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风险防范

境内任何外汇保证金交易均非法,外汇局公布三起违法违规典型案例

10月2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通报了一批网络炒汇平台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案例罚款高达1591万。外汇局管理检查司相关负责人再次强调,境内机构直接在境内从事网络炒汇,境外机构以线上线下任何形式在境内开展或代理开展外汇按金业务,面向中国境内个人从事网络炒汇,均是违法的。公众切勿被某些炒汇平台漂亮的“马甲”和所谓的“高收益”所迷惑和洗脑,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谨防因交易违法造成财产损失。

所谓外汇保证金交易,也称外汇按金交易,一般指客户投资一定数量的资金作为保证金,按一定杠杆倍数在扩大的投资金额范围内进行外汇交易,实际进行外汇交易的合同金额大大超出投资者实际投资的交易保证金金额。

早在1994年,《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安部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就明确规定,未经批准,任何机构擅自开展外汇按金交易,属于违法行为;客户(单位和个人)委托未经批准的机构进行外汇按金交易,也属违法行为。2018年9月,人民银行、公安部、外汇局也公开发布风险提示,提示社会公众要充分认识从事外汇按金活动的危害,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谨防因交易违法造成财产损失。

外汇局管理检查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秩序,针对非法网络炒汇,外汇局始终保持高压打击态势。一方面,多次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公众进行宣传相关知识,提示个人远离非法炒汇;另一方面,也不断加大对相关违规违法平台的查处力度。

据悉,外汇局近期又集中处置并通报了一批违法违规典型案例,这些违法违规主体既包括非法的网络炒汇平台,也包括为非法外汇保证金交易提供支付服务的支付公司。

今年5月底,国家外汇管理局总会计师孙天琦出席“金融街论坛”时表示,外汇保证金交易非常高的杠杆交易,200倍、300倍的杠杆交易在中国是禁止的,但是在国外是开放的,所以有些国外的公司甚至一些国内公司从境外拿到牌照,然后建立一个网站╱APP给境内开始提供服务,国家外汇管理局从前年开始打击非法的保证金交易,截至当时的数据是关闭非法网站将近1000家,其中关闭了926家,清退了29家,移交公安4家。

外汇局管理检查司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外汇局与境外的相关监管部门已经形成了“金融必须持牌经营”的监管共识,未来将继续加强合作,共同管理和规范相关金融活动。外汇局与人民银行、公安部、证监会等相关部门加大信息共享,形成了打击非法网络炒汇的监管合力。

该负责人提醒公众,个人若从事外汇交易需要到正规的银行进行咨询,切不可贸然相信一些所谓的“咨询公司”,也不可被所谓的“高收益”所迷惑和洗脑,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这几年,很多非法炒汇平台会利用网站、微信公号等各种方式来想尽办法做广告,‘马甲’也越穿越漂亮,比如宣称自己获得了某某国的金融牌照,获得了某某国外大奖,给公众造成一种权威错觉。公众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他说。

案例一:上海澳喜万公司

2019年4月,外汇局上海分局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上海澳喜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境外母公司运营的ACY外汇平台提供网站备案、微信号注册、网站维护与支持等互联网服务,并违规从境外收取服务费,依据相关规定,对该公司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处罚款32万元。

据介绍,上海澳喜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7月1日,其自成立以来就与稀万ACY开展业务合作,而后者是一家受澳大利亚证券及投资委员会监管的金融科技公司,并未持有在中国开展相应金融业务的牌照。

澳喜万申请了微信公众号ACY稀万,注册了ACY网站,且网站页面为全中文网站,网页设有客服弹窗,客服人员可提供中文服务。其实质是为非法网络交易平台提供服务的境内机构,由于其收取的服务费不具备真实合法的交易基础,因此违反了外汇管理规定。。

案例二:深圳市信克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2019年3月,外汇局深圳分局对深圳市信克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罚款人民币逾118万元,因其为非法外汇按金交易平台提供服务,以外汇的方式收取服务费、公司运营费用等,违反相关外汇管理规定。

