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暴涨,会成为“美元帝国”的另一道裂缝吗?
王者归来
1/5,黄金,历史性突破
2024年3月1日,伦敦金毫无征兆地突然突破了2020年8月以来的长期震荡区间上缘——没有发生任何地缘政治事件或金融危机。 此前,金价在经历回调之前曾多次测试这一位置,包括第一波疫情海外影响、俄乌战争、硅谷银行倒闭、加沙冲突等,但未能突破通过这个位置。
当然,也不能说没有任何迹象。 去年11月金价触及2100美元后,并没有像之前那样继续回落。 相反,它在 2,000 美元上方强劲波动,使 60 日和 120 日移动均线均线达到 2,000 美元,使其越来越受欢迎。 投资者越习惯2开头的金价,其实就是突破前的准备。
可以说,3月1日开始的连续六日大幅上涨完全是投资者自发交易的结果,未来大概率会确认突破。
更奇怪的是,最近某种货币(我不能说出它的名字,因为它被官方归类为“骗局”,反正大家都知道我在说什么)也创下了历史新高。 两人之间有事吗? 什么样的连接?
根据技术分析,长期阻力位的突破往往预示着新趋势的开始。 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商品,如果未来黄金开启新的交易区间,将对全球政治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会给老百姓带来新的投资机会吗?
2/5。 短期黄金投资者
想要了解黄金价格的形成机制,首先要了解黄金交易的基本交易者和交易逻辑。 黄金的工业用途很少,可以忽略不计。 其需求主体主要分为三类:央行、投资者和消费者魏玛共和国 通胀 外汇,需求各异。
这三类需求中,消费者最为稳定,在分析中可以忽略不计。 央行需求有波动,但变化周期很长,短期内稳定因素占主导地位。
因此,过去金价的波动主要体现其投资和金融属性,是投资者从各种资产配置性价比角度出发的选择。 影响黄金的主要因素有:
1、与美元相比,它也是全球货币,通常与美元指数成反比关系。
2、与美债利率相比,它也是一种稳定资产,通常与美债利率呈负相关。
3、与通货膨胀相比,与所有商品一样,与通货膨胀水平呈正相关。
另外,作为经典的避险品种,一旦发生风险事件,就会迅速上涨,但它是一个短期市场。
驱动因素太多,导致了过去黄金上涨的驱动因素不同。 以近几年的上涨行情为例:
2019年:美国债券利率下降
2020年:通胀上升
2022年上半年:俄乌战争引发避险情绪
2022年底至2023年初:美元指数和美债利率下跌
2023年下半年:美元指数和美债利率下跌
3月1日,金价暴涨,直接触发。 美联储理事沃勒表示,希望提高短期债务在美债持有中的比例,以缓解美债长期利差倒挂现象。 此举将导致短期债务。 债券利率的下降,因为短期债券利率与实际利率关联性更大,直接引发了黄金市场。
不过,总体来看,此轮市场行情有些不寻常。 不存在全球性风险事件。 美元指数和美债利率只是小幅下降,变化不大,通胀也没有出现剧烈变化。
今年年初至2月中旬,美债利率和美元指数上涨,但金价只是横盘整理,没有回调。
从交易角度来看,金价在影响宏观经济因素方面表现出“不对称”,即随着利率上升,金价小幅下跌,随着利率下降,金价大幅上涨,导致不少投资者错失本轮市场状况。
事实上,投资者对黄金的错误看空持续了一年xm外汇,导致黄金ETF持有量与金价出现背离。
投资者只是从利率角度看空黄金,却忘记了黄金的另一个更大买家——各国央行。
3/5。 各国“央妈”变身“金姨妈”
黄金价格具有日历效应。 每年1月至2月是全年金价上涨概率最高的月份。 这主要是因为现在正值中国的春节和全球两个最大的黄金消费国印度的“结婚季”。 这也是此前金价一直保持坚挺的原因。 原因之一。
但消费是一个时机因素,而不是趋势因素,也不会成为现在出现这一轮突破的原因。 真正的推动者是央行。
在交易型投资者主导的阶段,以美元和美债为核心的利率框架更为有效; 但在央行主导的阶段,金价的驱动因素已经变得非经济。
各国央行的官方储备主要是外汇储备,其中美元资产占大部分,黄金占一小部分。 原因在于,20世纪60年代和1970年代,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破坏和世界金融体系的重建进程,各国央行对美元和黄金的需求波动剧烈。
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用货币和浮动汇率机制的成熟,各国央行对黄金的依赖程度降低,持续抛售黄金长达20年,导致黄金价格持续下跌,成为黄金的主要资产类别。产量最低。
但2010年以后,各国开始增加黄金储备。 必须从结构上找原因。 下图为各国央行黄金储备比例:
