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贸易外汇业务管理新举措实施,惠及10余万经营主体——外贸企业用汇更便利

07-12 财经资讯
       

贸易外汇业务管理新办法出台,惠及10万余家经营主体。

外贸企业用汇更加便利

外贸企业用汇方式正经历新变化——取消《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单》许可、简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企业贸易收支流程、放宽货物贸易专用退税免办登记权限……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优化贸易外汇业务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上述便利措施将于今年6月1日起实施,超过10万家经营主体将从中受益。此次外汇业务流程调整将如何便利企业用汇?实施一个月以来,效果如何?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及相关企业。

优化外贸企业目录登记管理

——截至6月20日,银行共办理名录登记9322笔,银行可在15分钟内完成名录登记流程,比以往显著缩短。

“从提交申请到登记完成大概用了八九分钟,速度还是很快的。”6月3日,北京云合利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温淼波在工商银行北京宣武支行顺利办理了《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登记业务。“就近到开户银行登记名录,减少了我们办理业务的‘脚步成本’,方便多了!”

温妙波感受到的“便捷”,是基于外贸企业名单登记管理的优化。按照相关规定,外贸企业在开展货物贸易外汇收支前,必须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单》登记。此前,作为一项行政许可管理,企业需到外汇局办理名单登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外汇局共办理近19万份名单登记,占外汇局行政许可的70%以上。

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外贸管理部门对外贸企业的管理方式发生变化,很多事项由准入前管理转为事中事后管理。此次改革顺应管理方式转变,取消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名单登记的行政许可,由银行代为采集企业名单信息。

调整后银行能否及时适应新的角色并有效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

“从4月份《通知》发布到正式实施有两个月的过渡期,我们组织辖内各分行开展宣传、参加外汇局业务培训xm外汇,熟悉名录登记流程,制定内控制度,规范操作。”工行北京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行已为北京地区46家企业办理了名录登记业务。同时,总行正加紧推进网银功能改造,加快实现名录登记网上申请,努力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外汇服务体验。”

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分局经常项目管理司副司长叶欢表示,为推动清单登记改革稳步实施,北京分局不断加强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帮助辖内银行做好系统建设、培训宣传、系统权限配置、业务受理渠道等准备工作。截至6月20日,北京地区27家银行、137家网点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为外贸企业办理清单登记258笔、清单信息变更74笔。

从全国看,新办法实施以来,各地积极推进。截至6月20日,银行累计办理目录登记业务9322笔,大致相当于2023年日均水平。国家外汇管理局介绍,目录登记由银行直接办理后,银行可为企业提供目录登记、外汇账户开立、外汇收支“一站式”服务,有效降低企业时间成本,提高企业资金结算效率。调查显示,银行15分钟内即可完成目录登记手续,较《通知》发布前平均办理时间(约1个工作日)大幅缩短。

放宽银行办理货物贸易专用汇款权限

- 约50%货物贸易专用退汇登记业务无需在外汇局办理;截至6月20日,银行累计办理专用退汇便利业务169笔

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是安徽合肥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研发液晶用玻璃基板。“我们新上生产线需要进口一套设备,预付了19万多美元。后来由于项目计划调整,需要暂时取消交易,收回预付款。”该公司采购经理王倩倩说涉及到的外汇有哪些,这笔退汇款离原定付款日有180多天了,按照旧规定,必须到外汇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后,才能到银行办理退汇业务。

“幸好赶上了新措施,省去了很多麻烦。”王倩倩说,“6月12日,合肥科技农商银行按照新规审核公司交易真实性、合理性后,直接为我们办理了汇款退款,整个流程大概用时10分钟,大大提高了办理效率。”

企业在开展进出口业务时,货款退还是一种日常可能遇到的情况。据了解,国家外汇管理局根据企业外汇管理合规情况,将《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单》中的企业分为A、B、C三类。此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对A类企业5万美元以上(非原路退还或退还间隔超过180天)货物贸易专项退税实行登记管理。

《通知》在促进便利、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放宽银行办理货物贸易专用外汇退汇权限,将银行为A类企业办理货物贸易专用外汇退汇的标准由现行的等值5万美元提高到等值20万美元。

数字变化的背后是贸易外汇业务管理的进一步优化,这也意味着更多外贸企业将享受到便捷服务。

国家外汇管理局安徽省分局经常项目管理处负责人李胜介绍,针对新旧政策变化,安徽省分局组织全辖修改业务流程,编写业务实例,加强对重点银行的点对点指导,及时向企业讲解新政策。据测算,安徽省有贸易外汇收支的企业约1.2万家,这些企业的外汇退汇业务绝大部分都可以直接在银行办理。

在浙江,同为A类企业的恒康药业有限公司近日体验了这项新举措。“6月4日,我们刚刚办理了一笔汇款业务。”恒康药业财务总监奚爱菊说,公司主营原料药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国外出口占比较高。这笔汇款被退回的原因是国外进口商在合同中把产品规格写错了。后来公司协商退款,考虑到是长期合作伙伴,公司同意退回9万余美元。当时提交了相关材料后,财务人员在办公室通过网银完成了汇款操作。

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司局负责人介绍,《通知》实施后,我国货物贸易专用退汇登记业务约50%不再需要在外汇局办理,每笔业务可节省约2天时间。截至6月20日,银行共办理专用退汇便利化业务169笔。

便利企业跨境贸易外汇结算

——简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企业贸易收付款流程,银行可自主决定审核的交易单据类型;多措并举提升实体经济外汇服务质效,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作为开放型经济重要平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加速发展。区内贸易涉及主体多、业务链条长、交易模式复杂、创新业务不断涌现,对优化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知》围绕这方面专门优化了相关外汇业务流程。

据介绍,对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的货物贸易外汇业务,企业可以采取资金流与货物流不对应的交易方式。此前,根据贸易外汇管理政策的要求,区内企业办理收付汇与进出口主体不一致业务时,银行在真实性审核基础上涉及到的外汇有哪些,需审核海关监管单证及主体不一致情况的书面说明。

“考虑到近年来银行业务拓展能力的不断提升,《通知》允许银行按照实质性合规要求,在尽职审查贸易主体真实性、合理性及不一致原因的前提下,自主决定审核的交易单据类型,便利区内企业真实合规地开展贸易收支结算。”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

在湖南岳阳城陵矶综合保税区,这一调整后的政策正加速落地。中行岳阳支行交易银行部经理黄慧敏举例称,该行服务的湖南晶盛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综合保税区内,主营天然橡胶进出口及转售业务。因业务需要,出现收付汇与进出口主体不一致的情况。“根据新举措,我们为企业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简化流程,6月1日以来,我行已为该公司办理了15笔主体不一致业务,金额共计694万美元,业务办理时长缩短至半天以内。”黄慧敏说。

“新举措出台后,我们积极推动政策落地,加强宣传,指导银行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落实便利政策。”国家外汇管理局湖南省分局经常项目管理部副主任郑慧英表示,将引导银行提升业务拓展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力。

如今,《通知》实施即将一个月,一系列便利化措施如何更好地惠及经营主体?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国家外汇局积极开展培训,解读《通知》要求,累计培训3万余人次;制作视频教程和系统操作手册供银行参考,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发布政策问答;持续跟踪调查了解业务办理情况,确保各项便利化政策顺利落实。总体来看,政策正在取得积极成效。下一步,国家外汇局还将多措并举,提升外汇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效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促进外贸稳中提质。(记者 邱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