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财经资讯

否认重启封锁,但福奇称美国“会变得更糟”

随着Delta变种毒株扩散,美国疫情再度加剧。拜登政府首席医疗顾问安东尼·福奇(Anthony Fauci)认为,美国不会重启封锁,但警告称,“情况将变得更糟”。

当地时间8月1日,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在美国广播公司(ABC)的《本周》(This Week)节目中表示,不认为美国会恢复去年的封锁,但随着Delta变种毒株席卷美国,病例正在增加,未来可能出现更多的“痛苦”。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截至7月30日的一周里,新增病例比前一周增加了64.1%,平均每天66606例,为今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CDC表示,这些病例中超过80%是Delta毒株造成的。数据显示,住院率也有所上升,目前七天内平均每天有6071名新入院患者,比7月16日至22日这一周的平均水平增加了44%。

福奇认为,面对当下疫情,解决办法是接种疫苗。他警告称,美国正在见证一场“疫苗在未接种人群中的爆发”,他敦促近1亿没有接种疫苗但符合条件的美国人接种疫苗。

美国CDC上周发布了新的指导方针,建议在高感染率的地区,即使已经接种过疫苗的人也要在室内戴口罩。CDC表示,有迹象表明,接种过疫苗的人感染Delta病毒后的病毒载量与未接种疫苗的人一样高。

福奇和其他几位美国高级医疗官员在周日的节目中,呼吁美国人遵循最新的政府指导方针,即在感染率高的地区,无论疫苗接种情况如何,每个人都要戴口罩。

“事实是,如果你被感染了,即使你没有症状,你也很可能会传染给另一个容易受到感染的人,”福奇在节目中说道,“所以,从本质上说,你是在侵犯他们的个人权利。”

7月财新制造业PMI为50.3,连续15个月扩张

7月中国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但需求扩张步伐有所放缓,需求出现15个月来首次收缩。

8月2日公布的2021年7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显示,中国7月财新制造业PMI为50.3, 较前月下降1个百分点,连续15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这一走势与国家统计局制造业PMI一致。统计局公布的7月制造业PMI录得50.4,较6月下降0.5个百分点。

7月制造业供给继续扩张,但扩长速度仅为微弱,需求则出现一年多来首次收缩。7月制造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录得16个月和15个月以来新低。出口销售收新冠疫情拖累,7月增速轻微。需求相对疲弱,导致整个行业的用工水平大致持平。与此同时,通胀压力放缓,投入成本与产出价格皆涨幅减弱。

分项来看,制造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录得近16个月和15个月新低,新订单出口指数略高于荣枯线,海外不同地区疫情分化,对出口影响此消彼长,总体维持稳定。

制造业就业指数略高于荣枯线,这也是该指数连续四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伴随就业市场的稳定,积压工作数量略有增加。

通胀压力略有缓解。7月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双双下降,后者降幅更大。购进价格指数仍大幅高于荣枯线,受访企业表示原材料价格仍然高居不下,尤其是工业类金属价格高企。值得注意的是,购进价格指数已连续8个月高于荣枯线5个百分点以上。

部分受访企业反映,客户需求相对疲弱;另有企业反映,产品出厂价格上扬抑制了销售。分类别数据显示,投资品类新订单增长强劲,但消费品和中间品类新订单减少。

总体而言,7月制造业扩张势头边际放缓。市场供给继续扩张,需求开始承压。就业市场维持稳定,企业增加雇员和原材料采购方面态度谨慎。通胀压力部分缓解。

对于未来新一年的的生产增长前景,中国制造业普遍感到乐观,但乐观程度下滑至3个月低点,企业忧虑全球疫情未知何时才能受控,担心供应链继续收阻扰。

7月财新制造业PMI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国民经济恢复基础并不牢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企业家信心亦需呵护。

