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上升楔形

广东曙乾解读楔形模式

广东曙乾解读楔形模式

楔形模式是这样一种K线形态,其中价格的上下起伏被限定在汇拢的直挺(或者接近直挺)的线条之间。不过,广东曙乾研究团队提醒,同三角模式不同的是,两条边线或者都是向上倾斜的,或者都是向下倾斜的。

在上行楔形模式里,两条边线都是从左朝右向上倾斜,但是,因为两条线在靠拢,下面的这条线的夹角自然就必须比上面那条线的夹角要陡。(在一个向下的楔形模式中,情况正好反过来)

单从表面上看,很多投资者会认为,上行三角模式有一条水平线和一条向上的边线,而上升楔形模式有两条向上的边线。因为上行三角模式是看多的图形,所以上升楔形模式就更应该是看多的。但是,广东曙乾研究团队认为,事情并非如此。上升三角形态的平坦顶部代表的是供给,这些股份数量在一个相对固定的价格上被分仓,当这个供给被吸收完的时候,这个压力就会消失,价格就会向上跳开。然而,在上升楔形模式的情况里,没有一个明显的、会被超越的供给障碍,这里出现的投资兴趣在逐渐减退,价格是在上涨,但是每一轮的上涨都比前一轮势头更弱。最后,需求完全消失了,趋势也就掉过头来。因此,一个上升楔形所代表的是一种不断变得疲弱的技术分析

一个上升楔形模式同一个正常的我们称之为上升通道之间的区别是,楔形模式为这个上升设定了某种限制,它的汇拢的边线集中在某一点上,在离这一点不远的地方,这个上涨停下来,回落将会开始。

广东曙乾研究团队提醒,一个楔形模式通常需要三周以上的时间来完成,而且价格几乎总是在楔形范围内上下波动,至少在从底部到顶尖的2/3的距离内是这样。在很多情况离,它们明显的上升到顶尖位置,在有的情况中,它们实际还略微超越了一些,在崩溃之前,在最后的挣扎的上涨中,超出了顶部之外。一旦价格突破了楔形模式,朝下运动,他们通常就马上急速下跌。随着而来的下跌一般会丢失所有在楔形中的上涨,有时候还会更多。

K线图形分析22:“上升楔形”的研判与操作

技术图形中常见的整理形态:

1、矩形,也称“箱体整理”

股价高点连线(上边线)和股价低点连线(下边线),都是水平线。

2、“旗形整理”

上边线和下边线同时向上(或向下)倾斜,并且上边线和下边线之间始终保持平行。

3、“三角形整理”

上边线和下边线中有一条保持水平方向运行,另一条向上或向下倾斜;又或者上边线、下边线中有一条向上倾斜、另一条向下倾斜。

“三角形”整理形态包括顶部三角形、底部三角形、扩散三角形、收敛三角形等等。

矩形箱体整理形态_楔形整理 三角形整理_技术图形整理形态

4、“楔形”整理形态

上边线和下边线同时向上(或向下)倾斜,但上边线和下边线之间不是平行关系,而是向逐渐收敛的方向运行。

上升楔形

基本图形

上升楔形的形成至少需要两个高点和两个低点组成。通常是指股价(或指数)经过一次下跌以后,有较强的技术性反弹要求,价格升至一定水平后掉头回落,但是回落的低点比前一个低点要高,随后再次上升创出近期新高,之后再次回落,形成一浪高过一浪的走势。

楔形整理 三角形整理_矩形箱体整理形态_技术图形整理形态

把短期高点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阻力线(也是上边线);把短期低点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支撑线(也是下边线),最后形成两条同时向上倾斜的直线。通常下边的支撑线比较陡峭,而上边的阻力线虽然也向上倾斜,但相较于下边线则显得比较平缓。上升楔形较多出现在空头行情的反弹阶段,或者出现在多头行情的末端。

上升三角形

VS

上升楔形

“上升三角形”的上边阻力线呈现水平状态,代表股价涨到一定价位时会有获利盘出逃,当股价多次去试探同一价位之后,上档抛压解除,股价便会往上突破。而“上升楔形”中,股价上升时卖出压力虽然不是很大,但投资人的兴趣却逐渐减小,每一个新的上升波段都比前一个波段弱,最后当需求完全消失的时候,股价便会反转下跌。

楔形整理 三角形整理_矩形箱体整理形态_技术图形整理形态

上升楔形

研判技巧

01

成交量:价升量减

矩形箱体整理形态_楔形整理 三角形整理_技术图形整理形态

在整个上升楔形的形成过程中,成交量不断减少,整体上呈现价升量减,量价背离的反弹特征。

02

RSI指标:顶背离

技术图形整理形态_矩形箱体整理形态_楔形整理 三角形整理

配合相对强弱指标(RSI)来观察,在上升楔形的构筑过程中,RSI指标在高位(或相对高位)出现顶背离现象。股价一浪高于一浪,而RSI指标一浪低于一浪。RSI指标顶背离形态,通常认为是股价可能反转的信号,说明上涨的动力已经不足,股价见顶回落的可能性很大,可以认为是比较强烈的卖出信号。

03

下跌行情中的“上升楔形”

