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2025年10月5日

主题:期货僵尸品种零成交之谜

主题:期货僵尸品种零成交之谜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9月24日 07:08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微博

“零成交”值得深思

据中国期货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铅、燃料油(4931,5.00,0.10%)、线材(3669,-63.00,-1.69%)、硬麦、普通白小麦(2550,-20.00,-0.78%)和黄大豆(4879,34.00,0.70%)二号期货品种的年内成交量、成交额和持仓量占整个市场的比例几乎为零。

“从过去经验看,我们上市一个品种就能活跃一个。但为什么在当前市场氛围这么好的背景下,还有接近零成交的品种呢?”有业内人士质疑说。

新湖期货董事长马文胜分析认为,一个期货品种能否活跃,最根本的原因是要看它能否满足实体企业的需要。对于上述零成交现象,他认为具体原因如下:一是现货产业链发生了变化,缺乏实体企业的保值需求,如燃料油。反之,一旦现货产业链需求回升,期货市场就会活跃,如焦炭期货。二是合约设计不符合现货流通业的标准,合约大小不能满足包括中小企业的需求。三是交割方式不符合现货物流走向。四是从交易规则的角度看,无法有效吸引流动性的提供者——投机商的进入。如最小点位、手续费和保证金水平等。

“这需要我们在设计合约的时候要更加科学,而不是简单地认为,只要能上市就一定会活跃,只要能争取一个品种就算成功了。”同时兼任郑州商品交易所品种委员会主任委员的马文胜表示,最根本的原则是立足服务实体企业,发挥期货市场功能,而且能够适应流动性的提供方和买方的需要。

五矿期货总经理姜昌武认为,现货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较高,生产、贸易企业积极参与,期货市场就会活跃。例如铜、大豆和PTA(7694,-90.00,-1.16%)等。此外,合约设计还要与现货市场相匹配,帮助贸易企业规避风险。“2010年以来,国际市场几乎都在发展迷你合约,我们却在放大合约;全球都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我们却在降低效率,提高成本。”他说,期货高门槛将许多现货企业挡在了外面。

“退市”与否分歧大

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广发期货总经理肖成认为,有上市制度就应该有退市制度,而且退市之前应先有清晰标准。比如,如何从数量、时间以及功能发挥等角度来定义零成交。“应借鉴证券业,在退市之前有相应的风险警示制度等。”他表示。

姜昌武也赞同肖成的看法。他认为,品种不活跃,自然就应该退出。但交易所应该通过细致调研,探讨原因,寻找症结所在,尽量采取措施改进。否则的话,说明这个品种确实不适合做期货交易,应该退出市场。

中国期货业协会常年法律顾问于学会则表示,“期货市场的退市制度与证券市场完全是两个概念。”他说,上市公司退市将涉及到大量债权、债务以及股东的其他权利义务关系。“上市公司由绩优股变成垃圾股,股民实实在在是受损了。”而期货品种实际上就是交易所挂出来的一个交易标的物,没有人做也无所谓,无非是在屏幕上占了一块儿地方。

他还表示,“退市实际上没人去做,交易所完全可以自己决定,不挂牌就行了。因此,退市实际上并不存在。”

湘财祈年期货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刘仲元认为,证券是资产,是一种有价凭证,期货标准合约是一个交易符号,没有人交易,也不会影响到谁,因为它不属于谁的资产。

还有专家表示,每个期货品种的上市都是经国务院批复、会同多个部委商议,一般不会退市。即便退市,也应该走与上市一样的程序。记者查阅自2007年4月15日起施行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二章第十三条获悉,期货交易所办理部分事项,应当经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其中包括上市、中止、取消或者恢复交易品种。

东证期货总经理党剑认为,从发展的角度看,没有必要引入退市制度。从国外经验来看,期货品种一般存在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即便被淘汰没有交易量,也不是说就让该品种退出市场。

马文胜认为,目前上市的品种都是很好的品种,当下面临的不是退市而是要改进的问题。它和证券不一样,证券公司是一个企业,经营不善就应该退市,而期货品种代表一个行业,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风险管理工具,为什么不活跃,是因为设计上存在不足,需要我们改善设计,以服务国民经济的需求。

