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成交量分析

股票下跌时,放量和缩量哪个更可怕?有人看错亏 20%,有人靠它抄底

看懂放量跌缩量跌本质区别_股票低位放量下跌_低位缩量跌反弹机会

股价跌了别慌着割肉!同样是下跌,放量跌可能是 “陷阱”,缩量跌反而藏着机会。有人把放量跌当成洗盘,结果被套 30%;有人在缩量跌时不敢买,错过随后的反弹。看懂下跌时的成交量,能帮你避开 80% 的坑。

先搞懂:放量跌和缩量跌的本质区别

放量跌:下跌时成交量比前 5 天平均量多 50% 以上,说明买卖双方激烈博弈,有人在疯狂卖,也有人在大胆买。

缩量跌:成交量比前 5 天平均量少 30% 以上,意味着市场 “分歧小”,要么是大家都不想卖(惜售),要么是没人愿意买(冷清)。

这 2 种放量跌要立刻跑,别犹豫

高位放量跌:股价涨了 50% 以上,突然放量下跌 5% 以上,90% 是主力在出货。某白酒股在历史高点放量跌 6%,随后 3 个月跌了 40%,这是主力用大笔卖单砸盘,散户接盘导致的。

破位放量跌:股价跌破关键支撑位(如 60 日均线)时放量,说明支撑位彻底失效,后续会跌得更狠。某科技股跌破支撑位时放量,1 个月内从 30 元跌到 20 元。

这 2 种缩量跌可以等反弹,别乱割

低位缩量跌:股价已经跌了 40% 以上,缩量下跌 2% 以内,说明抛压快没了。某医药股在低位缩量跌 1 个月,随后突然放量反弹,3 周涨了 25%,因为没人愿意割肉,主力轻轻一拉就能涨。

缩量跌但换手率低:下跌时换手率低于 1%,说明没多少人交易,不是真跌,而是 “无量空跌”。某小盘股缩量跌 5 天,换手率始终低于 0.5%,第 6 天就止跌回升。

关键技巧:结合位置看成交量

股价高位:不管放量还是缩量跌,都先减仓。高位放量跌是出货,缩量跌可能是 “阴跌开始”,某新能源股高位缩量跌,看似温和,实则跌了 6 个月。

股价低位:缩量跌可以等反弹,放量跌要看 “是否放量到前期高点的 2 倍”,如果是,可能是底部换庄,某银行股低位放量跌后,被新主力接手,2 个月涨了 15%。

下跌不可怕,可怕的是看错成交量信号。你曾被放量跌或缩量跌坑过吗?评论区聊聊,关注我,教你从成交量里找买卖点。

楔形应用技巧

134次

在对楔形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后,本期着重介绍实战操作过程中该形态的把握及应用,希望这种探讨对大家操作技巧的提高有所裨益。 一、两条边线交汇点的预示功能

在对楔形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后,本期着重介绍实战操作过程中该形态的把握及应用,希望这种探讨对大家操作技巧的提高有所裨益。 一、两条边线交汇点的预示功能

与不同趋势线交点一样,楔形的交汇点也具备如下功能:1、价位预测作用,上升楔形中两条边线的交汇点,大多会成为下一波涨升行情的压力价,后市整理之后再度上涨到该价附近时通常出现遇阻整理走势,投资者应考虑卖出观望。下降楔形中的交汇点也具有相同的功能;2、时间预测功能,无论上升楔形还是下降楔形,出现在走势图右侧的交汇点所在的时间,一般会形成另一个较重要的顶或底,有时也会在此时出现急速的运动。以郑州煤电为例,该股在去年9月开始构筑下降楔形,年底无量上破顶边线压力,而由交汇点出现的时间即3月初看,该股已进入筑顶阶段,由交汇点的位置判断,五月底除权后下探低点恰位于14.99元。二、两种楔形的比较 两种楔形的共同点在于后市方向的预示作用都是反向的,完成时间要求一样等,而最重要之处也是最关键的差别则是形态完成后的运行方式迥然不同:当上升楔形中股价跌破下边线支撑之后,股价通常会出现急速的下跌,而不会因为上涨缓慢而形成阴跌,也就是说,没有暴涨也会形成暴跌,持股做多者需眼明手快才能避免损失(8月两市综指见顶);在下降楔形中,不论上破或下破,股价往往只是呈现横向的盘局状态(见上例),投资者只要在具有上升征兆时采取行动即可。此外,楔形在下降趋势中比在上升趋势中持续的时间更短。三、形态的时间要求 楔形通常需要三个星期以上的交易日来完成,但整个形态很少会超过三个月以上,因此,这种形态大多只出现在日线图上。虽然成交量分布大多和三角形一样,随着股价向楔形尖端移动时间总体呈递减态势,但楔形的变动距离(形态完成的时间),即突破至少发生在该形态宽度的三分之二处,有时甚至直至形态顶端后才不得不做出方向的选择,从而完成整个形态,这也是与一般形态完成在时间方面的主要区别。四、持续型楔形形态

虽然一般的经验是“上升楔形看跌,下降楔形看涨”,即楔形具有反转的预示功能,并且经常形成于中期底部或顶部,但也经常以持续形态的面目存在于趋势中间,即与旗形、收敛三角形或三角旗等相似,其测量幅度应参照此前的运动幅度。也正是由于楔形具有反转意义,才会经常被机构庄家用来作为洗盘或出货的一项工具,特别是在市场投机炒做气氛较浓时。以上升楔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