立外汇账户保留,结汇与否由外汇收入所有者自己决定;限额结汇是指外汇收入在国家核定的限额内可不结汇,超过限额的必须卖给外汇指定银行。

我国强制结售汇制度的发展历程

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强制性的银行结售汇制度。强制结售汇是在当时特殊的环境下的外汇管理政策,当时我国改革开放刚刚启动,还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外汇储备严重不足,为了积累足够的外汇储备,保持人民币的汇率长期基本稳定,防范风险,我国采用了强制结售汇制度。

与1994年前后相比,我国经济和外汇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外汇储备增长迅速,强制结售汇制的弊端日益显现,我国不断对其进行改进,国家对外汇管理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

实行结汇制度的目的是将我国企业的外汇收入及时足额地汇入外汇储备,为进口支付外汇提供保障,通常在外汇储备规模较小时,主要采取强制结汇方式;随着外汇瓶颈的解除,意愿结汇更符合间接管理的需要。根据我国目前的外汇收支状况,我国同时采用强制结汇和限额结汇两种方式,即对一般中资企业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实行强制结汇,而年进出口总额和注册资本达到一定规模、财务状况良好的中资企业以及外商投资企业可以开立外汇账户,实行限额结汇。在银行结汇制度下,特别是在强制结汇制度下,外汇指定银行比较被动地从企业和个人手中购买外汇,无法对外汇币种、数量进行选择,由此形成的外汇头寸特别容易遭受外汇风险。

强制结售汇制度的弊端

强制结售汇的实施在改革开放初期为我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为我国经济增长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该制度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强制结售汇产生了风险倒置效应

强制结售汇制导致了风险倒置现象的产生,即本应由公营或私营企业以及商业银行承担的外汇风险全部由中央银行承担。本来我国大量的外汇是由中国企业通过对外贸易得来的,按照常理,企业应该承担持有外汇的风险,银行也是一样,然而,强制结售汇却使得本应由企业承担的外汇风险转移到了由中央银行来承担,无形中增大了国家的系统风险,强制结售汇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我国不断推进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其越来越不适合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

(二)增大了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难度

由于强制结售汇的存在,产生了所谓的外汇占款效应,外汇占款是指由于国际贸易中获取的外汇收入,由于强制结售汇的作用,被强行进行兑换,从而被迫发行大量以外汇为基础的基础货币,从而缩减了市场上的外汇供给。由于外汇占款现象的存在,中央银行增加了大量不必要的货币供给,为了稳定国内货币供给,平抑物价,央行必须发行对冲票据,回笼人民币,从而使央行产生了大量不必要的负债,降低了央行执行货币政策主动性,增大了央行进行货币宏观调控的难度。

(三)强制结售汇制度扭曲了外汇市场上的外汇的供求关系,从而使其定价失真

由于强制结售汇制度是一种强制的、无条件的结售汇制度,除了外商投资企业的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和经批准保留的企业经常外汇收入外,其他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必须全部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同时经常项目下外汇指定银行审核真实性后即可卖给外汇指定银行或从其外汇账户中支付。相比之下,资本项目的管理仍相当严格,资本项目用汇须经外汇管理部门批准后才能从其外汇账户中支付或向外汇指定账户购买。

↑ 胡敏, 傅坤山. 我国强制结售汇制度的发展历程与改革. 西部论坛, 2008 胡敏, 傅坤山. 强制结售汇可以休矣. 甘肃金融, 2008

来自”https://wiki.mbalib.com/wiki/%E5%BC%BA%E5%88%B6%E7%BB%93%E5%94%AE%E6%B1%87%E5%88%B6%E5%BA%A6″

中国外汇储备减少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对国家经济有什么影响?

中国外汇储备减少的原因及其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变化一直备受关注,当外汇储备出现减少时,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复杂原因。

外汇储备减少对经济影响_中国外汇储备减少原因_外汇储备减少

首先,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是一个重要因素。在经济不稳定或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时期,国际市场的需求减弱,我国的出口可能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外汇收入减少。

其次,汇率波动也会对外汇储备产生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或贬值,会影响外汇储备的折算价值。如果人民币升值,以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规模就可能出现缩水。

再者,资本外流也是导致外汇储备减少的原因之一。当国内投资环境发生变化,或者国际市场上出现更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时,资本可能会流出中国,这会使得外汇储备相应减少。

另外,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外汇储备。在产业升级过程中,一些传统的出口产业可能面临挑战,而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出口增长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

外汇储备的减少对国家经济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在贸易方面,外汇储备减少可能会对我国的进口和出口产生一定的影响。进口企业可能会面临外汇资金紧张的局面,从而影响进口规模和成本。对于出口企业,外汇储备的减少可能会导致汇率波动加剧,增加了出口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在金融市场方面,外汇储备的减少可能会影响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进而引发汇率的波动。这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投资者的信心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冲击。

然而,外汇储备的减少也并非全是负面影响。它可以促使我国更加注重经济的内部平衡和结构优化,减少对外部需求的过度依赖,推动国内消费和投资的增长。

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表格来对比外汇储备减少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影响类型正面影响负面影响

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减少对外需依赖,促进内需增长传统出口产业面临挑战,新兴产业发展需时间

金融市场促使金融市场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和稳定汇率波动可能加剧,影响投资者信心

贸易促进贸易结构优化,提高产品附加值进口成本可能上升,出口风险增加

总之,中国外汇储备的减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也是复杂多面的。我们需要综合分析,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美元走强之际 亚洲各大央行动用外汇储备减缓本币贬值

智通财经APP获悉,在美元不断走强之际,亚洲各大央行正利用自己积累多年的外汇储备减缓本国货币的贬值速度。

上周晚些时候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17日,泰国外汇储备下降至2214亿美元,为两年多以来最低水平。此外,印尼的外汇储备同样处于2020年11月以来最低水平,韩国和印度的外汇储备处于一年多来的最低水平。马来西亚的外汇储备则出现了2015年以来的最大降幅。

亚洲部分国家货币目前已徘徊在多年低点。菲律宾比索周一跌至2005年以来最低水平,印度卢比上周跌至创纪录低点。GAMA Asset Management全球宏观投资组合经理Rajeev De Mello指出:“当汇率波动过大时,一些国家会使用其外汇储备来稳定本国货币。”“他们知道无法扭转本国货币对美元的弱势,但他们可以缓和跌势。”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吸取了教训的亚洲各大央行一直在积累美元,以便在市场剧烈波动期间帮助捍卫本国货币。今年以来,随着美联储大幅收紧货币政策推高美元,亚洲国家货币出现了较大波动。由于美联储可能将在7月继续大幅加息,亚洲国家货币或面临更大压力。分析师预计,美联储在7月至少会加息50个基点。

汇丰控股亚洲经济研究联席主管Frederic Neumann表示:“亚洲央行倾向于‘逆风而行’,利用外汇干预来平滑汇率调整。”“当美元出现更大范围的回调时,亚洲国家货币的跌势才会逆转,而这种回调可能只有在投资者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美联储紧缩周期的结束时才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