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研发催化,新能源车行情狂飙!新能源车ETF(159806)涨超5%,创业板新能源ETF(159387)涨超4%

8月29日,新能源汽车板块整体情绪高涨,新能源车ETF(159806)涨超5%,创业板新能源ETF(159387)涨超4%,盘中多只成分股触及涨停板,带动产业链全线走强。

华西证券指出,电池技术的升级迭代是终端需求扩大的核心推动力,固态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等优势,成为确定性的下一代电池技术方向。随着电池技术成熟及产业链配套完善,固态相关新产品有望陆续发布,产能建设不断落地,产业化进程加速。设备、材料、电池等全产业链各环节均有望实现迭代升级,设备端关注干湿法工艺变化及混料、纤维化、辊压等关键环节,材料端关注电解质、集流体、正负极材料等核心环节。

从上游资源到下游整车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包括锂矿开采、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核心电池材料环节,以及电机、电控、热管理等重要零部件。在当前阶段,动力电池龙头企业产能扩张和技术升级持续推进,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快充技术不断突破,带动下游需求向高端化发展。

在成本端,经过前期价格调整,锂、镍、钴等关键原材料价格趋于稳定,降低了电池制造环节的成本压力。整车企业方面,多款智能化与电动化新车型集中发布,搭载域控制器、高阶辅助驾驶系统和车载AI芯片的产品逐步成为市场标配,单车价值量提升明显。海外订单的增加与国内消费市场的复苏形成合力,推动整个产业链的盈利能力进入修复通道。

新能源车产业正从以政策驱动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市场驱动为核心的阶段,全球渗透率持续提升,行业规模化效应凸显。在这一过程中,具备规模、技术、渠道与品牌优势的龙头企业更容易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下脱颖而出,分享更大市场蛋糕。中长期来看,新能源车与储能、可再生能源的融合趋势将带动更多技术迭代和商业模式创新,形成新的增长曲线。

新能源车ETF(159806)紧密跟踪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成分股分布覆盖动力电池、锂资源、整车制造等多个环节,为投资者提供一键配置全产业链的高效工具。此外,投资者还可以关注20cm标的创业板新能源ETF(159387),跟踪指数网罗清洁能源生产、存储、传输及应用等环节的上市公司证券,聚焦于新能源及相关技术领域,强调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特性。

新能源车产业链投资_固态电池技术_股票新能源汽车板块

每日经济新闻

新能源板块大爆发,“易中天”强势反弹,科创创业50ETF(159783)涨超3%

9月5日早盘,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创业板指一度涨超4%。盘面上,机器人、工业母机概念股震荡走强,固态电池、光伏、储能、锂电、CPO光模块等概念板块涨幅居前。个股方面,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等CPO概念股今日强势反弹。昨日大幅回调后,近期热度较高的科创创业50ETF(159783)今日盘中止跌企稳,涨超3%,成分股中,先导智能、亿纬锂能、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领涨。

近期,以固态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方向表现活跃。技术层面,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化进程加速,国轩高科、先导智能等多家龙头企业均实现技术突破。政策层面,工信部将其纳入重点攻关项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推动相关团体标准进程,给予了明确支持与规范。此外,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同样为固态电池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财通证券观点指出,2025年以来,固态电池技术持续获突破,多家车企计划于 2027 年左右开始搭载全固态电池,行业产业化进程加快。该机构认为,随着中试线的陆续落地以及锂电扩产周期的重启,设备企业基本面有望持续改善,继续看好产业周期与技术进步共振。

如何参与“双创20CM”潜在行情?公开信息显示,科创创业50ETF(159783)跟踪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该指数是在“创业板”+“科创板”中“优中选优”了50只市值最大、科技属性纯正的龙头公司。该指数集合了科创板和创业板的优势,选取了具备高科技属性的科创板标的和成长性、盈利性较好的创业板标的。没有科创板/创业板账户的投资者或可通过科创创业50ETF(159783)一键布局科创板&创业板核心资产。(场外联接A/C:013310/013311)

每日经济新闻

新能源板块大幅上攻,反内卷再成焦点!详解新能源行业发展趋势

8月15日,新能源板块出现大涨行情,光伏设备、PVDF、BC电池、固态电池、HJT电池、PET铜箔等板块集体拉升。多只新能源个股涨幅较大,包括捷佳伟创、锦富技术、晶澳科技、奥特维、久日新材、铜冠铜箔、海亮股份、通威股份等。

与此同时,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周五盘中大涨超4%,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维持在近期高位。

