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2025年9月10日

新能源板块大幅上攻,反内卷再成焦点!详解新能源行业发展趋势

8月15日,新能源板块出现大涨行情,光伏设备、PVDF、BC电池、固态电池、HJT电池、PET铜箔等板块集体拉升。多只新能源个股涨幅较大,包括捷佳伟创、锦富技术、晶澳科技、奥特维、久日新材、铜冠铜箔、海亮股份、通威股份等。

与此同时,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周五盘中大涨超4%,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维持在近期高位。

新能源相关金融资产之所以出现如此强势的行情,仍和多个领域推进的“反内卷”政策关系密切。日前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了《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促进储能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征求意见稿),截至8月14日已经有152家企业参与此次倡议。

此外,锂电隔膜骨干企业就反内卷达成共识。此前宁德时代旗下的枧下窝锂矿停产,7月光伏玻璃行业推动减产,这都给新能源行业修复注入动力。

今天我们就来系统梳理新能源行业反内卷最新动态,探索行业机遇。

1、新能源推动反内卷,行业迎来转机

8月13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了《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促进储能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征求意见稿)。该倡议共有六章,鼓励成员单位在招投标活动中坚持诚信、透明、专业、审慎原则,杜绝虚假承诺、低于成本无序竞争、不履约等行为,倡导以技术方案、服务能力与全生命周期价值为基础参与竞标,营造健康、公正、有序的市场环境。

对涉嫌破坏行业公平竞争环境的行为,协会可视情通过行业倡议、公开提醒、案例剖析等形式予以通报,并在必要时将相关情况上报主管部门。

一时间储能企业积极拥护协会倡议,8月14日已经有152家企业参与此次倡议,包括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南都电源、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等。

中国锂电池巨头占据着储能电池市场的主体,因此动力电池巨头同时也拥有大量的储能业务。与动力电池市场格局不同,宁德时代在储能市场成为单一巨头,市占率接近3成。亿纬锂能、厦门海辰、比亚迪、远景动力、中创新航、瑞浦兰钧、国轩高科等厂商市占率排名靠前。

储能行业集体倡议“反内卷”,这成为新能源行业的一个缩影。8月12日,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电池薄膜专业委员会对外表示,近日锂电池干法隔膜骨干生产企业负责人闭门座谈会在深圳召开,星源材质、恩捷股份等八家隔膜巨头参会。

隔膜巨头达成多项共识,包括价格自律、科学释放产能、暂停扩产等。在价格自律方面,隔膜企业表示,将价格稳定在成本线以上,以利企业的生存。

早在8月10日,宁德时代枧下窝锂矿确定停产。宁德时代快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的提问,公司在宜春项目采矿许可证8月9日到期后已暂停了开采作业,正按相关规定尽快办理采矿证延续申请,待获得批复后将尽早恢复生产,该事项对公司整体经营影响不大。

枧下窝矿区配套了大型碳酸锂冶炼厂,研究人员对其产能评估虽有差异,但停产事件将对碳酸锂短期供给产生较大的影响。

展望未来,供给过剩的行业将成为反内卷焦点领域。早在7月18日,工信部表示将实施新一轮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具体工作方案将在近期陆续发布。

2、技术进步也将推动新能源行业提质增效

面对行业困局,技术突破也将为行业摆脱困境提供契机。目前光伏行业逐渐形成了BC电池、TOPCon电池等先进产品提升市占率的趋势。

TOPCon英文全称为Tunnel Oxide Passivated Contact,也就是“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由于PERC电池受限于p型硅片质量和结构设计,光电转换效率难以提升,TOPCon电池则可以通过n型衬底提升电池效率。

BC作为一种平台技术,可以与多种光伏技术结合,极限光电转换效率能够赶超HJT电池。

在新技术的加持下,光伏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也在不断提升。晶科能源6月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自主研发的N型TOPCon高效光伏组件转换效率高达25.58%,创下同类组件纪录。

对于锂电池行业来说,固态电池将成为行业技术升级的关键方向。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的预测,全固态电池产业化将始于2027年至2028年,到2030年将实现规模产业化。

