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香港

Web3律师:香港外汇基金涉足加密投资!监管新动向引市场关注

作为亚洲Web3.0的政策高地,港府对加密资产发展持有积极态度。早在2022年10月,港府便发表《有关虚拟资产在港发展的政策宣言》,财库局局长许正宇指明:“分布式分类帐技术(DLT)和Web 3.0有潜力成为金融和商业的未来。”

图片

如今,在全球加密货币政策持续发展之际,香港立法会议员吴杰庄围绕香港数字资产政策向香港政府提问,重点涉及财政储备、外汇基金及加密资产监管框架等方面内容。本次的立法会问询更有助于我们了解香港官方对加密资产的最新态度。未来,香港将进一步推动Web3行业发展,持续完善加密政策监管框架,具体如下:

比特币被誉为“数字黄金”

早在今年六月,工银国际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比特币通过其数学共识机制成功保持了与黄金类似的稀缺性,而以太坊则因其独特的技术被誉为“数字石油”。吴庄杰在本次问询中,也将比特币誉为“数字黄金”——比特币的优势不必赘述,本月突破10万美元的单价,同样展现了目前市场对比特币独特价值的充分认可。无论如何,世界货币的发展,将“向数字化前行”。比如跨境支付、央行数字货币等。

港府承认外汇基金投资加密资产

议员提问,港府是否考虑将数字资产及加密货币纳入财政储备,并考虑动用外汇基金持续购买并长期持有。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财库局”)副局长陈浩濂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尽管加密资产并非外汇基金投资的目标资产,但在外部投资经理的操作中,“不排除有个别涉及加密资产的投资”。

港府承认,外汇基金会包含加密资产投资,尽管“相关占比十分小”,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11月2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31日,外汇基金总资产为40,150亿港元,作为外汇储备常年处于世界前十的中国香港,即便加密资产投资的占比足够小,在一个庞大的基数面前,也会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

港府持续完善加密资产监管框架

加密资产监管主体,香港早有布局。财政司司长于2023年便建立了促进Web3发展专责小组,就业界可持续及负责任的发展向港府提出建议;就具体监管政策和措施而言,由财库局负责相关政策制定工作,并统筹各相关部门及金融监管机构。

目前,港府已通过修订《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条例》(第615章)引入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发牌制度。本月,财库局在今年就规管法币稳定币发行人制度咨询立法会财经事务委员会,并将在本月内向立法会提交相关条例草案。此外,VA场外交易以及托管服务的监管与发牌制度,也都提上了日程。

曼昆律师总结

正如财库局副局长陈浩濂所言,香港是亚洲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在加密资产的监管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作为全球加密资产领域的重要参与者,香港正通过完善的监管框架、政策创新以及国际合作,不断强化其在世界Web3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对于Web3创业者,尤其是大陆背景的从业者来说,香港不仅提供了一个背靠大陆的Web3发展沃土,更提供了一个面向全球市场的重要跳板。

我们期待香港证监会在2025年进一步明确其加密资产监管政策,这将有助于提高加密货币监管的确定性,鼓励更多Web3从业者前往香港展业,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全球加密资产的枢纽地位。曼昆律师也致力于为Web3从业者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支持,协助客户利用政策红利,把握市场机遇,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被谴责及罚款2700万!监管踢爆招商证券香港三大罪状

该来的总是会来!继招商证券(香港)前负责人吴亦农被暂停牌照18个月后,招商证券(香港)也收到了属于自己的罚单!

27日,香港证监会对招商证券(香港)有限公司作出谴责,并处以罚款2,700万港元。

香港证监会做出此处罚的原因是,招商证券(香港)在担任中国金属再生资源(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金属)上市申请的联席保荐人时没有履行其应尽的责任。

招商证券香港罚款_招商证券 香港 全能版_香港证监会处罚中资券商

今年,3月14日,香港证监会已经对中国金属的另一位保荐人——瑞银集团(UBS)旗下瑞士联合银行集团(UBS AG)及瑞银证券香港公司(统称为UBS)作出谴责,并处以3.75亿港元罚款。

2019年三家中资券商领罚单

总金额超5000万

这已经不是香港证监会第一次对中资券商开出罚单。

据不完全统计,香港证监会自2019年开年以来,已经对3家中资券商开出了总计5220万港元的罚单。

除此之外,还有13家中资券商因为合规等问题,收到香港证监会不同程度的警告。

不过与外资投行相比,中资券商收到的罚单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

2019年3月14日,香港证监会曾经一口气公布了4张罚单,共计7.87亿港元。

Merrill Lynch Far East Limited(Merrill Lynch)因保荐人缺失遭罚款1.28亿港元;

摩根士丹利亚洲因保荐人缺失遭罚款2.24亿港元;

渣打证券因保荐人缺失遭罚款5970万港元;

UBS因保荐人缺失遭罚款3.75亿港元。

招商证券(香港)为何被罚?