引入竞争是关键

抢频道、占资源,交易所错位竞争不利于市场发展?支持与反对退市制度的双方辩论开始升级。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采用备案制的国外交易所,可以根据自己需要上市某新品种,交易所之间竞争充分。而国内品种创新基本上是统一安排,交易所之间错开上市品种,还没有形成竞争体制。因此,一家交易所上市某个品种没有成功,退出之后,其他交易所就可以重新引入。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缺乏退市制度实际上是保护垄断,造成资源浪费。

“退市与否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推进交易所之间的竞争,如果有竞争,交易所就会想方设法让这些品种去活跃。”有专家指出。

但对于促进交易所的竞争,刘仲元坦言“很难”。他说,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交易所遍地开花,竞争过度,后来就有了不成文的规定:一个品种只能在一家交易所上市。

上述专家进一步指出,其实交易所也有自己的考虑,每上市一个新品种,需要经过调研、论证,最终征求各部委意见等,可以说投入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在目前的体制下,最重要的是占着频道。“只要我占着,其他交易所就无法指染。”这位人士说,相比之下,盘活一个死掉的品种可能容易多了。

但交易所有没有动力下工夫令这些品种起死回生?党剑认为,每个交易所都希望自己的品种活跃起来,这一点无可怀疑。然而,科学地看,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在一段时间供需不稳定,期货市场交投会活跃。但随着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日益成熟,现货市场供需平衡,价格也趋于稳定,到一定阶段,该品种可能会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日本的红小豆期货就是例子。

适时改进是共识

金鹏期货公司总经理喻猛国提出,不实行退市制度,但可以赋予交易所更多权力,鼓励上市更多的期货品种。一家交易所只能上市一个品种,确实限制了交易所之间的竞争。

但有人反驳说,不同于国际市场,我国处于新兴加转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期,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如果多个交易所同时上市同一个品种,会出现多个价格。期货市场只有一个定价中心,那么以谁的价格为权威呢?所以,最终可能起不到价格发现的作用。“这不像体育比赛,有冠军、亚军和季军之分。”这位人士表示。

喻猛国则认为不存在这个问题。“权威价格的形成,可以由消费者和投资者来决定,他们觉得哪个市场透明、公开、价格合理,就可以把这个作为权威价格。这也是市场化的思路和举措。”他表示,更何况市场化条件下也很难形成两种价格,因为存在跨市场套利交易,价格之间不可能差距太远。

喻猛国表示,退市与否不是问题的关键。重要的是交易所要有义务和责任去改进和完善。“就像生孩子一样,生之前确实要注意很多事项。然而,生出来之后即便有缺陷,总不能就不要了吧?”

他说,豆粕(4013,-29.00,-0.72%)期货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以前交易不活跃,后来交易所通过调研和论证,按照各方实际需要改进厂库交割,豆粕期货开始日趋活跃。如果按照上述逻辑,不活跃就退市,现在也不会出现豆粕这个“明星品种”。

贺博生:黄金原油今日行情涨跌趋势分析及最新多空操作建议

黄金最新行情趋势分析:

10月2日,黄金消息面解析:周四,亚市早盘,现货黄金交投于3860美元/盎司附近,金价周三再度刷新历史新高至3895.28美元/盎司,受美元走软和美国政府关门引发的避险需求提振,同时疲软的就业数据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本月降息的预期;周三(10月1日)欧洲时段,受美国小非农ADP数据爆冷的影响,美元指数一度下跌33个点,跌幅一度扩大至-0.33%,目前小幅反弹,跌0.27%交投于97.54附近。美国自动数据处理公司(ADP)周三发布报告显示,9月美国私营部门就业人数减少3.2万人,预期为增加5万人大幅低于预期。同时此前8月私营部门就业人数经修正后为减少3000人(原初值为增加5.4万人),数据相当恐怖,美元指数正常都会遭到暴击。

