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两新”探新风|秦川物联:在物联网世界种下一粒“种子”
元旦假期期间,“秦川物联网”依然满负荷生产。
四川在线记者 张红霞
偌大的生产车间里,一台台机器默默运转,机器间偶尔闪现的身影,是巡视生产线、检查设备的工人们。
元旦假期期间,位于成都经济开发区的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川物联网”)依然满负荷运转。作为四川唯一的国家级智能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这座年产超过200万只智能燃气表、智能水表的智能工厂,实现了高度数字化智能制造。
“如果是传统工厂,需要1500多名一线生产人员,但我们只有200多名技术人员进行设备维护。”秦川物联总经理助理、工业物联网中心主任刘斌表示。
作为科创板挂牌企业,秦川物联网是全省“两新”党组织发挥引领作用的代表性民营科技企业。也是国内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代表性物联网企业。如何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日前,四川在线记者探访秦川物联网一探究竟。
物联网理论“根”的突破如“红炉雪”
这个智能工厂由秦川物联网于2016年启动,2019年投入使用。当年6月,在成都举行的世界工业互联网大会上,该工厂被列为工业互联网示范点。
元旦假期期间,“秦川物联网”依然满负荷生产。
这个智能工厂的智慧在哪里?刘斌讲述了他的宝贝:生产煤气表、水表的周期从过去的7天缩短到2天;原来日均人工生产10个煤气表,现已增加到30个;人工成本占制造费用的比重由过去的60%-70%下降到10%-15%,一次性合格率也从95%提高到99%。
“这个智能工厂是秦川物联独创‘三系统’物联网理论的具体体现。”刘斌介绍,过去,我国物联网推广的系统架构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在实际发展中遇到了一些瓶颈和制约。秦川物联打造的“三大系统”是指功能系统、物理系统和信息系统,基于智慧燃气物联网的系统架构。
2020年,智慧燃气“三系统”通过物联网升级的“智慧城市架构”获得美国授权发明专利。目前,在核心技术方面,秦川物联网已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99项,国外授权发明专利30项,软件著作权共计243项。
“目前,这一系统理论已纳入国家物联网底层基础设施。”刘斌说。秦川物联网主编并参与编制了智能传感器、物联网、智慧城市、国家网络信息安全等52项国家标准。 ”,“其中六个是秦川物联网原创且成功实施的。”
2022年12月17日,秦川物联网荣获国家级“信息化一体化AAA级信息化管理体系”评估证书。今年,秦川物联荣获国家和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项目),并先后承担国家服务型制造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试点等试点任务。
2023年新年伊始,秦川物联网订单纷至沓来。去年“苦练内功”打下的工业互联网软硬件制造基础,为拓展汽车、医疗等新领域创造了条件。
“两新”党组织发挥作用输入“正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新型经济组织、新型社会组织、新型就业群体党的建设。秦川物联网党支部书记孟安华表示,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秦川物联网始终发挥“两新”党组织作用,将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融为一体,将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融为一体。企业生产经营。把工作与党的建设结合起来,引领企业发展。
“优秀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我们把发展关键岗位党员、培养党工岗位优秀人才作为企业党建的‘双轮法宝’。我们培养复合型人才,做强企业,做大做强企业。”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孟安华介绍,目前,公司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一线等关键岗位都有党员。同时,还选拔了一批政治素质好、作风正派、在员工中有威信的骨干党员参与公司党建工作。
秦川物联网党支部为当地创造了良好的就业环境,稳定就业200余人,累计招聘人员1000余人,为200余名相关专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实践培训,并正在拓展更紧密的办学——企业联合培养模式。其中,大部分员工来自成都经济开发区所在的龙泉驿区。
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教育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秦川五联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去年4月,向甘孜州道孚县玉客镇捐赠了一批防疫卫生用品和生活学习用品。去年10月,秦川五联向成都市龙泉驿区特殊教育学校捐赠了一批校服。捐赠活动已持续十余年。
秦川物联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两新”党组织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就像发展的风帆助推器,为企业提供了“正锚”,不断乘风破浪,创造了丰硕的业绩。
【来自前线的声音】
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工业物联网中心主任刘斌:
我们生活的世界一定会通过一定的物理和信息手段实现万物互联。秦川物联的“三体系”物联网理论是连接哲学层面和技术层面的物联网工具。作为参与者,我充满激情、自豪,也相信“三体系”物联网理论将得到传播,创造更多的工业奇迹。
【记者手记】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秦川物联网就像一个“隐形冠军”。 “这几年,我们一直在修炼内功。”刘斌说道。
今年,秦川五联的表现还不够突出。公司相关负责人分析疫情影响认为,现阶段是暂时的,公司正在进行“结构调整”——从过去的传统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未来几年肯定会成为更多“新增长点”。秦川物联多位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与四川和成都科技企业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虽然地处西部,但发展视野和坐标却放眼世界。 “四川物联网产业有良好的基础,一定会越来越繁荣。”
(秦川物联提供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