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欧佩克

涨?跌? 国际油价趋势到底是什么?(国际观察)

经过5周连续上涨后,上周五原油期货从今年高位回落。油价涨跌与供需脱不开干系。而欧佩克等传统石油大国与页岩油产业蓬勃发展的美国之间的利益博弈则是重要推手。这场事关国际能源格局的争夺战究竟将如何演绎?

议论纷纷 观点迥异

在连续多个交易日上涨后,国际油价17日回落。不过,整体而言,在过去的一周,国际油价依然保持了上升态势。事实上,在过去5周的连续上涨中,国际油价涨幅已经达到25%,从3月18日的44美元上涨至4月17日的56美元,创下了自2014年6月以来的按周计算最长时间的上涨纪录,并使得油价重新回到了2015年1月的水平。

国际油价接下来的走势将如何?各方观点迥异。

4月14日,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了其最新的《2015年能源前景预期报告》。EIA判断,国际石油价格已经见底。EIA预计,2015年布伦特原油均价将为每桶56美元,2020年将涨至90美元每桶。而2015年纽约原油价格则会上涨至83美元每桶。EIA还预测,随着经济转向高速增长,2040年,国际油价将涨至240美元每桶。

惠誉原油和天然气研究主管亚历克斯·格里菲斯也认为,从基本面来看,80美元/桶的油价将是比较合理的。随着页岩油产量放缓,今年晚些时候原油价格将有相对比较快速的复苏。

不过,悲观的声音也不少。

英国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杜德利近日警告称,油价可能维持在低位数年时间,而且他对油价快速反弹没有信心。

花旗集团的欧洲能源研究部门负责人赛斯·克莱曼也向投资者发出警告称,不要把大量资金投入到石油基金中去,原因是油价上涨的走势不太可能持续下去。不过,他也指出原油市场会在今年找到一个“平衡点”。他预计,这个“平衡点”对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来说是在每桶60美元到70美元之间,对纽约原油期货来说则是在每桶55美元到65美元之间。

局势变幻 涨跌起伏

分析普遍认为,上一轮油价大跌的主要原因在于国际石油供需不平衡。美国页岩油产量大幅增加,而欧佩克等传统产油国为了保住市场份额坚决不减产,导致国际市场的石油供远大于求。

有分析就“剑”指美国,从2008年开始,石油开采商将美国的原油日产量从500万桶提高到去年12月份的930万桶。美国几乎占据了全球原油的全部增量,也导致了供应过剩的局面,拖累油价去年重挫50%。

此轮油价上涨的背后依然是供需层面的变化。国际能源署15日发布的报告指出,受益于全球经济向好,该机构将其对2015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量的预测上调9万桶至9360万桶。

与此同时,美国能源公司开始减产。EIA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美国日均原油产量减少2万桶至938.4万桶。而且,尽管商业原油库存增加130万桶至4.837亿桶,较去年同期高8960万桶,但是增幅却低于预期。

此外,贝克休斯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3日当周,美国油田钻井数已经连续18周下降。贝克休斯表示,美国石油钻井机数量已经降至2010年最低水平,意味着产量峰值即将到来。

当然,地缘政治因素也推动了油价上涨。也门局势急剧升温,尤其是红海重要港口的亚丁港战火激烈,导致国际市场对中东地区的原油出口预期出现波动。

与此同时,美国最近一期非农数据低于市场预期,迫使美元指数自4月14日开始出现连续4个交易日回调,累计跌幅达2.03%。

利益博弈 争夺主导

国际油价的此轮波动被普遍解读为页岩油等新兴行业对传统产油业的挑战,也就意味着以美国为代表的页岩油大国与沙特等欧佩克传统产油大国在国际能源领域的一次对抗。

如今,美国页岩油的钻井数量已经开始减少,美国的原油产量也在降低。相比较而言,欧佩克国家仍然没有显现出原油产量下降的信号。事实上,上个月OPEC原油产量增加了81.18万桶/天,至3079万桶/天。单单沙特的产量就增加了65.88万桶/天。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在这场争夺战中,传统产油大国已经赢了。

据EIA数据显示,2014年OPEC成员国共获得了7300亿美元的石油出口收入,较2013年下滑了11%,创下2010年来最差表现。其中沙特收入占到了OPEC总收入的1/3。更糟糕的是,许多欧佩克成员正在艰难度日,比如委内瑞拉正在经历“滞涨”煎熬,尼日利亚向美国出口石油的数量正接近于零。欧佩克内部“减产”的声音也一直存在。

反观美国,情况似乎很乐观。尽管钻井平台数量大幅下降,但石油产量维持高企。而且,分析指出,如果油价反弹至60美元,油气公司将做出反应,重新开动钻探设备。

EIA预测2015年美国日均原油产量为1252万桶,这一产量将超过1970年所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而除了创下新的历史纪录外,原油日产量突破1000万桶也将意味着美国在石油日产量上将有可能超越沙特,和俄罗斯位列全球第一。EIA还预测,在2028年之前,美国将终结能源净进口时代。

在这场事关国际能源格局的争夺战中,究竟谁会胜出?6月5日欧佩克将召开今年的首次会议,而6月30日,全球石油储量第三、欧佩克第四大产油国伊朗的回归悬念也将揭晓。这场争夺战究竟将如何结局,国际油价又将如何跌宕起伏,犹未可料。