香港证监会公告称,在中国金属的上市过程中,招商证券(香港)及UBS没有履行保荐人应尽的尽职审查的责任。

罪状一:对已撤销注册的客户的尽职审查不足

在中国金属于2008年6月2日首次提交上市申请前,UBS发现中国金属其中一名最大的内地客户A公司虽然已于2007年3月被撤销注册,但却继续与中国金属或其附属公司签订销售合约。

尽管在尽职审查中出现了以下预警迹象,但UBS却接受了中国金属的解释,即B公司与A公司由同一实益拥有人拥有,而B公司自A公司被撤销注册后一直以A公司的名义与中国金属签订合约,故B公司最终在提交予香港联合交易所(联交所)的文件以及中国金属日期为2009年6月10日的招股章程内均被描述为中国金属的其中一名最大客户。

而事实上,根据中国内地法律,已撤销注册的公司无权签订任何业务合约,因此A公司在撤销注册后所签订的合约可被视为无效且不可强制执行;

即使A公司与B公司互有关联,A公司在撤销注册后亦不应进行任何业务运作。

资料显示,中国金属的内地律师于2008年4月底已告知UBS,他们并未发现任何法律依据,以支持B公司为中国金属其中一名最大客户的说法;同时,中国金属向UBS提供的文件(包括销售合约、收款凭证及主要客户名单)显示,当时从中国金属或其附属公司采购废金属的实体是A公司。

香港证监会认为,虽然招商证券(香港)是在2008年11月才成为中国金属的联席保荐人,并且在2008年11月之前并无参与就此问题所进行的尽职审查,但招商证券(香港)负有进行尽职审查的独立责任,以便能彻底掌握和了解中国金属的情况。假如招商证券(香港)以专业的怀疑态度审阅UBS及其他专业人士提供的尽职审查文件,便会发现在哪个或哪些公司在关键时间与中国金属签订了合约一事上,存在相互矛盾的问题。

但是有关证据显示招商证券(香港)并无采取任何步骤,以就此问题进行跟进尽职审查。

罪状二:对第三方付款的尽职审查不足

2008年9月,当UBS仍为中国金属的独家保荐人时,中国金属的申报会计师向中国金属发送了(并抄送予UBS)若干资料,内容是关于其中六名客户曾透过本票及/或第三方付款人安排的汇款支付款项。

在其中一个个案中,一名透过第三方向中国金属付款的客户,亦同时代表另外三名中国金属客户支付款项。没有证据显示,UBS曾就这些客户之间的关系和他们订立的付款安排的理由,向中国金属或任何客户作出跟进。

UBS依赖其中国内地律师查究该六名客户中的一名客户与中国金属之间的付款安排。该名中国内地律师建议UBS索取与该等交易有关的各份文件,包括该客户向其第三方付款人付款的纪录及显示相关货物进口/出口的海关文件,以核实相关交易是否属实和有否办妥海关程序。

然而,UBS没有索取所要求的文件,反而指示该名律师在假设相关交易属实的情况下提供法律意见。

罪状三:对中国金属的供应商及客户的尽职审查不足

UBS曾与中国金属所有供应商进行电话访谈,而在第二次提交中国金属的上市申请前,招商证券(香港)亦与两名供应商进行了电话访谈,但没有证据显示它们曾核实受访供应商代表的电话号码及/或身分。

UBS及招商证券(香港)曾以面对面的形式与部分中国金属客户进行访谈,其余则透过电话进行。证监会的调查发现:

(i) 有关访谈纪录一概没有显示此类面对面访谈在何处进行,以及UBS及/或招商证券(香港)有否采取任何步骤,核实进行访谈的处所是否相关客户的处所;

(ii) 同时亦没有证据显示,UBS及/或招商证券(香港)有采取任何步骤,核实任何受访客户代表的身分,以使它们信纳受访者具有适当的权限接受访谈。

1拆80!百度股价一度涨逾7%,传递赴港二次上市信号

北京时间3月1日晚,百度发布公告,当天,百度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拆股事宜,拆股比例为1:80。在屡次传出二次上市的背景下,市场认为百度此次拆股目的很有可能是为了赴港二次上市。

