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隆冬时节高质量勘探比拼赛场上朵朵页岩“后浪”比肩干得

04-16 财经资讯
       

隆冬时节

高质量勘探比拼赛场上

朵朵页岩“后浪”比肩奔涌

干得热火朝天

隆冬时节,天府之国寒风凛凛,迎来难得的雪花纷纷,勘探研究院页岩气室内热情似火,青春洋溢。

让我们去倾听其声音,感受其历程,分享其感悟…

非常规“新人”的开拓创新

1月13日晚上9点半,一个普通工作日,勘探研究院页岩气室灯火通明,有一个“泡”电脑的帅气小伙,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王道军,勘探研究院2020年“青年岗位明星”。

旁边党员笔记本的扉页上,“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这句话,是他的座右铭。

2017年入职的他,主要从事常规气资源评价及油气成藏研究,曾获分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

去年6月,跳出“常规”舒适圈,来到“非常规”,成为主攻新层系“二叠系页岩气”的勘探新人。

他深知,要攻克这种“硬活”,只有潜心“地下”,筑牢“基础”,才能生“巧”,获得破解难题的能力。

面对新方向、多层系勘探潜力及井位论证,他迅速转变思路,主动梳理老井及新井资料。

经过近80口井资料和近40幅图件编制的“打磨”,结合钻井、露头及物探等手段,他系统分析了二叠系4种模式6套泥页岩层系的展布规律及储层差异性特点页岩气,为二叠系整体评价及井位部署提供了支撑。

12月,他遇到第二个“硬活”,涪陵地区陆相页岩油气泰页2井的井位论证。

仍从基础起步,在梳理近90口老井及新井资料、编制近30幅图件过程中,他发现“海相高硅超压富气与陆相高黏土超压相对富气”区别很大?陆相地层黏土含量较多,没有石英等支撑矿物,孔隙度为什么还是相对较高?

带着疑问,他边向同事和文献学习,边扎实展开基础研究,慢慢地领悟到:“超压高硅多孔和超压高黏土多孔”的差异性,可能与海相、陆相地层的热演化程度和埋深有一定关系。陆相在高成熟阶段,处于欠压实和生烃增压阶段中期或末期,超压封存箱流体对孔缝起到保持作用;海相地层处于生完烃保压阶段,对孔缝起到压缩作用,靠石英支撑保孔,这一差异可能是陆相孔隙发育的影响因素…系统性基础工作及新认识有效推进了该井的井位论证。

他说,油气勘探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求证的过程,需要团队协同作战。作为非常规勘探新人,要向前辈们学习,深入基础研究,谨记严细实,不断探索、求真务实,勇敢面对时代赋予的挑战、机遇和责任页岩气,用实际行动,全身心投入高质量勘探研究中,践行“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初心使命。

“执行力很强,做事特有章法!”

1月14日上午,勘探研究院页岩气室“党员示范岗”李春燕,正制作档案管理绩效评价汇报材料和文字报告,为本月国专课题预验收提供智力支持。

“4个课题中,第一个实现应归尽归,最快最好最完整的。”旁边分公司档案馆同事,竖起大拇指,对她负责的036国专项目01课题10个任务归档点赞。

据了解,国家油气重大专项首次采用综合绩效评价验收,即按照任务、财务、档案三方面加权平均,综合得分80分以上,且各方得分均超80分,才能通过验收。档案虽仅占10%,但也不可小觑。

去年7月,因《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民口)档案管理规定》缺乏可操作性,也没实例参考,课题现有的850余项类纸质文档、2万多件电子文档等,都在“暂停键”上,还未“起步”。

此时,“党员示范岗”李春燕接到该任务,明知“前路艰险”:9月底“任务”归档,10月底“课题”归档,已有3人“易手”,仍“欣然接受”。

分公司专家张汉荣评价说:“春燕执行力很强,做事特有章法!”