欧阳明高前瞻了全固态电池的研发方向,2025年-2027年,要实现200-300Wh/kg的低硅负极硫化物全固态电池。2027年-2030年,逐渐实现400Wh/kg的高硅负极硫化物全固态电池。2030年-2035年,借助人工智能平台来攻克锂负极材料技术,这就可以实现500Wh/kg的锂负极硫化物全固态电池。

近期多家公司均披露了固态电池研发计划,鹏辉能源表示公司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由280Wh/Kg提升至320Wh/Kg,新一代产品不需要加压模组。

国轩高科8月13日对外宣布,公司全固态电池试产线电芯良品率可达90%,全固态电池2GWh量产线设计工作也已经启动。

德尔股份8月12日表示,公司已在上海建成固态电池样品试制线,目前在加快推进中试线建设中。

无论是BC电池、TOPCon电池,还是固态电池,都将为新能源企业破除内卷式竞争提供有力的技术路径。

(本文首发于2025年8月15日)

炒股的至高境界:一场从“逐利”到“修心”的修行

交易之“道”:以系统为锚,驭市场之浪

在交易的世界里,有人把盈利寄望于“内幕消息”,有人靠“直觉”追涨杀跌,最终却在市场的涨跌巨浪中翻船;而真正的交易者,早已跳出“赌运气”的误区,摸到了交易的核心——所谓交易之“道”,从不是虚无缥缈的玄学,而是以稳定的交易系统为锚,从容驾驭市场波动之浪的章法与智慧。

为何要“以系统为锚”?市场的本质是“不可控的波动”

任何市场——股市、期货、外汇——的核心特征都是“不确定性”:政策突变可能让趋势反转,资金异动可能引发短期暴涨,甚至一则谣言都能搅乱盘面。这种不可控的波动,就像大海里的狂风巨浪,若没有“锚”的固定,交易者很容易被情绪裹挟:涨时贪婪追高,跌时恐慌割肉,最终陷入“赚小钱、亏大钱”的循环。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据国内外多家交易机构统计,缺乏系统的散户交易者,长期盈利概率不足5% ;而机构投资者之所以能穿越牛熊,核心不是“消息更灵通”,而是拥有经过验证的交易系统——它像船锚一样,把交易者的操作牢牢固定在“理性框架”内,避免被市场情绪的浪花冲偏方向。

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面对一只短期暴涨的股票,无系统的散户会想“再涨一点就卖”,结果被贪欲拖到回调;而有系统的交易者会提前设定“盈利达20%或跌破5日均线止损”,到点就执行,既不纠结“卖早了”,也不恐慌“跌多了”——这就是“锚”的力量:用规则代替情绪,用确定性对抗不确定性。

交易系统的核心:不是“预测市场”,而是“控制自己”

很多人误以为“好的系统能精准预测涨跌”,实则不然。真正的交易系统,核心是“自我控制”,而非“预测市场”。它由四个不可分割的环节构成,共同筑起抵御风险的“防火墙”:

– 明确的入场信号:拒绝“凭感觉买入”,而是基于固定逻辑触发入场——比如价值投资者的“PE低于行业均值30%”,技术交易者的“MACD金叉+成交量放大”,或是量化交易者的“均线多头排列”。信号越明确,越能避免“冲动入场”。

– 刚性的止损止盈:这是系统的“生命线”。比如设定“单笔亏损不超过本金2%”的止损线,哪怕后续股价反弹,也严格执行;止盈则对应“盈利目标达成”或“趋势破位”,比如“盈利15%止盈”“跌破20日均线止盈”,杜绝“赚了想更多、亏了等反弹”的侥幸心理。

– 科学的仓位管理:再看好的机会,也不“满仓梭哈”。成熟的系统会根据风险等级分配仓位——比如确定性高的机会仓位不超过30%,不确定的机会仓位控制在10%以内,哪怕某笔交易亏损,也不会动摇整体账户安全。就像巴菲特所说:“投资的第一条准则是不要亏损,第二条准则是永远记住第一条”,仓位管理正是这条准则的落地工具。

– 铁律的纪律执行:这是系统能否生效的关键。市场总有“例外情况”:比如止损后股价立刻反弹,止盈后标的继续暴涨,此时若放弃系统、跟着情绪操作,之前的规则就会彻底失效。真正的交易者明白:“系统的盈利是概率优势的长期结果”,偶尔的“踏空”或“小亏”,是为了避免更大的风险。

