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遭遇“黑天鹅”
本报记者郝雅娟、张荣旺上海报道
受乌克兰局势影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运输成本增加、运输费用增加……“黑天鹅”事件让外贸企业生存越来越困难。
第一财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原材料价格上涨、货运成本上升、海外需求下降是外贸企业面临的多重挑战。 其中,汇率波动加剧带来的不确定性是最大的隐忧之一。
对此外汇掉期协议,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通知,引导中小微企业规避汇率风险。 但目前的情况是,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加大,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采取的中性外汇对冲措施无法有效规避风险。
面临三重挑战
“与去年相比,今年外贸行业面临更多困难。工厂订单越来越少,运输成本持续上升,乌克兰局势引发欧洲卖家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慌。” 浙江一位外贸人士感慨地说。
执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常然指出,我国外贸企业仍面临较大压力,体现在“需求萎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个方面:一是全球疫情影响多次拖累经济复苏进程,且在欧美经济体全部财政刺激退出、货币政策开始紧缩的情况下,预计外需对我国出口的贡献将小幅放缓; 其次,当前全球供应链瓶颈短期内难以彻底缓解,能源、粮食供应紧张,运力不足,疫情对运输造成干扰。 效率; 三是外贸企业目前面临成本高、用工荒、经营利润受挤压的困扰。 他们面临“增收不增利”的局面,接单意愿有所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乌克兰局势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外贸企业的经营压力。 常然分析,石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价格预计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维持高位,推高全球通胀,造成投入成本上升压力。 还需要看到的是,由于俄罗斯大部分对外收支的金融渠道将被关闭,不排除这将导致外汇市场波动加剧,加大外贸企业的汇率风险。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服务经济研究院院长林继双教授也指出,全球供应链仍处于紧张阶段,欧美航运运价居高不下,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仍然很高。 特别是2月底以来,欧洲地缘政治风险突然上升,进一步推高了欧洲航线的市场风险和运价水平。 也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进一步加大了外贸企业的生产和运输成本,企业利润受到严重挤压。 。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外贸)压力非常巨大,形势也非常复杂严峻。从供给冲击来看,原材料和大宗商品的供应仍未恢复正常,供应链这些瓶颈预计短期内难以缓解,从预期走弱来看,缺柜、用工荒等问题继续困扰着外商。 “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原材料价格和运费成本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此外,一些中小外贸企业的盈利情况也不是很乐观,这也影响了他们接单的信心。”
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专家、助理研究员赵琳指出,疫情发生后,产业链或供应链安全成为跨国公司关注的重要因素考虑,缩短价值链长度和区域价值。 链条和供应链多元化是全球贸易活动调整的主要方向。
“乌克兰局势进一步凸显了产业链安全的重要性,也将进一步加剧上述趋势。此外,疫情期间中国外贸的快速增长,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对出口的负面影响。”去年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是不可持续的,而且随着全球价值链的调整和重塑,贸易保护主义对出口的长期负面影响将逐渐显现,因此出口将面临更大的长期冲击。长期下行压力。” 赵琳说道。 。
外汇对冲难以抵消汇率风险
除了需求和供给问题外,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加剧也给不少外贸企业带来了困难。
2021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双向波动加剧。 近期,欧元兑人民币汇率自2015年以来首次跌破7,引发广泛关注。
“从一批货物的周期来看,从中国港口发出的货物都是以人民币结算的,几个月后到达国外港口,发往零售商处,赚取的利润是美元。汇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是双向波动的,人民币如果出口的话,到了就贬值,到了口岸就升值外汇掉期协议,这样两端的利润都会大幅减少。”一位贸易公司人士表示。
一般来说,外贸公司出口时,如果预期人民币升值,外汇套期保值可以锁定出口成本,规避风险; 但在汇率波动较大的市场中,外汇对冲不足以应对汇率变化给公司带来的影响。 负面影响。
一位资深外贸人士告诉记者:“保汇措施只有在单边下跌的情况下才会起作用;无论采取什么保汇措施,都无法保护人民币的双向波动。”
“如果人民币汇率变化远远超出预期,前期签订的远期外汇掉期协议将无法达到预期的汇率锁定效果。当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时,套期保值者的损失现货市场将大于期货市场的市场利润,出口商的套期保值无法有效弥补其汇兑损失;当人民币汇率处于贬值阶段时,贬值幅度超出预期,套期保值者在现货市场的损失市场的利润大于其在期货市场的利润,那么进口商的套期保值未能有效弥补其汇兑损失。” 常然指出。
“例如,某外贸公司签订出口合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6.34:1,为了规避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外贸公司进行了外汇套期保值。美元卖出价为1美元兑6.38元人民币,银行外汇套期保值服务费率为0.03%,如果三个月支付美元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低于6.38:1合同签订后,有利于做外汇套期保值;但如果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6.39:1及以上,直接去银行结汇卖外汇更划算无需进行外汇对冲即可进行兑换。” 林霁霜说道。
事实上,外汇对冲的成本也是企业考虑的因素之一。 临济双祥记者分析,锁汇成本较高,部分外贸企业利润微薄,可能不锁汇或锁少,造成汇兑损失。 此外,外贸企业出口还款滞后期较长,也使得外汇套期保值充满不确定性。
常然还指出,当人民币汇率偏离远期外汇掉期协议设定的结汇和汇价时,特别是中小企业很容易选择跟风押注。汇率的涨跌,使得外汇对冲难以发挥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面临的风险之一就是押注汇率升值或贬值。 交通银行国际业务部一位人士告诉记者:“我们的历史大数据经验表明,对于我国外贸企业来说,汇率大幅波动并不可怕,如果波动方向超出预期,就会产生影响。”不坚持汇率中性,如果按照原则管理风险敞口,依靠主观判断选择‘合适’的对冲时机,就会面临更大的风险。”
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背景下,外贸企业该如何应对? 林吉双建议,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前提下,外贸企业可以通过增加外汇存款来减少汇率波动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 同时,我们尽量缩短收款周期,积极收款,降低收款周期过长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另外,适当提高报价,或在签订合同时与客户约定,如发生汇率波动,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将相应调整。
从长远来看,林继双指出,外贸出口企业应及早谋划,准备应对策略:加强供应链管理,降本增效; 制定良好的兑换计划,锁定利润; 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实现内外贸协调发展。 等待。
在赵林看来,在当前不确定性较大的国际环境下,外贸企业可以采取多元化发展来应对风险。 比如贸易伙伴的多元化、产品类型的多元化等。跨境电商等线上交易比线下交易更加便捷,从各方面节省了时间和贸易成本。 目前,国家大力支持跨境电商,建议线下企业转向线上,寻求更多机会和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