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贸易便利化

“十四五”以来中国外汇市场韧性持续增强

外汇市场交易量2024年达到41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7.4%;跨境收支规模2024年为14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64%;2021年到2025年上半年,外商来华各类投资净流入7400多亿美元……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期发布一系列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中国外汇市场运行平稳,韧性持续增强。

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目标,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对于促进经济内外部均衡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以来,中国国际收支总体情况如何?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负责人近日介绍,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稳步增加,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具体看,呈现3方面特点:

跨境贸易呈现较强韧性,经常账户顺差持续处于合理区间。2021年至2024年,国际收支口径货物贸易进出口年均规模接近6万亿美元,较“十三五”年均规模增长近43%。服务贸易进出口年均规模超过8600亿美元,较“十三五”年均规模增长26%。货物和服务进出口协同发展,贸易伙伴呈现多元化格局,共同推动经常账户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稳定在国际一般认为的合理区间。

跨境双向投融资日益活跃,资本项下跨境资金流动合理有序。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外商来华各类投资净流入7400多亿美元,境内主体对外投资净流出亦较快增加。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超过11万亿美元,对外负债超过7.2万亿美元,分别较2020年末增长25%和10%;对外净资产为3.8万亿美元,稳居全球第三位。

外汇市场韧性增强,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提升。持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发挥了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企业外汇套期保值比率由2020年的17%上升至30%左右,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占比由16%上升至近30%,企业等主体外汇风险敞口明显降低。

高效配置外汇资源

“十四五”以来,外汇市场功能更加完备,市场深度拓展。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表示,外汇市场有足够的容量承接各类交易,为高效配置外汇资源创造良好条件。

从产品体系看,目前我国外汇市场已具备即期、远期、掉期、期权等国际成熟外汇市场产品体系,银行柜台外汇市场的挂牌货币超过40种,能够满足市场多样化的资金汇兑和汇率避险需求。

“在参与主体方面,截止到今年6月末,已经有703家银行和115家非银机构参与到银行间外汇市场中,其中包含了296家外资机构,交易范围已经涵盖了主要的币种,更好满足多层次主体的交易需要。”朱鹤新说。

同时,人民币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2025年9月末,国际清算银行(BIS)发布的三年一度全球外汇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人民币继续保持全球第五大交易货币地位,人民币全球交易份额占比8.5%,较2022年上升1.5个百分点,是全球占比增幅最大的货币。

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将进一步促进外汇市场深化发展,推动外汇市场高水平开放,维护外汇市场稳健运行,不断提高外汇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外汇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惠企利民增加获得感

国家外汇管理局经常项目管理司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国家外汇管理局将惠企利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优化政策供给,持续推动包括对外贸易在内的经常项目便利,为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推进高水平便利,服务对外开放新格局。2021年以来,对优质企业便利化政策进行优化升级,积极支持上海、江苏等重点区域高水平便利化政策先行先试,实施按展业原则自主办理资金收付、扩大轧差净额结算范围等经常项下资金结算便利化举措,截至2025年9月末,全国共办理上述便利化业务约4.7万亿美元。

精简许可,“一站式”服务实现企业“少跑路”。2024年,进一步优化贸易外汇业务管理,将“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的办理方式由各地外汇局核准调整为银行直接办理,企业可在银行享受名录登记、账户开立、收支结算一站式服务。

数字赋能,电子化服务跑出“加速度”。会同国家税务总局推动完善服务贸易对外支付税务备案电子化工作,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十四五”以来,服务贸易对外支付税务备案网上核验惠及超12万家企业,涉及业务金额2万多亿美元。

“我们将继续统筹‘促便利’和‘防风险’,助力外贸保稳提质。”国家外汇管理局经常项目管理司负责人说,将推动贸易便利化政策均衡发展,动态评估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落地情况,适时升级试点政策。进一步畅通政策传导路径,通过多渠道、多方式,有针对性地宣介政策理念及内涵,提升公众政策知晓度,充分释放政策红利。

“十四五”以来,跨境收支规模稳步扩大、人民币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中国外汇市场韧性持续增强(锐财经)

外汇市场交易量2024年达到41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7.4%;跨境收支规模2024年为14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64%;2021年到2025年上半年,外商来华各类投资净流入7400多亿美元……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期发布一系列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中国外汇市场运行平稳,韧性持续增强。