如何“驭市场之浪”?让系统适配不同的“浪型”

市场从不是单一的“上涨浪”或“下跌浪”,更多时候是“震荡浪”“趋势浪”“反转浪”交替出现。所谓“驭浪”,不是强行改变浪的方向,而是让系统适配不同浪型,在波动中找到盈利机会:

– 面对“趋势浪”(牛市或熊市):系统的核心是“顺势而为”。比如牛市中,系统会放宽止盈条件(如用60日均线作为止盈线),延长持仓周期,赚足趋势红利;熊市中则收紧止损(如用10日均线止损),减少操作频率,甚至转为空单策略,避免“逆市抄底”的风险。就像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趋势一旦形成,会自我强化,系统要做的就是“跟上趋势,而非对抗趋势”。

– 面对“震荡浪”(多空胶着):系统的核心是“高抛低吸”。比如设定“区间上沿(如前期高点)止盈、区间下沿(如前期低点)止损”,在波动区间内做短线交易,同时降低仓位(如单仓不超过15%),避免被“假突破”诱骗。此时若强行用趋势策略,很容易陷入“买了跌、卖了涨”的困境。

– 面对“黑天鹅浪”(突发风险):系统的核心是“风险兜底”。比如2020年疫情暴跌、2022年俄乌冲突引发的市场震荡,有系统的交易者会触发“组合止损线”(如账户单日亏损超5%暂停交易),或通过分散投资(跨行业、跨市场配置)降低单一风险冲击,而不是慌乱割肉或盲目加仓。

交易之“道”的终极:系统之内守纪律,系统之外懂迭代

真正吃透交易之“道”的人,不会把系统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动态优化的工具”:

– 系统之内,绝对守纪律:只要系统未被证明失效,就严格按规则操作,不被短期盈亏干扰。比如某交易者的系统连续3笔亏损,但回测显示“该系统长期胜率仍达60%”,他就会继续执行——因为他知道,短期波动是概率的正常偏差,纪律才是长期盈利的基石。

– 系统之外,主动做迭代:当市场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如A股注册制落地、美股进入加息周期),旧系统的胜率可能下降,此时需要基于新数据回测、调整参数(如把止损线从5%改为3%),甚至重构部分逻辑(如加入“北向资金流向”作为辅助信号)。但迭代的前提是“数据验证”,而非“情绪驱动”——比如不能因为某笔交易亏损,就立刻推翻整个系统。

总结

交易之“道”,从来不是“战胜市场”的狂想,而是“与市场共生”的智慧。以系统为锚,是为了在波动中守住理性;驭市场之浪,是为了在变化中找到机会。它不追求“一夜暴富”的刺激,而是通过规则、纪律与迭代,实现“长期稳定盈利”的目标——这才是交易最本质的“道”。

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上涨1.81%,前十大权重包含比亚迪等

金融界8月22日消息,上证指数高开高走,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 (CS新能车,399976)上涨1.81%,报3377.74点,成交额613.5亿元。

数据统计显示,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近一个月上涨6.04%,近三个月上涨8.02%,年至今上涨15.45%。

据了解,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选取涉及锂电池、充电桩、新能源整车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新能源汽车相关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该指数以2011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1000.0点为基点。

从指数持仓来看,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十大权重分别为:宁德时代(9.94%)、汇川技术(9.3%)、比亚迪(8.07%)、三花智控(4.98%)、长安汽车(4.69%)、华友钴业(4.43%)、亿纬锂能(4.26%)、天齐锂业(3.18%)、赣锋锂业(3.11%)、格林美(2.52%)。

从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持仓的市场板块来看,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83.80%、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15.64%、北京证券交易所占比0.56%。

从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持仓样本的行业来看,工业占比58.33%、可选消费占比23.18%、原材料占比17.34%、信息技术占比1.15%。

资料显示,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样本调整实施时间分别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调整时间与指数样本定期调整实施时间相同。在下一个定期调整日前,权重因子一般固定不变。特殊情况下将对指数进行临时调整。当样本退市时,将其从指数样本中剔除。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的处理,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