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货】2022年上半年全球期货与期权交易概览——期权激增助力成交再创新高
”
根据国际期货业协会(FIA)对全球80多家交易所的统计,2022年上半年全球期货期权交易量为383.19亿手,较2021年同期增长32.6%其中,全球期货成交量142.10亿手,期权成交量241.09亿手。
截至2022年6月末,全球期货期权持仓总数为10.93亿手,较2021年同期增长0.5%。期权持仓量占总持仓量的73.5%。
”
2022年上半年,中国大陆期货期权交易量为30.46亿手,占全球期货期权交易量383.19亿手的8.0%,较12.9%下降4.9个百分点去年同期的份额; 中国内地期货交易量28.68亿手,占全球期货交易量142.10亿手的20.2%,较去年同期的25.1%下降4.9个百分点。 就商品期货期权而言,中国大陆商品期货期权交易量为29.78亿手,占全球商品期货期权交易量43.11亿手的69.1%,小幅下降0.5较去年同期的69.6%占比提升了几个百分点。 ; 其中,中国大陆商品期货交易量28.17亿手,占全球商品期货交易量39.73亿手的70.9%,较上年同期71.0%的份额微幅下降0.1个百分点年; 中国大陆商品期权交易量为1.61亿手,占全球商品期权交易总量3.38亿手的47.5%,较去年同期的39.0%上升8.5个百分点。
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全球交易所期货、期权交易排名中分别排名第8、10、12、26位。
个别品种方面,在全球农产品交易量前40名的排名中,中国商品交易所占据前10名中的9个席位,前40名中的23个席位,比去年同期增加1个席位。 大商占据12席,郑商占据8席,上期占据3席。 大连商品交易所的棕榈油期权和生猪期货是新进入者,而郑州商品交易所的红枣期货则跌出了前40名。
在全球金属产品交易量前40名排名中,中国商品交易所包揽前8名,并在前40名中占据19个席位,较去年同期增加3个席位。 其中,上期占据15个席位,大商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分别占据2个席位。 上海期货交易所铝期权、锌期权和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国际铜期货新入围。
全球能源产品交易量排名前30名中,中国大陆商品交易所占据6席,较去年同期减少3席。 上期占据4席,大商占据2席。 郑州商交所动力煤期货及期权、大连商品交易所焦炭期货跌出前30名。
在全球前30名其他产品交易量排名中,中国内地商品交易所占据前16名,比2022年同期减少一位。郑商占据8席,大商占据8席。 大连商品交易所纤维板跌出前30名。
2022年上半年,全球期货期权市场将呈现以下明显特征:
01
交易继续呈现两位数增长
(一)全球期权交易呈现快速增长
2022年上半年,全球期货期权交易量为383.19亿手,较2021年同期增长32.6%。其中,全球期货交易量同比下降1.5%至142.10亿手期权交易量增长66.5%至241.09亿手。 期权总交易量超过期货交易量近100亿手,占总交易量的62.9%。 这与去年同期形成鲜明对比。 期权交易的快速增长已成为全球快速增长的直接驱动力。
(二)全球各地区交易增长继续呈现两个层面的分化
全球各地区成交继续呈现两级分化趋势。 亚太地区、其他地区和北美地区均经历了强劲增长。 亚太地区增速继续超过50.0%,欧洲和拉美地区则出现温和下滑。 从交易量来看,亚太地区仍然是最大的。 2022年上半年,该地区期货期权交易量219.81亿手,较2021年同期增长65.7%,成为上半年增长最快、增幅最大的地区。 该地区增长的核心动力来自于期权交易量增长126.9%,抵消了期货交易量下降10.3%的影响; 北美以84.33亿手的交易量排名第二,较2021年同期增长10.5%。 拉美地区期货期权交易温和下滑,2022年上半年同比下降5.5%,交易量39.86亿手,继续超越欧洲,排名第三; 欧洲以25.85亿手排名第四,其他地区交易量为13.35亿手,增长27.0%。 增长的核心动力来自于期货。
(三)库存产品交易占比大幅提升至72.8%
分品种看,金融期货期权交易量增长43.8%,商品期货期权交易量增长17.9%,金融增速是商品增速的2.4倍。 金融交易总量340.08亿手,占全球市场份额88.8%,较2021年同期增长7.0%; 大宗商品总交易量为43.11亿手,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1.2%,较2021年同期下降7.0%。
从资产类别的角度来看,股票市场对全球交易活动激增的贡献最大,其份额大幅上升。 2022年上半年,股指期货、期权交易量为215.00亿手,较2021年同期的119.12亿手大幅增长80.5%; 个股产品成交量64.09亿手,较去年同期的67.92亿手有所减少。 5.6%。 股票产品交易量占总交易量的72.8%,较2021年同期的64.7%提升8.1个百分点。股指产品交易量占总交易量的56.1%,提升14.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的 41.2% 有所下降。 股指产品成为2022年上半年增长最快的品种。外汇产品以32.2%的增速位居增长榜第二位,总交易量为34.63亿手。 除其他类别产品外,所有大宗商品成交量均大幅下滑。 其中,农产品交易量同比下降20.3%,以11.49亿手位居大宗商品交易首位。 上半年能源产品交易笔数10.52亿笔,下降23.5%。 非贵金属品种成交量7.44亿手,下降21.4%。 贵金属产品成交量较去年同期下降36.6%至2.67亿手。 其他品种也成为大宗商品市场的亮点,上半年成交1.1亿手,增长3.0%。