技术图形整理形态_矩形箱体整理形态_楔形整理 三角形整理

在下跌行情中的回升阶段看到股价走出上升楔形,此时千万不能被迷惑、贸然入场。下跌行情中的上升楔形往往暗示着股价尚未见底,只是一次下跌后的技术性反弹而已。后市股价如果向下跌破上升楔形的下边线(支撑线),下跌幅度至少会将原来的反弹价格全部跌掉,而且往往会跌的更深。

04

上涨行情中的“上升楔形”

矩形箱体整理形态_楔形整理 三角形整理_技术图形整理形态

上升楔形出现在长期上涨行情中,我们更要谨慎对待,很可能是头部形态的出现。此时如果股价有效跌破上升楔形的下边支撑线,那么很可能就会出现恐慌性出逃,K线表现上很可能出现放量长阴线或者跳空下跌的走势,跌势将非常的凶猛。

上升楔形

操作技巧

当上升楔形在构筑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股价高点和低点的变化,配合成交量以及其他技术指标的表现来提升研判的准确性。一旦我们感觉到股价很可能走出上升楔形,持股的小伙伴就可以趁着股价的反弹,逢高卖出一些股票,进行减磅操作。

楔形整理 三角形整理_技术图形整理形态_矩形箱体整理形态

当股价向下跌破上升楔形的下边支撑线,这时就不要再抱有侥幸心理,应及时考虑抛空离场,以避免股价继续下跌带来的更大风险。

有些个股在破位以后会出现股价回抽,但此时上升楔形的下边线已经从支撑线转变为阻力线,所以这种回抽往往到上升楔形的下边线附近就会再次掉头向下,对于前期未能成功出逃的小伙伴来说,如果个股出现破位后回抽,则是最后的出逃时机。

对于持币的小伙伴来说,整个上升楔形构筑过程中我们都要经得起股价反弹的诱惑,除非是短线高手,否则还是以持币观望为主。

上一期:

K线图形分析21:“收敛三角形”的研判与操作 基本图形从技术图形上分析,收敛三角形至少需要四个转折点构成,即在一段时间内至少应该形成两个高点、两个低点。因为,每条直线… – 雪球 网页链接

@Afanstocks

$afantj888阿尔法(ZH3354832)$

中长线持股,重点是可复制性,可跟随,适合上班族。不同风格,行业/主题,规模,灵活均衡配置。调仓频率:7天最短,最长3年。持股个数:5-15个。

账户问题,请咨询@柚子club

“上升楔形”与“三重顶”有何异同?证券频道为你打开“敲门砖”

今年以来,上证50经历了一段由滞涨变领涨再到高位横盘的过程。虽然上证50只有50家上市公司股票,但是该指数从今年4月22日见顶至今已高位整理了半年之久,近期上攻年内高点却屡战屡败,以致于有的证券人士担心会不会形成,“上升楔形”或者“三重顶”这样的高危形态。那么,什么是“上升楔形”?什么叫“三重顶”?这两种顶部形态有何区别?今天,上游新闻采访的银河证券江南大道总经理唐贺文,结合技术分析理论与A股实际运行细节,为大家做一个更透彻的分析。

现在我们假设,有A、B、C、D、E五个点,其中A、B、C为顶部,D、E为底部,经过一段时间上涨后,大家会发现,K线图上会出现“A≈B≈C”的横盘整理形态,于是——

第一、从具体数值来看,若C>A且C>B,且D≈E,则一律视为“上升楔形”(如:上证指数、深证综指2000年8月-2001年6月,上证指数2016年11月-2017年11月)。

第二、从具体数值来看,若A>C>B,或者C位于A和B形成的“两点连线”处,不管D和E两个点谁高谁低,都可以视为“三重顶”(如:上证指数2002年3-4月、2007年10月-2008年1月、2009年11月-2010年1月)。

第三、“上升楔形”成立后,可能会有一段快速“诱多”的行情,也可能没有。如果有“诱多”行情,则紧随其后的是急跌行情(如:上证指数2010年10-11月、2017年12月-2018年2月);如果没有“诱多”行情,则紧随其后的是“阴跌”到“急跌”的走势(如:上证指数、深证综指2001年6月-2002年1月,深证成指2001年4月-2002年1月)。从调整时长来看,低点D到高点C之间的长度即为下跌的时长;从调整深度来看,通常情况下会低于D或E的20%以上。

第四、“三重顶”成立后,其下跌深度和下跌时长取决于D和E之间的关系。若D<E,则下跌深度和下跌时长都比较有限(如:上证指数2002年5-6月);若D>E,则下跌深度和下跌时长要结合叠加筹码分布才能找到底部(如:上证指数、深证成指2008年1-10月,深证成指2011年7月-2014年3月)。

第五、无论“上升楔形”还是“三重顶”,下方的MACD都是空头格局排列。

回到当下:从周线图上看,目前的“上证50”,恰恰处于到底是构筑“上升楔形”还是“三重顶”的纠结局面中。若10月17日见到的3043.45点是一个高点,那么最近半年构筑的很可能是“三重顶”;若10月17日见到的不是高点,后市向上突破今年4月22日3048.82点高位的话,则构筑的是“上升楔形”。

尽管这两种顶部形态对中期下跌幅度和时间的影响不同,然而可以确定的是这两种形态都是“见顶”“筑顶”的过程。所以对投资者来讲,既然指数运行到了顶部区间,那么没必要去在乎可能有也可能无的蝇头小利,规避风险才是万全之策。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