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市场

融资狂买37亿背后:散户与机构的认知差

最近的市场让我想起大学时的一个笑话:教授问”为什么股市里90%的人都亏钱”,我脱口而出”因为他们都在看K线”。十几年过去了,这个笑话一点都不可笑。

一、有色金属的狂欢与散户的困惑

预期差陷阱机构策略_有色金属市场分析_股票模拟实训报告

上周有色金属行业净买入37.52亿元的消息刷屏时,我朋友圈里顿时分成了两派:一派在晒追高买入的截图,一派在懊恼”又错过行情”。这两种反应都让我哭笑不得——前者大概率会成为接盘侠,后者永远在错过。

记得2015年我刚开始接触量化交易时,导师说过一句话:”市场就像个精明的老鸨,永远把最漂亮的姑娘放在门口吸引客人。”有色金属这次的高调表现,不就是那个站在门口的”头牌”吗?

二、预期差:机构与散户的认知鸿沟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明明看着要涨的股票,一买就套;看着要跌的股票,一卖就飞。这其实就是典型的”预期差”陷阱。

我在复旦读金融时做过一个实验:让两组人分别用技术分析和量化模型判断同一只股票。结果技术分析组有78%的人判断错误,而量化组正确率达到63%。这个差距不是运气,而是认知维度不同。

股票模拟实训报告_有色金属市场分析_预期差陷阱机构策略

看看这张图就明白了:市场根本不是简单的”买涨卖跌”。红黄蓝绿四种颜色代表四种完全不同的资金行为。就像打麻将,只会看自己牌的人永远赢不了会算牌的人。

三、机构的花式割韭菜手法去年有个做私募的朋友跟我说:”我们最喜欢的就是利好消息公布后的第一个涨停板。”我当时还不理解,直到看到这个案例:

股票模拟实训报告_有色金属市场分析_预期差陷阱机构策略

看见没?连续5天黄柱子(获利回吐),股价却还在涨。这就是典型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散户兴冲冲进场时,机构早就在派发了。这手法跟夜店酒托一个套路——先给你点甜头,等你上头了再宰你。

更绝的是利空时的反向操作:

有色金属市场分析_预期差陷阱机构策略_股票模拟实训报告

蓝柱子(空头回补)出现时股价还在跌,但聪明的资金已经开始抄底了。这就好比菜市场大清早的甩卖,大妈们觉得是处理隔夜菜,行家知道那是新鲜货刚上架。

四、从有色金属看市场本质回到开头那个37亿的有色金属行情。你以为资金是在追高?看看北方稀土7.9亿净买入的时间分布就知道:大资金早在消息出来前就布局完成了。

这就像看魔术表演,外行盯着魔术师的手,内行看的是道具机关的设置时机。我在大学用过的那个量化系统最厉害的地方,就是能提前3-5个交易日捕捉到这种资金异动。

记得2018年钴价大涨时,90%的散户是在新闻联播报道后才后知后觉。而提前布局的资金那时已经在考虑何时撤退了。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只是换了个马甲重新上演。

五、给普通投资者的建议忘掉K线图:那玩意就跟算命先生的罗盘一样不靠谱关注交易行为:就像打牌要看对手的表情和下注惯建立数据思维:我见过太多输红眼的赌徒,没见过认真研究数据的亏钱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在这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里,要么成为收割者,要么被收割。没有第三条路。

朱鹤新: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在主要货币中表现稳健

中新社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22日在北京出席“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时称,近年来面对高波动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均衡,人民币汇率在主要货币中的表现比较稳健。

朱鹤新表示,“十四五”以来,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等多元因素交织,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中国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高水平开放,总的看,外汇市场运行平稳,不论是活力还是韧性都在增强,主要有三个方面特点。

一是涉外经济稳健发展,跨境收支展现较强活力。朱鹤新称,2024年,中国跨境收支规模为14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64%,年均增长速度“十四五”比“十三五”时期提高8个百分点。今年前8个月,中国跨境收支同比增长10%,跨境贸易和投融资活动持续活跃。

