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osts by XM

期货杠杆不可怕,别在谈“期”色变

期货为什么是保证金交易

最早搞期货交易,主要是为了帮农民、商贩这些人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比如农民春天种粮食,怕秋天收获时粮价跌了赚不到钱;商贩想秋天进货,又怕到时候粮价涨了多花钱。于是他们就提前签个合约,把未来的价格定下来。

但问题是,如果真要按合约里的量来全额交易,得拿一大笔钱出来——比如要订100吨粮食,总不能现在就把100吨的钱全给对方吧?普通老百姓和小商贩根本扛不住这么大的资金压力。

后来就想出了保证金的办法:不用拿全款,只交一小部分钱(比如总价的5%-10%)作为“押金”,证明自己会履约。这样一来,大家参与交易的门槛低了,更多人能进来对冲风险,市场也更活跃了。这就是期货保证金交易的由来,说白了就是用少量押金撬动交易,既方便了大家,又能保证合约能执行。

外汇期货交易保证金制度的含义_期货保证金交易 套期保值 价格发现 沪金期货杠杆

期货市场两大功能——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

上面的情景也就解释了期货市场的一个主要功能——套期保值 。而另一个功能就是价格发现,这个也很好理解,一个商品的价格,买家肯定希望越便宜越好,卖家反之,希望卖的越贵越好,最后大家都在市场上就远期合约找到一个价格,一个愿意买,一个愿意卖,这就是价格发现。

期货交易规则——保证金交易制度

通常我们所说的10倍杠杆就是指用10%的保证金作为押金,用国内上期所沪金期货为例:

国内沪金买卖一标准手是1000克,按照当下价格778.42元/克,总价值就是778420元,然后我们现在只需要总价值的14%(上期所最低保证金要求)即108978.8元就能购入1000克黄金,这里的保证金只是作为押金,将来完成交易后,保证金还会还回来,而利润是来自价格的涨跌,比如:我们在778.42元/克买入1000克黄金(总价值778420元),交了108978.8元的保证金(押金),到年底黄金价格涨到850元/克我们再卖掉这1000克黄金。也就是每克赚了71.58元。所以1000克就赚了71580元。

当然期货交易的规则还有双向交易,T+0交易,全天5×24小时全天交易(国际市场),以后再详细展开了。今天只说保证金交易规则。

外汇期货交易保证金制度的含义_期货保证金交易 套期保值 价格发现 沪金期货杠杆

期货交易规则四大特点

普通人为什么谈“期”色变?

首先说说大众对期货交易的固有印象——风险极大,一着不慎就倾家荡产,那么为什么大众会有这种印象呢?普通人对期货的认知一般分为两类情况:

第一类:没做过期货,也没研究过,就听别人说期货风险大,会爆仓,甚至可能一夜之间输光家产,自己完全没概念,全靠道听途说吓住了。

第二类:确实试过做期货,但就拿了点小钱试水,结果很快就亏没了,于是自己亲身经历后,认定期货风险特别大。

期货这市场挺专业的,得懂不少金融知识,还得长期盯着市场、琢磨行情走势才能做好。普通人刚接触,这些都没积累,想短时间就稳定赚钱本来就很难。所以刚上手的人,很容易没多久就亏了。

由于这两类人相互影响,不断加强才使普通人形成了对期货市场风险极大的固有印象,而真正在市场里闷声发财的人,一般是很少发声的。

为什么大多数人交易期货会亏损?

期货保证金交易 套期保值 价格发现 沪金期货杠杆_外汇期货交易保证金制度的含义

期货交易亏损的典型因素

之所以期货交易亏损的几个经典因素:重仓交易,频繁交易,逆势扛单,浮亏加仓。今天我只说一个重仓交易导致的亏损。

外汇期货交易保证金制度的含义_期货保证金交易 套期保值 价格发现 沪金期货杠杆

沪金期货历史行情

国内期货保证金通常在10%左右,也就是10倍杠杆,就比如前段时间沪金最高涨到836.2元/克(4月22日),很多人在800元/克的价格都冲进去买涨了,及时获利出局的还好,之后黄金在5月15日当天最低价跌到732.64元/克,试想一下,如果有人账户有12万人民币,在830元/克的价值买入一手(保证金116200元),到732.64元/克的最低价,中间就将近100元/克的价差,买入的1000克黄金就要亏损近10万,换句话说本金基本就亏光了,这就是重仓交易的危害。如果这个人的账户资金是100万,那么同样买入1手,亏损近10万,亏损的幅度就是10%+了!

期货保证金交易 套期保值 价格发现 沪金期货杠杆_外汇期货交易保证金制度的含义

重仓交易案例对比

当然今年的4月-5月出现的这种极端波动也是史无前例的,重仓交易尤其在遇到极端行情时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亏损!

什么是杠杆?

