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大智慧

大智慧上市8年净利累亏近18亿 遭投资者起诉并索赔6.38亿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杨玲玲

目前来看,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大智慧(601519.SH)将为5年前的违法行为付出沉重代价。

10月8日,大智慧公告表示,于8月10日至9月30日收到上海金融法院发来的民事诉讼的《应诉通知书》及相关法律文书。《应诉通知书》显示,法院已受理241名原告诉大智慧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其中,原告请求判令大智慧赔偿投资差额损失、佣金、印花税、利息损失等合计670.53万元。

同时公告披露,截至公告日,大智慧收到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及上海金融法院发来的民事诉讼《应诉通知书》及相关法律文书3768例,已受理的原告诉公司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所涉诉讼请求金额合计6.38亿元。

大量投资者集体向大智慧提出索赔的原因,要追溯到大智慧2014年2月披露的2013年年报。2015年5月,该公司对外公告称,因信息披露涉嫌违反证券法规定被立案调查。直到2016年7月调查结果出炉,大智慧被认定虚增利润1.2亿元,公司及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证监会的行政处罚。

今年4月,大智慧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张长虹,还因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公安机关拘留,接受调查。事实上,早在2016年7月,张长虹便辞去了所担任的董事、董事长、总经理职务,不再参与大智慧的经营管理。

公开信息显示,大智慧前身上海大智慧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2月,2009年12月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上市以来,大智慧业绩波动明显。2011年,其实现营收5.67亿元,2018年营收为5.94亿元,与上市当年基本持平;而2011年-2018年,其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06亿元、-2.73亿元、-1.18亿元、2.09亿元、-4.47亿元、-17.6亿元、3.83亿元、1.08亿元,一直处于盈亏之间徘徊,上市8年的归属净利润累计亏损17.92亿元。

今年上半年,大智慧业绩持续恶化。报告期实现营收2.90亿元,同比微增4.49%;净利润-7798.94万元,亏损幅度扩大173.69%。对于业绩下滑,大智慧解释称,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诉讼数量增加,预计负债估计金额上升。

近日,受到发布《应诉通知书》公告影响,大智慧股价波动明显,继10月8日闪崩跌停后,10月9日早盘大智慧再度跌停开盘。截至当日收盘,其股价报收7.65元/股,较前一日跌去5.79%,总市值152.1亿元。

每周股票复盘:大智慧(601519)因股价跌幅偏离上榜龙虎榜

截至2025年9月19日收盘,大智慧(601519)报收于15.14元,较上周的16.14元下跌6.2%。本周,大智慧9月17日盘中最高价报17.0元。9月19日盘中最低价报14.97元。大智慧当前最新总市值301.16亿元,在软件开发板块市值排名15/133,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622/5153。

本周关注点交易信息汇总

龙虎榜上榜沪深交易所2025年9月18日公布的交易公开信息显示,大智慧(601519)因有价格涨跌幅限制的日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达到7%的前五只证券登上龙虎榜。此次是近5个交易日内第1次上榜。

公司公告汇总

关于董事会秘书代行财务总监职责的公告

证券代码:601519 证券简称:大智慧 编号:临 2025-060

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董事会秘书代行财务总监职责的公告

公司财务总监陈志先因身体原因暂时无法履职。为保证公司日常运作及经营管理有序开展,经董事会审计与内控委员会事前同意,公司于2025年9月16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2025年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董事会秘书代行财务总监职责的议案》,同意由董事会秘书申睿波代行财务总监职责,代行期限至陈志先恢复能够正常履职。申睿波为金融学博士,具备较好的财务基础,拥有多年上市公司管理经历,对公司经营状况比较了解,能够代行财务总监职责。

特此公告。

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〇二五年九月十七日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湘财+大智慧”又有新进展,“AI投顾券商”或已不远

财联社9月24日讯(记者 林坚)“湘财+大智慧”又有新进展。

最新公告显示,湘财股份换股吸并大智慧的审计、尽调等工作已基本完成,进入关键阶段。包括公司与中介机构进一步完善本次交易的相关工作后,尚待双方董事会再次审议通过、双方股东(大)会批准及有权监管机构的批准、核准、注册或同意后,方可正式实施。

对于整体交易细节与业务整合的探究财联社最早在《下一个“东方财富”来了?湘财换股吸收合并大智慧五大解析》有过初步跟踪。湘财股份将向大智慧全体股东发行A股实施换股,换股比例为1:1.27;交易完成后大智慧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湘财股份为存续公司并拟同步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配套募资不超过80亿元。

