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市场影响

光大证券被罚5亿 “乌龙指”三大谜团待解

“乌龙指”事件仅仅过去半个月,证监会对光大证券的处理结果已经公诸于众。

8月30日下午,证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构成内幕交易、信息误导、违反证券公司内控管理规定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并按照顶格处罚,对光大证券采取行政处罚和行政监管、市场禁入措施,罚没款金额总计高达5.23亿元。另外,对公司总裁等4名责任人予以警告、罚款60万元并终身市场禁入。

光大证券可能早已预料到这次事件的严重后果。在8月23日发布的半年报中,公司就指出,由于“8·16”事件,公司三季度业绩可能会亏损。

光大证券虽然已被处罚,但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证监会8月30日的通报中发现,光大证券仍然给市场留下了许多待解之谜。

谜团一:该向谁追究责任?

首先,是关于这款惹祸的系统之谜。通报显示,光大证券策略交易部自营业务使用的策略交易系统,包括订单生成系统和订单执行系统两个部分,均存在严重的程序设计错误。

综合8月18日光大证券前总裁徐浩明在发布会上的说法,以及证监会8月30日的通报,惹祸的这款套利系统中,订单生成系统是光大自己研发的。其中ETF套利模块的设计由策略投资部交易员提出需求,程序员一人开发和测试。它的主要错误是ETF套利模块的 “重下”功能(用于未成交股票的重新申报),在设计时错将“买入个股函数”写成“买入ETF一篮子股票函数”。而订单执行系统是从铭创软件外购的。它的主要错误是将市价委托订单的股票买入价格默认为“0”,系统对市价委托订单是否超出账户授信额度不能进行正确校验。策略交易系统于2013年6月至7月开发完成,7月29日实盘运行。

这款系统既然存在重大缺陷,那么光大证券为何在实盘运行之前没有发现?在程序员设计出错时,为何没有进行检验?程序员所在的部门应该负什么责任?铭创软件是否有责任?

另外,本次受到处罚的4个责任人,原总裁徐浩明与原总裁助理杨赤忠属于高管,而沈诗光和杨剑波的职位分别是计划财务部总经理和策略交易部门总经理。但究其根源,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光大证券的策略投资部长期没有纳入公司的风控体系”(证监会通报),那么光大证券的风控部门该负什么责任?换句话说,光大证券应该向谁追究责任?

根据有关资料,光大证券目前合规总监是陈岚女士,法学博士出身。目前还兼任光大证券法律合规部总经理、光大资本监事;而副总裁熊国兵先生现任光大证券纪委书记、稽核部总经理兼风险管理部(法律事务部)总经理。

谜团二:自营盘如何处置?

证监会停止了光大证券从事证券自营业务 (固定收益证券除外),公司将如何处置现有的自营盘持仓?

今年上半年,光大证券实现投资业务收入3.16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为13.20%。其中,固定收益类投资实现收入1.3亿元。可以看出,被停止自营业务,对光大证券收入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光大证券现有权益类持仓怎么办?

6月30日,在交易性金融资产中,光大证券有市值10.58亿元股票,这部分初始投资成本为11.47亿元,亦即在6月底浮亏8947.18万元。有市值2.51亿元股票被列为融券专用证券,初始投资成本2.79亿元,亦即在6月底浮亏2684.47万元。另外,公司已经融出了价值2.24亿元股票(6月30日),这部分初始投资成本为2.70亿元。

而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6月30日股票市值为28.87亿元,另有市值2.34亿元融券专用证券。也就是说,光大证券在6月30日至少有市值39.45亿元自有股票,还有约5亿元股票已经用于融券业务。

在被停止自营业务后,光大证券这40亿的股票是否会在短时间内被悉数抛出?公司未来融券业务将如何开展?这也是一个悬念。

谜团三:股价会否继续寻底?

8月30日,光大证券“因重要事项未公告”,停牌一天。当天下午,证监会通报了对光大的处罚结果。而另一个问题是,光大证券复牌后走势如何?从8月20日复牌后,光大证券跌幅已经达到16.91%。但在8月26日,公司曾经一度反弹4.17%。目前光大证券股价已经接近历史低点,面对证监会的重拳处罚,公司股价是否还会继续寻底?

值得一提的是,在曝出“乌龙指”事件后,多家券商对光大证券下调了评级。安信证券直接将该公司评级下调至“中性-A”,指出“8·16”事件对公司间接影响巨大;“平安证券由于保荐问题今年分类评级由A类降到C类,明年光大证券评级有下调可能性,将影响公司净利润约2%。”

无论如何,这一次直接受害的仍然是光大证券的中小投资者。截至6月30日,公司共有10.61万名股东,平均每名股东持有3.2万股。证监会指出:“对于因光大证券内幕交易受到的损失,投资者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这次事件之前,公司中小投资者对于光大证券内控存在的缺陷无法知情,那么他们是否该为公司的失误买单呢?

