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竞争格局

基金代销江湖变局:谁的份额萎缩?谁在加速抢食?

图片

记者 洪小棠

2025年以来,A股市场在波动中企稳回暖,公募基金销售格局亦迎来新一轮洗牌。代销王者恒强,部分机构走出自身的特色。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公布的代销百强数据,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场非货基金保有规模历史性突破10万亿元,权益类基金规模同步攀升至5.14万亿元。

在这片繁华之下,一场关于渠道、产品与客户结构的深层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增长结构暗藏分化

2025年上半年,基金代销百强机构的非货基金保有规模首次跨过10万亿元大关,达到10.2万亿元,环比增长6.95%;权益类基金规模增长5.89%,达到5.14万亿元。股票指数基金成为最大亮点,规模激增14.57%,逼近2万亿元。

这一数据显示出在市场回暖背景下,投资者信心逐步恢复。A股核心指数的上涨,尤其是中证2000指数超过15%的涨幅,为基金销售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数据亮眼的总量背后,隐藏着明显分化。头部机构如蚂蚁基金、招商银行继续以万亿级体量领跑,二者非货基金规模合计占全市场25%以上。尤其是蚂蚁基金在权益、非货、指数三类基金规模中均稳居第一,在权益基金保有规模上达到8229亿元,较第二名高出67.29%。

中小机构则多数仍在规模与盈利之间艰难平衡,行业马太效应持续加剧。

与此同时,一批以机构客户为主的第三方销售平台如基煜基金、汇成基金等,通过深耕To B业务排名提升。这类代销机构以固收类产品见长,但在费率改革背景下可能面临更大压力。基煜基金上半年非货基金保有规模增加607亿元,体现出其抓住了细分领域的突破机会。

“未来代销市场将更倾向于两类基金代销机构:一是拥有庞大C端客群的平台型公司,二是专注B端或细分产品的特色机构。”一名券商财富管理人士表示。中小基金代销机构若要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必须找到差异化定位,要么深耕特定客户群体,要么专注特定产品类型。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基金业规模增长主要来自被动型产品和固收类基金的推动;主动权益类产品尽管面临的市场环境好转,但表现仍显疲软。这种结构性变化表明投资者偏好正在转向更透明、费率更低的产品类型。

渠道三分天下

从渠道格局来看,银行、券商、独立销售机构三足鼎立的态势愈发清晰,但三者的势力范围正在重构。

银行虽仍占据40%以上的权益基金保有量,但占比持续下滑,环比减少0.14个百分点。某股份制银行零售业务负责人表示,年轻投资者购买基金时更倾向于选择数字化平台,银行在客户触达和服务体验上正在失去优势。此外,银行客户风险偏好偏低,市场回暖后的“回本赎回”行为也抑制了银行代销基金规模的持续增长。

数据显示,2024年权益基金规模缩水导致银行代理收入下滑,而2025年上半年市场回暖后,投资者获利了结的心态又限制了主动权益基金的规模增长。

反观券商和三方平台,二者凭借产品灵活性和线上化能力快速上升。券商在权益类基金中的市占率提升至27.41%,增加0.15个百分点,三方平台也稳住28.54%的份额。尤其在股票指数基金领域,券商以55%的保有量占据半壁江山,银行则仅占13.66%,虽增速惊人但基数仍低。这种分化趋势体现出不同渠道客群和服务模式的差异正在扩大。

银行猛追指数基金

从数据上来看,股票指数基金无疑是本轮基金规模增长中最炙手可热的品类。券商凭借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销售和场内交易优势,继续占据市场主导位置。

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海通等头部券商位列指数基金代销前五,蚂蚁基金虽居首但券商整体优势明显。

券商在指数产品领域的强势地位得益于其交易属性和客户结构。一名券商财富管理业务负责人指出:“券商客户通常对市场波动更敏感,交易更频繁,这与指数产品的特性高度契合。”此外,券商在投顾服务和产品解读方面也更具优势,能够更好地引导客户配置指数型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正在这一领域奋起直追。2025年上半年,银行代销的指数基金规模同比增长99.2%,环比增长38.7%,增速远超其他渠道。招商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多家大行代销指数基金的规模增量超过200亿元,农业银行更是实现近1.7倍增长。建设银行、兴业银行等也在指数基金销售上取得显著进展。