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目标,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对于促进经济内外部均衡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以来,中国国际收支总体情况如何?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负责人近日介绍,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稳步增加,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具体看,呈现3方面特点:

跨境贸易呈现较强韧性,经常账户顺差持续处于合理区间。2021年至2024年,国际收支口径货物贸易进出口年均规模接近6万亿美元,较“十三五”年均规模增长近43%。服务贸易进出口年均规模超过8600亿美元,较“十三五”年均规模增长26%。货物和服务进出口协同发展,贸易伙伴呈现多元化格局,共同推动经常账户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稳定在国际一般认为的合理区间。

跨境双向投融资日益活跃,资本项下跨境资金流动合理有序。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外商来华各类投资净流入7400多亿美元,境内主体对外投资净流出亦较快增加。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超过11万亿美元,对外负债超过7.2万亿美元,分别较2020年末增长25%和10%;对外净资产为3.8万亿美元,稳居全球第三位。

外汇市场韧性增强,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提升。持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发挥了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企业外汇套期保值比率由2020年的17%上升至30%左右,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占比由16%上升至近30%,企业等主体外汇风险敞口明显降低。

高效配置外汇资源

“十四五”以来,外汇市场功能更加完备,市场深度拓展。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表示,外汇市场有足够的容量承接各类交易,为高效配置外汇资源创造良好条件。

从产品体系看,目前我国外汇市场已具备即期、远期、掉期、期权等国际成熟外汇市场产品体系,银行柜台外汇市场的挂牌货币超过40种,能够满足市场多样化的资金汇兑和汇率避险需求。

“在参与主体方面,截止到今年6月末,已经有703家银行和115家非银机构参与到银行间外汇市场中,其中包含了296家外资机构,交易范围已经涵盖了主要的币种,更好满足多层次主体的交易需要。”朱鹤新说。

同时,人民币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2025年9月末,国际清算银行(BIS)发布的三年一度全球外汇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人民币继续保持全球第五大交易货币地位,人民币全球交易份额占比8.5%,较2022年上升1.5个百分点,是全球占比增幅最大的货币。

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将进一步促进外汇市场深化发展,推动外汇市场高水平开放,维护外汇市场稳健运行,不断提高外汇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外汇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惠企利民增加获得感

国家外汇管理局经常项目管理司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国家外汇管理局将惠企利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优化政策供给,持续推动包括对外贸易在内的经常项目便利,为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推进高水平便利,服务对外开放新格局。2021年以来,对优质企业便利化政策进行优化升级,积极支持上海、江苏等重点区域高水平便利化政策先行先试,实施按展业原则自主办理资金收付、扩大轧差净额结算范围等经常项下资金结算便利化举措,截至2025年9月末,全国共办理上述便利化业务约4.7万亿美元。

精简许可,“一站式”服务实现企业“少跑路”。2024年,进一步优化贸易外汇业务管理,将“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的办理方式由各地外汇局核准调整为银行直接办理,企业可在银行享受名录登记、账户开立、收支结算一站式服务。

数字赋能,电子化服务跑出“加速度”。会同国家税务总局推动完善服务贸易对外支付税务备案电子化工作,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十四五”以来,服务贸易对外支付税务备案网上核验惠及超12万家企业,涉及业务金额2万多亿美元。

“我们将继续统筹‘促便利’和‘防风险’,助力外贸保稳提质。”国家外汇管理局经常项目管理司负责人说,将推动贸易便利化政策均衡发展,动态评估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落地情况,适时升级试点政策。进一步畅通政策传导路径,通过多渠道、多方式,有针对性地宣介政策理念及内涵,提升公众政策知晓度,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本报记者 邱海峰)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10月18日 第 03 版)

操作实务|干货!外贸收美金这样做合法又方便

国际市场推荐

推荐语

外贸人都知道,很多时候小型企业因无进出口权或无进项发票、工厂无法提供发票等原因,大家都会选择买单出口,但合法收汇成了老大难问题。

以上这些问题,其实只要使用市场采购贸易(海关监管代码1039)就能解决。但是这项海关政策在各城市试点开展以来,仍然有很多外贸人、甚至银行都不知道。

原文精髓

一,不规范的外贸收汇风险巨大

加上,近年来随着逃税漏税骗税的情况日益严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恐怖主义犯罪国际化、走私犯罪和跨境犯罪增加,国内外为打造一个更健康更规范化的外贸行业,都出台了不少更加严厉的政策。

市场采购贸易1039_美元户结汇怎么做账_合法收汇解决方案

加大对地下钱庄的打击力度

市场采购贸易1039_美元户结汇怎么做账_合法收汇解决方案

香港账户及离岸账户的审查越来越严格

美元户结汇怎么做账_市场采购贸易1039_合法收汇解决方案

(特别是【2019】1号:《关于办理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非法买卖外汇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出台。)

越来越严格的税务规范要求

(如营改增和金税三期的开展)

市场采购贸易1039_美元户结汇怎么做账_合法收汇解决方案

如此一来,

头疼的外贸收汇问题就越来越多了!

