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金融改革开放

国家外汇管理局详解如何提升上海跨境金融服务能级

新华社上海10月24日电(记者桑彤、刘开雄)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刘斌在10月23日至25日举行的2025外滩年会上表示,目前我国债券和股票市场规模均位居全球第二,并被纳入多个主流国际指数。境外主体持有的人民币金融资产规模已超过10万亿元,有效增强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刘斌介绍,2024年上海涉外收支总额达到4.9万亿美元,占全国总量的35%;2024年上海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额为3.1万亿美元,占全国业务总量的42%。这不仅是上海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的重要体现,更是中国金融体系深度融入全球市场的重要标志。

围绕如何进一步提升上海跨境金融服务能级,刘斌谈到,在近年来便利化措施的基础上,国家外汇局下一步的总体考虑可概括为:健全“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结合上海发展实际,进一步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一方面,稳步扩大外汇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在推进过程中,我们将统筹好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项目高水平开放,以扩大金融市场开放为重点,便利外资金融机构来华投资兴业。”刘斌表示,同时,深化外汇市场发展,研究长期限、多品种、小币种等外汇市场发展问题,进一步支持外汇交易中心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功能与服务能力,同时推动金融机构优化汇率风险管理服务。

另一方面,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根据市场需求和我国实际,持续推进外汇管理改革创新,赋予诚信合规主体更高便利度。“我们鼓励在上海率先落地一些首创性、集成性的探索政策,包括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供更智能高效、安全便捷的外汇服务。”刘斌说。

此外,统筹好金融开放与安全的关系。刘斌指出,开放和便利都必须以安全为前提,尤其要加强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切实防范跨区域、跨市场、跨境的风险传递和叠加共振。

有韧性有活力 外汇市场平稳运行(权威发布)

国务院新闻办7月2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情况。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表示,今年以来,外汇市场平稳运行,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活力,表现好于市场预期。

上半年,我国涉外收支规模稳步增加,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收入和支出合计7.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4%,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人民币在跨境收支中的比重达53%。跨境资金延续净流入,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净流入1273亿美元,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净流入态势。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银行结售汇逆差253亿美元,1月结售汇为逆差,2—4月趋向基本平衡,5、6月转为顺差,企业、个人等主体的交易行为总体理性有序。同时,上半年外汇市场运行还体现出交易活跃、储备规模稳定等特点。

国家外汇管理局持续推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在扩大贸易便利化政策覆盖面、推进跨境投资和融资便利化、稳步拓展外汇展业改革成效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推进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和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将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纳入便利化政策范畴,上半年全国办理相关便利化业务7000多亿美元,同比增长11%。新增6家银行启动外汇展业改革,参与改革的银行达22家,参与银行共评定出一类客户2万多家,比去年末增加23%。对评定出的一类客户,这些银行无需逐笔审核单证,凭指令即可为其办理跨境收支业务,今年以来,办理该业务超2000亿美元。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人民币资产更具吸引力。“今年以来,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总体较为稳定。”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贾宁介绍,外资投资人民币债券规模上升,外资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存量超过6000亿美元,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外资投资境内股票总体向好,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目前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债券股票的市值占比约为3%—4%,受多重积极因素支撑,预计外资仍会逐步增配人民币资产。”贾宁说。

2022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在上海等4地自贸试验区的部分片区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之后又将部分试点政策扩大至北京、江苏等省份,近期一批创新政策将推广至更多自贸试验区。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司长肖胜介绍,一方面,进一步扩大跨境贸易便利化政策试点,包括支持银行优化新型国际贸易结算、扩大贸易收支轧差净额结算范围、便利经常项目外汇资金收付等5项政策,优化业务审核方式,减少单证要求,简化办理流程,支持企业更加便捷地开展跨境贸易。另一方面,进一步推进跨境投资和融资高水平开放,包括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外汇管理试点、外债登记由银行直接办理、融资租赁母子公司共享外债额度等5项政策,进一步丰富跨境投融资渠道,提高投融资效率。

下半年外汇市场走势如何?

李斌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外汇市场韧性不断增强3个有利因素将支持我国外汇市场继续保持平稳运行,人民币汇率有条件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有韧性有活力 外汇市场平稳运行(权威发布)

国务院新闻办7月2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情况。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表示,今年以来,外汇市场平稳运行,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活力,表现好于市场预期。

上半年,我国涉外收支规模稳步增加,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收入和支出合计7.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4%,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人民币在跨境收支中的比重达53%。跨境资金延续净流入,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净流入1273亿美元,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净流入态势。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银行结售汇逆差253亿美元,1月结售汇为逆差,2—4月趋向基本平衡,5、6月转为顺差,企业、个人等主体的交易行为总体理性有序。同时,上半年外汇市场运行还体现出交易活跃、储备规模稳定等特点。

国家外汇管理局持续推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在扩大贸易便利化政策覆盖面、推进跨境投资和融资便利化、稳步拓展外汇展业改革成效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推进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和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将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纳入便利化政策范畴,上半年全国办理相关便利化业务7000多亿美元,同比增长11%。新增6家银行启动外汇展业改革,参与改革的银行达22家,参与银行共评定出一类客户2万多家,比去年末增加23%。对评定出的一类客户,这些银行无需逐笔审核单证,凭指令即可为其办理跨境收支业务,今年以来,办理该业务超2000亿美元。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人民币资产更具吸引力。“今年以来,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总体较为稳定。”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贾宁介绍,外资投资人民币债券规模上升,外资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存量超过6000亿美元,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外资投资境内股票总体向好,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目前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债券股票的市值占比约为3%—4%,受多重积极因素支撑,预计外资仍会逐步增配人民币资产。”贾宁说。

2022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在上海等4地自贸试验区的部分片区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之后又将部分试点政策扩大至北京、江苏等省份,近期一批创新政策将推广至更多自贸试验区。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司长肖胜介绍,一方面,进一步扩大跨境贸易便利化政策试点,包括支持银行优化新型国际贸易结算、扩大贸易收支轧差净额结算范围、便利经常项目外汇资金收付等5项政策,优化业务审核方式,减少单证要求,简化办理流程,支持企业更加便捷地开展跨境贸易。另一方面,进一步推进跨境投资和融资高水平开放,包括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外汇管理试点、外债登记由银行直接办理、融资租赁母子公司共享外债额度等5项政策,进一步丰富跨境投融资渠道,提高投融资效率。

下半年外汇市场走势如何?

李斌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外汇市场韧性不断增强3个有利因素将支持我国外汇市场继续保持平稳运行,人民币汇率有条件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23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