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2025年10月3日

【知识科普】etf期权交易规则详解

财顺小编本文主要介绍etf期权交易规则详解,ETF期权是以ETF为标的资产的期权合约,比如上证50ETF、沪深300ETF等。交易规则可能包括合约单位、行权价格间距、交易时间、最小变动价位、保证金要求、行权方式(欧式或美式)、交割方式等。

etf期权合约单位与行权方式_上证50期权代码_etf期权交易规则详解

etf期权交易规则详解

一、核心定义与标的

标的资产:以ETF基金份额为标的,如上证50ETF(510050)、沪深300ETF(510300)、中证500ETF(510500)、创业板ETF(159915)等。

合约类型:

认购期权:买方支付权利金,获得未来以约定价格买入ETF的权利;卖方收取权利金,承担行权时卖出ETF的义务。

认沽期权:买方支付权利金,获得未来以约定价格卖出ETF的权利;卖方收取权利金,承担行权时买入ETF的义务。

合约单位:通常每张对应10,000份ETF(如50ETF),部分品种如创业板ETF为1,000份/张。

二、交易时间与机制

交易时段:

开盘集合竞价:9:15-9:25(如上交所50ETF期权)。

连续竞价:9:30-11:30、13:00-14:57(部分品种支持夜盘,需关注交易所公告)。

收盘集合竞价:14:57-15:00。

行权日:到期月份第4个星期三(遇法定节假日顺延),行权时间延长至15:30。

撮合规则:价格优先、时间优先原则,限价单与市价单结合。

行权方式:

欧式期权:仅到期日可行权(如上交所50ETF、深交所300ETF)。

美式期权:到期日前任一交易日可行权(如部分商品ETF期权)。

三、合约规格与价格

行权价设置:根据标的ETF收盘价分区间确定,如3元以下间距0.05元,3-5元间距0.1元,5-10元间距0.25元。

到期月份:当月、下月及最近的两个季月(如1月、2月、3月、6月),共四个月份同时挂牌。

价格波动限制:

认购期权:最大涨幅为标的ETF前收盘价的10%,最大跌幅为标的ETF前收盘价的10%。

认沽期权:最大涨幅为标的ETF前收盘价的20%,最大跌幅为标的ETF前收盘价的10%。

熔断机制:合约价格涨跌超前收盘价50%时触发3分钟冷静期,恢复后涨跌幅扩大至100%。

四、保证金与费用

保证金制度:

卖方保证金:动态计算,公式为权利金 + max(标的价×15% – 虚值部分, 标的价×10%)。例如,标的ETF市价3元,行权价3.1元(虚值),保证金比例15%,则保证金=3×10,000×15%-0=4,500元/张。

买方成本:仅支付权利金,无保证金要求。

交易费用:

交易所费用:经手费1.3元/张(上交所)、2元/张(深交所)、结算费0.3元/张、行权费0.6元/张(行权时收取)。

券商佣金:通常1-5元/张,可协商至更低(如1.7元/张),资金量大或交易频繁者可降至1-2元/张。

总手续费示例:上交所50ETF期权单边手续费=1.3(经手费)+0.3(结算费)+券商佣金(如3元)=4.6元/张,日内交易(开仓+平仓)总手续费=9.2元/张。

五、开户与风控要求

开户条件:

资产要求:前20交易日日均资产≥50万元(不含融资融券资金)。

交易经验:6个月以上证券/期货交易经验或20笔以上仿真交易。

知识测试:通过期权知识测试(≥80分),风险测评达C4/C5级。

其他:无重大违法记录,需临柜办理开户。

风险控制措施:

持仓限额:新开户投资者权利仓限额20张,经评估后最高可放宽至1,000张;总持仓(权利仓+义务仓)不超过500张。

强制平仓:卖方保证金不足时触发,需按合约价值5%-10%支付违约金。

止损与对冲:设置止损单(如亏损20%平仓)、采用Delta对冲或跨式策略对冲风险。

六、交易策略与案例

基础策略:

