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国产操作系统“逆袭”难在哪儿
中国青年报:国产操作系统“逆转”的难点是什么?
不久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一个论坛上表示,多个政府部委正在推动操作系统国产替代,并有时间表和路线图,这将给国内操作系统厂商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有人说国产操作系统的春天已经到来,那么现实情况如何?国产操作系统能否东山再起?
国家大力支持国产操作系统
“信息化是一个‘一把手工程’。”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任说,一把手要清楚认识自己在推动国家信息化中发挥的作用,也要采取相关措施支持软件国产化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推动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决心,必须来自国家最高层。
周宏任表示,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总体目标是,按照“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求,建设网络强国,朝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稳步前进。中国网络空间和信息化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其内涵和重点将比过去十年有更大的发展变化。
发展国产操作系统是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总体目标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今年5月16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关于信息协议供应下强制性节能产品补充招标工作的通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通知要求所有计算机产品一律不得安装8.1版操作系统。
早在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就开始筹建电子文档系统测试中心。该中心执行主任、质量部经理薛思新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这一系统旨在将文档档案数字化,形成可追溯的审核机制。“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动企业建立这套系统,要求在企业内部建立,并配备相关人员进行管理。”
在这个系统的测试中心,薛思欣和同事们要求送测的系统必须能在国产操作系统上跑。电子文件系统作为应用系统,必须建立在操作系统和技术支撑平台之上。过去类似基础的操作系统多来自国外,如果把在这个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一切都用于大数据分析,对国家信息安全就会产生影响。“下一步,按照国家信息安全总体战略要求,要全方位支持国产操作系统,从浪潮的服务器到思普的操作系统,再到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金仓数据库,平台必须兼容这些国产品牌。”薛思欣说,“问题只有用了才能发现,国产操作系统和国外操作系统相比,肯定有漏洞、有不足,形成使用循环后,可以倒逼国产操作系统改革创新,否则自己很难发现问题。”
国产操作系统的曲折发展史
事实上,国家对于国产操作系统的支持始于上世纪末。
1999年8月10日,红旗Linux诞生。红旗操作系统的崛起几乎与10多年前的中国政府机构信息化建设同步,典型的例子是2001年成功中标北京市政府桌面操作系统产品正版软件采购外汇操作系统,挤掉了竞争对手微软,这一战让红旗操作系统一举成名。
由于政府采购、国有企业一直使用正版软件,倪光南估算,如果中国按照最低标准100元付给微软,也就是100到600元xm外汇,每年就要付给微软数百亿元的巨款。他认为,“如果这些钱都用来做国产软件,足以扶持那些优秀的国产操作系统公司。”
2001年以后,红旗操作系统频频中标原国家经贸委、国家邮政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国家烟草专卖局等政府机构正版软件采购项目。
但在普通用户中,红旗并未普及。业内人士表示,电脑预装国产操作系统没什么用,大多数用户预装红旗Linux后,都会先格式化电脑,再重装操作系统。不仅红旗Linux如此,预装其他国产操作系统也都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今年2月10日,中科红旗发布公司清算公告。
中科红旗的解散清算被认为是国内软件企业过度依赖政府资金、缺乏创收能力的典型失败。
过度依赖政府采购的直接结果是,包括中科红旗在内的所有国产操作系统,都没有构建起一个操作系统做大做强的最基础条件——应用生态。一旦国家补贴和政府采购市场发生变化,自生能力不足的问题就会充分暴露出来。
红旗一位前高管感叹,如果红旗最终成为国产操作系统黎明前失败的一个注脚,希望它能为那些立志振兴国产操作系统的后来者提供借鉴和警示。
“逆袭”难度何在
“目前,台式电脑、移动设备等智能终端都使用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作为基础软件,所有信息都要经过操作系统的处理和管理。”倪光南说,“大数据时代,操作系统可以获取到重要的信息,比如每个人的财务状况、通讯录、活动、爱好……这些信息作为大数据,具有巨大的价值。从根本上讲,基础设施的核心技术需要加强。”
但国产操作系统想要“反弹”难度很大。“从全球来看,最好的操作系统是微软、谷歌安卓、苹果,三巨头瓜分世界市场,形成垄断。”倪光南说,在这个领域,我们面对的是全球最强的竞争对手,但从网络安全角度看,我们迟早要解决这个问题。
但客观现实是,由于国外操作系统垄断性强、起步早,尽管近年来我国对国产操作系统十分重视,但与国际大公司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倪光南称,要意识到这种差距不是简单的技术竞争,而是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竞争。操作系统上会有很多应用软件,操作系统本身的实力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以操作系统为核心的生态环境是否已经搭建好,也就是在这个“地基”上,是否有足够的“家具和用品”供用户使用。
苹果和安卓商店里有几百万个应用,这是微软、谷歌和苹果主导,以及周边厂商几十年发展的结果。国产操作系统虽然好,但原版文件不能用外汇操作系统,有的设备不能安装,存在兼容性问题。“严格来说,这可能不是操作系统本身的问题,而是它的生态系统不够强大。”倪光南说。
如何弥补差距?倪光南强调,要产学研用结合,整合资源,为了一个目标“团结起来”。他希望通过产业链整合各方力量。每家企业单独或许无法战胜三巨头,但联手或许可以与其抗衡。
整合资源需要统一标准,国内每个企业都要在统一的生态中运作。倪光南建议可以学习苹果、谷歌,采取应用商店的模式,打造足够大的下游应用软件开发商群体,当应用数量增加时,也会促进消费者接受国产操作系统。(原标题:三巨头瓜分世界 国内研发再起 国产操作系统“反弹”难度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