黄金技术面分析:当前盘面来看,黄金继续保持多头趋势看涨,并且不猜顶,交易原则以回落做多为主。本周截至目前为止,周一,周二的行情都复制了上周的走势,周一单边上周刷新高点,周二继续上涨后出现回落的大跌空间,但在趋势作用之下,空头不死,多头不止,黄金再次走出大涨空间,所以收盘在3860高点,那么,今天的思路也较为明确,继续保持多头趋势,等待回落做多即可。

从技术面来看,日线周期在单边均线之上逐步走高,只要没有破位单边均线的支撑点,就没有强转弱的可能,下方的支撑点依次在5,10日均线的3810,3750,因此,强者恒强,不怕多头上涨,就怕回落破位,H4周期在经过周二的回落过程中,没有破位布林中轨支撑,一根大阳吞没前期的连阳,但趋势之下再次连阳吞没大阴,市场要走出回落,但多头强势不言而喻,上涨无懈可击。因此,今天还是要保持多头趋势继续看涨,那么,下方关注4小时级别10均线支撑点3855,日内等待调整到支撑点做多,美盘大体上维持多头趋势,回落继续做多。综合来看,今日黄金短线操作思路上建议以回调做多为主,反弹高空为辅,上方短期重点关注3885-3895一线阻力,下方短期重点关注3845-3835一线支撑。

原油最新行情趋势分析:

原油消息面解析:周四(北京时间10月2日)亚市早盘,美原油交投于61.70美元/桶附近,油价周三下滑,触及16周低点,因美国政府关门加剧了市场对全球经济的担忧,同时交易商预计随着OPEC+计划在下个月提高产量,市场上将出现更多的石油供应。美国最大石油生产商之一的Diamondback Energy首席执行官周三表示,如果油价维持在每桶60美元附近,美国石油产量的增长将停滞不前,因为在这一水平上有利可图的钻井减少。在其他能源市场,美国汽油期货收于近一年来的最低点。

原油技术面分析:原油从日线图级别看,油价在区间上沿位置突破受阻,K线连收两根大阴线回落至区间下沿附近。原油中期客观趋势震荡格局不变。区间波幅在66.00-60.80之间。MACD指标快慢线欲将上穿零轴,空头动能占优势。预计原油中期走势维持在区间内震荡整理运行。原油短线(1H)走势延续主次下行趋势,但下行的空间有限,逐步减弱。油价受到均线系统的压制,短线客观趋势方向向下不变。早盘油价在低位弱势震荡,空头动能仍占优势,预计日内原油走势低位弱势震荡整理为主。综合来看,原油今日操作思路上建议以反弹高空为主,回踩低多为辅,上方短期关注63.0-64.0一线阻力,下方短期关注61.0-60.0一线支撑。

生猪期货四周年:企业防风险 中小农户保收益

我国首个活体交割期货品种——生猪期货,自2021年1月8日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以来,市场运行稳健,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功能日益显现,在服务生猪养殖行业企业和广大养殖户应对猪周期影响、稳定生猪养殖收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已经形成大型生猪产业企业积极认识并利用期货工具、中小养殖户积极参与“保险+期货”项目的态势。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部分龙头养殖企业结合自身养殖成本开展套保,提前锁定远期养殖利润或避免亏损进一步扩大,从而将更多的精力聚焦到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等方面。

成交持仓稳步增长

大商所数据显示,上市四年来,生猪期货成交持仓持续增长,市场承载力大幅加强。2024年,生猪期货总成交量1647.3万手、日均持仓量15.9万手,分别同比增长22.7%和22.6%。

交割方面,生猪期货交割仓库类型多样、交割能力充足、分布范围较广。目前,生猪交割区域包括22个省(区、市),覆盖我国主要重点生猪养殖区域,共有16家集团交割库(下设49家分库)和6家非集团交割库。

在保持市场平稳运行的同时,2023年,大商所下调了生猪期货的交易保证金、手续费标准,拓宽了合约交易限额,为产业提供了更多的流动性。

2024年,大商所继续调整优化措施,特别是紧密追踪现货市场变化,5月适时调整生猪期货地点升贴水,将从LH2505起实施;8月,上市了生猪期权,在期货的基础上为产业提供了更多样的风险管理工具和套保选择;9月,贴近现货贸易习惯,在原有称重方式的基础上,在交割中引入整车过磅称重方式,有效提高交割效率。