《能源超限战》连载43:石油产品如何“定价”(上)

(思进注:近日,因俄乌冲突,能源问题几乎每天刷屏,各类分析更是众说纷纭,注意到有些分析是事实的陈述、逻辑自洽;不过,好些判断则可能失之偏颇。恰好在近10年前由我策划,和庞忠甲先生合著的《能源超限战》(2016年06月01日出版)分析了能源问题的方方面面,特别是结论点出:“人与动物的差别不在于对工具的利用,更在于对能源的利用。一直以来,能源危机之说虚虚实实。石油和矿物燃料告罄有日,而新能源尤其是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发展,却使得当代能源危机成为一个伪命题”……现在看来毫不过时,那就从07月06日开始,特选摘其中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

原油现货交易规则_石油公司历史_欧佩克定价权演变

石油巨头,叱咤风云

1、石油公司操控九十载

石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石油价格的波动与世界政治、经济及军事形势密切相关。

前已谈到,从1859年,宾州开挖出世界第一口油井以来,150余年间,由于供求关系和政局变化等原因,国际油价经历了一系列波动的历史。

起初世界石油工业以美国为主,由于新油田的发现和开发与老油田衰竭不同步,加上需求迅速增长,使得美国早期油价波动幅度较大。其后,从1880至1970年的90年间,国际石油工业经历了跨国石油公司兴起(1900-1930年)、一战、大萧条、二战(1931-1950年)、原油出口中心从美国(墨西哥湾)向波斯湾转移(1950-1970年)等历史性巨变,同时石油勘探和开发在世界各地扩展开来,先是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其后是中南美洲,直至20世纪30~40年代中东石油的大开发,使得石油供应大体上充足和稳定,甚至供给的增长超过经济发展的需求。这种情形维持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油价整体上处于低位,波动十分有限,经常维持在3美元/桶以下。

该期间,原油价格实际上由石油公司决定;石油输出国处于被动地位,收入来源于特许权使用费和石油公司提供的利益分成。

2、欧佩克接掌定价权

1960年欧佩克成立后,产油国力图收回主权。进入70年代,多将石油资产收为国有,并由此控制了国际石油市场,于是石油价格以欧佩克的官方价格为主;定价方式为“波斯湾离岸价加上从波斯湾到交割地的运费”,阿拉伯轻质原油代替了西德克萨斯中质油而成为标杆原油。

欧佩克成立之后就致力于与国际石油卡特尔争夺定价权的斗争。正如英国学者苏珊.斯特兰奇所言,重要的历史里程碑不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建立,而是10年以后欧佩克(实施国有化后)对市场的有效干预,操控油价,掌握定价权。此时,欧佩克才真正发挥出了它的巨大威力。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1973年,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1973年和1979年爆发两次石油危机,并且敲响了石油资源即将告罄的警讯,成为原油价格暴涨的重要原因。

1973至1986年这13年间,可以说是欧佩克主宰石油价格的时期。

此际现货市场的交易量不断扩大。1973至1974年的石油禁运,供应中断,迫使许多消费者从现货市场上购买原油,现货交易也随之出现。最初现货交易占全球石油贸易很小,只是欧佩克定价的参照;但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经在全球石油贸易中占据近半壁江山。于是,在市场运行方式上,欧佩克的行政定价被市场价格逐步替代。

在一个非常有竞争性的全球市场中,石油价格转而主要由市场的供需基本面关系决定,而价格则是在石油交易所的交易活动中形成,并通过独立的评估机构公布。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围绕着石油期货合同的许多金融衍生品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期货市场上的各类纸面合同交易量的规模大大超过了石油的实物交易量。

3、转进期货市场定价时期

现在的国际油价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反映了不同地区和不同方式的定价权,主要包括欧佩克官方价格、非欧佩克官方价格、现货市场价格、期货市场价格、易货贸易价格、净回值价格和价格指数。

其中欧佩克官方价格即目前所采用的11国油价平均价的参考价。2005年6月16日,欧佩克采用了新的一揽子参考价格,包括阿尔及利亚撒哈拉混合油 (Saharan Blend)、印度尼西亚米纳斯油(Minas)、伊朗重油(Iran Heavy)、巴士拉轻油(Basra Light)、科威特出口原油(Kuwait Export)、利比亚埃斯德油(Es Sider)、尼日利亚博尼轻油(Bonny Light)、卡塔尔马林(Qatar Marine)、阿拉伯轻油(Saudi Arabian Light)、阿联酋穆尔本原油(Murban)和委内瑞拉原油。欧佩克通过一揽子参考价格对油价进行监督。

非欧佩克官方价格即非欧佩克国家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并参照欧佩克官方价格制定的油价。现货市场价格即世界主要现货市场的交易价格。目前,全球范围主要的石油现货市场有西北欧市场、地中海市场、加勒比海市场、新加坡市场、美国市场5个。国际市场原油贸易大多以各主要地区的基准油为定价参考,以基准油在交货或提单日前后某一段时间的现货交易或期货交易价格加上升贴水作为原油贸易的最终结算价格。(待续)

石油公司历史_原油现货交易规则_欧佩克定价权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