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市场开放

证监会期货监管司副司长王颖:期货市场发展质量再上新台阶 下一步重点做好丰富产品供给等五方面工作

8月20日,由郑州商品交易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主办,期货日报承办的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在郑州召开。中国证监会期货监管司副司长王颖出席会议并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国际经贸秩序深刻调整,不确定性成为全球经济关键词。历史证明,作为专业的市场化风险管理平台,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越多,期货市场独特作用愈发凸显。

今年以来,关税政策成为影响全球经贸秩序的关键因素,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剧烈。为助力实体经济稳健运行、更好应对外部风险挑战,期货市场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显著,市场发展质量再上新台阶。

一是期货市场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一方面,品种工具体系日益丰富。去年年底以来,国内期货市场新上市多晶硅、铸造铝合金、纯苯、丙烯等重要品种。截至目前,已上市商品期货和期权品种131个,可服务和辐射的国民经济领域更加广阔。另一方面,产业客户参与度持续提升。2024年全市场产业客户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长12.2%,48个主要品种产业客户持仓量折合现货市场规模超2亿吨;参与套期保值的上市公司数量连续11年保持增长。

二是期货价格影响力持续提升。国内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套期保值、期现套利、含权贸易等多种形式被广泛采用,期货价格深度嵌入现货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同时,一些品种日益成为国际贸易定价参考。期货市场对外开放路径不断丰富,豆油、橡胶等品种期货结算价授权业务接续“走出去”,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期货期权品种数量扩容至91个。

三是期货市场日益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一方面持续助力乡村振兴。“商储无忧”助力保障粮食安全,“保险+期货”助力农户稳收增收,创新探索了多种“保险+期货”与其他业态协同融合的助农新模式。另一方面深入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已上市的商品期货和期权中有84个工业品,占比64%,在当前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的市场环境下,为制造业相关市场主体稳定经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提供坚实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王颖认为,期货市场需要更加凝心聚力,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的宗旨,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在推进强国建设中展现更大担当,作出更大贡献。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围绕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要求,持续做好以下几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持续丰富产品供给。推动液化天然气等重要能源品种上市,进一步完善商品指数体系,不断扩大期货及衍生工具覆盖面,更好满足市场风险管理需求。

二是坚定推进期货市场高水平开放。加快落实2025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一揽子重点举措,稳步增加特定品种以及合格境外投资者可参与交易的境内期货期权品种范围,着力增强境外客户参与我国期货市场的便利度。

三是不断深化市场服务。持续完善产业服务模式,引导龙头企业更好直接利用期货市场稳定生产经营,支持中小企业通过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产业服务商开展风险管理,持续改善企业开展套期保值的制度环境。

四是提升行业机构专业能力。结合当前外部环境特点,针对实体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切实困难,加大业务和产品创新力度,打造更加多元适配的风险管理工具体系,面向不同阶段、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产业企业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

五是强化研究驱动发展。以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成立为契机,充分汇聚各方研究合力,进一步提升期货市场研究能力,面向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需要,以及期货市场创新发展的前沿领域开展深入研究,为推动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研究驱动力。

王颖表示,本次论坛以“赋能实体经济助力强国建设”为主题,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国建设的决策部署,以及当前期货市场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主线高度契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外汇保证金交易在中国能否得到正规发展?

在中国,外汇市场仍处于政府监管之下。但是,国家对于金融领域的有序发展有了极高的推动。特别在近两年世界人民共同经历了瘟疫的同时,中国对于处理疫情的决心和方法都是值得各国学习的。同时2020年中国也是全世界唯一GDP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外汇保证金交易市场发展趋势_香港外汇保证金公司_中国外汇市场开放监管