为了维护美元的信用,美国持有70%以上的黄金,这是非常可以理解的。 德国是西方国家中最具黄金传统的国家。 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恶性通货膨胀深深地烙印在德意志民族的共同记忆中。 ,所以他们比“美元”更信任黄金。 德国私人投资者持有更多黄金,是官方储备的两到三倍。
这两家公司都没有太大的增长空间。 排名第三的俄罗斯是这十年来黄金储备增加的最大力量。 原因是,由于与欧美的冲突不断升级,俄罗斯出于安全考虑而增加了黄金持有量。 由于俄乌战争很难结束,这种增持还将继续。
不仅是俄罗斯,金砖五国中的南非、巴西、中国、印度自2015年以来都持续增持黄金。
为什么这些央行要增加黄金持有量? 这有两个主要原因:
首先,从稳定配置的角度来看,我们担心美国政府的杠杆率会继续上升。 如果我们减少持有美元等外汇资产,自然就会增加持有黄金。
据CBO预测,2034年美国政府杠杆率可能升至116%,2054年达到172%。包括美国盟友在内的各国央行难免担心美元有一天会大幅贬值。
其次,还有非经济战略竞争原因,其中最典型的是俄罗斯。
除了不断抛售美元、增持黄金之外,俄罗斯还将在2022年将天然气等基础产品与卢布、黄金挂钩,以对抗制裁,让黄金的“超主权”货币属性更加明显。 许多国家正在削弱美元在大宗资源交易中的地位,这也是黄金地位上升的原因之一。
央行未来还有增持空间吗? 答案是中国。
2023年黄金持有量排名前五的国家中,中国是黄金储备比例最低的国家,仅占4%。 总量仅相当于俄罗斯。 以中国的外汇储备体量,即使只增持到印度同样的10%,也是金价未来上涨的动力。
自2022年10月起,中国央行已连续15个月增加黄金储备。 也可以说有以上两个原因。
还有一个资产证明了美元帝国的裂痕——以某种货币为代表的加密货币。
4/5。 所有敌人一起崛起的原因
以前很多人把某种货币称为“数字黄金”,但现在看起来越来越不像了。
黄金和货币都是非主权货币,但黄金是典型的避险资产。 以货币为代表的加密货币如今已成为风险资产,与股市的涨跌同步。 俄乌战争爆发当天,黄金和美元指数大幅上涨,股市和某种货币暴跌。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不认为某种货币是货币。
它可以用以下象限来表示:
因此,当黄金与某种货币的总体上涨和下跌趋势相反时,代表投资者风险偏好的上升或下降; 当黄金和某种货币的总体上涨和下跌趋势相同时,就代表政府信用的增加或减少。
以近几年的市场趋势为例:
2020年,黄金先涨后跌,某种货币先跌后涨。 今年市场的主导是风险偏好先下降、流动性后升;
2021年,某币种涨跌互现,而黄金触底反弹,反映出投资者风险偏好的逆转;
2022年双双下跌,反映出利率大幅上升后美元吸引力增强;
2023年以来,两者均有所上升,代表着美元信用的下降。
所以说,过去三个月,美债、美股、某些货币和黄金都是一起上涨的。 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由于AI革命的到来,全球投资者对美国科技巨头的风险偏好有所增加,美联储不断传出降息的声音。 美股在高利率环境下逆势大涨,美债也对谨慎投资者保持着有利态度。 有吸引力的是,美国政府高杠杆的风险暂时无法影响美股美债,转而追逐非主权货币。 首先让某种货币不断创出新高,进而推高金价。
当然,如果大家一起崛起,背后一定有一个“血包”,那就是……
5/5,总结
最后我们回顾一下本轮黄金大涨的原因:
1、易手阶段:疫情过后,随着美国等国财政杠杆大幅扩张,各国央行纷纷增加黄金储备。 然而,投资者受到旧投资框架的限制,在区间顶部做空,导致投资者出现新的黄金持有者。 转向中央银行;
2、投资者集体误判阶段:2023年中期,美联储结束加息魏玛共和国 通胀 外汇,投资者开始回补空头头寸,但由于传统的“利率-通胀-避险”投资框架,力度减弱不够;
3、空头回补阶段:2023年底,随着黄金在区间顶部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投资者开始意识到市场空头,于是加大回补力度,黄金开始不对称上涨反对利率;
4、多阶段翻筋斗:2024年1月,美元指数反弹,但恰逢某种货币创出新高,投资者对非信用货币的偏好明显增强,金价该跌还是不跌;
5、行情爆发:2024年3月1日,美联储准备“卖多买空”美债操作,成为金价行情突破的触发点。
去年7月,我写过《一篇阐释黄金投资核心逻辑的文章》。 当时有人说我推荐金价高位。 然而,在过去的六个月里,它增长了10%——受到传统框架的限制,无法清楚地看到新的趋势。 ,是大多数人的命运。
黄金与美元之间的恩怨情仇,不是一本书就能解释清楚的。 当然,普通人不需要了解太多。 “在这个充满批评和斗争的世界里,每个人都要学会保护自己。” 当然,黄金对于每个普通人来说都很重要。 每个人都必须拥有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