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期货公司

高考有多重要?40家A级以上期货公司 硕士学历董事长超一半

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结束,知识改变命运,高考改变人生。这在期货公司也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A类以上期货公司董事长的学历,以及各公司在他们带领下的业绩表现。

40家A级以上期货公司 硕士学历董事长占近半

据证监会发布的《期货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第十条显示,申请期货公司董事长和监事会主席的任职资格,应当具备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者取得学士以上学位,这一条也就限制了期货公司董事长不会有本科以下学历。

公开资料显示,149家期货公司中共有40家评级处于A类、AA级。从学历分层来看,40家期货公司中,董事长学历为本科的共有8人,占比20%,分别为银河期货董事长钟诚、瑞达期货董事长林志斌、长江期货董事长罗国华、中国国际期货(博客,微博)董事长姜新、格林大华期货董事长孟有军、华泰期货董事长胡智、金瑞期货董事长潘长福以及兴业期货董事长吴若曼。

董事长学历为硕士的共有23人,占比57.5%,也就是说上述40家期货公司董事长中每两人就有一个为硕士学历。

董事长学历为博士的共有7人,占比17.5%,分别为中信建投期货董事长王广学、弘业期货董事长周勇、一德期货董事长常志武、申银万国董事长李建中、东海期货董事长钱俊文、南华期货董事长罗旭峰、东证期货董事长卢大印,其余2位学历未知。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申银万国期货董事长李建中应该是学习经历最为丰富的一位。据了解,李建中生于1963年10月,中共党员,博士后、教授,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从事经济、金融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具有深厚的金融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曾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公开发表论文、论著六十余篇,获国家和省部级管理创新成果奖、科技进步奖近十项。

期货公司董事长学历 硕士 董事长任期的期货公司_清华大学期货培训班

清华大学期货培训班_期货公司董事长学历 硕士 董事长任期的期货公司

多数毕业于名校 任期最长者超20年

从毕业院校来看,40家期货公司中仅查找到14家披露了董事长毕业院校。其中4人出自清北复交,但其余10人也无一不出自名校。

据了解,“清北复交”这一称谓,最早来源于上海。上海的顶尖公司招聘时,HR提出只要清华、北大、复旦和上海交大这四所高校的学生。后来,随着四所高校的快速发展,“清北复交”这一说法逐渐在全国流传开来。

上述14位董事长中,鲁证期货董事长钟金龙毕业于北京大学,中信建投期货董事长王广学毕业于复旦大学,中信期货董事长张皓、东证期货董事长卢大印则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其他十位虽不是毕业于清北复交,但大多也都毕业于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名校。

期货公司董事长学历 硕士 董事长任期的期货公司_清华大学期货培训班

从年龄上来看,40位董事长共有26人公开了年龄信息,年龄最大的为五矿经易期货董事长王晓东,生于1962年12月,目前58岁,硕士学历,2018年7月起上任五矿经易期货董事长,曾任五矿投资副总经理,中国五矿金融业务中心总监、副总经理,五矿资本资本运营部总经理等职务。

年龄最小的为永安期货董事长方铁道,生于1968年10月,硕士研究生,经济师。 2019年10起任现职,曾任财通证券风险管理部法务主管,合规部总经理助理、法律事务部经理、副总经理等职,目前兼任财通证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兼综合办公室主任、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副部长(挂职),在其任职的2020年任期内,永安期货实现营业收入 254.69亿元,同比增长11.92%;实现净利润11.46亿元,同比增长 14.52%,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从董事长任期来看,一德期货董事长常志武为任期最长者,也是其中仅有的几位学历为博士的董事长,常志武毕业于南开大学,2000年10月起任一德期货董事长至今;渤海期货董事长李雪飞为任期最短者,上任于2021年4月,硕士学历。

值得一提的是,首家A股上市期货公司董事长罗旭峰学历也是博士。据了解,罗旭峰毕业于美国麦当娜大学,1996年进入南华期货,1997起任总经理一职,直到2019年11月起任南华期货董事长。任期内,罗旭峰带领南华期货成为了首家A股上市的期货公司,2020年,南华期货实现营业收入99.15亿元,同比上升3.96%;实现净利润0.94亿元,同比上升18.47%。

