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2025年10月25日

中国石油报|加速产融协同发展 助推行业优化升级

9月10日正式上市,截至10月10日收盘,燃料油期权累计成交27.10万手,成交金额22869.24万元,日均持仓16125手;石油沥青期权累计成交9.31万手,成交金额3751.58万元,日均持仓8150手。上市一个月来,相关数据显示,上海期货交易所燃料油、石油沥青期权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产业客户和外资机构参与度高。

记者获悉,石油沥青期货及期权、燃料油期权等4个品种已正式纳入合格境外投资者(简称QFI)交易范围。至此,QFI可交易的期货和期权品种数量增至95个。这些新品种的推出,将有效增强能源相关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助力形成“中国价格”,吸引全球要素参与,同时对期货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燃料油、石油沥青进入

“期货+期权”协同发展新阶段

燃料油期货于2004年8月25日上市,是中国期货市场清理整顿后第一个批准上市的期货交易品种,也是当时国内唯一的能源期货品种。燃料油期货伴随着燃料油主流用途的转变,发展成为一个长寿期货品种,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与国际市场同类型品种相比,中国燃料油期货与国内现货市场联系紧密,是开展保税燃料油贸易的重要套期保值工具。燃料油期货上市以来,与新加坡FOB价格、国内保税燃料油现货价格均保持了较高相关性,能够及时反映境内外现货市场变化趋势。

石油沥青期货于2013年10月9日上市,为我国高速发展的沥青行业提供了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成为现货贸易的重要定价依据。作为国际上第一个石油沥青期货,同时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期货,石油沥青期货为国家道路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贡献了期货力量,助力沥青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弥补了国际沥青市场定价空白,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价格”,丰富完善了我国能源化工期货衍生品序列。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指出,上海期货交易所先后上市的燃料油、石油沥青等期货品种,市场流动性和合约连续性好,投资者结构成熟,期现联动紧密,在市场价格剧烈震荡时,帮助企业有效发挥了风险管理功能。此次燃料油、石油沥青期权的上市,将丰富和完善能源行业多层次衍生品体系,满足企业精细化、多元化需求,进一步发挥期货市场功能,完全符合市场需求和行业期待。

“尽管燃料油和石油沥青期货为产业和企业提供了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已成为国内现货贸易的重要定价参考,但在市场波动性加大的背景下,期货工具的灵活性和策略的多样性稍显不足。”光大期货能源化工分析师杜冰沁表示,燃料油和石油沥青期权的上市,可以让企业通过构建多样化期权策略,来实现对价格风险的多维管理,并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依据,还能降低企业的资金占用成本。

期权衍生品工具

为能源实体企业赋能

近年来,全球地缘冲突频发,能源市场波动加剧,面对这些复杂形势,能源行业实体企业对风险管理的精细化需求不断提升,而企业仅仅依靠期货工具难以开展精准套期保值。这次上市的燃料油期权品种,将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更多高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与期货工具一起帮助企业管理价格方向性和波动性等风险,进一步减少经营亏损、锁定生产利润,对于促进产业“保供稳价”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实体企业而言,期权是比期货更为灵活的风险管理工具,两者配合利用,可以帮助企业应对更复杂的风险管理场景,提升企业稳健经营的能力。”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勇介绍。

刘勇介绍,石油沥青、燃料油是京博石化公司炼厂的核心产品,石油沥青和燃料油期权的上市,对公司有重大意义,相当于给炼厂生产装上了更精准的“导航仪”,丰富了公司套期保值工具。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中国的燃料油和沥青产业而言,更完善的期货衍生品市场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规划生产、销售和库存,优化资源配置。企业能够更精准地应对市场变化,降低经营风险,从而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中,推动整个燃料油和沥青产业向更加规范化、专业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能源期货期权助力期货市场

高水平对外开放

据悉,目前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的期权产品已达18个,覆盖了能源化工、有色金属、贵金属、黑色金属等板块。期权价格包含了市场对未来标的资产价格波动的预期,这进一步丰富了市场信息,有助于更准确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走势。

业内人士表示,石油沥青期权与期货相结合,将提升石油沥青市场的价格发现效率,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更全面的价格参考。未来,相关企业可以运用这些更加精细化的风险管理工具,通过多工具协同、产业链协同和国际配合,应对价格波动的风险,并根据公开、透明的远期价格信号进行供需调节,从而优化资源配置。这对于促进企业稳定经营及推进石油沥青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上海期货交易所理事长田向阳表示,燃料油、石油沥青期权的上市,并与石油沥青期货同步向合格境外投资者开放,是上期所持续完善产品体系、加快推进成熟期货品种期权全覆盖、助力推进期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具体行动。

五矿期货国际业务部负责人王娟认为,燃料油、石油沥青等能源衍生品体系的完善,将吸引更多境外资金参与,增强我国在亚太能源市场的定价影响力,推动“中国价格”成为国际贸易基准;燃料油期权能助力航运、炼化企业锁定经营利润。

专家认为,对石油炼化产业而言,燃料油和石油沥青衍生品体系的不断完善,不仅能够帮助能源实体企业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还将从长远角度促进整个产业链的稳定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吸引更多国际参与者关注和参与我国市场,提升我国在全球能源市场体系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如何看待二元期权提款的相关问题?这种提款方式存在哪些潜在风险?

