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17亿元!天境生物重组后商业化加速,抗癌新药中国权益授予赛诺菲
9月25日,同济生物宣布与跨国制药公司赛诺菲就CD73抗体uliledlimab在大中华区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达成战略合作。
天境生物创始人、董事长臧敬武博士表示:“此次战略合作是天境生物依托公司自身优势闭环,实现在研成熟管线价值最大化的重要里程碑。完成战略重组后,赛诺菲在全球和中国创新药领域的领先地位使其成为天境生物理想的合作伙伴,癌症患者也将受益于Ulelimumab的加速开发和商业化。”
关于双方的具体合作事宜及后续商业化计划,时代财经联系了天境生物。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Ulelimumab是天境生物自主研发的高度差异化CD73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CD73在肿瘤细胞上表达,是一种限速酶,催化单磷酸腺苷(AMP)转化为腺苷,在肿瘤微环境中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Ulelimab以非底物竞争性方式有效结合CD73,从而降低腺苷水平并增加抗肿瘤免疫细胞的活性。
根据双方协议条款,天境生物将收到一笔预付款和一系列里程碑付款,包括最近的两笔里程碑付款;赛诺菲将获得玉垒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利。 Rizumab 的独家许可权。具体而言,天境生物将主导Uselelimab针对特定癌症适应症的临床开发,并负责临床药物供应和长期商业生产。赛诺菲将共同承担部分临床开发费用并主导该产品的临床开发。大中华区的商业化努力。
双方达成协议后,赛诺菲将向天境生物支付约3200万欧元(约人民币2.5亿元)的预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以及具体的注册和销售里程碑付款;潜在总代价将不超过21.3亿欧元(约17亿元人民币)。如果该产品商业化,天境生物将有权根据 Ulelimab 在大中华区的净销售额获得分级特许权使用费,最高可达两位数百分比。此外,当适应症获得监管部门批准时,每增加一个 Ulelimab I-Mab 还将获得额外的里程碑付款。
这是今年2月天境生物从美股天境生物(IMAB.US)剥离后披露的首笔外部许可交易。
今年2月,美国上市公司天境生物宣布,其中国子公司已与天境生物杭州公司达成协议,将中国资产和业务剥离给后者。随后,天境生物(杭州)公司(即天境生物)在中国重组,臧敬武辞去美国天境生物的职务,专注于天境生物的领导。同月,天境生物还宣布完成超5亿元人民币的C1轮融资。
此外,此前重组时透露,天境生物将收购美国上市公司天境生物在中国拥有的多项医药资产,并承担这些资产未来的全部开发成本。美国上市公司天境生物将以无现金、无债务的方式将上海公司的全部股权转让给杭州公司,总对价相当于8000万美元,前提是杭州公司实现一定的监管和销售——基于未来的里程碑。公司还保留接下来三个候选新药在大中华区以外的优先谈判权。
此次与赛诺菲的合作由臧敬武领衔的天境生物完成。臧敬武表示,“结合公司今年另外两个产品的中国上市申请计划,我们将全面加快在研产品的商业化进程,为天晶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营收模式。”
重组前,天境生物携核心产品CD47 lemzoparlimab于2020年9月成功与知名跨国制药公司艾伯维达成合作。潜在总额达到30亿美元。艾伯维获得了zolizumab在大中华区以外国家和地区的开发和商业化许可权。一时间将其推向巅峰。然而,2022年8月,艾伯维终止了lezolizumab联合阿扎胞苷和venetoclax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全球1b期研究。
去年9月,天境生物宣布终止与艾伯维相关CD47抗体lezolizumab的许可及合作协议。本协议将于2023年11月20日生效。终止原因与艾伯维有关。魏先生此前项目的终止与战略调整有关。 “拿回权利后,我们仍在更积极地看待此事,三期临床试验将如期进行。”天境生物当时曾向时代财经透露。
据天境生物官网介绍,目前其在研管线包括Etan长效生长激素、fezetuzumab、TJ-103、lezolizumab等,但尚未上市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