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在消化利空因素后有望走出低迷
市场在周一大涨之后,周二、周三再次受阻,上证指数同样停滞,成交量大幅萎缩。直到周四午后市场才有所回暖,上证指数大涨1.76%外汇配资公司,创下8月以来新高。我们认为,这很可能预示着市场在消化利空因素后,上涨动能强劲。上证指数近期已突破7月高点,继续反弹的可能性有所增加。
当周一市场完成大反弹并创下8月以来新高时,谨慎的投资者开始担心这轮反弹是否会结束,而近期的一系列利空因素也加剧了投资者的担忧。
首先,自周二央行意外上调中间价并宣布完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机制以来,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在周二、周三两个交易日内已贬值3.5%,幅度之大为历史罕见。这无疑引发了外界对人民币近期将继续贬值的担忧,导致资本外逃、外债负担加重。外围金融市场也普遍受到影响,如大宗商品市场、欧亚股市等近几日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跌。
二是近期发布的经济数据并不理想。例如,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同比增长6.0%,比6月份回落0.8个百分点,表明工业生产活动仍然低迷;1-7月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同比增长11.2%,比1-6月回落0.2个百分点,也表明政府稳增长的效应尚未完全体现。例如,1-7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8.6%,比1-6月回落0.6个百分点;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5%,比6月回落0.1个百分点。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4%,增速也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这些数据无疑引发了投资者对于三季度经济增速是否会继续探底的担忧。
三是投资者做多信心仍未恢复,如证券投资者保护网8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银行向证券公司交易结算资金净流出1207亿元,已连续三周净流出。
虽然以上因素制约了市场的上涨空间,但结合以下因素,我们认为市场仍然有望继续反弹。
一是市场对央行积极引导人民币贬值的反应回归理性。如央行相关负责人就近期人民币将大幅贬值的传言作出解释,表示目前人民币不存在继续贬值的基础。主要原因包括:我国经常账户长期保持顺差,2015年前7个月货物贸易顺差达3052亿美元,是决定外汇市场供求的主要基本面因素,也是支撑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进程加快,境外主体在贸易投资、资产配置等方面对人民币的需求逐步增加,为稳定人民币汇率注入了新的动力;市场预期美联储加息将导致美元在较长时间内走强,市场正在消化这一影响。
二是稳增长政策将继续落地。例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7月31日宣布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粗略估计未来全年投资规模在8000亿元左右;8月初,政策性银行推出补充地方建设项目资本金专项金融债外汇配资公司,总规模达3000亿元,或能撬动1-3倍投资;受地方债务置换顺利实施影响,财政存款短期内增长较快,7月增加5150亿元,也有利于地方项目投资增速的提升。
三是市场去杠杆基本结束。例如,随着融资融券清理工作的完成,中国证券业协会自8月份起启动了证券公司接入外部信息系统考核认证工作,外部信息系统接入证券公司交易工作重启,开始为市场引入新的增量资金。随着前期市场的企稳,投资者融资热情逐渐恢复,两市融资余额由8月初最低的1.29万亿元上升至目前的1.35万亿元。
四是国企改革有利于刺激市场做多。例如,继本周中远、中海旗下多家上市公司停牌踏上央企重组征程后xm外汇,周三,中航工业体系旗下三家公司:中航电子、中航机电、中航飞机也相继发布公告称将“筹划重大事项”,令市场对央企整合预期大幅上升,相关央企上市公司也易引发投资者猜测。
因此我们认为,在以上利好因素助力下,投资者信心将逐步恢复,市场在完成前期政策底的折磨、经历市场底部的考验后有望突破僵局,上证指数突破7月高点也是大概率事件。
- 上一篇:贝莱德:警惕市场波动性上升
- 下一篇:摩根大通的“金融帝国”与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