市场功能获得广泛认可

据介绍,企业参与方面,目前已有3000余家产业客户参与生猪期货交易。规模排名前20的生猪养殖企业中,有19家参与生猪期货交易、13家成为大商所交割库,产业客户持仓占比达到30%。

“其中,有400多家企业申请套保资格,行业龙头包括牧原股份、中粮家佳康、德康农牧等均参与套保。此外,保险公司也积极承接农户的价格风险,采用‘期货+保险’的模式为养殖户做相关风险管理。”东证衍生品研究院农产品分析师吴冰心表示。

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出栏409万头,在全国猪企中排名第14位。从2021年生猪期货上市开始,公司便一直在关注生猪期货。2023年7月,永新畜牧正式获批生猪非集团交割库,2023年11月开始首次参与期货套保。当时猪价整体偏弱,部分养殖单位面临年底冲刺的任务,整体出栏压力较大,根据春节后猪价的行情预判,综合分析生猪期货挂牌合约价格情况,永新畜牧通过卖出生猪期货合约对2024年2月预计出栏的生猪进行了价格锁定,经过期货端及现货端综合评价,达到了预期套保效果。2024年9月,永新畜牧完成广西首单生猪期货交割。从2023年11月首次参与至今,永新畜牧一直在循序渐进地推进期货套保业务,除生猪期货外,后续还在饲料端开展了玉米和豆粕品种的套保。从观望到首次交易、交割,再到现在持续渐进开展套保业务,永新畜牧的参与历程具有典型性。

中小养殖户参与方面,在产业企业通过直接参与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的同时,广大中小养殖户也在通过“保险+期货”来锁定饲料成本及生猪出栏价格。一方面,养殖户向保险公司购买生猪目标价格保险,由保险公司对生猪价格进行保障,“兜底”生猪养殖价格;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向期货子公司买入生猪场外期权进行再保险,最终形成风险分散、各方受益的闭环,帮助中小养殖户间接参与生猪期货市场,实现小农户和期货大市场的对接。通过“保险+期货”,养殖户可以建立科学的生产和收入预期,从而有序扩大生产规模、投入生产资料,同时在遭遇价格下跌风险时,也可以通过补偿资金保障养殖的连续性。2021-2024年,大商所共支持开展生猪“保险+期货”项目634个,涉及现货量1300万头,已结项的项目累计实现赔付6.53亿元,惠及农户2.64万户次,覆盖河南、四川、湖南等养殖大省。

据悉,生猪期货市场功能和“保险+期货”开展效果得到了多地地方政府的认可,近年来广西、陕西、湖北、重庆等地政府均明确发文对生猪“保险+期货”给予资金支持。

助力企业穿越行业周期

不少企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生猪期货及期权的上市为企业对冲价格风险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特别是企业在穿越行业周期时,资金相对紧张,期权能够减少企业资金占用,同时实现对冲价格风险。

新湖期货农产品研究员孙昭君表示,生猪期货自上市以来,期现货价格走势紧密相关,二者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生猪期货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日益显现,也越来越多地被产业客户运用到企业养殖经营当中,以稳定养殖收益、指引产能规划。2024年8月,生猪期权上市,进一步为生猪产业链企业提供了更加完备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更加精细灵活的避险策略。

牧原股份董秘秦军表示,2021年,大商所生猪期货上市交易,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生猪期货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这对缓解价格波动起到了重要作用。2023年,生猪套保为公司养猪带来的头均增益超过90元。“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借助期货衍生品工具,为产业创造持续稳定的经营环境,真正的核心在于服务产业,所有业务场景都应立足于产业需求。”

德康农牧市场部总监张向明介绍,公司高度重视“两本一冲”,即合理规划资本和成本,同时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风险对冲,以降低市场行情波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多年来,公司在期货领域的探索不仅限于传统的期货套保,更涵盖了期权、期现交易,甚至延伸至场外的一口价交易等多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利用。此外,公司还高度重视并坚持利用生猪价格保险这一避险工具,有效降低了价格波动对经营的影响。(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