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认知差

融资狂买37亿背后:散户与机构的认知差

最近的市场让我想起大学时的一个笑话:教授问”为什么股市里90%的人都亏钱”,我脱口而出”因为他们都在看K线”。十几年过去了,这个笑话一点都不可笑。

一、有色金属的狂欢与散户的困惑

预期差陷阱机构策略_有色金属市场分析_股票模拟实训报告

上周有色金属行业净买入37.52亿元的消息刷屏时,我朋友圈里顿时分成了两派:一派在晒追高买入的截图,一派在懊恼”又错过行情”。这两种反应都让我哭笑不得——前者大概率会成为接盘侠,后者永远在错过。

记得2015年我刚开始接触量化交易时,导师说过一句话:”市场就像个精明的老鸨,永远把最漂亮的姑娘放在门口吸引客人。”有色金属这次的高调表现,不就是那个站在门口的”头牌”吗?

二、预期差:机构与散户的认知鸿沟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明明看着要涨的股票,一买就套;看着要跌的股票,一卖就飞。这其实就是典型的”预期差”陷阱。

我在复旦读金融时做过一个实验:让两组人分别用技术分析和量化模型判断同一只股票。结果技术分析组有78%的人判断错误,而量化组正确率达到63%。这个差距不是运气,而是认知维度不同。

股票模拟实训报告_有色金属市场分析_预期差陷阱机构策略

看看这张图就明白了:市场根本不是简单的”买涨卖跌”。红黄蓝绿四种颜色代表四种完全不同的资金行为。就像打麻将,只会看自己牌的人永远赢不了会算牌的人。

三、机构的花式割韭菜手法去年有个做私募的朋友跟我说:”我们最喜欢的就是利好消息公布后的第一个涨停板。”我当时还不理解,直到看到这个案例:

股票模拟实训报告_有色金属市场分析_预期差陷阱机构策略

看见没?连续5天黄柱子(获利回吐),股价却还在涨。这就是典型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散户兴冲冲进场时,机构早就在派发了。这手法跟夜店酒托一个套路——先给你点甜头,等你上头了再宰你。

更绝的是利空时的反向操作:

有色金属市场分析_预期差陷阱机构策略_股票模拟实训报告

蓝柱子(空头回补)出现时股价还在跌,但聪明的资金已经开始抄底了。这就好比菜市场大清早的甩卖,大妈们觉得是处理隔夜菜,行家知道那是新鲜货刚上架。

四、从有色金属看市场本质回到开头那个37亿的有色金属行情。你以为资金是在追高?看看北方稀土7.9亿净买入的时间分布就知道:大资金早在消息出来前就布局完成了。

这就像看魔术表演,外行盯着魔术师的手,内行看的是道具机关的设置时机。我在大学用过的那个量化系统最厉害的地方,就是能提前3-5个交易日捕捉到这种资金异动。

记得2018年钴价大涨时,90%的散户是在新闻联播报道后才后知后觉。而提前布局的资金那时已经在考虑何时撤退了。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只是换了个马甲重新上演。

五、给普通投资者的建议忘掉K线图:那玩意就跟算命先生的罗盘一样不靠谱关注交易行为:就像打牌要看对手的表情和下注惯建立数据思维:我见过太多输红眼的赌徒,没见过认真研究数据的亏钱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在这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里,要么成为收割者,要么被收割。没有第三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