根据公告,百度拟将其ADS(美国存托股票)所代表普通股的比例从每10股ADS代表1股普通股,更改为每1股ADS代表8股普通股,自2021年3月1日起生效。

公告显示,拆分后,公司的法定股本将为43520美元,分为660亿股每股面值0.000000625美元的A类普通股,28.32亿股每股面值0.000000625美元的B类普通股和8亿股每股面值0.000000625美元的优先股。对于百度ADS的持有人,每股ADS所代表的公司权益的百分比不会发生改变。

百度股价当天开盘大涨7%,截至美股收盘,涨4.28%至295.58美元/股,总市值约1008亿美元。盘后百度股价仍继续上涨。

传递赴港上市信号

拆股计划实施,意味着百度回港上市又近了一步。因为这可以使百度以较低的发行价二次上市发行,对投资者比较友好。

发行价太高,可能会影响其流动性及中小投资者的参与度,拆股后,有利于公司以每手较低价格发行,对于未来香港的投资者尤其是散户投资者来说降低了入场门槛。

此前,2019年7月,阿里巴巴在赴港二次上市前也曾进行拆股,将公司普通股一拆八,阿里巴巴称拆分股票的目的是,“增加以较低每股价格发行的股票数量,增加公司未来筹集资金的灵活性,包括发行新股。”

百度二次上市的消息早已有之。2020年5月时,百度董事长李彦宏曾对媒体表示,正在关注美国从政府层面在不断收紧对中概股公司的管制,百度内部在不断地研讨有哪些可以做的事情,包括在香港等地的二次上市等。

2021年2月,彭博报道称,百度计划最快于今年上半年在港交所进行二次上市,且可能出售约5%至9%的股本,至少融资35亿美元。已经确定了高盛和中信为上市保荐团队。不过百度官方对此消息不予置评。按照港交所流程,回港二次上市的公司可秘密交表,通过聆讯前,无需在联交所网站公布具体信息。

拆股操作很常见

拆股操作其实很常见,公司进行拆股基本为几个原因:一是增加股票数量、吸引新投资者,二是降低每股的价格、降低投资者门槛,增加流动性。上世纪90年代末,美股公司曾经热衷于拆股,当时标普500成分股企业中每年拆股的公司数量超过100家,但自2016年以来这一数字已经降至个位数。

苹果公司自1980年上市以来已经进行了五次股票拆分。苹果股票曾在1987年、2000年、2005年、2014年、2020年进行过五次拆分,在2014年苹果以1拆7之前,苹果股价一度最高达到705美元。2020年7月30日按照1:4拆分后,股价从400美元以上降至约100美元。

当然也有公司不这么做,亚马逊20多年来就从不拆股,如今其股价攀升至了每股3146.14美元。

这也不是百度第一次拆股。在2010年5月,百度就进行过一次拆股,当时拆股比例是1拆10。在2010年5月之前,百度1个ADS代表1个普通股。拆股后,每10个ADS代表1个普通股,百度股价也从600多美元降到60多美元。

AI业务商业化加速

从基本面来看,百度如今适合更高估值。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百度股价处于低谷,一个原因是自动驾驶等新兴业务的价值未能体现。但随着Apollo自动驾驶的业务落地、小度分拆和AI技术商业化前景逐渐清晰,这部分业务的价值正逐渐受到认可,机构认为,AI业务商业化落地进程提速,有望成为百度新的增长引擎。

百度2020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2020年四季度,百度总营收达302.6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广告收入重回增长,其他业务收入增19%。此前受疫情影响,百度2020年一、二季度营收负增长,三季度微增0.54%。2020年全年,百度营收1071亿元,同比下滑0.32%;全年净利润224.72亿元,同比增长992%;non-GAAP项下净利润220.20亿元,同比增长21%。

公司预计在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总额为260亿元-285亿元,同比增长15%-26%,百度核心营收同比增长26%-39%(该指引不包含收购YY带来的潜在收益)。

自动驾驶领域Apollo持续取得突破,在北京、长沙、美国加州三地进行开放道路无人化测试,测试车队规模已超过500辆,测试里程总计超过700万公里。

财报发布后,有多家机构为百度新业务估值,有20家券商为云业务单独估值,云业务估值金额最高达450亿美元;有21家券商为Apollo单独估值,Apollo业务单独估值最高达539亿美元。

瑞银方面表示,预计2021年云和汽车领域将出现更多积极催化剂。预计百度2021Q1营收预期上升,主要归功于云计算市场正在改善。此外,瑞银认为百度Apollo将在三个方面取得进展,包括robotaxi、政府智能交通项目以及与车企制造商合作。

根据百度官方信息,百度将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面向乘用车市场制造智能电动汽车,曾任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兼CTO的夏一平将出任百度造车公司CEO,并计划在三年左右时间内推出新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