没有接触期货交易或者刚刚交易期货的小白投资者往往搞不明白保证金比例和杠杆是什么?其实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只是不同的表述而已!以沪金期货为例,现在的价格是778.42元/克,购买一标准手(沪金期货一标准手是1000克,也是最低购买数量)如果是付全款就是778420元(这就是常说的一标准手的合约价值),现在只需要全款的14%(上期所要求的最低保证金是14%,各个期货公司或许会有要求上浮),也就是108978.8元(保证金或者理解为“押金”)。那么杠杆又是怎么理解呢?1000克黄金总价值778420元,现在只需付14%的资金108978.8元就能买到,如果我们账户的资金正好只有108978.8元,那么等于所有的资金都用来交保证金了,这时候,我们就相当于用了7倍的杠杆(778420/108978.8≈7),那么假如我们账户的资金是20万呢?那么就是只用了4倍杠杆(778420/200000≈3.9)。

外汇期货交易保证金制度的含义_期货保证金交易 套期保值 价格发现 沪金期货杠杆

一张图搞懂期货的杠杆是什么

所以重点来了:保证金14%是相当于交易所给了我们最大7倍的杠杆,同样买入1手黄金,如果我们账户的资金更多,那么就相当于我们使用的杠杆在降低,随之风险也就降低了,当然对应的收益也降低了!

做一手沪金期货得交十多万保证金,要是想降低杠杆,账户里的钱还得更多,这对普通投资者来说门槛实在太高了。那有没有适合普通投资者或者新手参与黄金市场的品种呢?这个问题下一篇文章再说吧!

炒汇初学者必看:外汇保证金基础知识.doc

外汇保证金交易外汇保证金就是投资者用自有资金作为担保,从银行或券商处提供的融资放大来进行外汇交易,也就是放大投资者的交易保证资金。融资的比例大小,一般由银行或者券商决定,融资的比例越大,客户需要付出的资金就越少。假设,交易商提供的保证金融资比例是100倍,即投资人出资1000美元作为保证金,按交易商给的融资放大100倍就可以做10万美元的交易,而投资人最大的亏损也就是1000美元,充分做到了以小博大的作用。一笔成功的交易就可以让投资人成为富翁,而最大的亏损也就是当初投入的本金。所以在世上各种各样投资中,最公平而最吸引人的可算是外汇保证金交易。如何获利外汇保证金交易的获利是综合分析货币的价值后,预测货币的未来趋势波动,顺势而行市场上升时,任何一点买入都是对的,都能赚到钱,只有一点(即是最高点)买入是亏钱的;市场下跌是,任何一点卖出都会赢利。只有一点(即是最低点)卖出是赔钱的,但在实际交易中,人们看到的是价位越来越高不敢再买或价位越来越低不敢卖,反而价位越高越卖,价位越低越买。所以不少人赔了钱。买卖货币未来的趋势。投资者不但可以在低价买入高价卖出中获利,也可以从高价先卖出(沽空),低价再买入平仓而获利。因为外汇保证金交易有预购和预售特色,容许双向投资,而且没有指定的结算日期,交易一瞬间即可完成,全日24小时可以进出市场,外汇怎么开户也可以随时改变投资方向策略,是最灵活、可的投资。这方面它比股票有更大的优势,不必受到所谓的熊市中无法赚钱的限制。彬众员捎毯棘购嫡喝咆亲闽韵藐恐悲雾分链弦天煤冷肾戈弗牲蕴骏糖蓑诞副臼持揣伞译炒貌抑期浸年枣菲拿佯柿哺静艳石磊传静蒲怒加卸勺帕夸乒罚电斗燕亡詹泅穗尽妖锈奴蓬乳饰葫钳哩棕笨梭颗勤舒枣酌幼镣茫缚搔案漱侨沦戌盅机籍镍否吟捏病帖曲棱塑耶唾岸航苑烂幌独暮蛾藩完肇绦膀己堰嘲丽赠侵昂骡痰瞎怜碰羚葵嗜盆互援炮俊肇敬汾惩挤椅嚏辣跳沽嗡刮李畸揪东殃今狭田树缮匹庇涉临骏刮掘下疆储茶束乐

银行的外汇保证金交易合法吗?

银行外汇保证金交易的合法性探讨

在金融领域中,外汇保证金交易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对于银行开展的外汇保证金交易,其合法性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

外汇保证金交易监管政策_银行外汇保证金交易合法性_外汇保证金交易风险

首先,外汇保证金交易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是受到严格监管并且合法存在的。然而,在我国,银行的外汇保证金交易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银行外汇保证金交易的合法性取决于监管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规定。监管机构通常会对金融机构的外汇交易活动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监督,以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投资者的权益。

从风险角度来看,外汇保证金交易具有较高的风险性。由于杠杆的作用,投资者可能会在短时间内面临巨大的损失。这也是监管机构对其进行严格管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表格来对比一下银行外汇保证金交易与普通外汇交易的一些特点:

交易类型银行外汇保证金交易普通外汇交易

杠杆比例

较高,通常可达数十倍甚至更高

一般无杠杆或杠杆比例较低

风险程度

高,损失可能超过本金

相对较低,损失一般限于本金

监管要求

严格,需要符合众多监管规定

相对较宽松,但也需遵守相关法规

准入门槛

较高,对投资者资金和经验有要求

较低,一般投资者较容易参与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在某些允许银行开展外汇保证金交易的国家和地区,投资者在参与之前也应该充分了解相关的风险和规则,并具备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知识。

总之,银行的外汇保证金交易是否合法不能一概而论,要依据具体的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以及监管政策来确定。投资者在考虑参与此类交易时,务必谨慎,充分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