02
全球年中总持仓量同比小幅增长
(一)期权持有量占全球期货期权持有总量的73.5%
截至2022年6月末,全球期货期权持仓总量为10.93亿手,较去年同期增长0.5%。 期权占总持仓量的73.5%,较去年下降1.7个百分点。 截至2022年6月末,期货、期权持仓量分别增长7.2%、下降1.8%。
(2)北美和亚太地区持仓比例上升,拉丁美洲持仓比例下降。
截至2022年年中,全球总持仓量再创新高,达10.93亿手,增长0.5%。 按地区划分,北美交易所持仓量为5.85亿手,同比增长2.6%xm外汇,占全球总持仓量的53.5%,较2021年同期增长1.1%; 其他地区持仓量3299万手,增长22.9%%,增速排名第一; 欧洲交易所年中持仓量下降1.4%,达到2.45亿手,以22.4%的市场份额位居持仓榜第二位; 亚太地区交易所继续保持高交易比例和高持仓比例。 在相对低位格局下,年中持仓量增长14.0%至1.04亿手,占全球总持仓量的9.5%; 拉美交易所持仓量下降16.4%,年中持有1.06亿手,占全球总量的9.5%。 下降2.3%。
(三)外汇、其他及非贵金属产品头寸快速增长
从持仓结构来看,理财产品仍占比近90%。 从各品种持仓情况来看,外汇、其他品种、非贵金属期货、期权持仓均呈现明显增长势头。 截至2022年6月末,持仓量分别为4933万手、1173万手、1133万手,同比增长61.2%。 、19.3%和16.6%; 但利率产品持仓量下降12.0%,由去年6月底的1.9亿手下降至今年6月底的1.67亿手; 股指产品持仓量增长9.3%,达到2.62亿手。 ,但个股持仓小幅下降2.9%至4.95亿手。 大宗商品占据了11%的市场份额。 其中,能源类品种持仓量小幅下降2.5%至6696万手; 农产品持仓量增加2.0%至2406万手; 贵金属品种持仓量减少12.2%至484万手。
03
交易所交易排名总体稳定但有变化
(1)印度NSE持续快速增长,相对巴西B3、CME优势明显。
全球交易量前三的交易所与去年底相比没有变化,但前十的位置发生了明显变化。 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NSE)、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和罗萨里奥期货交易MATba ROFEX和伊斯坦布尔交易所(BIST)交易量均大幅增长。 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巴西交易所(B3)、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CME集团)分别以161.21亿手、38.60亿手、30.36亿手位列前三。 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排名144.5%。 增幅显示成交量遥遥领先。 洲际交易所(ICE)以17.69亿手的交易量排名第四,比去年同期上升一位。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集团(CBOE)交易量增长11.2%至15.01亿手,排名从去年同期的第6位提升至今年的第5位。 纳斯达克(:)交易量下跌9.4%至15.48亿手,排名从去年同期的第4位跌至第6位。 伊斯坦布尔交易所交易量猛增30.9%至12.20亿手,首次进入前十名,排名第七。 大连商品交易所、欧洲期货交易所(Eurex)和郑州商品交易所分别以10.77亿手、10.50亿手和10.28亿手位列第8、9和10位。 欧洲期货交易所以17.8%的涨幅重返前十。
(二)我国四大期货交易所排名总体稳定,但略有变化。
2022年上半年,我国四大期货交易所整体交易排名保持稳定但有所变化,其中两家商品期货交易所跻身全球衍生品交易所前十。 大连商品交易所排名第8位,较2021年同期第10位提升2位; 郑州商品交易所排名第10cme外汇期货合约,较2021年同期下降3位; 上交所排名第12位,较2021年同期下降4位; 中金公司排名第26位,与2021年同期持平。
04
内地期货期权交易整体表现稳中有升。
农产品方面,中国大陆商品交易所的产品占据全球农产品合约前10名中的9个,大连商品交易所进入前40名的产品也有一定增加。 大连商品交易所占据全球前40名农产品交易中的12个,较2021年同期增加2个。豆粕期货、棕榈油期货、豆油期货、玉米期货、豆粕期权、玉米淀粉期货、玉米期权、大豆一号期货、棕榈油期权、鸡蛋期货、大豆二号期货和生猪期货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 第二、三、四、十二、十五、十六、十八、二十四、二十五、三十一、三十九。 郑州商品交易所前40名农产品中有8个品种,比2021年同期减少1个。菜粕、白糖、菜籽油、棉花、苹果、花生期货、白糖、棉花期权分列第5、6、10、11位分别为第 14、20、27、35 日。 上期有3个品种进入农产品前40名,与2021年同期持平。纸浆、橡胶、天然橡胶期货分别排名第8、9、36位。
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农产品涨幅表现良好。 大商所棕榈油期权、郑商所花生期货、大商所生猪期货、玉米期权、郑商所白糖期权交易增速分别为3855.2%、318.6%、159.0%、144.8%、106.3%,位居全国前列。增加的清单。 五。
农产品期权交易排名中,大商所豆粕、玉米、棕榈油期权分别以2702万手、1793万手、1287万手排名第一、第二、第四位;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和大豆期权分别以1708万手和1016万手排名第三和第五。 郑州商品交易所的食糖和棉花期权分别以981万手和577万手排名第六和第七。
