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期货市场

期货市场有多少种整理形态?这些形态对交易策略有何影响?

期货市场中,常见的整理形态多种多样,这些形态对于交易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是矩形整理形态。这种形态表现为价格在两条平行的水平直线之间上下波动。在矩形整理期间,成交量通常逐渐萎缩。对于交易策略而言,如果价格向上突破矩形上边线,可能是买入的信号;反之,如果价格向下跌破矩形下边线,则可能是卖出的信号。

期货市场整理形态_楔形整理 三角形整理 区别_矩形整理形态交易策略

其次是三角形整理形态,包括对称三角形、上升三角形和下降三角形。对称三角形的特点是价格波动幅度逐渐缩小,两条趋势线逐渐收敛。上升三角形中上边线为水平,下边线向上倾斜。下降三角形则是上边线向下倾斜,下边线为水平。在交易策略中,对称三角形的突破方向通常较难预测,而上升三角形的向上突破和下降三角形的向下突破概率相对较高。

旗形整理形态也是常见的一种。它就像一面旗帜,价格在快速上升或下降后,进入短暂的整理阶段。旗形整理期间,成交量通常也会减少。当价格突破旗形的上边线或下边线时,往往会延续之前的趋势。

还有楔形整理形态,分为上升楔形和下降楔形。上升楔形的下边线向上倾斜,上边线更为陡峭地向上倾斜。下降楔形则相反。楔形整理形态的突破方向通常与楔形的方向相反。

下面用表格来对比一下这些整理形态的特点和交易策略要点:|整理形态|特点|交易策略要点||—-|—-|—-||矩形整理|价格在平行水平直线间波动,成交量萎缩|突破上边线买入,跌破下边线卖出||对称三角形|价格波动幅度缩小,趋势线收敛|突破方向较难预测,需结合其他指标||上升三角形|上边线水平,下边线向上倾斜|向上突破概率较高,突破时买入||下降三角形|上边线向下倾斜,下边线水平|向下突破概率较高,突破时卖出||旗形整理|价格快速波动后短暂整理,成交量减少|突破时延续之前趋势||上升楔形|下边线向上倾斜,上边线更陡峭向上|突破方向通常向下||下降楔形|上边线向下倾斜,下边线向上|突破方向通常向上|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整理形态在历史数据中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期货市场是复杂多变的,不能仅仅依靠形态来做出交易决策。还需要结合市场的基本面、宏观经济环境、资金流向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同时,设置合理的止损和止盈点,以控制风险和保护利润。

总之,了解期货市场中的各种整理形态是制定有效交易策略的基础之一,但也要保持谨慎和灵活,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

远期、期货中的保证金账户:如何用小成本撬动大资金

2018年8月初,伴随着中美第二轮“毛衣战”打响,股市、汇市齐跌,离岸人民币一度跌破6.9元大关,刷新了近一年的新低。央行果断出手力挽狂澜,规定从8月6日起,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到20%,市场情绪很快得到了稳定。

中美毛衣战汇市波动_外汇期货交易保证金制度的含义_央行调整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

近年来,但凡准备金变动,都会对汇市造成“强震”。上图的两个红框,分别为2015年汇改以来,央行将风险准备金从0上调到20%,再从20%下调到0之后市场的走势。

为什么央行要调整准备金呢?调整期货、远期交易中的准备金竟然就会产生这么大的威力吗?

保证金账户的产生

先简单说说远期和期货。从定义上来看,他们都是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以特定价格买卖一定数量标的物的合约,但二者的区别也很明显:交易场所不同。

期货属于场内交易,在标准的交易所交易,所以有“标准化合约”;而远期合约在场外交易,所以不是标准化合约。场内场外的区别,就好比我们买衣服,如果您体型标准就可以直接到商场买,但如果太瘦或太胖就得去量身定制了。

比如郑州商品交易的苹果期货合约,基础标的资产是“一等及以上等级质量的红富士苹果”,可您要买国光苹果,那就只能去场外市场签订个性化的远期合约。

为了防止交易者耍赖或者违约跑路,交易所会要求双方提前开户并缴纳一笔钱,这就是保证金账户,它既降低了违约风险,又提供了以小博大的金融杠杆。

中美毛衣战汇市波动_外汇期货交易保证金制度的含义_央行调整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

保证金账户的运作

保证金账户具体是如何起作用的呢?举个例子。比如我三个月后要购买1000克黄金,目前黄金在期货市场上的价格是300元/克,为了规避风险,我按照目前的期货价格买入黄金,也就是多头持仓。

上海期货交易所规定一手合约可以交易100克黄金。所以,这笔交易未来需要支付1000克 × 300元/克 = 30万元。

保证金账户并不要求我存入30万,而只要求我存入一个比例就可以。不同的基础资产、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比例,大多数交易所的要求是10%~20%。如果证金率是10%,这意味着我只要缴纳3万元就可以开始交易了。

保证金账户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盯市制度”。这是一个会计概念,也就是说在每天闭市时,我的账户余额都要根据当天的收盘价来结账,即账每天清算,当天的损益直接体现在账面上。

假如当天的黄金期货收盘价是290元克,我每克损失10元,那么当天一共损失1万元,账户余额就剩2万元了。假如第二天的收盘价是280元,我每克又损失了10元,那么当天的保证金账户余额就只有1万元了。当然,如果每克涨了10元,我当天就能赚1万块。

这就是杠杆的力量。交易者用3万元就撬起了相当于30万的投资效果。

尴尬的另一头:爆仓

杠杆绝不是越高越好。江湖有句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在上述例子中,保证金账户损益是按照30万元来计算的,但交易所根本不会允许我的账户低于3万元的75%,也就是2.25万元,2.25万就是一条红线,是我账户余额的最低标准。

如果当天盘中或收盘,我的账户余额触及或低于红线,交易所会让我通知追加保证金。如果不能在当天追加保证金到3万,交易所会立刻强制平仓,也就是卖掉我原来买入的1000克黄金,并且没收余额,这就是交易者谈之色变的“爆仓”。

近年来A股不乏大股东股权质押爆仓,以及股票炒家在配资公的账户爆仓,本质上都是抵押的钱不够或者保证金余额太低而被强制平仓。这种机制远期合约一般是没有的,远期合约的玩家承担的更多是信用风险。

当然,远期市场也有例外。我们开头提到的,央行把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到20%,对应的就是远期市场。

中美毛衣战汇市波动_外汇期货交易保证金制度的含义_央行调整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

远期外汇风险准备金的威慑力

风险准备金类似于保证金。以前,做外汇远期的成本并不高,准备金0%也就是没有准备金。但准备金调整到20%之后,如果三个月人民币的远期价格是6.9元/美元,你看空人民币并买入100美元,就需要存入690元*20%也就是138元,这一下子大大提升了做空人民币的交易成本。

依据盯市制度,假如人民币汇率被拉升,你的账户就会亏损,而且亏损到一定程度之后,要么补仓,要么爆仓。所以,保证金账户是套在玩家头上的“紧箍”,很有威慑力。

上调风险准备金的做法也释放了一种信号,传达了央行不会任由人民币被做空的态度,成功实现了“预期管理”。这一举措也让当天及随后一段时间的离岸人民币大涨并维持在6.83左右,稳住了人民币市场的信心和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