看涨策略:买入认购期权(牛市),卖出认购期权(震荡市)。

看跌策略:买入认沽期权(熊市),卖出认沽期权(震荡市)。

对冲策略:持有ETF时买入认沽期权(保护性认沽),或卖出认购期权(覆盖认购)。

组合策略:跨式组合(同时买入认购+认沽,押注大幅波动)、宽跨式组合(行权价不同)、蝶式组合(押注价格区间)。

案例:若上证50ETF市价为3.0元,买入行权价3.0元的认购期权,权利金0.1元/份,则每张合约成本=0.1×10,000=1,000元。若ETF涨至3.5元,行权可获利(3.5-3.0)×10,000 – 1,000=4,000元。

七、交割与行权

交割方式:实物交割为主(如认购期权需支付现金买入ETF,认沽期权需交付ETF卖出),特殊情况可现金结算。

行权流程:到期日提交行权指令,认购期权需备足资金,认沽期权需备足ETF,T+1日完成交割。

特殊处理:实值期权可自动行权(需确认券商设置),虚值期权建议提前平仓避免损失。

经常HUI企 中银护航——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深耕涉外金融服务

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以下简称“山东中行”)聚焦重点场景,积极服务“引进来”“走出去”客户,助力营造国际化、便利化的金融服务环境,目前在外币兑换、现钞预约、薪酬结售汇、外卡收单、零钱包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涉外金融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扩容服务网点,加快外币代兑点建设,率先实现代兑点全省全覆盖。外籍来华人士无需再前往银行进行业务办理,仅需持外币现钞到代兑点,由工作人员查验外币现钞真伪后,登录代兑系统完成录入,填写相应制式单据,按照约定好的中国银行外汇牌价即可予以兑换。截至8月末,山东中行在辖内15个地市开办外币代兑点73家,支持20余种外币现钞兑换。山东中行积极落实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要求,在济南遥墙机场设立离境退税代理服务点,满足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需求。截至8月末,已累计办理境外旅客离境退税业务41笔,退税销售额68.61万元,实退税额6.15万元。

推进业务电子化,简化业务办理流程,实现薪酬结售汇线上化。针对“走出去”企业,中国银行提供“薪酬结汇”业务,签约企业的派出员工可通过中行电子银行渠道自助办理不占用年度便利化额度的结汇。针对“引进来”企业,中国银行提供“薪酬购汇”业务,境外个人或其被雇佣企业与中行签约后,可通过手机银行办理境内合法人民币薪酬收入的购汇,无需携带材料前往网点办理。此外,山东中行全面升级外币现钞预约功能,进一步优化外币现钞预约流程,提供中国银行微银行微信公众号、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两个渠道预约外币现钞,支持多个币种线上预约,提升了客户外币现钞预约体验,有效保障了留学、旅游旺季客户外币用钞需求。7月当月,山东中行外币现钞线上预约4851笔。

提高兑换效率,全力保障现金供应。结合客户多元化跨境金融需求,山东中行构建了线上线下“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务体系。目前,已建成41家跨境金融特色网点,常备美元、澳元、加元等9种外币满足客户取现需求。线上中行手机银行跨境金融专区和中银跨境GO APP均提供外币现钞预约、结售汇等金融服务和旅游等“金融+”资讯服务。目前,山东中行在全省布设了1100余台ATM设备,连同辖内所有自动柜员机和存取款一体机均支持25种主流外币兑换,以及主流卡组织的外卡取现等现金服务,设备张贴外卡取现标识覆盖率100%。

与此同时,山东中行主动对接出租车公司、商超医院、商圈商户等重点单位,加大标准化、定制化的人民币“零钱包”推广供应,设立零钱包兑换绿色通道,打通小面额现金支付的堵点。“中行红”色彩的便民“零钱包”总金额包括300元、500元等多种规格,券别包括20元、10元、5元、1元等多种组合,金额、券别及张数可根据客户需求灵活定制。目前该行现金柜台全部配备“零钱包”。截至6月末,山东中行累计发放人民币现金零钱包超8万个,其中出租车行业近1.5万个,其他行业超6.6个。

丰富场景生态,加快外卡受理环境建设。山东中行持续提升外卡受理覆盖率,通过“中银智慧付”为有支付需求的商户提供外卡收单服务,覆盖全省1800余家商户。在会展中心、高端连锁酒店和餐饮、交通枢纽、大型购物中心、大型景区等多个境外来华人员高频、大额消费场景,推进外卡受理设备软硬件改造,并系统开展培训,提升商户对外卡的识别受理能力,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支付选择权。山东中行主要业务系统已支持受理新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五星卡),并积极落实境外来华人员短期签证开户服务相关要求,持续做好账户服务优化工作,提高账户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化。截至8月末,山东中行外卡商户已超4300户,较年初增长6%,其中全部575户重点商户已全部完成外卡受理设备软硬件改造。

今后,山东中行将继续聚焦优化涉外金融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等重点工作,持续构建健康、充满活力的金融业态,更好服务社会民生,优化营商环境,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托管”无锡尚德 弘元绿能意欲何为?

