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伦敦

伦敦成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外汇交易中心

本报伦敦电记者蒋华栋报道:日前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发布题为《不确定时代伦敦外汇交易与支付现状》的报告显示,过去5年中,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推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不断提升。伦敦虽面临脱欧和数字化革命挑战,但仍然维持了全球外汇和支付中心的地位,成为首屈一指的离岸人民币外汇交易中心

报告肯定了过去5年中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成绩。数据显示,过去5年中,人民币外汇交易稳步增加。2011年人民币外汇交易数量为180万笔,2016年这一数据上升到1300万笔。虽然2016年人民币外汇交易规模有所下滑,但是过去5年内保持了总体快速上升的势头。当前人民币月均外汇交易量占全球总体交易量的4.3%。

最新数据显示,人民币交易金额(不包括CLS结算交易)在世界外汇货币中排名第五位,仅次于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在非CLS结算交易中,人民币和美元是名义结算金额排名第五的货币对,97.1%的人民币交易是与美元形成货币对完成的。

报告显示,全球最重要的货币支付走廊为英国与美国之间货币支付走廊,业务量占全球总体外汇交易的12%;紧随其后的是英国与德国、美国与中国的货币支付走廊,业务量均占全球总体支付规模的5%;第三位是美国与中国香港之间的货币支付走廊,业务规模占全球的4%。如将美国与中国香港、美国与中国的货币支付走廊加总,美国与中国之间的支付规模仅次于美国与英国之间的支付走廊,成为全球第二重要的货币支付走廊。

数据显示,尽管2016年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人民币依然是全球最重要的支付货币。随着人民币离岸清算行从2013年的1家增加到当前的22家,使用人民币的国际金融机构数量快速上升。全球范围内,当前有超过1300家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与中国和中国香港地区跨境支付。

随着全球和境内市场更多使用人民币,英国境内的人民币交易和支付也持续增长。在英国境内,当前超过50%的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与中国和中国香港地区跨境支付,这一比例高于欧洲大陆国家40%的平均水平。

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月份,中国内地之外的人民币外汇交易中36.3%在英国完成,凸显了英国在全球外汇交易市场的主导地位。中国香港位列第二,占总体交易量规模为29.3%;美国和法国并列第三,分别占总体交易规模的7.3%;随后是占总体交易规模5%的新加坡。

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亚洲主管亚当姆·科特表示,虽然伦敦市场面临严峻的脱欧风险和数字化革命挑战,但是紧密的中英金融合作以及人民币必然成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前景有助于伦敦在脱欧之后的发展。他认为,随着未来中英双方推出沪伦通,伦敦将吸引更多的国际银行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美洲和英国行政总裁贾维尔·普来兹-达索则表示,在当前人民币进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国跨境银行间支付系统和离岸清算中心不断完善背景下,未来人民币国际化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他也表示,未来人民币国际化发展,需要国际金融机构持续推出人民币相关产品和服务,同时加强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的进一步整合。

未处理的石油

国际原油市场定价,都是以世界各主要产油区的标准油为基准。比如在纽约期交所,其原油期货就是以美国西得克萨斯出产的“中间基原油(WTI)”为基准油,所有在美国生产或销往美国的原油,在计价时都以轻质低硫的WTI作为基准油。因为美国这个超级原油买家的实力,加上纽约期交所本身的影响力,以WTI为基准油的原油期货交易,就成为全球商品期货品种中成交量的龙头。通常来看,该原油期货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及很高的价格透明度,是世界原油市场上的三大基准价格之一,公众和媒体平时谈到油价突破多少美元时,主要就是指这一价格。然而,世界原油三分之二以上的交易量,却不是以WTI、而是以同样轻质低硫的北海布伦特(Brent)原油为基准油作价。1988年6月23日,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推出布伦特原油期货,包括西北欧、北海、地中海、非洲以及也门等国家和地区,均以此为基准,由于这一期货合约满足了石油工业的需求,被认为是“高度灵活的规避风险及进行交易的工具”,也跻身于国际原油价格的三大基准。伦敦因此成为三大国际原油期货交易中心之一。布伦特原油期货及现货市场所构成的布伦特原油定价体系,最多时竟涵盖了世界原油交易量的80%,即使在纽约原油价格日益重要的今天,全球仍有约65%的原油交易量,是以北海布伦特原油为基准油作价。吨和桶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吨(原油)=7.33桶(原油),也就是一桶大约为136公斤多一点。尽管吨和桶之间有固定的换算关系,但由于吨是质量单位,桶是体积单位,而原油的密度变化范围又比较大,因此,在原油交易中,如果按不同的单位计算,会有不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