中国一直在漫长的自我提升之中,一直在规范外汇领域,并希望成为该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宣布,将进一步扩大外汇业务对外开放,打造开放竞争的外汇市场。外汇市场的自由化和提供诱人的法规对任何国家的经济都有很大的帮助。虽然过去几年西方(主要是欧洲)监管发生变化以来,外汇市场中心一直在远离西方,并在世界各地获得动力。外汇市场及其成功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可用的外汇经纪商和法规。世界已经慢慢意识到这一点,并拥抱更受监管但同时更开放的市场。中国一直非常明确其目标是成为该领域的核心领导者,因此监管创新似乎非常合适。

中国以适应变化然后改变进化以适应其发展而闻名。因此,开放外汇市场会给国家带来急需的好处,但管理机构不完善也会给国家带来相当的危险,所以国家对于这块的市场也是慎之又慎的。但国家在这方面也做好了准备,将引入外汇政策工具包来评估和应对外部风险,并确保国民经济不会受到冲击。中国无论如何都将稳步推进资本市场的开放,鼓励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双向开放。

虽然开放外汇市场可以大量增长国家外汇储备,但它也具有极大的风险,如果相关机构不能确保一切顺利进行,它可能会成为灾难的根源,但是国家很清楚这一点,并在拥抱创新的同时保持有序的进展。如果有哪个国家能同时做到这两点,那肯定是中国。这也可以被视为国家一个更大趋势的开始,该趋势包含外汇和促进开放的监管,但同时也解决了外汇市场通常面临的主要问题。这对中国来说是一大步,中国的外汇市场通常被认为比其他国家更加封闭。这是中国在采用全球最佳实践以获取经济收益的同时展示其控制局面的能力的重要一步。

回望70年代网络电子化飞速发展,金融衍生品中的外汇保证金交易在全球的闪速成长。那时的中国在还没完善的市场体系和相关监管部门、技术、风控的时候开放此市场的代价是非常沉痛的。

20世纪70年代外汇保证金业务起源于英国伦敦。最初外汇交易由于需要大量的资本,所以这个领域的主要参与者是银行、金融机构及政府等大型机构。

1974年英国金融市场开始提供现金清算黄金OTC交易(柜台市场,也就是在交易所场外交易)后,全球交易结构就此改变,个人参与外汇交易开始涌现。从此外汇保证金业务开始以光速发展。后来外汇保证金被引入中国香港、美国和日本等金融发达地区。

二十五年前,也就是1996年,出现实时个人外汇交易平台,标志着网络在线交易时代的正式来临。2001年,伴随着在线电子交易的广泛引入,市场规模开始高速膨胀。据统计,当时外汇市场70%的交易都是保证金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已经成为全球中小投资者的最爱,年增长速度高达30-50%,外汇保证金逐渐取代股票和期货成为世界金融市场的主流金融产品。

20 世纪80 年代至90 年代初外汇保证金交易在我国发展,香港人带着外汇保证金交易登陆我国大陆市场。不过,当时国内的外汇保证金交易缺乏监管,市场十分混乱。1994 年8 月中央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证监会、公安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出《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此后,国家管理部门对外汇保证金业务及外汇期货交易一直持否定和严厉打击的态度,导致在长达12 年的时间里,商业银行的外汇保证金业务一直处于沉寂状态,而通过境外经纪公司进行的“地下交易”活动却异常猖獗。

2006 年为引导外汇保证金交易向正规渠道发展并抑制地下非法交易活动,交通银行率先获得了发展“满金宝”业务的试行权,并于2006 年9 月在少数城市推出。其后,中国银行、民生银行也跟进推出“外汇保”、“易富通”等外汇保证金交易产品。外汇保证金交易因其以小博大、双向交易的灵活特性对投资者形成了巨大的诱惑,使国内外汇保证金交易一直比较受追捧。

2008年银监会一纸通告,暂停了我国银行的外汇保证金业务。(具体原因后面会有详细分析)。而监管的禁止并不能阻止市场需求的发展,反而让境外经纪商看准了中国巨大的掘金市场。于是形成了外资保证金交易机构进入国内市场的一段高潮。有银行人士估算,目前国内保证金业务的市场份额有4/5被境外的经纪商占有,而中资行仅占市场份额的1/5左右。外资机构中,有些是受ASIC(澳大利亚证券投资委员会)和FCA(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等监管的正规机构,投资者的资金相对可以得到安全保障。但中国在此市场的监管不完善,就会形成良莠不齐,真假难辨。所以亦造就了很多黑平台、资质不全的地下外汇经纪公司,他们肆无忌惮的在中国市场经营业务,如此造成了中国投资者盲目投资,造成了国人血本无归。就如同近年发生的普顿外汇事件等等。