涪陵榨菜吃不好,贵州茅台也不好喝了

步入而立之年的90后很忙。

买房的主力,买车的主力,买家电的主力,买家居的主力,甚至,还是三孩的主力… …

随着消费者主体年龄结构的变化,很多行业龙头惊讶的发现,原来那套已经固化成型的营销模式,失灵了。

比如格力电器,董小姐也放下身段跑到直播间试图打动90后,而直播经济的主要受众群体,就是以90后为主。

传统消费品的销售模式,是厂家全国范围内建立经销商体系,经销商的业务员到处跑订单,通过这些渠道商送到各地的商超。

所谓渠道为王,就是如此。

格力的经销商遍布每一个县城,公牛的经销商遍布大街小巷,海天最大的财富是数千家经销商… …

相对特殊一点的,是贵州茅台,公司和经销商并不是完整的共生模式,而是更加强势,但长期以来,茅台的经营模式也是依赖经销商为主。

1、贵州茅台的悄然转型

年初的时候,在机构抱团的驱动下,茅台股价冲上2600块。中信证券更是信心百倍的预测茅台股价将超过3000元。

然而事与愿违,茅台不仅没有上3000,反而跌到了1600,市值蒸发1.2万亿。

在此背景下,整个白酒板块都跌的七零八落。

刚刚发布的2021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基酒产量 5.03 万吨,其中茅台酒基酒产量 3.78 万吨、系列酒基酒产量1.25 万吨;实现营业收入 490.87 亿元,同比增长 11.6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46.54亿元,同比增长 9.08%。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星空数据

2020年上半年,茅台基酒产量3.67万吨,2019年上半年,茅台基酒产量3.44万吨。

所以那种茅台酒产能受限的说法可以休矣,只要茅台想,不管用什么办法,基酒的产能就可以是无上限的。

和其他消费品一样,作为消费品种的顶级“奢侈品”,贵州茅台也面临着消费群体转变的危机。

很多投资者甚至消费者,都对茅台的畅销程度持坚定的信心,认为90后早晚会知道茅台的好。

但是,黄牛市场的存在,掩盖了茅台在市场上的真实消费情况。和其他品牌不同的是,茅台的购买和消费不完全成比例。

根据腾讯发布的《白酒行业发展洞察报告》,80后、90后已经成为白酒的主要消费群体,消费场景也由政商消费为主转变为大众消费为主。随着消费群体的更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了“娱乐”“品味”而饮酒。

大众消费和政商消费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一是价格亲民;二是场合发生了变化。

这对于老气横秋的白酒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茅台是如何应对市场变化的的?

1、强推价格更低的系列酒

动辄几千块的茅台,对于年轻人来说,虽然不是买不起,但买得起也必然是低频消费,为了吸引住更多消费者,茅台广推系列酒。

茅台的营销费也大部分用在了系列酒方面,目前茅台已经孵化出了多个销售额过10亿的子品牌(习酒过百亿,赖茅过10亿),这些子品牌设计更加时尚,面向的客户群体也更加年轻。

2、压缩经销商体系

经过连续三年的整治,茅台的经销商几乎缩水了三分之一。

而“节约”下来的茅台份额,都转移到了电商、大型商超直投等渠道。既提高了利润,又能一定程度上防止黄牛囤货(实际效果另议),一举两得。

茅台的危机感,要比投资圈的酒王们更为强烈。

2、涪陵榨菜

茅台酒最好的下酒菜是什么?

有个酒量以斤计的朋友说,不需要山珍海味,只需要一包涪陵榨菜。

作为曾经的大白马,涪陵榨菜这两年的表现并不能让投资者满意。2021年的半年报虽然实现了营收规模的增加,但净利润却发生了下滑。

增收不增利,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营收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涨价,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涨价。2021年,榨菜的主要原材料青菜头涨幅超过30%,导致成本剧增。

换言之,公司的销量并没有明显提升,进入了瓶颈期。

问题就出在,和大部分快消品一样,涪陵榨菜开始面临消费者群体转型的巨大变革。

涪陵榨菜是如何应对市场变化的?

半年报上是这么说的:长渠道大批发营销模式向扁平化直控终端营销模式转变,积极拥抱社区团购、生鲜超市等新兴渠道实现公司产品的销售,最大化实现渠道做透、下沉。

对于涪陵榨菜来说,传统的渠道已经远远跟不上消费者的变化。公司也在尝试新零售、直播经济转型。

谁曾想,曾经坚不可摧的渠道,一夜之间被历史车轮碾过。

在电商领域的布局,涪陵榨菜尚未完全完成,还充满许多不确定性。

在销量遇到瓶颈期的时候,公司在2020年破天荒的进行了定增,目的是为了新建20万吨产能的榨菜生产线。

而涪陵榨菜现在的总产能,也不过20万吨多一点,等于再造一个涪陵榨菜。

还有那么大的市场吗?

3 、转型时代

连贵州茅台、涪陵榨菜这种非常传统的消费品都不约而同的在减少经销商,可以预见,随着互联网技术深入到方方面面,厂家可以直接面对消费者,经销商模式正在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

同时,有些从事策划、代运营的公司可能会迎来巨大的商机。

举个例子,大部分新能源车品牌不做4S店,充分利用官网、公众号、微博、抖音等线上平台实现直接触达消费者。

这是新消费时代的特点,也倒逼着全行业进行转型。转型意味着风险,也意味着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