在金融市场中,二元期权提款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二元期权本身是一种简单的金融交易工具,其交易原理是在规定时间内预测标的资产的价格走势,若预测正确则获得固定收益,反之则损失投资金额。然而,对于二元期权提款相关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合法性角度来看,二元期权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并不被认可。在我国,二元期权网络平台大多是打着“交易”旗号的网络赌博平台。在这样的背景下,提款的合法性就存在严重问题。一旦参与其中,投资者可能面临资金无法正常提取的风险,因为这些平台本身就处于非法运营状态,随时可能关闭或卷款跑路。

二元期权提款合法性_二元期权就是赌博_二元期权平台信誉风险

从平台信誉方面考虑,很多二元期权平台的信誉度极低。部分平台可能会设置各种障碍来阻止投资者提款。例如,要求投资者满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如达到一定的交易量才能提款;或者以系统故障、数据错误等理由拖延提款时间。一些不良平台甚至会篡改交易数据,让投资者看似盈利,但实际上根本无法正常提款。

资金安全也是二元期权提款面临的重要问题。由于二元期权平台的不规范性,投资者的资金往往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这些平台可能将投资者的资金与平台自身的运营资金混同,一旦平台出现财务问题,投资者的资金将面临巨大风险。而且,在资金流转过程中,可能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导致投资者的个人信息和资金安全受到威胁。

以下通过表格来对比合法期货交易和二元期权在提款方面的差异:

对比项目合法期货交易二元期权

合法性

受法律严格监管,合法合规

大多为非法网络赌博平台

提款限制

按照正规流程,无不合理限制

常设置不合理条件阻碍提款

资金安全

资金由第三方存管,安全有保障

资金缺乏监管,易被盗取或挪用

综上所述,二元期权提款存在诸多潜在风险。投资者在进行金融投资时,应远离二元期权这种非法或高风险的交易形式,选择合法、规范、受监管的金融投资产品和平台,以保障自身的资金安全和合法权益。

源:《中国外汇》

全流程汇率风险管理是企业在外汇敞口时点量化分析的基础上,从汇率风险产生源头入手,前置汇率风险管理,加强过程管控,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

2020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呈现出明显的双向波动特征,为适应新形势下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特点,笔者意图从全流程管理视角出发,梳理涉外企业外汇敞口的形成和关闭,分阶段厘清外汇敞口管理主体,明确外汇敞口全流程管理思路与管控要点,以进一步提升企业风险中性管理精细度,有效保障企业经营效益。

外汇敞口时点量化分析

境内企业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如果在开展进出口业务时结算货币为外币,企业在合同签订之日,就将形成外汇敞口,直至采取相关汇率管理手段锁定风险敞口,并最终实现外币与人民币的兑换,企业方完成外汇敞口关闭。在持有外汇敞口时段内,企业将承担汇率波动风险。由此可见,企业外汇敞口形成于企业销售部门;外汇敞口的关闭来源于该贸易合同完成交割或终止。涉外企业外汇敞口主要涉及四个重要时间节点:时点一,企业外币计价合同的报价以及合同签订日期,外汇敞口形成;时点二,合同项下权利或义务的财务挂账日期,外汇敞口存续期;时点三,合同项下的外汇资金交割日期,外汇敞口存续期;时点四,企业完成外币与人民币兑换的日期,外汇敞口关闭。

在时点一,企业进行合同报价,同时也就确定了订单的成本汇率。企业一旦签订以外币计价的进出口合同,即形成了外汇敞口。虽然签订进出口合同并不满足会计入账条件,也未形成企业的资产负债,但基于合同已经完成签约,就需提前确认外汇敞口。敞口金额等于合同项下应收应付款项金额。该时期内的企业虽然不核算汇兑损益,但仍承担汇率风险。

在时点二,企业对合同项下的权利或义务进行财务挂账,即可从财务报表角度考量外汇敞口,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一是外汇存量货币资金以及以外币计价的各种等价物,包括外汇资产、外汇负债、外汇衍生工具等。二是以外币计价的企业经营活动,包括以外币计价的应收账款以及其他完工但尚未结算的款项,以外币计价的应付账款、应付工程款等,还有其他应收应付款等。三是以外币计价的筹融资活动,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在存续期间内构成企业外汇敞口。四是以外币计价的投资活动,包括外币应收应付股利等。

在时点三,企业完成权利或义务的外汇资金交割,出口企业收到了外汇货款,外汇敞口体现在外汇货币资金。企业依然需要按照会计核算要求,每季度末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间价来核算汇兑损益。