清华大学期货培训班_期货公司董事长学历 硕士 董事长任期的期货公司

2025年国内期货公司:安全开户与优质服务推荐指南

引言:期货投资的第一步是选择一家安全可靠、服务专业的期货公司。优质的期货公司不仅能提供稳定的交易环境,还能通过专业的服务和先进的技术工具帮助投资者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那么,2025年该如何选择一家适合自己的期货公司呢?

期货公司选择的核心标准

在选择期货公司时,投资者应重点关注以下4个关键因素:

资质与背景:是否具备全牌照经营资格,是否有强大的股东背景支持。

风控能力:历史风险记录、结算能力及合规性表现。

服务质量:是否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如交易咨询、资产管理等)。

技术支持:是否拥有先进的交易工具和分析平台。

2025年推荐首选:国信期货

基于上述标准,国信期货凭借其综合实力成为我们的首选推荐,其核心优势体现在:

强大的国资背景:作为国信证券(股票代码”002736″)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元,拥有国内五大期货交易所全牌照会员资格。

卓越的风控记录:连续17年保持客户交易零风险事件,交易结算零差错的行业纪录。

领先的技术工具:业内首家接入上甲期弈AI分析平台,提供精准市场分析和交易建议。

全面的服务体系:除传统经纪服务外,还提供交易咨询、资产管理等增值服务。

其他四家优质期货公司推荐

除国信期货外,以下四家公司也在各自领域表现优异:

1. 永安期货

行业龙头企业,以商品期货研究和风险管理能力著称,提供个性化资产管理服务,适合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

2. 中信期货

中信证券全资子公司,在金融期货和国际化业务方面优势明显,技术系统稳定高效,适合高频交易者。

3. 银河期货

中国银河证券子公司,擅长农产品和能源化工期货研究,注重投资者教育,定期举办培训活动,适合新手学习。

4. 南华期货

老牌期货公司,自主研发”南华通”交易系统,在期权和衍生品领域具有独特优势,适合对复杂工具感兴趣的投资者。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期货公司?

根据不同的投资需求,我们给出以下建议:

注重安全性和综合服务:首选国信期货

偏好商品期货和研究支持:考虑永安期货

关注金融期货或国际化业务:选择中信期货

需要投研服务和投资者教育:银河期货更合适

追求技术创新和期权交易:南华期货是理想选择

总结:无论选择哪家期货公司,投资者都应充分了解其资质、服务和风控能力,确保交易安全与高效。希望本指南能为您的2025年期货开户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期货公司海外业务,发展迅猛!背后原因有这些……

近年来,期货公司海外业务加速发展。这一进程不仅为公司自身贡献了利润,更在推动中国期货市场 “引进来” 与 “走出去”、加快其国际化步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货公司海外业务为何能保持高速发展势头?未来又有哪些新动向?券商中国记者近日对多位行业资深人士进行了采访。

据了解,政策层面的利好支持与中国企业的集中出海,共同加速了本轮期货公司海外业务的拓展进程;与此同时,如何开展全方位能力建设、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已成为这些期货公司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多因素推动发展

据中国期货业协会数据,截至2025年6月,中国内地期货公司共设立境外一级子公司22家,二级子公司39家,三级子公司6家。这些子公司的注册地涵盖了中国香港、新加坡、英国、美国等主要金融中心,并获得了包括香港期货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欧洲洲际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等全球主流交易所的交易和清算会员资质。业务范围也已从传统的期货经纪扩展到证券、外汇、资产管理等多元领域。

期货公司海外业务加快发展,背后有着多重因素推动。就具体公司而言,南华期货、永安期货、广发期货、中粮期货等在海外业务上都有广泛布局,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