香港外汇保证金公司_中国外汇市场开放监管_外汇保证金交易市场发展趋势

当境外机构在国内大肆收敛客户的同时,国内银行也在采取措施争取客户。进入2009年以来,国内银行在不断试探监管红线。中信银行悄然开展了“汇金宝”外汇买卖业务,此业务仍属实盘交易,不过与以往实盘只能买涨不同,该交易平台与保证金交易类似可以卖空。国内其他银行也相继展开了此类业务。

但是国内银行的外汇交易业务同国外的交易商相比,在竞争实力上还是相差一截。我们可以通过下面两段内容来进行对比!

1)国外的交易商可以提供杠杆交易,有此就能以小博大。而国内的银行只能提供1:1的实盘交易,盈利及成本就大相径庭。国外有的外汇经纪商只在交易者做空时收取单边很少的点差,而有的国内的银行要双向收取10个甚至更高的点差,交易成本相差较大,也会令投资者对国内银行的外汇交易望而却步。

2)在岸经营的国内商业银行由于开展外汇业务时间较短,监管层叫停等原因而不能开展外汇保证金交易,再加上服务专业化程度不高,只能开展吸引小规模客户开展外汇实盘交易业务,缺乏规模经济,造成了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与境外交易商的竞争形成鲜明的对比。

可见,开放国内外汇保证金交易市场,进行合理的监管,形成有序的市场竞争,是目前最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目前市场来看:首先由国内商业银行率先开展外汇保证金业务,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再引进外资机构,一方面对其合理监管,另一个方面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外资的相关经验,以此建立良性金融市场。

从国外的发展历史和国内的发展现状来看,外汇保证金业务的发展趋势,银行开办此业务也确实具备一些有利条件。

一、2001年我国进入WTO以后,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2016年,GDP接近75万亿人民币,人均收入达3万人民币,外汇储备达3万亿美元,居民储蓄达60万亿人民币,人均国民收入步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日益增长的居民收入、高额的外汇储备、居民储蓄,为我国开展外汇保证金业务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一个市场的兴起需要一个契机

中国目前面临着通货膨胀,而且这种通货膨胀和国际通胀相连,在短时间内无法减轻,因此股票市场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大的改观,投资者盈利有限,中国股市的运行也存在着种种限制和弊端,如T+1交易、10%涨跌幅限制、单向盈利、信息不对称、庄家操控市场等,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投资者投资。

国内楼市一直处于政策的调控期,楼市风险逐步加大,而且楼市不是普通投资者所能够投资的。国内的投资途径有限且带有种种限制正好可以在外汇保证金业务中得到弥补,这为银行的外汇保证金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三、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减少

世界经济已经步入复苏通道,不确定性开始减少,汇市的波动性减缓,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经过经济危机、世界卫生的洗礼,银行抗风险能力得到加强,开展外汇保证金业务也有了较高的安全保障。

四、银行的服务能力得到了提升

经过2006-2008年外汇保证金业务开展以及目前部分银行开展的实盘交易,国内银行积累了相关经验,交易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加强,信息服务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综合能力提升。

香港外汇保证金公司_中国外汇市场开放监管_外汇保证金交易市场发展趋势

国内开放外汇保证金交易业务的实际意义

1)开放我国银行的外汇保证金业务,加强监管,能有效提高投资者的资金安全。还可以借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引进先进的境外经纪商,监管境外经纪商的经纪和咨询业务,规范国内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投资者参与外汇保证金交易的安全程度。