可归档之艰难、繁杂、琐碎,还是超乎她想象。

哪些要存档,按照何种规范、何种格式,分几大类多少项…4个课题45个任务,要统一“步调”,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预算申诉材料等Excel文件,初期要求以源文件格式存档;随着对规范的深入解读,又要求把Excel转为PDF文件,并且要加页码、附目录,还要做跟目录一一对应的标签……

在一轮又一轮“讨论、归档、整改”中,春燕砥砺前行。

她说:“中午、晚上、周末加班整改都不算啥,这归档工作看似简单,实则极为考验耐心和细心,10个任务档案的清单、纸质、电子文档三者要统一,哪怕仅某处页码不对,也得推倒重来。”

同事说,邮寄来的三个任务档案,问题比较多的,退回去整改;问题小的,如单面打印的30多页外文文献目录需双面打印装订的;某任务档案,封面、编号、扉页盖等都一样,仅“设计”和“小结”不一样,扉页装订反了的;某大学一实验报告,封面和扉页落款不一致,退回加盖章寄来,发现纸电不一致的等,就不“折腾”,她都帮忙,仅整改装订单都有20来个,整改档案四五百本。

按照独有“章法”,春燕剥茧抽丝,硬是在工作繁重的情况下,如期完成了归档,为12月任务验收奠定了基础。

连续5年考核优秀的“地质小哥”

这是魏富彬,一位靠实力和笑容行走于页岩气江湖的“地质小哥”,先后获集团公司勘探新发现二等奖,分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分公司“优秀团员青年”等荣誉。

虽没宽阔臂膀、魁梧身躯,确能勇挑重担。作为国专课题3的联系人及任务1的技术首席,为了本月课题预验收和井位论证,正忙得不亦乐乎。

科室长说,“忙”是他的正常状态,去年,大家还在居家办公时,他“疫”无反顾逆行返岗,开启“研究”之旅了,为科室攻坚创效作了杰出贡献。

前期,勘探实践揭示“高流体压力、低地应力、微裂缝发育”是深层、超深层页岩气甜点主控因素。

尽管“高流体应力”是其普遍特征,可究竟哪种构造部位及样式是低地应力、微裂缝发育区,还未系统攻关过。

为了找到有利目标的地质依据,秉持“静下心看,钻进去想”的理念,他“蜗居”办公室,调研了近50篇文献,涉及深层页岩气相关领域的报告和PPT有近30个,收集深层页岩气的施工、压裂数据…

在“海量”数据中,他“抽丝剥茧”,精细修编四川盆地及周缘泥页岩TOC大于2.4%厚度等值线图,以及页岩铀/钍比值大于1.25厚度等值线图等。

通过一轮又一轮精细对比,逐一“咀嚼”、“消化”,他明确了盆地深层页岩具有“深层水深”的特征,找到深层优质页岩发育且品质较中浅层更优的依据;也找到了地应力随着埋深的变化、不同地区、不同构造部位的变化规律,明确了影响地应力的因素,以及“在同等埋深条件下,何种构造部位具有相对较低的低地应力”等问题。

同时,他以现场裂缝描述和成像测井解释裂缝为出发点,分不同地区、不同构造部位,对20余口已钻井,开展精细对比,并按发育程度评价裂缝,最终明确了裂缝较发育区域的4个部位;精细解剖丁山、东溪、平桥区块等气藏,结合地应力、裂缝分布规律认识和实际产量,建立了不同类型富集高产模型,有效支撑了川东南地区深层、超深层领域页岩气井位论证工作。

八月,在泰页1井,克服高温、蚊虫等困难,40余天,完成凉高山组200多米的精细描述,为凉高山组页岩气水平井轨迹有利穿行层段优选奠定了基础。

爱思考的他,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

以往脆性评价一般采用矿物含量法,该方法只考虑了岩石内部的矿物成分,未能考虑围压、温度对其的影响,仅适用于表征中浅层页岩脆性,不能真实反映深层页岩的脆性特征。

鉴于此,目前,他正尝试建立一种科学性、实用性的深层页岩气脆性评价方法:开展文献调研、自学岩石力学教材,利用东页深2井、石页1井等,按岩相不同,采取样品,开展岩石应力-应变实验,以明确不同温压条件下,相同岩相的脆性变化趋势,建立页岩脆性与温度、围压之间的关系,以指导新区深层页岩脆性评价。

供稿:勘探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