据介绍,深圳市信克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8月,2016年7月至2019年2月,其为境外股东运营的互联网外汇交易平台提供服务,包括为交易平台申请境内ICP备案,注册营销QQ等,帮助其招揽境内投资者进行外汇按金交易。在此期间,该公司以服务费、公司运营费等形式,收取境外汇入资金。

案例三:智付电子支付有限公司

2018年4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对智付电子支付有限公司给予警告,合计处以罚款人民币近1591万元。

经查实,智付公司为境外多家明显是非法黄金、炒汇类平台商户提供支付服务,通过虚构货物贸易,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跨境外汇支付业务。

央行等三部门所有人:非法从事外汇保证金交易 小心你的财产损失!

9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国家外汇管理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布提示,近期,一些网络平台非法从事外汇按金(也称外汇保证金,一般指客户投资一定数量的资金作为保证金,按一定杠杆倍数在扩大的投资金额范围内进行外汇交易)活动,严重扰乱金融秩序,造成社会公众财产损失,影响恶劣,存在较大风险隐患。

上述提示指出,目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机构未批准任何机构在境内开展或代理开展外汇按金业务。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证监发字〔1994〕165号),凡未经批准的机构擅自开展外汇按金交易的,均属于违法行为;客户(单位和个人)委托未经批准的机构进行外汇按金交易(无论以外币或人民币作保证金)的,也属违法行为。

监管部门提示,请社会公众充分认识从事外汇按金活动的危害,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谨防因交易违法造成财产损失。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8月31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已对此发布过提示。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总会计师孙天琦在出席一场峰会活动时介绍,从国家外汇管理局实际经验看,跨境非法金融活动涉及两个方向。一个是从境外到境内。比如境外公司通过互联网平台跨境在我国提供外汇保证金交易,保证金交易在我们国家目前是禁止的;比如通过互联网平台在我国进行ICO交易;又比如,境内公司在境外设立一个公司,披着“洋皮”然后返程通过互联网向国内提供金融服务。 另一个是境内到境外。一些境内机构通过互联网在境外开展现金贷交易。

从违法违规角度看,孙天琦表示,跨境非法金融活动的其中一类就是以交易之名掩盖违法犯罪之实,在我国境内提供外汇保证金交易的平台实际上是非法集资诈骗。

每日经济新闻

70万炒外汇保证金打水漂,血泪教训教你如何防范投资欺诈!

70余万炒外汇保证金,一年后投资者竟面临血本无归的境地!这个真实的案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投资陷阱的危害。本文将通过分析这个案例,揭示投资者应当如何防范类似风险,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犯。

案例回顾:

张先生听信某理财公司的虚假宣传,投入70余万炒外汇。然而,一年过去了,他未收到任何回报。更令人气愤的是,当他试图联系理财公司负责人时,竟被拉黑。张先生陷入了无尽的焦虑和无助之中。

案例分析:

这个案例中的理财公司明显存在欺诈行为。首先,该公司未按照约定履行支付义务。其次,负责人逃避责任,进一步证明了其欺诈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法律教训: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应该吸取以下法律教训:

投资者在选择投资产品时应谨慎评估风险。对于高风险投资产品,需要充分了解市场动态和相关法律法规,避免盲目跟风。投资者应对投资的公司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其背景、信誉和业绩。在签订合同时,应认真阅读合同条款,确保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投资者应定期关注投资进展,确保资金安全和收益稳定。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违约的理财公司,投资者应通过合法途径寻求维权,如向相关部门举报、寻求法律援助等。同时,应将此类公司列入黑名单,避免更多人遭受损失。

总结:

投资者在选择外汇投资时应充分了解风险,对投资公司进行深入调查。在签订合同时,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在发现违约行为时,应采取合法措施寻求维权。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理财公司的监管,保护投资者权益。只有投资者和教育大众充分认识到风险,并积极寻求法律保护,才能确保外汇投资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