2025年股指期货交割时间、股指期权到期日时间表

本文主要介绍2025年股指期货交割时间、股指期权到期日时间表,股指期货的交割日是指股指期货合约约定的最后履约时间,即期货合约到期时,买卖双方根据合约规定的指数价值进行现金结算的日期。本文来源:小熊期权

一、股指期货交割日

规则:合约到期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五(遇法定节假日顺延至下一交易日)

月份原定日期调整后日期(若有顺延)说明

1月1月17日-正常交易日

2月2月21日2月24日(周一)春节假期(2月17日-23日)

3月3月21日-正常交易日

4月4月18日-正常交易日

5月5月16日-正常交易日

6月6月20日-正常交易日

7月7月18日-正常交易日

8月8月15日-正常交易日

9月9月19日-正常交易日

10月10月17日-正常交易日

11月11月21日-正常交易日

12月12月19日-正常交易日

二、股指期权到期日

股指期权(如沪深300股指期权、中证1000股指期权):

到期日:与股指期货交割日一致(即每月第三个星期五,遇节假日顺延)。

ETF期权(如上证50ETF期权、沪深300ETF期权):

1月22日、2月26日、3月26日、4月23日、5月28日、6月25日、7月23日、8月27日、9月24日、10月22日、11月26日、12月24日。

到期日:合约到期月份的第四个星期三(遇节假日顺延)。

示例日期(需根据实际节假日调整):

三、其他品种交割日

A50股指期货(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

交割日为相关月份的倒数第二个工作日(需结合具体月份确认)。

四、注意事项

交割规则:

股指期货与股指期权采用现金交割,直接结算价差,无实物交割。

ETF期权可能涉及现金或实物交割(如股票ETF份额)。

市场影响

交割日前夕可能出现波动加剧(如多空博弈导致价格异动),建议投资者提前调整仓位。

例如,2025年2月24日(顺延交割日)需警惕节后流动性变化对市场的影响。

风险控制:

临近交割日,主力合约切换可能导致流动性下降,建议优先交易次月合约。

交割日当天避免重仓隔夜,防止结算价与预期偏差带来的风险。

小结:以上就是2025年股指期货交割时间、股指期权到期日时间表,希望对各位期货投资者有帮助,了解更多期货知识内容。

个股期权全真模拟交易将启动 A股将添新做空工具

股民:有利弱市操作 关注资金门槛

“如果个股期权业务推出,对于股民来说当然是好事。”南宁资深股民林先生说,有了做空工具,当股市很弱的时候,投资者也能有操作的空间。从已经推出的股指期货、融资融券来看,善于利用做空工具的人士,还是取得不错的收益。

林先生说,他和多位炒股的朋友都关注到这一消息,大家最关心的还是资金门槛的问题。前段时间,融资融券的资金门槛已经大幅松动,一些券商营业部甚至取消了资金门槛。如此一来,更多的普通投资者也有了参与做空的机会。

“估计最开始还是会有资金门槛,不会一下就全面放开。”邓钦华分析,融资融券刚推出的时候,资金门槛为50万元,随着融资融券逐渐成熟才全面放开至广大投资者,这种过程也表明监管层稳健的考虑。

另一位业内人士分析,个股期权主要分为看涨和看跌期权两种。看涨期权的买方有权在未来约定的时间,以事先约定的价格买入股票;看跌期权的买方则有相应的卖出权利。而投资者在购买期权时,并不需要支付全额资金,仅需支付权利金,也就是具有杠杆效应。

“我个人认为,资金门槛可能在100万元,即个人投资者保证金账户可用资金余额不低于人民币100万元,此外还需具备一定的模拟交易经验,且已开通融资融券交易账户才能参与的可能性比较大。”这位人士谈到,股期权推出后必然面临市场炒作、操纵以及结算等方面风险。加上期权交易较为复杂,因此推出初期,监管层设置较安全的保证金比例是大概率。

分析:参与不会普遍 市场影响有限

最近A股市场在2000点附近不断反复,不少投资者担心个股期权这个做空新工具一旦正式推出,会对市场造成不利影响。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参与面不大,个股期权业务对股市的影响是有限的。

“几年前曾风靡一时的权证就属于类期权性质产品,虽然后来停止了,但是为现在个股期权的推出打下了基础。”广发证券南宁营业部投资顾问陈宇认为,总体而言,个股期权不适合所有个人投资者,更适合机构对冲风险或进行套利。作为对冲工具,股票期权在海外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从参与的情况来看也是不具有普遍性的。期权的高风险和高门槛,或许并不适合中小投资者,从而无法真正使散户在熊市中使用对冲工具规避下跌风险。

长城证券南宁营业部投资顾问陆泳也谈到,先行推出的个股期权主要是针对转融券、融资融券等大市值股票推出的,个股期权推出时点将对股指波动起到决定性作用。“若看跌期权在市场看空氛围比较浓厚的时候推出,会使看空氛围更浓;相反如若看涨,则会抵消掉市场的悲观因素,换得市场情绪的中和。”陆泳说,个股期权的推出,不会使A股市场走势在短期内就出现明显变化,但是具有深远意义。

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指出,个股期权对指数影响不大,更大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一些估值偏高的个股。实际上,早在2012年6月,上证所已就个股期权的推出,通过券商向个人投资者展开问卷调查。个股期权的推出背景是监管层考虑到近年来二级市场交易持续低迷,希望能提高市场活跃度。

名词解释

个股期权

个股期权合约是指由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合约买方有权在将来某一时间,以特定价格买入或者卖出约定标的证券的标准化合约。买方以支付一定数量的期权费(也称权利金)为代价而拥有了这种权利,但不承担必须买进或卖出的义务。卖方则在收取了一定数量的期权费后,在一定期限内必须无条件服从买方的选择并履行成交时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