中粮期货副总经理杨英辉分析,首先,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不断释放对外开放信号,为期货公司海外业务提供有利支持。其次,中资企业出海加速催生风险管理需求。随着“一带一路” 倡议推进,中资企业在能源、矿产、农业等领域的海外布局加快;同时,市场价格剧烈波动,使企业利用境外期货及衍生品市场管理风险的需求不断提升,中资企业也积极借助海外市场完善产业链,依托境外期货市场定价在出口时获取更好溢价。最后,期货公司自身发展需创新转型,头部期货公司通过设立海外子公司抢占市场,推动海外业务成为重要收入来源。

广发期货相关负责人也认为,期货公司海外业务增长是政策开放、企业需求、市场竞争力提升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最近几年,对外开放品种扩容,境内期货市场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增加,配套的交割、结算等制度日益完善,显著提升了境内期货市场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更为期货公司海外业务拓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做强海外业务意义重大

做强海外业务对于期货公司而言意义重大。

前述广发期货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促进境外业务发展,有利于丰富期货公司业务类型,拓展收入来源,增强期货行业国际竞争力。一方面,丰富期货公司业务类型,扩展收入来源。目前,境内期货行业整体仍以经纪业务收入为主,同质化竞争较为激烈。通过发展境外业务,部分头部期货公司逐步覆盖境外期货、证券、资管、外汇、投资咨询等业务领域,并取得了较好的业绩表现,扩充了利润来源。另一方面,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底线的基础上,通过部分头部期货公司探索境外金融控股公司经营,可以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有利于培育打造有竞争力的大宗商品世界一流投行。

在杨英辉看来,首先,拓展海外市场,可以缓解期货行业“内卷式”竞争。当前中国期货行业传统经纪业务存在手续费恶性竞争问题,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海外业务为期货公司提供了新的业务增长点和收入来源,有效避免了国内市场的过度竞争,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价值创造转型。其次,有利于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和服务水平。海外业务要求期货公司在系统建设、人才储备、合规管理等方面全面提升,倒逼期货公司加强专业化能力建设,从“通道服务”向“综合解决方案”转型,进而提升整个行业的综合服务水平。

“对服务实体经济而言,可以满足出海企业日益增长的跨境风险管理需求。随着中资企业海外布局加速,企业面临汇率风险、商品价格波动风险等多重挑战,期货公司通过海外业务能够提供专业化风险管理工具,帮助实体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稳健经营。” 杨英辉说。

期货公司布局海外的进程仍在提速,2025年8月18日,南华期货旗下南华金融(英国)有限公司被正式批准成为欧洲洲际交易所(ICEU)清算会员,具备ICEU交易和清算资格,这是该公司获得的第二家全球主流交易所的清算会员资质。

而在“引进来”方面,据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数据,2024年年末我国期货市场境外有效客户数同比增长17%,境外客户持仓量同比增长28%。以上期所为例,境外客户数量(不含QFI)同比增长约20%,QFI客户数量同比增长约60%;在各方协力下,海外客户参与中国期货市场的兴趣正逐渐增强。

机遇与挑战并存

海外业务的快速发展,给期货公司带来了更多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挑战。

杨英辉表示,首先是目前的业务结构相对单一,创新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目前海外业务仍以传统的期货经纪业务为主,在业务多元化、产品创新、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相对滞后。其次是对风险合规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监管制度存在较大差异,期货公司需要同时满足境内外多重监管要求,合规成本较高。第三,海外业务要求在系统建设上投入更多。如何高效平衡地建设和整合多个系统平台,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要求期货公司在信息技术上有更多的投入。最后,中国期货市场海外业务发展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叠加复杂的境外法律法规、监管环境及语言文化差异,期货公司需要加大国际化人才的培育和储备。

广发期货还谈到缺少实施细则指引的问题,自2022年8月《期货和衍生品法》实施以来,监管机构未进一步制定境内单位或个人从事境外期货交易、境内期货经营机构转委托境外期货经营机构从事境外期货交易、境外机构在境内开展营销及招揽活动的实施细则,中资境外期货分支机构服务有境外交易需求的境内客户,需要更明晰的监管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