新能源相关金融资产之所以出现如此强势的行情,仍和多个领域推进的“反内卷”政策关系密切。日前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了《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促进储能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征求意见稿),截至8月14日已经有152家企业参与此次倡议。

此外,锂电隔膜骨干企业就反内卷达成共识。此前宁德时代旗下的枧下窝锂矿停产,7月光伏玻璃行业推动减产,这都给新能源行业修复注入动力。

今天我们就来系统梳理新能源行业反内卷最新动态,探索行业机遇。

1、新能源推动反内卷,行业迎来转机

8月13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了《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促进储能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征求意见稿)。该倡议共有六章,鼓励成员单位在招投标活动中坚持诚信、透明、专业、审慎原则,杜绝虚假承诺、低于成本无序竞争、不履约等行为,倡导以技术方案、服务能力与全生命周期价值为基础参与竞标,营造健康、公正、有序的市场环境。

对涉嫌破坏行业公平竞争环境的行为,协会可视情通过行业倡议、公开提醒、案例剖析等形式予以通报,并在必要时将相关情况上报主管部门。

一时间储能企业积极拥护协会倡议,8月14日已经有152家企业参与此次倡议,包括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南都电源、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等。

中国锂电池巨头占据着储能电池市场的主体,因此动力电池巨头同时也拥有大量的储能业务。与动力电池市场格局不同,宁德时代在储能市场成为单一巨头,市占率接近3成。亿纬锂能、厦门海辰、比亚迪、远景动力、中创新航、瑞浦兰钧、国轩高科等厂商市占率排名靠前。

储能行业集体倡议“反内卷”,这成为新能源行业的一个缩影。8月12日,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电池薄膜专业委员会对外表示,近日锂电池干法隔膜骨干生产企业负责人闭门座谈会在深圳召开,星源材质、恩捷股份等八家隔膜巨头参会。

隔膜巨头达成多项共识,包括价格自律、科学释放产能、暂停扩产等。在价格自律方面,隔膜企业表示,将价格稳定在成本线以上,以利企业的生存。

早在8月10日,宁德时代枧下窝锂矿确定停产。宁德时代快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的提问,公司在宜春项目采矿许可证8月9日到期后已暂停了开采作业,正按相关规定尽快办理采矿证延续申请,待获得批复后将尽早恢复生产,该事项对公司整体经营影响不大。

枧下窝矿区配套了大型碳酸锂冶炼厂,研究人员对其产能评估虽有差异,但停产事件将对碳酸锂短期供给产生较大的影响。

展望未来,供给过剩的行业将成为反内卷焦点领域。早在7月18日,工信部表示将实施新一轮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具体工作方案将在近期陆续发布。

2、技术进步也将推动新能源行业提质增效

面对行业困局,技术突破也将为行业摆脱困境提供契机。目前光伏行业逐渐形成了BC电池、TOPCon电池等先进产品提升市占率的趋势。

TOPCon英文全称为Tunnel Oxide Passivated Contact,也就是“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由于PERC电池受限于p型硅片质量和结构设计,光电转换效率难以提升,TOPCon电池则可以通过n型衬底提升电池效率。

BC作为一种平台技术,可以与多种光伏技术结合,极限光电转换效率能够赶超HJT电池。

在新技术的加持下,光伏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也在不断提升。晶科能源6月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自主研发的N型TOPCon高效光伏组件转换效率高达25.58%,创下同类组件纪录。

对于锂电池行业来说,固态电池将成为行业技术升级的关键方向。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的预测,全固态电池产业化将始于2027年至2028年,到2030年将实现规模产业化。

欧阳明高前瞻了全固态电池的研发方向,2025年-2027年,要实现200-300Wh/kg的低硅负极硫化物全固态电池。2027年-2030年,逐渐实现400Wh/kg的高硅负极硫化物全固态电池。2030年-2035年,借助人工智能平台来攻克锂负极材料技术,这就可以实现500Wh/kg的锂负极硫化物全固态电池。

近期多家公司均披露了固态电池研发计划,鹏辉能源表示公司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由280Wh/Kg提升至320Wh/Kg,新一代产品不需要加压模组。

国轩高科8月13日对外宣布,公司全固态电池试产线电芯良品率可达90%,全固态电池2GWh量产线设计工作也已经启动。

德尔股份8月12日表示,公司已在上海建成固态电池样品试制线,目前在加快推进中试线建设中。

无论是BC电池、TOPCon电池,还是固态电池,都将为新能源企业破除内卷式竞争提供有力的技术路径。

(本文首发于2025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