2)国内银行发展还可以再完善,通过发展外汇保证金业务,并引进了境外经纪商参与竞争,有利于银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准、服务能力和人员素质。而且此类业务在国际上还比较年轻,我国银行可以借机提升自己业务能力,缩小与国际银行的差距,实现赶超策略。

3)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多样化的理财需求增多,在国内期货、期权等市场不透明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利用世界上成熟透明的外汇市场来满足我国居民的理财需求。

4)开放银行的外汇保证金业务可以优化国内的证券市场。开放银行的外汇保证金业务,就相当于“炒外汇”合法化,就会避免更多的投资者被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外汇保证金市场、股票市场是两个不同的金融资本市场,竞争的结果取决于各自市场的灵活完善。这样中国的证券市场就会在竞争中求完善、求发展,少一些ST股票、少一些内幕交易,国内证券市场可能迎来一个“旭日东升”的状态。

中国外汇市场开放监管_外汇保证金交易市场发展趋势_香港外汇保证金公司

我国在2008年银监会叫停商业银行的外汇保证金业务,相关人士表示叫停原因在银行,此前开展的业务出现了不少问题:

一、银行在外汇保证金业务中承担做市商的职责,做市商会有存货风险

此前银行提供的杠杆倍数不适宜当时的中国投资市场,如此高的杠杆倍数明显超过了国际上银行普遍能接受的杠杆倍数,也超过了银行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同时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果最后必须以人民币反映,存货的折算风险也不可避免;

二、外汇保证金交易要求严格止损,这就对银行的外汇交易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自动平仓、24小时交易等,但从前期业务开展来看,有的交易系统不是十分稳定,达不到应有的要求,有可能会对投资者的资金安全造成威胁;

2)银行提供的有关风险预测、汇市走势等方面的信息量和技术指标较少,在分析预测市场走势和评估风险水平等方面的准确性和能力也与国外的经纪商有较大的差距,机构对客户的服务能力不能适应外汇保证金交易的要求;

三、部分银行涉嫌违规经营

允许自己的外汇交易员参与交易,产生了行规道德风险;

四、外汇保证金交易的高杠杆性,也使其具有高风险性

大量投资者对汇率方面的基本知识、复杂的交易规则和手段了解有限,风险防范意识和承受能力也较弱,结果往往造成巨额亏损,甚至由于浮亏过大,被强行平仓。此前 96%的投资者都处于亏损状态。这些是国内银行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不应该成为叫停银行外汇保证金业务的原因。虽然监管层叫停了国内银行的外汇保证金交易,但是依靠境外的交易商,国内依然存在着大范围的外汇保证金交易,而且据路透社的一项调查显示,逾八成参与调查的投资者反对监管层的叫停。

“一切存在都是合理的”!

监管层的叫停并没有阻止国内投资者进行外汇保证金交易,这说明外汇保证金交易在国内是有需求的,出现问题时,监管层不应该“封堵”,而应该“疏通”,加强监管、促进发展,而不是叫停,叫停业务不能解决银行存在的问题。对于银行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监管,我们可以完善监管来解决问题。

纵观当今金融业的发展,创新是一种必然。如果监管层仅仅因为银行的服务达不到所谓的“要求”,就全盘否定外汇保证金业务对金融发展的推动作用,就会一叶障目得不偿失。外汇保证金发展无论是从满足客户投资理财的需要,还是用于商业银行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来源,探索多种盈利模式的努力,都需要监管的支持与配合,宜疏不宜堵!同时,需要监管机构加强金融创新产品的立法规范工作,积极营造透明、公平的竞争环境,支持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尽快使保证金业务步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

我们相信“开放让更多成为可能”,尤其是在当今世界。开放意味着对国人对世界有了进步向前的意义。作为拥有全球领先的金融市场基础,中国势必会成为全球多资产类别中的佼佼者。

在这个转型和全球挑战的时代,我们应该致力以开放、透明和真诚的态度与世界共同成长。

2021牛年,前景向好的2021年,我们期待与世界携手,不忘初心,不畏艰苦,携手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