弘元绿能接管无锡尚德合作_无锡尚德 股票_无锡尚德弘元绿能预重整

昔日的光伏明星企业——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尚德”),再次陷入重整困境。如今,有着“小隆基”之称的弘元绿能(603185.SH)向其伸出了援手。

7月8日,弘元绿能发布公告称,有意向作为投资人参与无锡尚德的预重整事项。为维护预重整期间的稳定运营,弘元绿能控股子公司弘元光能(无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元光能”)与江苏顺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风光电”)签署了《合作经营协议》,公司将与顺风光电下属无锡尚德等子公司合作开展生产经营管理。

此举被市场解读为弘元绿能对无锡尚德“托管”或“接管”。弘元绿能证券部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此次合作是经过综合考虑的决定,目前公司仅开展经营管理方面的工作,暂时没有资金投入。

该人士还提到,无锡尚德在光伏行业积累多年,品牌价值明显,可以共同开拓海外市场。同时,多位业内人士也向记者表示,在当前形势下,无锡尚德最具价值的就是其品牌,尤其在海外市场的品牌知名度依然较高。

时隔12年再重整

2001年1月,有着“中国光伏教父”之称的施正荣创办无锡尚德。4年后,控股无锡尚德的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即“尚德电力”)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经过10年发展,无锡尚德便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生产商之一。

公开信息显示,2012年,无锡尚德遭遇光伏“双反”壁垒重创,加上重大投资决策失误、巨额欠款不能清偿等原因,企业运行陷入困境。2013年3月18日,中国银行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支行及其他7家银行以无锡尚德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为由,向无锡中院申请对其进行破产重整。

2014年2月,尚德电力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但两个月后,无锡尚德重整计划执行完毕,顺风光电“入主”。

盛极而衰的无锡尚德,市场声量日渐式微。直至2021年,其仍位居全球光伏组件出货前十榜单,但随后便“名落孙山”。

2022年和2023年,无锡尚德频频曝出高层人事变动消息,引发外界不少猜测。天眼查信息显示,仅2022年至2023年期间,无锡尚德董事长职务便经历了从张伏波、汪水云、绍阳民、何淑范到武飞多次变动。

武飞在2024年5月接受采访时坦言:“接手尚德时公司经营状况非常不好,企业文化不正,管理理念和执行力等都存在问题。”但在他看来,无锡尚德拥有品牌和轻资产等优势。

武飞是投资人出身,作为晶优光伏董事长、道得投资创始人。他还为无锡尚德制定了未来发展目标,即2026年实现30GW组件出货,重回行业前八;2028年实现60GW组件出货,回到行业前六名。

然而,光伏市场行情已经悄然发生变化。自2023年四季度至今,主产业链供需错配风险显现,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滑。企业普遍面临亏损、现金流承压、裁员、停产、减产等问题。

在此期间,无锡尚德也难独善其身。除了员工被曝密集离职外,无锡尚德还被停产、诉讼等麻烦缠身。

比如,设备供应商微导纳米(688147.SH)便起诉了无锡尚德。2024年3月,微导纳米发布公告称,2021年4月6日双方签订了《设备采购合同》,按照要求其交付并验收了10075万元设备,无锡尚德仅支付少量预付和发货款。截至公告日,微导纳米对无锡尚德的应收账款(含质保金)余额9067.50万元。

历尽跌宕起伏的无锡尚德,如今在新一轮行业危机面前又一次深陷困局。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显示,2025年5月26日,无锡尚德向无锡市新吴区人民法院提交申请,称因经营不善导致公司目前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是公司系光伏行业先驱,具有较高知名度、较高的市场认可度,光伏产业前景较好且有意向投资人,具备预重整价值和条件,希望进行以庭外重组成功为生效条件的庭内重整(简称“预重整”)。

