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跨境融资

厦门启动绿色外债业务试点 首日业务量达1154万美元

东南网10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丽明) 15日,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国家外汇管理局厦门市分局在全国16个试点省市中率先启动绿色外债业务试点。试点首日,辖内6家银行为8家企业高效办理绿色外债登记业务,涵盖新能源、高科技、光学照明与现代服务等多个绿色产业领域,金额合计1154万美元,标志着我国在打通绿色产业跨境融资通道、引导国际资本参与国内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据悉,开展绿色外债业务试点,是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化“放管服”改革、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该政策主要针对境内非金融企业从非居民融入本、外币资金且专项用于支持符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相关规定条件的绿色或低碳转型项目,允许这类项目更少占用企业全口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从而扩大投资绿色发展或低碳转型项目企业的跨境融资规模上限。同时,相关外债登记由银行直接办理,提升绿色外债业务办理便利化水平,有利于吸引全球金融资源向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等领域有序聚集。

据了解,下一步,国家外汇管理局厦门市分局将深入一线摸排企业需求,建立动态需求清单,不断提升政策的精准性与有效性;加强试点成效的评估与总结,并鼓励金融机构以试点为契机,开发出更多贴合市场需求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形成“政策引领—市场响应—创新反馈”的良性循环。

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重庆涉外企业又有新渠道

2月26日,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市分局的消息,重庆深入推进汇率避险专项行动,指导银行完善国有企业境外发债等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去年以来,累计5家境外发债国有企业通过银行开展外汇套保,外汇衍生品签约超10亿美元,有力支持国有企业拓展跨境融资渠道。

重庆某国企集团公司主要从事县域文旅项目打造及运营,为持续提升旅游景区品质,其通过境外发行债券方式开展跨境融资。由于境外发债资金为美元,到期后需购汇偿还,存在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

在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市分局指导下,重庆银行持续完善国有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通过“一对一”服务,向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宣讲汇率市场动态、衍生产品工具、套期保值效果等内容,针对企业融资结构、资金安排及外汇风险敞口,量身定制汇率避险综合服务方案,帮助企业有效控制境外发债综合成本。

出台汇率避险专项授信管理制度,运用专项授信额度减免企业外汇衍生业务保证金,缓解资金占用压力。此外,通过科技赋能优化产品,提升服务时效性。动态更新外汇即、远期汇率,报价覆盖18个期限,满足企业各币种、各期限外汇避险需求。

在银行汇率避险专项服务支持下,该国有企业叙做与其境外发债期限相同的货币掉期业务,实现对近1.2亿美元境外发债本金及利息的全额套期保值,有效对冲境外发债汇率风险,降低境外发债综合成本。

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全市累计5家境外发债国有企业通过银行开展外汇套保,外汇衍生品签约超10亿美元,有力支持国有企业拓展跨境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