除了交易细节还有待披露,行业对于湘财财富管理转型能否“出奇制胜”谈论仍在升温,一方面对于A股第三家互联网特色券商的期待,包括“流量+牌照”模式将如何持续深化,“AI投顾券商”的定位将有何差异化打法;二是双方是否能带来超预期的协同反应。

业内预期,若能在用户转化、技术协同与合规管理上取得突破,湘财证券有望借此跻身中型券商前列。从现有信息来看,湘财证券已具备业务、资源、股权层面的基础条件,但协同效应的释放、治理机制的完善仍需、市场的时间检验。

“AI投顾券商”已现雏形,打法如何差异化?

“AI投顾券商”已现雏形,这是湘财证券总裁周乐峰最新的理解,这是行业最关注的差异化打法所在,勾勒出公司在头部券商与新兴互联网平台竞争中开辟新空间的路径。周乐峰说,在行业整合浪潮下,中小券商的生存关键在于“特色化+科技化+资本化”三者平衡,而湘财与大智慧的合并,已让“AI投顾券商”的雏形显现。

目前,湘财股份仍持有大智慧9.66%的股权,系第二大股东,而早在10年前,湘财证券就获批开展“互联网证券业务试点”,并与大智慧合作打造了上海陆家嘴证券营业部。现任总裁周乐峰彼时正是该公司指派的负责人,当时该网点交易量仅1年时间便进入了行业前六,开户数突破26万户、资产近250亿元。

在2025第四届财富管理论坛暨财联社·华尊奖颁奖典礼上,他提到过,在当下券商财富管理的AI时代,AI领域的变化已与以往不同,中小券商需思考如何更好地拥抱AI,需要从两个视角思考并实现平衡:

一是从客户视角出发,要考虑为客户的财富增长服务,完成客户的需求;

二是从经营视角出发,特别是对于中小券商而言,重视调整行业毛利率、促进行业更好发展。

周乐峰认为,通过AI构建模型,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实现更精细化的客户分级分类。在AI能力的加持下,券商未来在客户分类方面的成本会大幅下降,细致颗粒度会大幅提高,同时也会降低未来投顾赋能的能力增长和应用门槛,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周乐峰曾公开表示,湘财证券需要通过科技手段突破中小券商的竞争瓶颈。大智慧作为国内老牌金融信息服务商,拥有超亿级注册用户和成熟的金融数据平台,技术能力可补足湘财证券在客户触达与数据分析上的短板,尤其是通过差异化竞争,在财富管理、智能投顾等细分市场抢占份额。

具体到“AI投顾券商”的差异化打法,核心在于湘财证券的“轻资产战略”与大智慧的“技术+流量”优势互补。复盘现有打法,湘财证券长期以轻资产运营为重心,依托金融科技积淀与财富管理先发优势聚焦差异化竞争,目前已推出百宝湘、湘管家、金刚钻、湘财智盈等系列应用软件,并形成同业领先的“2+3+N”专业交易服务体系,在传统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中构建了基础能力。

而大智慧作为国内领先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核心优势在于千万级用户生态与技术壁垒,包括月活人数持续在线,在AI选股、量化工具等领域有着技术积累。

对于两者资源整合后,如何凸显“AI投顾券商”的定位与打法,已具有想象空间。

首先以投资顾问服务触达大智慧用户,增强客户粘性与服务收入;其次将大智慧付费客户转化为券商交易客户,增厚交易佣金收入;最后筛选高净值及活跃交易客户,推广融资融券、股票质押等信用业务,提升单客户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

这种“先投顾,后交易,再信用”的递进式打法,既避开了湘财在客户触达端的短板,也能充分发挥大智慧的流量与技术价值,形成与头部券商“重资产+广网点”模式不同的差异化路径。

AI+流量+牌照的协同效应如何发挥充分?

