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2021年7月21日

三个维度看市场,危中有机成为逻辑主线

城投政策与区域利差

今年以来城投政策逐渐收紧,但尚未对估值产生明显冲击。2021年以来,城投债监管政策数量和频率以及涉及部门都有明显的提升,且监管从全方位对于城投债做出严格规范举措。监管由点及面,从针对信用事件本身的杜绝逃废债、到加强对第三方评级的监督、到对债市信批制度的改革,影响范围逐渐扩大至债市所有参与者。从一级发行到二级投资乃至中介机构、评级机构等均全方位受到一定程度的监管约束和规范要求。与此同时,在监管发力和债务管控的高压之下,市场情绪更为敏感脆弱。不过,今年债券投资面临优质资产荒的局面,城投债虽然有政策隐忧,但估值收益率没有出现反弹,反而整体继续下行。7月初城投融资监管再升级,区域平台的流动性转圜余地愈发引人关注,AA(2)级别的城投利差出现一定的反弹。

评级变动梳理

评级重塑是今年的市场风险主线之一。2020年末的违约事件中,部分企业在违约前仍拥有高评级,长期存在的评级虚高问题被推上舆论浪尖,也引起了监管的关注,部分机构先后被交易商协会阶段性暂停业务。评级机构作为级别定义的中介,在市场中起明显风向标作用,其对存量债券和新发债券的级别认定均趋于谨慎,是今年市场的风险主线之一。从机构行为的角度出发,评级下调以及展望负面或许会招致出库,从而带来债券抛售和估值调整,一旦价格合适,风险收益比又会再次显现,总的来说是危中有机。

信用利差再现K型走势

中高等级债券信用利差下行,低等级维持相对高位。2021年初以来,信用利差整体呈现持续压缩的走势,一方面是因为2021年的信用风险暴露低于预期,另一方面也受益于资产荒的格局。不过6月底开始,信用利差出现小幅反弹,3年期AAA/AA+/AA信用利差均抬升约15bps。7月以来,信用利差再度走出“K”型走势,AAA和AA+等级的信用利差迅速下行,收复失地,而AA等级则是下行缓慢,尚未回到6月的低点。

风险因素

 

资金供应收紧;违约风险超预期。

晋商银行高管变动频繁,人事震动

近期,晋商银行原副行长郝强获得了关于董事及董事会董事长的任职资格的批复。

一个副行长升任董事长其实没啥特别。稀奇的是,这位副行长升任董事长后,手下高管层竟然除了首席运营官、首席审计官、董事会秘书等职务外,竟然没有正式的行长、副行长。

两个副行长人员,一个“待监管批准”,另一个还只是副行长提名人选。

仅存副行长晋升董事长

履历显示,郝强是晋商银行的“老员工”,拥有逾25年银行业经验。

2008年8月,山西省政府正式成立了晋商银行组建领导小组及筹备组。次月,郝强就加入晋商银行,在该行筹备组供职。

2009年5月,郝强被提拔为晋商银行授信审查部总经理;2013年5月~2015年1月期间,先后担任该行晋阳支行负责人、行长。

2015年1月,郝强成为晋商银行行长助理及公司金融部总经理;同年4月,又担任该行投资银行部总经理。

2017年6月,郝强开始担任晋商银行董事会秘书,并在同年11月,晋升副行长。

2021年4月,郝强获委任该行董事长。

值得注意的是,在获得董事长委任前,郝强已经是晋商银行行内高管层唯一的副行长。

而当时,晋商银行没有行长,董事长又将离职,高管层亟需“补血”。

高管去哪儿?

近年来,晋商银行高管大面积调整已成常态。

2020年年初,任职5年的晋商银行原董事长阎俊生因工作调动请辞。同时,王俊飚出任晋商银行党委书记,并提名为董事长人选。

2020年11月,副行长容常青因工作调动,请辞副行长职务。

同年12月,行长唐一平因工作调动原因,请辞行长一职。

2021年3月,副行长高计亮因工作变动原因,请辞副行长职务。

2021年4月,才上任一年的王俊飚,又因工作变动原因宣布辞职。

总之,几番调动后,晋商银行只剩下一个副行长。

今年4月23日,晋商银行干部大会召开。会上宣布,郝强担任晋商银行党委书记,提名为董事、董事长人选;张云飞(原首席风险官)任晋商银行党委副书记,提名为董事、副董事长、副行长人选;赵基全(原行长助理)提名为晋商银行副行长人选。

目前,张云飞被委任副行长,代行公司行行长职责,负责该行日常经营及管理。

曾因征信报告侮辱字眼上热搜

说到晋商银行,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

给个小提示:

还记得今年5月,因“征信报告现侮辱字眼”被骂上热搜的那家消费金融公司吗?

晋商银行就是这家公司的大股东。

在该事件中,晋商银行也是被监管约谈的两大对象之一。

公开信息显示,晋商银行成立于1998年, 2008年正式更名为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晋商银行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截至2020年末,晋商银行的资产总额已达到2709.44亿元在“2020年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中排名70位。

梳理近年晋商银行的信息,不难发现其内部管理还待完善。

例如今年6月底,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披露的处罚信息显示,晋商银行被罚款92.7万元,具体违法违规事实包括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违规中晋商银行也有在职干部和员工被处罚。包括时任董事王培明、时任首席运营官牛俊、时任运营管理部总经理张锦霞、时任网络金融部项目经理陈原、时任资产管理部运营经理张含等,几人被罚款1万到7万元不等。

小摩:美能源板块将出现爆发性轧空行情!

近日,摩根大通在一份报告中调高了标准普尔500指数的目标点位。

摩根大通表示,由于股票回购潮即将到来,因此将在市场上掀起浪潮,而消费的复苏也将抬升股指估值。

因此,摩根大通将标准普尔指数的预估每股平均收益额外上调5美元至205美元,并将年底的SPX目标点位定为4400至4600美元。

虽然摩根大通的首席股票策略师Dubravko Lakos-Bujas看好非必需消费品(即零售、旅游和休闲)、半成品和银行等所有领域,但他认为有一个行业最有可能在近期大幅走高——能源

他认为,能源股将走高的背后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大型能源公司现在的FCF收益率约为10%;在2022年布伦特原油70美元的场景下,大市值能源股的相对估值现金流(FCF/EV)收益率为8%。这表明市场预计油价将在不久的将来会下跌,能源股将走高。

其次,Dubrakvo声称能源行业有越来越大的可能性出现急剧的逼空现象并走高,因为目前能源股与石油基本面严重脱节,这在30多年里也十分罕见。

也就是说,石油和能源股之间的差异使得能源股需要上涨约40%才能赶上石油的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