外贸/离岸账户被冻结怎么办?

地下钱庄跑路,钱打水漂了咋整啊?

退税成本太高,买单出口又风险太大!

买单出口查验率太高影响交货和订单!

以上这些问题,其实只要使用市场采购贸易(海关监管代码1039)就能解决。但是在各城市试点开展以来,仍然有很多外贸人、甚至银行都不知道。

什么是市场采购贸易?

到底怎么操作?

这种方式有没有存在什么风险?

二,”市场采购贸易”是什么?

什么是1039?

市场采购贸易,是国家为推动出口贸易发展和促进地方小商品市场发展,量身定制的一种创新贸易方式。相信大家作为外贸从业者对市场采购贸易多多少少都有所耳闻。

市场采购贸易1039_美元户结汇怎么做账_合法收汇解决方案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海关监管方式代码为1039),是指由符合条件的经营者在经国家商务主管部门认定的市场集聚区内采购的、单票报关单商品货值15万美元(含)以下、在海关指定口岸办理出口商品通关手续的贸易方式。

外贸主体个人可收结汇

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的商品,既可由试点的市场采购贸易经营者收结汇,也可由其代理出口的市场经营户个人收结汇;由市场经营户个人收结汇的,符合条件的市场经营户个人首先须开立外汇结算账户,再凭代理协议、出口货物报关单正本等办理收结汇;外汇管理局则对试点的市场采购贸易经营者企业的贸易真实性实行主体总量核查。

出口商检闭环管理

市场采购贸易经营者或市场经营户对市场采购的出口商品进行验收后,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规定》向检验检疫机构报检,报检时提供符合性声明、市场采购凭证、备案证明复印件等资料。联网申报、核销使得小商品出口报检形成闭环管理,实现商品记录的完整与可追溯。

四,这种贸易方式的好处在哪里?

提升贸易便利化

以市场采购方式申报出口的小商品可享受海关24小时全程电子通关、简化申报、智能卡口验放、出口商品增值税征/退管理方式简化等便利化举措,进一步提高市场采购出口商品通关便利。

降低外贸风险和成本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下,出口商品可在市场所在地办理出口通关手续,市场经营户无须将商品运至口岸海关再办理通关,不仅能降低物流成本,并能提前办理通关手续,大大降低外贸风险和经营成本。

合法收汇解决方案_美元户结汇怎么做账_市场采购贸易1039

共享贸易平台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为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共享式的商贸流通和对外贸易大平台,构筑对接国际市场的便利通道,激发中小微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国内小商品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提升国际化水平、推动外贸增长。

解决小商品出口瓶颈

小商品出口质量管理与追溯已成为制约小商品出口问题,而贸易采购方式具有的贸易规范化、贸易主体本地化等特征,有利于建立质量溯源体系,解决小商品出口瓶颈,推动贸易发展。

五,能否解决您的问题?

报关和收结汇问题就都解决了?

通过市采

可以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

以1039方式报关出去的货物,对应的境外打过来的货款可以名正言顺地以1039贸易项目向外管申报,合法安全收钱回来。

前面说过,1039方式免征不退,无需进项发票无需申请退税,由外贸代理公司代理报关、正规向外管申报收结汇,极其适合无进出口权或无票的但是又想正规安全出口收汇的外贸经营者。无需担心买单出口查验率高、离岸账户被关停、地下钱庄跑路、无法取得发票、税务风险等困扰已久的问题。

出口采购贸易模式能显著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降低贸易成本,提升贸易效率,提供的商品信息更全,客户的选择更多,相比传统贸易方式,是一种新型的、更高层次的对外贸易形式。

使用这种贸易方式出口,供货商只要与专业的代理公司接洽。只要跟采购商谈成订单,剩下的流程都可以交由专业的代理公司一条龙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