无锡尚德6月19日对外公告称,预重整不会影响各项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其将在人民法院和预重整管理人的监督下,完成预重整程序的各项工作,继续开展各项经营活动,确保维护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弘元绿能入局

记者了解到,由于目前光伏行业身处“寒冬”,因此有意参与无锡尚德预重整事项的投资人甚少,但同位于江苏无锡的弘元绿能却伸出了援手。

弘元绿能有意向作为投资人参与无锡尚德的预重整事项。不仅如此,为维护无锡尚德预重整期间的稳定运营,弘元光能与顺风光电签署《合作经营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展生产经营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弘元光能与顺风光电签订上述合作协议的同时,顺风光电与厦门国资建发集团旗下厦门建发新兴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发新兴”)前期签订的《合作经营协议》同步终止。

2024年12月,建发集团“托管”无锡尚德的消息在光伏行业流传并被证实。彼时,一位无锡尚德原员工告诉记者:“建发与无锡尚德合作了很长一段时间,且不止建发旗下一家公司与无锡尚德存在合作关系,合作涉及为无锡尚德供应链垫资。建发已经打通上下游环节,包括供应商、客户、物流。相对轻资产,灵活性强,若加上品牌助力可能会有效果。”

如今,无锡尚德与建发新兴终止合作,弘元绿能的“托管”大幕即将拉开。

弘元绿能于2004年涉足光伏产业,最初从事光伏专用设备制造,2019年切入硅片环节。2022年,弘元绿能顺应光伏一体化潮流,开启垂直一体化布局,业务覆盖高端智能装备、多晶硅、硅片、电池和组件等。2024年,弘元绿能销售硅片和组件分别为19.92GW和4.35GW。

按照合作协议,双方初步确定,在合作期间弘元光能可以根据相关公司的章程约定履行除指定公司董事会和股东会职权之外的其他职能,包括但不限于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管理、采购管理、人事管理、市场拓展、供应链管理、法务管理及其他经营管理事项。有效期自协议签署之日起5年。

与此同时,弘元绿能强调,协议的签署仅代表双方确立了合作关系。若后期其参与无锡尚德的预重整,将根据进展情况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考虑到行业亏损和出清进程的不确定性,业内对于弘元绿能参与无锡尚德重整持观望态度。

弘元绿能财报显示,其从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亏损,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依然处于亏损状态。其中,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分别亏损26.97亿元和0.62亿元。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弘元绿能总资产为282.06亿元,总负债164.02亿元,资产负债率约58%,货币资金52.06亿元。

至于弘元绿能是否真正有意愿且有能力扭转无锡尚德颓势,目前尚不可知。但记者注意到,基于此次合作,两家明确了责任和义务。按照公告,由于市场交易活动存在不确定性和固有风险,在合作期限内顺风光电或指定公司因经营产生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有关经济和法律纠纷仍应由顺风光电或指定公司独立承担和处理。

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弘元绿能与无锡尚德的合作,中间有政府方面的撮合介入。记者就此向弘元绿能方面求证,但对方未作回应。

7月9日,网络流传的《弘元绿能接过光伏旗帜续写光荣与梦想》一文称,无锡尚德的成长轨迹始终与地方政府的培育扶持紧密相连。地方政府此次审慎选择弘元绿能——这家深耕本地、根基深厚的企业接管,既源于对其稳健发展风格、雄厚资金实力与扎实产业基础的充分信赖,更饱含着对本土优质品牌持续焕发生机的殷切期望。这种 “知根知底”的托付,为无锡尚德的未来发展筑牢了根基,也为地方产业生态的延续与升级注入了确定性力量,彰显了政府服务市场、推动产业良性循环的责任担当。

上述文章还指出,对弘元绿能而言,接管无锡尚德不仅能吸纳其在欧美、日韩等国际市场的存量份额,更能借助其品牌积淀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为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布局按下“加速键”。

包括弘元绿能证券部人士在内的多位光伏行业人士也向记者肯定了无锡尚德的品牌价值,认为二者合作可以共同开拓海外市场。

记者注意到,2024年弘元绿能境外收入仅0.91亿元,占总营收的1%。一位行业人士表示,在当前行业背景下,利用无锡尚德品牌,有利于“组件新兵”弘元绿能接收更多组件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