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业绩

高考有多重要?40家A级以上期货公司 硕士学历董事长超一半

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结束,知识改变命运,高考改变人生。这在期货公司也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A类以上期货公司董事长的学历,以及各公司在他们带领下的业绩表现。

40家A级以上期货公司 硕士学历董事长占近半

据证监会发布的《期货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第十条显示,申请期货公司董事长和监事会主席的任职资格,应当具备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者取得学士以上学位,这一条也就限制了期货公司董事长不会有本科以下学历。

公开资料显示,149家期货公司中共有40家评级处于A类、AA级。从学历分层来看,40家期货公司中,董事长学历为本科的共有8人,占比20%,分别为银河期货董事长钟诚、瑞达期货董事长林志斌、长江期货董事长罗国华、中国国际期货(博客,微博)董事长姜新、格林大华期货董事长孟有军、华泰期货董事长胡智、金瑞期货董事长潘长福以及兴业期货董事长吴若曼。

董事长学历为硕士的共有23人,占比57.5%,也就是说上述40家期货公司董事长中每两人就有一个为硕士学历。

董事长学历为博士的共有7人,占比17.5%,分别为中信建投期货董事长王广学、弘业期货董事长周勇、一德期货董事长常志武、申银万国董事长李建中、东海期货董事长钱俊文、南华期货董事长罗旭峰、东证期货董事长卢大印,其余2位学历未知。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申银万国期货董事长李建中应该是学习经历最为丰富的一位。据了解,李建中生于1963年10月,中共党员,博士后、教授,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从事经济、金融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具有深厚的金融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曾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公开发表论文、论著六十余篇,获国家和省部级管理创新成果奖、科技进步奖近十项。

期货公司董事长学历 硕士 董事长任期的期货公司_清华大学期货培训班

清华大学期货培训班_期货公司董事长学历 硕士 董事长任期的期货公司

多数毕业于名校 任期最长者超20年

从毕业院校来看,40家期货公司中仅查找到14家披露了董事长毕业院校。其中4人出自清北复交,但其余10人也无一不出自名校。

据了解,“清北复交”这一称谓,最早来源于上海。上海的顶尖公司招聘时,HR提出只要清华、北大、复旦和上海交大这四所高校的学生。后来,随着四所高校的快速发展,“清北复交”这一说法逐渐在全国流传开来。

上述14位董事长中,鲁证期货董事长钟金龙毕业于北京大学,中信建投期货董事长王广学毕业于复旦大学,中信期货董事长张皓、东证期货董事长卢大印则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其他十位虽不是毕业于清北复交,但大多也都毕业于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名校。

期货公司董事长学历 硕士 董事长任期的期货公司_清华大学期货培训班

从年龄上来看,40位董事长共有26人公开了年龄信息,年龄最大的为五矿经易期货董事长王晓东,生于1962年12月,目前58岁,硕士学历,2018年7月起上任五矿经易期货董事长,曾任五矿投资副总经理,中国五矿金融业务中心总监、副总经理,五矿资本资本运营部总经理等职务。

年龄最小的为永安期货董事长方铁道,生于1968年10月,硕士研究生,经济师。 2019年10起任现职,曾任财通证券风险管理部法务主管,合规部总经理助理、法律事务部经理、副总经理等职,目前兼任财通证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兼综合办公室主任、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副部长(挂职),在其任职的2020年任期内,永安期货实现营业收入 254.69亿元,同比增长11.92%;实现净利润11.46亿元,同比增长 14.52%,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从董事长任期来看,一德期货董事长常志武为任期最长者,也是其中仅有的几位学历为博士的董事长,常志武毕业于南开大学,2000年10月起任一德期货董事长至今;渤海期货董事长李雪飞为任期最短者,上任于2021年4月,硕士学历。