二是外汇市场功能更加完备,市场深度拓展。从交易规模看,2024年交易量为41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了37%,即期和衍生品交易同步增长,外汇市场有足够的容量承接各类交易,为高效配置外汇资源创造良好条件。

从参与主体看,截至今年6月末,已有703家银行和115家非银机构参与到银行间外汇市场中,其中包含296家外资机构,交易范围已经涵盖主要币种,更好满足多层次主体的交易需要。

从基础设施看,交易、清算和支付机制不断完善,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和结算风险,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三是外汇市场交易理性有序,稳健性增强。朱鹤新说,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发挥了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功能。同时,外汇市场宏观审慎管理体系逐步健全,逆周期调节工具箱更加丰富。(完)

国内钢材价格创27个月新高

在煤价、铁矿石价格上涨的推动下,国内钢材价格再次冲顶。

多家钢铁行业分析机构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国内钢价目前已攀升至年内最高水平,甚至超过了自2014年8月中旬以来的峰值。

11月14日,西本新干线钢价指数达到3120点,与上周五持平,该指数已超过了今年4月的峰值,创下年内新高,也是过去27个月以来的最高值。

今年初国内钢价曾一路飙升,在5月则开始直线下降。根据西本新干线的统计,目前的钢价指数甚至高于2014年8月中旬的水平。在当年8月19日,该钢价指数为3110点。不过与2011年的钢材价格仍相去甚远。当年的国内钢价指数曾达到5100点,此后持续下跌。

兰格钢铁网的全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亦在上周达到124.8点,创下继2014年8月以来的阶段新高。

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邱跃成认为,此轮从10月开始的钢价上涨,主要缘于煤炭、铁矿石等原料的价格上升,为成本推动型。11月初,环渤海地区动力煤价格指数曾出现连续18期上涨;而在国内需求的刺激下,国际铁矿石价格上周也突破70美元,相较去年翻番。

兰格钢铁网分析师葛昕指出,目前的钢价上涨与今年初有明显区别。“年初钢价上涨是因为部分地区缺货所造成的,供应和需求错配使得价格短期内出现了暴涨暴跌。”

钢价上涨的不同逻辑直接导致了钢厂盈利情况的差异。“4月钢厂螺纹钢的吨钢毛利平均在800元左右,而现在只有67元。”邱跃成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原料上涨吞噬了钢厂利润空间,使得它们在最近纷纷做出调价决定。

11月11日,宝钢和沙钢公布了最新的钢材价格调整方案。宝钢股份(600019.SH)将调整12月国内期货销售价格,如热轧和厚板将相较11月上涨300元/吨,而沙钢则将11月中旬出厂的螺纹钢价格上调500元/吨。

宝钢股份在解释此次调价时称,目前的原料上涨幅度明显大于钢价上涨幅度,同时煤焦资源紧俏,部分钢企由于亏损、或买不到足够的原料被动限产或减产。

这家国内盈利情况不错的钢铁上市公司分析称,钢企和社会库存均处于正常偏低水平,钢材供应端偏紧,而钢材市场的需求仍处于稳定向好的态势。“10月中国官方PMI大幅超预期,显示下游制造业明显回暖,汽车、家电、工程机械及机电等行业新订单指数和产出指数均大幅上升。”宝钢股份在调价声明中称。

葛昕认为,相比去年,今年国内钢材需求有所增长,这形成了钢铁市场目前量价齐升的局面,在去产能的大背景下,国内钢铁产量今年仍将稳中有增。国家统计局本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0月,国内粗钢、生铁和钢材累计产量分别为6.7亿、5.8亿和9.4亿吨,同比增长0.7%、0.1%和2.4%。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在上周透露,今年4500万吨的钢铁去产能目标已提前实现。不过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刘振江则指出,今年钢铁减产的部分产能为无效产能,也就是长期停产的闲置产能,对现有市场影响不大。

在葛昕看来,钢价目前的快速上涨并不符合当下的实际供需关系,短期内会出现高位调整。但是这受制于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河北钢企是否会由于雾霾限产而对钢铁市场的供应端产生较大影响。

“尽管最近两周钢价冲高的幅度确实较快,但有原材料上涨作为支撑,钢价出现暴跌的可能性并不高。”邱跃成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