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风险

外汇热点

文章中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本站易记网址:jt.cn 投诉建议邮箱:tousu@cngold.org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上海汉盛(杭州)律师事务所

©2008-2025 金投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4023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225号

文章中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本站易记网址:jt.cn 投诉建议邮箱:tousu@cngold.org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上海汉盛(杭州)律师事务所

©2008-2025 金投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4023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225号

文章中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本站易记网址:jt.cn 投诉建议邮箱:tousu@cngold.org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上海汉盛(杭州)律师事务所

©2008-2025 金投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4023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225号

15楼财经|“暂停个人外汇买卖业务”引热议 华夏银行:个人外汇买卖不是个人结售汇

8月30日,华夏银行官网发布公告称,为顺应市场形势变化,自12月1日0:00点起,该行将暂停个人外汇买卖业务,业务恢复时间将另行通知。8月31日,北青-北京头条记者发现,上述这条公告已经在华夏银行官网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则“关于我行个人外汇买卖业务通告的澄清声明”。根据最新的这份声明,华夏银行的个人外汇买卖业务还是会于12月1日起暂停,只不过被暂停的“个人外汇买卖业务”并非很多人误以为的人民币兑换外汇。

华夏银行承认昨日通告未准确说明造成误读

据了解,华夏银行8月30日那份通告发布后,很快就登上热搜,引起网友热议,很多人都误认为今后不能去银行换外汇了,甚至联想到这或许是某种市场形势的信号。

华夏银行东城某网点的大堂经理今日对北青-北京头条记者表示,昨天的通告发布后,好几个客户误以为华夏银行不能进行人民币兑换外汇的业务了,非常着急,其实大家这是把“个人外汇买卖业务”与日常人民币结售汇搞混了,“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

华夏银行显然意识到这一问题。今日最新发布的澄清声明称,8月30日发布的《关于暂停个人外汇买卖业务的通告》,未对暂停的个人外汇买卖业务进行准确说明,造成了误读。现澄清如下:“为升级优化技术系统,自2021年12月1日0:00起,我行将暂停办理个人外汇买卖(外汇兑外汇)业务,业务恢复时间将另行通知。个人结售汇业务不受影响,可正常办理。”

“个人外汇买卖业务”不是居民“结售汇”

华夏银行在声明中特别解释称,个人外汇买卖业务是指个人客户委托的以国际外汇市场行情为基础,将一种可自由兑换外汇兑换成另一种可自由兑换外汇的个人外汇业务,如美元兑换英镑、美元兑换日元、日元兑换英镑、美元兑换欧元等。个人结售汇业务是指以人民币购买外汇或以外汇兑换人民币业务。

具体来说,日常生活中如果需要使用外汇,可以到银行申请用人民币兑换外币,每人每年有5万美元(或等值)的额度可以使用。除了去银行网点,还可以在手机银行或者网上银行换汇,非常方便。

人民币兑换外汇其实包含了两个方向,用人民币换外汇,这叫“售汇”,居民把暂时不用的外汇换回人民币,这叫“结汇”。目前各银行的结售汇业务,都是正常的。

个人外汇买卖业务是银行提供的“外汇兑外汇”的业务,可以把美元换成英镑,或者把欧元换成日元,各家银行现在都有个人外汇买卖业务,这就带有了投资的性质。

比如,工行的个人外汇买卖业务名叫“汇市通”,是指客户在规定的交易时间内,通过工行个人外汇买卖交易系统(包括柜台、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终端等),进行不同币种之间的即期外汇交易。通过“汇市通”交易,客户可将手中持有的外币直接换成另一种所需的外币, 根据外汇市场上的每日汇率变动进行买卖操作,从而赚取汇差收益;也能将一种利率较低的外汇转换成另外一种利率较高的外汇,从而可以获得利差收益。从交易方式多样:客户既可进行即时交易,也可进行获利、止损以及双向委托交易,事先锁定收益或损失。不难看出,个人外汇买卖跟人民币换外币完全不是一回事,它是一种更复杂、风险更高的投资工具。