湘财股份此次合并大智慧的核心逻辑之一,在于通过“AI+流量+牌照”的资源整合打开盈利空间。从当前业务数据来看,湘财证券已具备一定的业绩基础,而大智慧的加入有望进一步放大业务优势,不过协同效应的充分发挥仍需时间验证。

财务数据显示,湘财证券近年资产规模及ROE总体呈现攀升态势。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规模超过350亿元,2024年期间ROE达2.56%;证券业务已成为湘财股份的核心收入来源,2024年湘财股份证券板块收入16.50亿元,同比增长11%,占公司总营收比重约79%,而实业板块(含食品加工、防水卷材等)持续收缩,同期收入4.36亿元,同比下降24%,占比仅为21%,业务结构进一步向证券主业集中。

具体到证券业务内部,经纪业务、自营投资业务、信用交易业务构成三大支柱,其中经纪与信用业务是营收“压舱石”。

2024年,湘财证券经纪业务收入7.70亿元(若按湘财股份证券板块内部结构统计,经纪业务收入5.29亿元,同比增长18%,占证券板块收入32%),同比增长13.41%,毛利率20.34%,同比提升9.05个百分点;

信用交易业务收入4.09亿元(按湘财股份证券板块内部结构统计为5.02亿元,同比增长5%,占证券板块收入30%),融出资金规模72.72亿元,同比增长12.60%,收入跌幅较此前明显收窄;

自营投资业务则呈现高速复苏态势,2023-2024年同比增速分别达1552.25%、22.62%,以固定收益产品投资为基础的业务模式逐步见效。

从资源互补角度看,“AI+流量+牌照”的协同是看点。牌照方面,湘财证券具备齐全的证券业务资质,尤其在投顾领域经验丰富,合并后湘财可为大智慧提供牌照加持,使得投顾业务再度启航;流量方面,大智慧的千万级月活用户可直接拓宽湘财的客户基础,客户运营能力有望将流量转化为实际营收;AI技术方面,大智慧的AI选股、量化工具与湘财证券的投顾服务、交易系统结合,可提升服务效率与客户体验。

“国有背景+市场化机制”的治理优势如何体现?

除业务层面的整合外,湘财股份“民营+国资混合持股”的股权结构,也成为市场关注公司治理优势完善的重要维度。衢州、浙江国资委入股后,公司形成了独特的股权架构,试图在“国有背景”与“市场化机制”之间找到平衡,为证券业务发展提供支撑。

在股权结构安排方面,此次合并不会导致湘财股份控制权发生变更。新湖控股持有湘财股份24.13%的股份,衢州发展作为新湖控股的一致行动人持有湘财股份16.24%的股份。新湖控股为湘财股份的控股股东,黄伟为湘财股份的实际控制人。

交易完成后,湘财股份总股本将增至51.53亿股,控股股东新湖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由40.37%降至22.4%,但实际控制人黄伟地位不变。大智慧控股股东张长虹及其一致行动人将持有湘财股份17.28%股权,并承诺不谋求控制权。

此前,衢州、浙江国资委的入股,使湘财股份形成“民营+国资”混合持股的股权结构:一方面,公司仍保留民营资本控股的属性,作为少数由民营资本控股的券商上市主体,在业务决策、市场响应等方面具备灵活的市场化机制,例如在与大智慧、益盟股份、Wind等互联网平台的合作中,能够快速推进业务落地。

另一方面,国资背景的加入为公司带来资源与资金支持,改善此前大股东资金链问题对业务的制约,同时在合规风控、业务拓展(如参与地方国资项目、获得政策支持等)方面提供助力。

从业务层面看,这种治理优势已开始逐步落地。从治理优势的具体体现来看,“国有背景+市场化机制”的结合,可在三个层面为湘财证券提供支撑:

资金层面,国资的加入拓宽公司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为湘财证券扩大客户保证金规模、拓展融资客户群体等业务提供资金保障;

资源层面,衢州发展作为地方国资平台,帮助湘财证券对接地方政府项目、企业客户资源,尤其在服务区域经济、开展机构业务等方面形成优势;

合规层面,国资背景提升公司在监管沟通、合规经营方面的能力,契合当前证券行业强化合规风控的监管导向。

证券行业整合的创新案例如何参考?

行业案例也为这一协同模式提供了参考。东方财富作为“互联网+券商”模式的代表作,2024年营收规模达116.04亿元,同比增长4.72%,以“东方财富网”为核心构建互联网财富管理生态圈,通过客户资源优势支撑经纪、信用业务增长,并自研“妙想”金融大模型深化“AI+金融”布局。

湘财股份与大智慧的吸收合并,看似是“流量入口+牌照业务+科技赋能”的路径,但与东方财富“自有平台+全产业链”模式不同,湘财更多强调与外部平台的深度整合,这一差异也决定了协同效应的释放节奏与东方财富存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