值得一提的是,首家A股上市期货公司董事长罗旭峰学历也是博士。据了解,罗旭峰毕业于美国麦当娜大学,1996年进入南华期货,1997起任总经理一职,直到2019年11月起任南华期货董事长。任期内,罗旭峰带领南华期货成为了首家A股上市的期货公司,2020年,南华期货实现营业收入99.15亿元,同比上升3.96%;实现净利润0.94亿元,同比上升18.47%。

清华大学期货培训班_期货公司董事长学历 硕士 董事长任期的期货公司

28家上市券商“发红包”:拟中期分红188亿元,10家分红比例超25%,兴业证券、中泰证券暂缺席

尽管从分红总额来看,中小券商与头部券商存在较为明显差距,但在分红力度(现金分红比例)上,部分中小券商的表现却并不“小气”。数据显示,有10家券商的现金分红比例超过25%,除中信证券、中信建投等头部机构外,东吴证券、红塔证券、山西证券、东兴证券、南京证券、财达证券等亦跻身其中。

东吴证券以35.5%的现金分红比例位居榜首,成为28家券商中分红力度最大的机构。回溯分红历史,数据显示,自2011年上市以来,东吴证券已累计实施16次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总额达86.84亿元(含税),长期分红轨迹清晰且稳定。仅2024年公司便实现现金分红15.50亿元,分红比例达65.52%,分红力度位居行业前列。

红塔证券、山西证券分红比例也较高,分别为35.16%、34.25%,此外,中信证券的分红比例也突破30%,达到31.33%。

分红阵营迎6张“新面孔”,兴业证券、中泰证券缺席中期分红

整体来看,2025年上市券商中期分红力度较2024年有明显提升,呈现“分红机构数量增加、分红总额扩大”的双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2024年上市券商中期分红总额约130亿元,今年同期为187.97亿元,同比增幅达39.8%,股东回报力度增强。

横向对比每股派息细节,在2024年与2025年连续参与中期分红的券商中,有11家2025年每股派息(税前)金额高于去年,另有11家与去年持平。超半数券商实现分红力度“稳中有升”,反映出行业盈利兑现能力与股东回报意愿的稳定性。

值得关注的是,同去年相比,2025年中期分红阵营中新增6家“新面孔”,分别是山西证券、南京证券、国元证券、财达证券、华西证券、华安证券。不过需注意的是,山西证券、南京证券、国元证券虽未在2024年推出中期分红方案,但去年均通过派发季度特别分红的方式回报股东。此次加入中期分红阵营,进一步丰富了股东回报的时间维度与方式选择。

此外,在2024年参与中期分红的券商阵营中,兴业证券、中泰证券两家机构截至目前暂未披露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暂时“缺席”2025年中期分红队伍。

从业绩来看,两家券商上半年均实现营收、净利双增,却选择了不与投资者分享公司发展的红利,或与公司对自身业绩稳定性的考量、阶段性资金安排需求相关。

其中,兴业证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4.04亿元,同比增长28.8%,归母净利润为13.30亿元,同比增长41.24%;中泰证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2.57亿元,同比增长3.11%,归母净利润为7.11亿元,同比增长77.26%。

  中泰证券半年报截图

中泰证券半年报截图

另需关注的是,在半年报披露期内,部分券商同步推进股东回报机制优化,也有券商针对此前披露的回报规划披露具体落实进展。

其中,东吴证券、方正证券明确上调年度分红计划标准,进一步强化对投资者的回报承诺。东吴证券在《“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落实情况半年度报告》中对原有分红比例进行升级,将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占当年可供分配利润的比例从原规划的30%提升至50%,提高现金分红力度。

  东吴证券公告截图

东吴证券公告截图

方正证券则在《未来三年(2025-2027年)股东回报规划》中提出,当公司无重大投资计划、重大现金支出等特殊事项时,未来三年内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将不低于该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45%,通过明确量化比例,为股东回报提供更稳定的预期。

中泰证券股东明细_中小券商现金分红比例_头部券商分红力度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