在时点四,企业完成外币与人民币的兑换,以外币计价的涉外合同全部权利和义务转化为记账本位币,完成相应收入、成本及费用等核算,外汇敞口及时关闭。

在完成外汇敞口时点的量化分析之后,企业可以根据对不同时点外汇敞口存续相关影响因素实施前置管理,以有针对性地实现对汇率风险的全流程管控。

全流程汇率风险管控要点

一是选择恰当的订单结算货币。在汇率风险敞口形成时点,企业业务部门可尽量选择国际交易清算份额较高的货币作为订单结算货币,企业采购或者营销部门在合同谈判时,应积极主动沟通,争取选取以人民币或其他国际主流货币作为结算货币。一般而言,国际交易清算份额越高的货币,其币值相对越稳定,后期波动较小,有利于规避汇率风险。若以人民币为订单结算货币,即从源头规避了货币错配带来的汇率风险。

二是审慎确定订单预算汇率。在订单报价之前,业务部门应联合财务部门,选择相对保守且恰当的订单预算汇率。在确定订单预算汇率时,企业可考虑结算货币未来的币值变化,并结合订单回款时间节点,参考相应期限的远期汇率,以综合确定订单预算汇率,为未来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留出余地。若企业选取的是国际交易清算份额较低的货币作为结算货币,那就需要在订单预算汇率环节额外考虑该结算货币币值稳定性较差所产生的风险溢价问题。其风险溢价幅度可参考相应货币兑人民币汇率的平均波动幅度来确定。

三是在外汇敞口存续期,企业财务部门负责做好汇率风险中性管理措施的落地实施。绝对的汇率风险中性管理是指企业在签订海外订单的同时,要么形成外汇资产敞口与外汇负债敞口的自然对冲,要么开展相应的套期保值业务以锁定结算货币的汇率波动。汇率风险中性管理不能完全消除汇率风险的波动,企业可以借助资产负债的匹配、恰当地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将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控制在企业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四是搭建全流程汇率风险管理监测和预警体系。通过搭建全流程汇率风险管理监测和预警体系,企业可实现外汇敞口横向全覆盖监测,并进一步实现企业汇兑损益动态的全程预警。涉外企业可以以海外订单为起点,将海外订单重要要素纳入统一的合同信息系统进行标准化管理,自动生成外汇现金流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应未来的时间序列,并结合金融市场外汇走势,搭建外汇敞口的量化监测体系,跟踪现金流变化,对未来汇兑损益进行预警,实现外汇敞口闭环管理。根据对外汇敞口的时点分析,该信息系统应能覆盖外汇敞口形成、敞口监测和敞口关闭三个时间节点。企业相关职能部门需按照职责分工维护基础信息和汇率市场实时状况,并按季度确定公司接受损益状况的阈值,形成汇率风险的闭环监测和预警。

汇率风险全流程管理策略分析

一是尽量降低外汇敞口的余额。汇兑损益计算公式为:期末汇兑损益=期末外汇敞口×(期末外汇汇率-期初末外汇汇率)

根据该公式可知,企业汇兑损益的影响因素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期末企业持有的外汇敞口,另一方面是期初到期末的汇率波动。因此,企业外汇货币资金余额不可过多,一般而言,通过套期保值管理汇率风险后,“企业剩余外汇敞口/企业净资本”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5%),才能在多数情况下将汇率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内。此外,企业在持有外汇敞口期间内,还应密切关注外汇市场走势,一旦汇率优于或者接近预算汇率,企业可办理远期结售汇等基础性外汇衍生产品,以规避汇率波动风险。尤其是在外汇敞口较大情况下,企业不宜观望或等待。

二是制订有效的应对外汇资产敞口所形成的汇率风险管理措施。首先,企业应从管理外汇敞口余额着手,降低或者消除外汇资产类敞口,进而降低汇率风险。对于外汇货币资金敞口,一旦汇率优于预算价格,企业可对应办理金融机构即期结汇业务。其次,降低汇率波动幅度,主动办理金融衍生产品,锁定该外汇资产的未来换汇汇率。对于外汇应收账款类敞口,由于无法降低或者消除该类资产,可与金融机构叙做金融衍生产品来锁定未来换汇汇率,对应办理金融机构远期结汇、远期外汇买卖、外汇期权等业务。此外,公司还可主动去形成新的相同币种、相近期限、相近金额的外汇负债,从而与外汇资产敞口形成反方向对冲。比如企业可根据外汇应收账款敞口情况主动举债并及时结汇,用未来到期的应收账款偿还到期借款,不但可对冲外币举债成本,还可获得借款结汇后的人民币利息收入。企业可综合考虑成本后,制订具体实施策略。

三是针对外汇负债所形成的汇率风险进行有针对性的管控。首先,从外汇负债余额着手,降低或者消除外汇负债类敞口。企业进口采购业务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人民币结算。其次,在已经形成外汇负债敞口的情况下,降低汇率波动幅度,主动办理金融衍生产品,尽量提前锁定未来因履行负债义务办理购汇所产生的汇率成本。此外,还可主动形成相同币种、相近期限、相近金额的外币资产来对冲外币负债。

当前,影响汇率走势的因素越来越复杂,除宏观经济基本面以外,各种政治驱动事件、突发性事件、投资者心理预期等,也都会对汇率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涉外企业始终都面临着汇率风险的严峻考验。新的形势下,企业应恪守汇率风险中性管理原则,加强外汇敞口全流程管控,前置汇率风险管理时点,借助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管理精细度,为企业生产经营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中车财务有限公司国际业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