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外资

“向新力”到“向心力”!一线感知中国外贸外资活力

一年超1亿部智能产品从这家中国企业销往全球;由一家本土企业生产的服务机器人的行走里程可以绕地球1000圈;有外企在华20年实现业务增长超22倍……从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强劲“向新力”,到外商纷纷投资中国的强大“向心力”,中国正以开放创新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

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上半年,新设外资企业同比增长4.1%。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外贸韧性彰显,外资持续加码。

一滴水,折射出中国经济的汪洋大海。记者近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上海,深入一线工厂企业,观察到中国经济一路“向新”的劲头、共生共荣的进取、海纳百川的博大。

——向新:外贸企业提质升级 韧性突围

从一块手机主板,到滑盖手机、翻盖手机、智能手机,再到智能穿戴、AI服务器、汽车智驾装备……走进华勤全球研发中心,琳琅满目的产品,承载着中国企业向“新”而行的历程。

2005年,当小灵通走俏时,华勤便把目光投向新赛道——手机主板设计。凭借技术起家,公司成立当年便实现盈利。2024年,华勤生产2.3亿部智能产品,超1亿部产品销往海外,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

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今天,华勤业务涵盖了手机、电脑、汽车电子等智能产品从研发到制造的全链条,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营收占据半壁江山。

企业不断迭代产品,适应市场突围的诀窍在于——深耕创新。一年投入超50亿元用于技术开发,如今华勤拥有研发技术人员超1.9万名,研发方向又拓展至机器人等新产业。

中国外贸结构转型升级_中国制造服务机器人发展_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历程

9月10日,在华勤全球研发中心,华勤技术副总裁李玉桃介绍华勤的产品。新华社记者 杨洋 摄

这是我国外贸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过去依靠出口服装、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如今,机电产品出口占比60%,智能家居、电动汽车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保持较高出口增速。

“中国外贸产业结构日益优化,科创含量逐步提高。”安永中国海外投资业务部全球税务主管吕晨说,单一贸易型出海已无法满足中企国际化发展需求,中国企业出海正从产品出海,走向供应链、技术和品牌的生态出海。

——向融:中国大市场协同发展 市场动能足

前三季度,我国出口高技术产品同比增长11.9%,对同期整体出口增长贡献率超三成。其中,我国制造的工业机器人增长54.9%,不断走俏国际市场。

机器人,是一个长链条、多领域、高协同的复杂产业生态。

走进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人形机器人能熟练制作爆米花,清洁机器人穿梭在模拟餐厅场景……这些由本土企业研发制造的服务型机器人,已走进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餐厅、酒店、医院等场景。

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累计生产10万台服务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运行,总行走里程超过400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000圈以上。

在海外市场,T8配送机器人进驻日本20个大型连锁品牌,C40清洁机器人首次在欧洲展出就被订完。

近期,擎朗智能发布全球首个针对服务行业的VLA模型,为具身服务机器人装上了智能大脑。这意味着机器人不再只是按指令重复动作,而是能自主理解环境、做出决策。

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历程_中国制造服务机器人发展_中国外贸结构转型升级

9月12日,在擎朗智能的测试区,工作人员正在对人形机器人进行调试。新华社记者 杨洋 摄

从芯片,到零部件,再到各电子系统,机器人产业背后,是中国统一大市场所提供的广阔应用场景、高效资源配置与完整产业链支撑。

“现在全球供应链的中心在中国,而长三角拥有完善的机电产品供应链。”在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李通指着一台配送机器人说:“一台机器人,背后是数十个产业链的协同,我们共生共荣,共同发展。”

从市场到产业,再到集群,产业协作、多元共生,牢牢吸引着全球投资者的目光。

施耐德电气,世界500强企业,这家起源于欧洲的跨国企业,把中国作为最重要的供应链基地之一和四大研发基地之一。

在施耐德电气上海普陀工厂,生产的接触器、继电器等产品源源不断销往全球,多种产品实现“中国原创,销售全球”。

上海施耐德工业控制有限公司总经理冒飞飞认为,产业链协同升级带来发展优势,中国成为创新策源地。“我们进入了向全球进行人才输出、产品输出和技术输出的全新发展阶段。”

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历程_中国外贸结构转型升级_中国制造服务机器人发展

9月10日,在施耐德电气上海普陀工厂,自动化生产线正在作业。新华社记者 杨洋 摄

——向心:纳百川之势 引千帆竞发

“中国不只是市场,更是生态!”采访中,不少外资企业的心声,道出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密码。

“十四五”以来,上海年均新设外资企业超过5700家;上半年,全国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同比增长4.1%。数字背后,是对“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的信心。

政策优化,让外资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制度保障,让外资企业在华兴业暖心更安心。

世界知名工业软件公司法国达索系统在华20年,业务增长超22倍。“政府不仅政策传导快,更主动倾听企业声音,让我们感受到‘速度’与‘温度’。”达索系统大中华区创新业务管理总监索爱伦说。

“中国是非常成功的快速发展的经济体,我们不能错过这样的机遇。”德硕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大中华区董事长中野洋辅说,从最初的服务日本企业进入中国,到现在帮助更多中国企业全球出海,企业在华业务增长迅猛。