外汇市场波动大 多家银行收紧个人外汇买卖

华夏银行为什么要暂停个人外汇买卖呢?8月31日,在华夏银行2021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华夏银行行长张健华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目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外汇市场波动较大,我行综合考虑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暂停个人外汇买卖业务,但我行客户正常的结售汇业务将不受影响。后期我行将根据市场变化、客户需要做好各项服务调整。”

7月份,工行、招行等银行也先后宣布收紧个人外汇交易业务,主要针对的是风险等级不达标或者新开仓客户,但“一刀切”似地宣布暂停全部个人外汇买卖业务的,华夏银行还是第一家。业内人士认为,这也是华夏银行此次调整广受关注的原因之一。

7月16日,工行发布公告称,为顺应市场形势变化,该行将于2021年8月15日对账户外汇业务规则和交易系统进行调整。具体来看,工行将账户外汇产品的风险级别调整为第5级(R5)。据了解,R5意味着风险因素可能对本金造成重大损失,最坏情况下可能导致失去全部投资本金并出现额外亏损,产品结构较为复杂。

同时,工行要求,自2021年8月15日起,只有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结果为进取型(C5)的客户才可继续在该行办理账户外汇业务。工行还对外汇业务交易起点、交易取消、持仓限额、强制平仓、业务停办和业务功能关闭等事项和条款进行了修订。

7月27日,招商银行一口气发布5个公告,宣布对多项个人贵金属业务和个人外汇业务进行调整,新版协议8月11日正式生效。

根据公告,招行将逐步对符合一定条件的无持仓客户关闭个人纸贵金属双向交易、实盘纸黄金纸白银买卖、“招财金”、个人双向外汇买卖等业务功能,这些业务的持仓客户在8月23日以后也将不能新开仓。同时,招行个人外汇期权业务即日起停止发售新产品,全部存续产品到期后,不再向个人客户开放。

此外,招行提醒,考虑到外汇市场风险较大,该行未来将进一步从严限制个人双向外汇买卖业务,若有个人双向外汇产品持仓余额,需保持关注并做好仓位管理,适时降低持仓余额。

光大银行分析师周茂华认为,银行对相关业务的调整,相当于向投资者提示市场风险,提醒其理性和谨慎操作,有助于降低市场非理性投机炒作。

今年6月,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从成熟金融市场看,参与金融衍生品投资的主要是机构投资者,非常不适合个人投资理财。金融衍生品价格波动很大,对投资者的专业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具有很高要求,普通个人投资者参与其中,无异于变相赌博,损失的结果早已注定。那些炒作外汇、黄金及商品期货的人很难有机会发家致富,正像押注房价永远不会下跌的人,最终会付出沉重代价一样。

券商收购外汇经纪商 引发外汇保证金交易放开猜想

中信证券日前宣布收购知名外汇经纪商、港交所上市公司KVB昆仑国际60%的股权。此举被外汇投资业内人士解读为“一个重要的信号”,是中信证券对国内将全面放开外汇保证金交易趋势的理解和把握。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外汇保证金交易业务在国内尚不合规,即便是收购了公司,也不意味着就能够在国内开展该业务,是否放开,还要看监管层的决策。

放开猜想

时隔数年,关于放开外汇保证金交易的呼声再起。

一方面是人民币打破了连续四年的升值趋势,开始下跌,企业和居民持汇意愿增加;与此同时,银行外币存款迅猛增长。而国内外币理财利率较低,投资者只能将资金汇到境外参与外汇保证金交易,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另一方面,中国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对外汇市场建设也有了新的尝试。国家外汇管理局全面放开银行间外汇市场境内机构准入,包括券商、信托、保险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或将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