“银行发力指数基金,既是对市场趋势的响应,也是对佣金结构和客户需求变化的适应。”一名公募机构业务负责人指出。指数基金虽然费率较低,但规模效应显著,更适合银行客户长期持有和资产配置需求。同时,银行在客户基础、渠道网络方面仍具备优势,通过加强投资者教育和产品创新,正在指数基金领域迎头赶上。

未来胜负手

尽管上半年数据亮眼,但基金代销行业并未放松警惕。即将落地的公募基金第三阶段费率改革,预计将对代销机构的收入结构和产品策略带来深远影响。

费率下调将直接冲击代销机构的佣金收入,特别是那些依赖传统销售模式、产品结构单一的机构。一名行业分析师指出:“销售费率压降的同时,推动买方投顾牌照广泛化变得更加迫切。机构需要从销售驱动转向服务驱动,通过投顾服务创造价值。”

此外,机构投资者直销平台的推出,也可能对以机构业务为主的三方销售模式造成冲击。上海基煜、北京汇成等以To B代销为驱动的机构,可能需要调整业务模式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最新修订实施的《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已将权益类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纳入分类评价体系,并作为加分项。这一政策导向将进一步推动券商加大在权益类产品销售方面的投入,加速行业转型。

未来,代销机构需要在逆周期布局与顺周期销售、长期功能性与短期盈利性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只有那些能够快速适应费率变化、加强投顾能力建设、优化产品结构的机构,才能在新环境中保持竞争力。

10万亿元的非货保有规模,是中国公募基金市场迈向成熟的重要标志。然而数字背后的渠道变迁、产品更替与模式转型,才真正预示着未来的竞争方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传统的渠道边界正在模糊,新的联盟正在形成。

银行能否凭借客户基础和渠道优势在指数基金领域实现逆转?券商能否保持其在权益产品上的领先地位?第三方平台如何应对费率改革带来的挑战?这些问题都将决定未来代销市场的格局。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唯有真正理解客户、具备产品与服务双轮驱动能力的机构,才能在这场长跑中坚持到最后。

【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布局(附市场份额、上市企业业绩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宁德时代(300750);华域汽车(600741);潍柴动力(000338);福耀玻璃(600660);均胜电子(600699);奥联电子(300585);广汽集团(601238);宁波华翔(002048)等

本文核心数据:行业市场份额;行业市场集中度

1、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集群

从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企业竞争集群来看,宁德时代、华域汽车以及潍柴动力在市场竞争力和盈利水平上都具备一定的优势,福耀玻璃在盈利水平上处于第一梯队。

图表1: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企业战略集群状况

2、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派系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细分种类众多,从汽车零部件主要产品来看,发动机系统行业内有潍柴动力、华域汽车等主要从业企业;在车身零部件领域内,福耀玻璃、中策橡胶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行驶系统领域内有中策橡胶提供的轮胎以及华为等企业提供的自动驾驶系统;在电子系统方面,宁德时代、均胜电子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

图表2: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派系分析

3、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份额

根据《美国汽车新闻》公布的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结合代表上市企业公布的数据,宁德时代、华域汽车和潍柴动力等龙头企业在收入上占据领先地位。相比之下,均胜电子、福耀玻璃等企业也展现出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在特定领域的深耕细作。而一些较小规模的公司,如奥联电子和广汽集团,其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相对较低。整体来看,行业内龙头企业的收入规模优势明显。

图表3:2024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代表上市公司汽车零部件产品营业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2024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约为5万亿元,结合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要企业的相关业务收入数据计算获得,2024年宁德时代作为汽车零部件的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在6%左右;华域汽车和潍柴动力的市占率也达到了2%以上。

图表4:2024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份额情况分析(单位:%)