金融领域的开放同样引人注目。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杨京说:“债券通、互换通……我们参与并见证了中国金融市场众多里程碑式的开放。中国是渣打集团最为重要的战略性市场之一,也是集团网络收入的最大贡献者。”

“我们要依托中国的发展而发展”“我们是中国开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合作共赢才能赢得未来”——这不仅是中国企业与外资机构的共识,也是中国在高水平开放中向世界发出的坚定信号。

策划:陈芳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中央汇金大举加仓股票ETF,持仓市值达1.28万亿元;华虹公司购买华力微97.5%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股票复牌

|2025年9月1日 星期一|

NO.1 国家统计局:向好基础继续巩固 8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4%

8月31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4%,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改善,环比小幅回升。大型企业延续稳定扩张态势。8月份大型企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8%,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大型企业供需两端较快扩张,较好稳住制造业基本盘。8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继续位于扩张区间,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扩张有所加快。

NO.2 中央汇金大举加仓股票ETF,持仓市值达1.28万亿元

今年上半年,中央汇金首次明确其类“平准基金”定位,大举增持ETF,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随着公募基金2025年半年报披露完毕,中央汇金持仓的ETF明细全部出炉。Wind统计显示,截至6月末,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及其子公司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家队”合计持有股票ETF市值1.28万亿元,较去年底增加近23%。上半年中央汇金投资基本“按兵不动”,但中央汇金资产大举加仓股票ETF,6月末持有的股票ETF数量是去年底的1.58倍,多只宽基ETF获得10亿份级别以上的增持。

NO.3 看好中国市场前景,外资持续“做多”中国资产

据央视新闻报道,多家外资金融机构看好中国市场前景。高盛近期发布研报,维持对中国股票“增持”立场;渣打银行维持对中国股票的“超配”评级。国际投行也真金白银“做多”A股市场。高盛最新报告显示,对冲基金以7周来最快速度净买入中国股票。中国是8月份全球对冲基金净买入量最大的市场。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也显示,今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特别是5月、6月,净增持规模增加至188亿美元。对于即将到来的第四季度,外资金融机构普遍持乐观态度。

NO.4上市险企持续加大入市力度,资产配置兼顾高股息与成长性

据央视财经报道,8月31日,A股五大上市险企中期业绩报告目前已披露完毕,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平安、新华保险均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今年以来险资举牌上市公司已达30次,创近年新高。在这一轮举牌潮中,险资对具有低估值、高股息特征的上市公司具有明显偏好。保险机构表示,当前A股市场估值水平仍处于合理区间,作为耐心资本、长期资本的代表,未来将进一步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

NO.5 华虹公司购买华力微97.5%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股票复牌

8月31日,华虹公司公告称,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国投先导集成电路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4名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股东购买其持有的华力微97.5%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9月1日开市起复牌。

NO.6 东芯股份:拟以自有资金约2.11亿元增资上海砺算,持股比例将达35.87%

8月31日,东芯股份公告称,公司拟与亨通集团有限公司等机构共同对外投资上海砺算,投资人合计投资金额约为5亿元。其中,公司拟通过自有资金人民币约2.11亿元向上海砺算增资,认购其新增注册资本约80.99万元,本次增资完成后公司持有上海砺算约35.87%的股权。标的公司主要从事多层次(可扩展)图形渲染GPU的研发设计,产品可实现端、云、边的主流图形渲染和AI加速,对标主流GPU架构。

NO.7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鸿蒙仍处于生态导入阶段

8月30日,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新场景·新体验”鸿蒙生态大会2025上表示,对应用开发者来说,鸿蒙生态即使已有千万级设备用户,但仍处于生态导入阶段。为此,徐直军发出五点倡议:一是已鸿蒙化的应用加快完善功能;二是政企单位加快内部应用适配鸿蒙;三是希望广大的消费者踊跃使用鸿蒙;四是期待更多的厂商、硬件设备厂商、软件开发商和应用开发者踊跃加入开源鸿蒙社区;五是期待共同培育更多的生态人才。

NO.8 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共保体成立

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共保体8月29日在重庆成立,19家成员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并与16家企业完成项目签约,风险保额达6115万元。低空经济共保体汇聚了19家保险公司的专业力量,通过“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的共保机制,破解单一机构承保能力不足、新型风险不敢保等难题。

NO.9 优必选获10亿美元战略融资授信额,计划在中东建超级工厂

8月31日,优必选科技宣布,公司已与国际投资机构Infini Capital正式签署10亿美金战略伙伴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Infini Capital旗下高新技术基金为优必选提供一笔总额为10亿美金的战略融资授信额度。Infini Capital目标成为优必选不超过5%持股比例的重要股东;双方联手投资人形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同时协助优必选开拓中东市场,成立中东合资公司,计划在中东建立超级工厂和研发中心以及中东总部。

NO.10 分析称明年金价或达4000美元高位,多家国际金融机构看涨金价

8月31日,据央视财经报道,回顾整个8月,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主力合约价格累计涨幅超5%。目前,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今年内可能会降息一次甚至两次,这对包括黄金和白银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构成整体支撑,多家国际金融机构看涨金价,瑞士银行目前已将2026年上半年国际金价目标价上调至每盎司3700美元。美国银行的分析师则预计,到2026年上半年国际金价将触及每盎司4000美元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