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osts by XM

“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大有文章

事件

据新华社7月15日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简称《意见》)。

核心观点

1、本次《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在“固本培元”总基调下,一系列宏观改革政策加快出台,此次发布的《意见》支持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是进一步推动局部领域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全国主要五大城市群中,长三角具有显著的产业集群优势与金融中心等核心资源禀赋,致力于成为本轮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领头羊,上海浦东新区关于自主创新、产业优化、资源配置等领域的改革试点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积累更多实践经验。我们提示重点关注《意见》对浦东新区提高自主创新、支持高端产业发展、加大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等方面做出的重点部署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

2、《意见》重点发展产业方向和配套支持措施有哪些?

与“十四五”规划一脉相承,“创新”成为浦东新区新发展阶段的重要关键词,产业发展方向聚焦集成电路、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等领域,并且提出税收优惠、外贸便利等配套措施。

一方面,予以创新产业所得税优惠。《意见》提出研究在浦东特定区域对符合条件的从事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等关键领域核心环节生产研发的企业,自设立之日起5年内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已在上海临港新片区试点);在浦东特定区域开展公司型创业投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试点,在试点期内,对符合条件的公司型创业投资企业按照企业年末个人股东持股比例免征企业所得税,鼓励长期投资,个人股东从该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按照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已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

另一方面,加大对关键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意见》提出聚焦集成电路、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推动超大规模开放算力、智能汽车研发应用创新平台落户。具体支持措施包括:允许浦东认定的研发机构享受进口自用设备免征进口环节税、采购国产设备自用的给予退税政策;研究对用于临床研究的药品免征进口环节税;对企业研发进口微量耗材在进口许可、通关便利、允许分销等方面研究予以支持等。

3、《意见》提出的促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政策有哪些?

推动市场改革方面,《意见》提出研究在全证券市场稳步实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在科创板引入做市商制度;适时研究在浦东依法依规开设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股权份额转让平台(首次提及),推动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股权份额二级交易市场发展等。加大金融开放方面,《意见》提出要研究探索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等开展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试点,支持浦东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支持在浦东设立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试点允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使用人民币参与科创板股票发行交易等。

4、本次《意见》发布对A股市场有何影响?

整体来看,《意见》继续强化支持经济结构转型信号,规则、标准等基础制度创新开放与资本市场体系完善等基础设施的优化有望更好地服务和引领实体经济发展,整体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优化市场生态,进一步提升市场风险偏好。行业配置方面,转型对应的创新成长方向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受益于改革政策支持有望延续高景气。

结合下半年市场行情展望来看,我们维持中期策略观点不变,资本市场结构性分化仍将持续,成长风格主线有望继续演绎,建议关注半导体、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等高景气产业链上各环节投资机会的扩散。

风险提示:1)国内经济发展不及预期,增长压力加大;2)资本市场改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3)全球政治博弈加大,海外风险事件爆发。

为了对冲下行风险 美股空头头寸创三年新高

近来,美股偶有震荡,小盘股遭受冲击,但大盘整体仍在高位。

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期权交易员一直在拼命买进用以对冲下行风险的看跌期权。

由此,标普500指数3个月远期看跌期权相对于同期的看涨合约的隐含波动率,达到了201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简而言之,尽管美股还在上涨,但投资者的焦虑情绪也正在上升。

对此,交银国际首席策略师兼研究部主管洪灏也发出了调侃的声音:

一切或许正如Susquehanna International Group分析师Chris Murphy在研报中指出的那样,令人担忧的一点在于,如果市场情绪恶化,近期触及新低的股票之间的相关性将大幅上升,这将导致股价同步下跌。

相关性目前还很低,但如果情况发生变化,所有因素就将开始共同移动,波动性可能迅速上升,而标普500指数可能下行。

市场已经消化了相关性日益增强的影响。

目前,这一隐含相关性已经开始从接近历史低点的水平回升:

与此同时,近几个月来美债收益率与美股的正相关性已显著脱钩,也就是说美债投资者也已经不买了,这或许是针对美股市场所发出的另一大预警信号。

对此,金融博客ZeroHedge不禁提问:考虑到如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已经承认美联储正在讨论如何缩减购债规模相关事宜,那么期权交易员和债券交易员是否已经提前意识到美股即将出问题了呢?

美通胀未来数月还将猛升 耶伦影响购房者

在连月通胀指标爆表后,美国财长耶伦发出了高通胀的警告。

美东时间7月16日周四,耶伦接受采访时称,她预计,未来数月,美国的通胀率还将迅猛上升。

“我们还将有多个月的迅速通胀(上升)。所以我不会说这是一个月的现象。而我认为,在中期内,我们会看到通胀向正常水平回落。不过当然,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它(通胀)。”

耶伦表态前,本周刚刚公布的6月美国CPI和PPI增幅均超过市场预期,CPI同比增5.4%,再创2008年8月来最大增幅,PPI同比增7.3%,创有纪录来最快同比增速。5月CPI和PPI分别同比增长5%和6.6%。上月末公布的标普凯斯席勒全美房价指数4月同比上涨14.59%,刷新了最高月同比涨幅纪录。

这些通胀指标激增无疑加剧了外界对通胀遏制经济复苏的担忧。房价高涨已经导致美国新屋销售户数创一年新低。外界还担心房产泡沫。波士顿联储主席Eric Rosengren上月末就警告,美国无法承受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这可能影响2%这一联储通胀目标的“可持续性”,威胁金融市场稳定。

耶伦本周四否认会有爆发金融危机的危险,同时承认她担心购房者受影响。

“我认为我们不会看到2008年金融危机前夕的那种危险,那是截然不同的现象。可我的确担心,房价上涨会给首次买房的家庭或者低收入家庭制造的压力,以及供房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本周公布的CPI和PPI均猛增,但美国国债收益率连日下降,衡量市场通胀预期的指标——5年和30年期美债息差也低于今年5月所创的13年来高位。本周三和周四,耶伦在美联储的接班人——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国会听证会一再表示,还没有到撤除宽松的时候。他重申的宽松立场缓和了债市对美联储被迫提前撤走QE的担忧。

周三鲍威尔,未来几个月通胀都可能保持高位,但最终会回落至2%的美联储长期通胀目标一线,联储正密切关注其对“通胀暂时走高”的预判是否正确。周四鲍威尔重申,若通胀路径或长期预期大幅且持续超出目标范围,联储将作出回应。

耶伦周四称,通胀预期的指标在中期内仍完全在掌控之中,这些预期实际上是定价行为的推手。所以关键是要仔细监控它。她相信它们会平静下来。至于美债收益率,耶伦认为,债市在表达通胀确实仍在掌控中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