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年内第5家!又一重量级国际资管申请公募牌照,为防利益冲突,外资资管正加紧理顺同一件事

08-08 财经资讯
       

财联社(深圳,记者 沈淑红)报道称,外资机构再次出现在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设立申请中。

证监会网站显示,联博香港有限公司(下称“联博香港”)已提交设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资格核准文件。这是继贝莱德、荷宝、富达、中联集团之后,第五家申请设立公募基金的外资资产管理公司。

无论是已获批的贝莱德基金,还是正在准备申请公募资格的其他外资机构,都在积极筹备扩充团队、起草公募业务运作相关流程和制度、筹划梳理股票、固定收益等业务线等各项事宜。

此外,申请公募牌照的外资机构大多已在我国开展私募基金业务,或将引发一系列利益冲突。根据监管规定,一旦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获准设立,此前的私募产品均需转为基金公司专户产品。因此,各外资私募公司也在与各分销渠道沟通将现有私募产品转为专户产品事宜,并提前做好相关合同对接的准备。

联博香港申请建立公开发行

今年以来,我国公募基金市场发展迅速,热门权益类基金相继涌现,越来越多的外资资管机构也希望在这里“大显身手”,纷纷提交公募基金牌照申请。

11月12日外汇私募基金,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联博香港申请设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资格核准材料已获证监会受理。

公开资料显示外汇私募基金,联博香港是联博集团在中国香港设立的分支机构,主要代理注册于卢森堡的离岸基金,其中已有40余只基金获得香港证监会(SFC)核准在香港销售。

联博是全球领先的投资管理公司之一,1967年成立于美国,1988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如今,联博业务覆盖20多个国家,投资范围包括股权投资、固定收益投资、另类投资、多元资产投资、可持续投资和风险管理。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全球资产管理规模超过6230亿美元。

联博总部何时成立?

联博多次表示看好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机会,前不久联博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季墨表示,中国经济在疫情期间表现出足够的韧性,预计明年将增长8.8%。

季墨还强调,中国市场有各种投资机会,足以吸引更多资金。例如,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三大股票市场和第二大债券市场。如此庞大且不断开放的市场,全球投资者没有理由不参与。而且,中国近年来也实施了不少金融市场改革,体现了政府改革的决心,也让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更加有信心。

国外私募股权投资业务已开始尝试

在申请公募牌照之前,联博已在中国开展私募股权业务。

2019年3月1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开披露系统新增一家外商独资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联博(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博”)。

相关信息显示,联博汇智成立于2015年12月14日,企业性质为外商独资企业,机构类型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公司全资股东为联博香港,注册资本为1200万美元。

从高管团队来看,联博的高管大多拥有丰富的国内外金融机构工作经历,其中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为钱峰,曾任中国外经贸部国际合作司高级办事员、有限公司固定收益投资部债务分析师、惠灵顿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全球客户关系部高级副总裁等职务。

副总经理宋婷婷曾就职于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贝莱德(香港)、华夏基金(香港)、国寿富兰克林资产管理等公司,并于2016年下半年担任联博香港中国业务部董事总经理;投资主管朱亮曾就职于LTD、天同基金、光大信诚基金、联博上海代表处、联博香港等公司;合规风控负责人姜亚勤曾就职于光明律师事务所、海富通基金、汇丰银行(中国)等公司。

公司在私募基金产品探索上也取得一定成效,2019年8月20日,联博汇智发起设立联博中国A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一号,由工商银行管理。

此前,2018年7月17日,联博汇智100%控股的联博汇智(上海)海外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成功登记为其他类别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取得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资格及外汇额度后,该公司于当年12月底备案了首只私募基金产品——联博全球高收益债券私募基金。

上市筹备 外资管理公司多方面推进

成立公募基金公司意味着增加了新的业务范围,未来以联博香港、贝莱德为代表的外资机构仍需面临人才扩充、体系完善、投研流程优化、渠道拓展等挑战,同时还要梳理所要开展的公募基金业务的各项线路。

作为首家获批的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贝莱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莱德基金”)的做法或将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就在8月21日证监会核准贝莱德基金设立后不久,贝莱德投资就开始提前清算旗下私募基金贝莱德中国A股机会私募基金1号。对此,贝莱德投资表示,证监会核准其关联方贝莱德金融管理设立贝莱德基金。鉴于未来拟开展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与公司现有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存在较大重合,根据相关监管要求,需对公司现有业务进行妥善处理,防范相关利益冲突风险。

根据监管要求,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一旦获批成立,此前所有的私募产品必须转为该基金公司专户产品。因此,除了贝莱德,、富达等外资私募基金公司也在与各大分销渠道沟通将现有私募产品转为专户产品xm外汇,并准备对接相关合约。

与此同时,为了扩充团队,外资机构也在不断“招兵买马”。

其中,贝莱德在其官网上公布了多条与公募基金业务相关的招聘信息,比如在招聘股研分析师时,要求至少拥有8年中国股票市场从业经验;在华南区高级客户经理的应聘要求上,则要求至少拥有5年中国境内公募基金从业经验,与各省分行主要本土中资银行有良好的关系,在带领销售团队的经验上占有绝对优势。

路博迈近期也在招募交易员,要求应聘者利用各类交易系统管理中国在岸投资组合的交易请求的执行。

此外,以贝莱德为代表有意开展公募业务的外资机构也已开始起草公募业务运作的相关流程和制度,并计划梳理股票、固定收益等业务线。

上海一家准备获得公开发行牌照的外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将努力做好本土化,也会按照外资机构的惯常模式谋求长远发展,不会去做一些看似短期扩张,但暗藏风险的产品或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