金属方面,中国商品交易所占据前8位,较去年同期上升2位; 在前40名中占据19位,较去年同期上升3位。 其中,较上期15个,较去年同期增加3个; 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各2家,与去年同期持平。 上海期货交易所螺纹钢、白银、热轧卷、铝、锌、镍、黄金、铜、不锈钢、锡、铅期货,上海国际铝期权、铜期权、锌期权和铜(BC)期货能源交易中心分别排名第1、3、4、5、7、8、13、15、16、20、23、33、36、39、40位; 郑州商交所硅铁、锰硅期货排名第6位、第14位。 大商所铁矿石期货和铁矿石期权排名分别为第2位和第17位,分别提升3位和17位。
从增速来看,大商所铁矿石期权和期货分别以169.8%和68.8%的增幅位居增速榜第一和第三位。 上交所铝期权和锌期权分别以91.8%和66.9%的涨幅位居涨幅榜第一和第三位。 名单上的第二名和第四名。
能源方面,中国商品交易所产品在前30名中占据6席,较去年同期减少3席。 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期货表现出色,以1.25亿手交易量再次位居全球第一。 纽约商品交易所 WTI 轻质低硫原油期货以 1.11 亿手交易量排名第二。 连续多年稳居全球能源榜首位的莫斯科交易所布伦特原油期货以7114万手交易量跌至第六位,降幅达73.2%。 燃料油、石油沥青、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原油、低硫燃料油期货分别排名第3、5、10、20位; 大商所液化石油气和焦煤期货在全球能源交易量中分别排名第12位和第29位; 大连商品交易所焦炭期货、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中质含硫原油期权、大连商品交易所液化石油气期权、郑州商品交易所动力煤期货和期权分别排名第32位和第32位。 第36届、第37届、第58届和第98届。
从涨幅前30名来看,印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权、莫斯科交易所亨利港天然气期货、大连商品交易所液化石油气期货分别上涨921.6%、309.5%和91.8%,排名前30位。成长榜前三名。
股指方面,前十大交易排名变化不大。 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Bank Nifty指数期权和CNX Nifty指数期权继续表现出色,分别达到74.42亿手和62.15亿手,位居全球第一和第二,增长率高达124.2%和233.8%分别。 分别位列成长榜第2位和第1位。 巴西交易所迷你股指期货交易量小幅下降6.7%至19.73亿手,交易量排名第三,下降一位。 巴西交易所ETF期权交易量为2.89亿手cme外汇期货合约,排名第四。 韩国交易所期权交易量小幅下降 4.6%,至 2.54 亿手,继续排名第五。 外汇方面,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美元/印度卢比期权继续表现良好,交易量和增幅均排名第一,成交12.76亿手,增长115.3%。 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美元/印度卢比期货交易量大幅增长51.8%至5.01亿手,排名第二。 巴西美元小型期货和莫斯科交易所美元/俄罗斯卢布期货成交量均出现下滑,分别下跌14.5%和20.7%,成交量分别为3.57亿手和3.36亿手,排名第三和第四。 孟买证券交易所美元/印度卢比期权和期货交易量分别增长68.3%和下降5.8%,分别以2.6亿手和1.81亿手排名第五和第六。
利率方面,巴西交易所单日银行间存款期货交易2.94亿手,交易量排名第一。 芝商所欧洲美元期货以 2.71 亿手交易量排名第二。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10年期和5年期国债期货分别以2.47亿手和1.74亿手的交易量排名第三和第四。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三个月期保证隔夜融资利率期货排名为1.66亿手。 排名第5,以1409.0%的涨幅位列涨幅榜第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欧洲美元期权以239.4%的涨幅位列涨幅榜第二。
其他品种方面,中国大陆商品交易所已包揽其他品种全球交易排名前16名,较2021年同期减少一位。郑州商品交易所的产品在其他品种前20名产品中占8个,与2021年同期持平。郑商所PTA期货、甲醇期货、纯碱期货、玻璃期货、短纤期货、PTA期权、甲醇期权、尿素期货排名第1、2、3、5、10、11 、 和 12 分别。 和13号; 大连商品交易所品种占比8个席位,较2021年同期减少1个。聚氯乙烯、聚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乙二醇、苯乙烯期货及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期权、聚氯乙烯期权、聚丙烯期权排名分别排名第四、第六、第七。 8号、9号、14号、15号、16号。
涨幅方面,郑州商品交易所PTA期权、大连商品交易所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期权、聚氯乙烯期货、郑州商品交易所甲醇期权和纯碱期货分别上涨105.5%、105.3%、88.0%、79.5%和58.1分别。 增幅位列增幅榜前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