1月30日,中信证券宣布正式收购KVB昆仑国际60%的股权,这意味着KVB昆仑国际将被中信证券绝对控股,其身份也将发生实质性转变,成为首家具备“国有属性”的外汇经纪商。

一名外汇投资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中信证券此次收购境外外汇经纪商,可以理解为该机构对外汇保证金交易放开趋势有一个解读和把握,从而作出的行动。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外汇保证金交易业务在国内尚不合规,即便是收购了公司,也不意味着就能够在国内开展业务,是否放开,还要看监管层的决策。

风险犹存

出于对风险的担心,是国内一直没有放开外汇保证金交易业务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谓外汇保证金交易,是外汇金融衍生品的一种,相较于国内现行的实盘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的特点在于,一是可以加杠杆实现资金放大,提升购买力,杠杆率有的甚至高达200倍;二是可以允许双向多空交易。

但保证金交易的杠杆率有多大,就意味着亏损会放大同样的倍数,外汇市场细微的波动都有可能使得投资者血本无归。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我国1994年规定禁止外汇保证金交易。

但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上升和外汇管制的开放,居民手中外汇与日俱增,对外汇保证金交易的需求也在增加。投资者要么选择一些离岸的外汇经纪商,要么选择国内处于灰色地带的地下交易平台。由于国内法律和监管的缺失,投资者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

2006~2008年之间,国内一些银行开始试点外汇保证金交易。2006年,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先是推出了个人远期外汇买卖业务,首次采用保证金交易模式,杠杆率10倍,最低担保金2万美元或等值外汇,允许做空,但此次试点仅为远期外汇买卖,而非实时买卖,还需交纳高额的手续费。随后一直到2008年,交通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分别先后推出了“满金宝”、“保证金外汇宝”和“易富通”进行外汇保证金交易,杠杆率分别是5倍、10倍和30倍。

每一次试点,都会助推一波对监管层将全面放开外汇保证金交易的想象。那一时期,诸多金融机构的动作被业内解读为“国家对于保证金交易的政策确实有所松动”。但就是在2008年,监管层再一次全面叫停了外汇保证金交易业务。

据外汇投资行业内人士分析,主因是从事外汇保证金交易的投资者中,亏损比例高达80%以上,且部分银行未充分认识到该项业务蕴含的交易风险。

争议仍在

那么时至今日,放开外汇保证金交易的时机是否成熟?

在刘东亮看来,目前放开利大于弊。“客户可能亏损,但换一个角度,现在很多投资者通过国外经纪商的渠道投资,甚至是一些不合规的、没有牌照、没有监管的平台,资金回不来的时候,也无法诉诸法律程序,反倒不如把资金放到国内来做。关键在于把风险控制做好。”

刘东亮对记者说,风险控制的核心有两点,一是报价问题,银行对客报价,不要和国际市场出现太多偏差,否则容易被客户套利,风险由银行承担;二是在加杠杆方面,要不要追缴保证金,要不要平仓,强制平仓时,系统能否跟得上,以免客户亏的钱转嫁到银行头上。

但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则认为,目前放开外汇保证金交易依旧不是好时机。“2008年,外汇保证金交易之所以想开没开,当时监管层考虑是市场风险,现在的市场风险应该说更加严重,而不是比2008年更小。”谭雅玲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一方面,外汇储备规模在增大,随之不确定性的因素也增大;此外,本地机构对于外汇交易的熟知程度、经验等还不成熟。与此同时,谭雅玲还认为,经济下行压力下,我国的货币政策依旧是以金融安全、汇率安全为主,主要经济体都在宽松,如果现在放开外汇保证金交易,实际上是开闸放水,对外汇安全是一个特别大的安全隐患。

前述外汇投资业内人士表示,在人民币国际化大框架下,放开人民币保证金业务,可以提高人民币在外汇市场上的交易份额,让国际化的人民币有可用的场所,正如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外汇保证金可以是逐步放开,比如先不碰人民币对外汇保证金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