3、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集中度

基于上述对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要企业的市场份额分析,2024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市场集中度CR3约为11%,CR5约为13%,CR10约为15%。整体来看,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企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表5:2024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企业市场集中度分析(单位:%)

4、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上市企业布局

在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中,华域汽车、宁德时代作为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主要企业,在技术水平、业务规模方面拥有较大的优势。从整体行业上市企业布局来看,企业大多聚焦境内,但是境外业务的比重正在逐年增长。

图表6:2024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布局情况分析(单位:%)

5、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从波特五力分析模型来看,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上游原材料(如钢材、铝材等)供给充足,且购买方主要为汽车零部件企业,业务量较大。因此,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弱;当前市场中,汽车零部件的购买方业务量庞大,且后向一体化程度较高,使得消费者的议价能力较强;由于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吸引力相对较低,现有企业在掌握关键资源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因此潜在进入者的威胁较小;同时,汽车零部件种类繁多,暂无显著的替代品,因此替代品的威胁非常低;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较低,整体竞争程度较为激烈。根据以上分析,对各方面的竞争情况进行量化,1代表最大,0代表最小,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五力竞争总结如下:

图表7: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五力竞争综合分析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布局(附市场份额、上市企业业绩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宁德时代(300750);华域汽车(600741);潍柴动力(000338);福耀玻璃(600660);均胜电子(600699);奥联电子(300585);广汽集团(601238);宁波华翔(002048)等

本文核心数据:行业市场份额;行业市场集中度

1、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集群

从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企业竞争集群来看,宁德时代、华域汽车以及潍柴动力在市场竞争力和盈利水平上都具备一定的优势,福耀玻璃在盈利水平上处于第一梯队。

tdxtradeapi_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份额_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集中度

2、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派系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细分种类众多,从汽车零部件主要产品来看,发动机系统行业内有潍柴动力、华域汽车等主要从业企业;在车身零部件领域内,福耀玻璃、中策橡胶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行驶系统领域内有中策橡胶提供的轮胎以及华为等企业提供的自动驾驶系统;在电子系统方面,宁德时代、均胜电子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

tdxtradeapi_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份额_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集中度

3、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份额

根据《美国汽车新闻》公布的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结合代表上市企业公布的数据,宁德时代、华域汽车和潍柴动力等龙头企业在收入上占据领先地位。相比之下,均胜电子、福耀玻璃等企业也展现出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在特定领域的深耕细作。而一些较小规模的公司,如奥联电子和广汽集团,其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相对较低。整体来看,行业内龙头企业的收入规模优势明显。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份额_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集中度_tdxtradeapi

2024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约为5万亿元,结合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要企业的相关业务收入数据计算获得,2024年宁德时代作为汽车零部件的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在6%左右;华域汽车和潍柴动力的市占率也达到了2%以上。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集中度_tdxtradeapi_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份额

3、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集中度

基于上述对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要企业的市场份额分析,2024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市场集中度CR3约为11%,CR5约为13%,CR10约为15%。整体来看,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企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份额_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集中度_tdxtradeapi

4、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上市企业布局

在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中,华域汽车、宁德时代作为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主要企业,在技术水平、业务规模方面拥有较大的优势。从整体行业上市企业布局来看,企业大多聚焦境内,但是境外业务的比重正在逐年增长。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集中度_tdxtradeapi_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份额

5、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从波特五力分析模型来看,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上游原材料(如钢材、铝材等)供给充足,且购买方主要为汽车零部件企业,业务量较大。因此,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弱;当前市场中,汽车零部件的购买方业务量庞大,且后向一体化程度较高,使得消费者的议价能力较强;由于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吸引力相对较低,现有企业在掌握关键资源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因此潜在进入者的威胁较小;同时,汽车零部件种类繁多,暂无显著的替代品,因此替代品的威胁非常低;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较低,整体竞争程度较为激烈。根据以上分析,对各方面的竞争情况进行量化,1代表最大,0代表最小,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五力竞争总结如下: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份额_tdxtradeapi_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集中度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tdxtradeapi_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集中度_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