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osts by XM

花旗大幅提高比亚迪目标价

上周末,花旗银行发布报告,予比亚迪“买入”评级,分别将比亚迪港股和A股目标股价从此前的410元港币和352元人民币分别提高至536元港币和461元人民币,涨幅超过30%。

此次提高目标价主要是出于对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需求猛增,以及其长期的成本结构优势的考虑。

周一收盘比亚迪A股大涨9.2%,但随后连续两天回调,今日收盘跌2.3%,报269.6元人民币。距离花旗最新的461元人民币的目标价,还有71%的上涨空间。

预计新能源汽车出货量持续增加

出货量方面,花旗预计比亚迪9-12月的每月新能源车出货量预计分别为6.8万、7.4万、8.1万和8.7万台。

8月份,比亚迪新能源销量60858台,同比增加超过3倍,加上新能源汽车订单逾23万台,花旗预计相关积极催化剂可持续至第四季。

比亚迪从2008就开始布局芯片研发和生产,目前其MCU芯片装车量已突破千万,因此与其他OEM公司相比,比亚迪几乎没有芯片短缺问题。

另外,三季度其新产品线表现强劲,加上下半年至2022年电池产能继续提升,花旗将比亚迪2021-2023年新能源汽车出货预测量分别升至57.7万、118万、158万台,并相信在今年下半年及明年其市场份额将继续扩大。

净利润或将翻番

该行重新估算了比亚迪出货量及利润之后,将其2021-2023年净利润预测分别提高至41.2亿、95亿和181.8亿元人民币。

报告称,比亚迪汽车部门将受益于销量激增,预计下半年毛利率将提高至21.1%,环比增长1.6个百分点。

下半年至明年,新能源车单台净利润将提高至1.3万-8.5万元,这意味着新能源车部门在下半年和明年能分别实现2%及2.1%的净利率。

桥水创始人:中国的投资机遇不容忽视

据彭博报道,达利欧指出,亚洲特别是中国的投资机遇不容忽视,他承诺将自己的个人投资和家族办公室在慈善事业方面拓展到中国市场。

当提到他的家族办公室计划时,达利欧表示:

这是极不能忽视的一部分,不仅因为中国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机遇,而且如果你不参与其中,就会失去激情。

因此,我们的目标是在经济和投资方面都做到这一点。

他还提到了他前往亚洲访问和工作的经历,他在1984年曾首次访问中国,之后他的家族办公室在2020年开设至新加坡。

达利欧在7月下旬将中国市场的波动描述为“仅仅是小幅摇摆”,这也并不是达利欧第一次发声表达对中国市场的青睐。

达利欧在CoinDesk的一次活动中接受访问时称,中国有着有吸引力的债券市场,有吸引力且更加开放的资本市场。而且,随着他们更加开放,大型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央行等等,将认为自己在中国投资的权重不足。中国的资本市场吸引投资,将推动人民币升值。

同时,他在5月也曾表示, 人民币将比预期更早地成为全球储备货币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同样看好中国市场。

此前,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认为,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规模和成熟度不断提升,应该加大对中国股票和债券的配置,建议投资者将对中国的敞口提高至多三倍

贝莱德投资研究所对中国资产的推荐配置,是MSCI全球指数等多元化全球投资组合的“两到三倍”。中国目前在MSCI全球指数中的权重为4.2%,是第三大组成部分,但贝莱德认为,中国的权重应该接近10%。 

经济开始复苏,考验欧洲央行的时候到了

北京时间9月9日晚19:45分,欧洲央行将公布最新利率决议,随后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将会召开新闻发布会。

在欧元区经济企稳之际,市场高度关注欧央行对于PEPP购债计划的表态,目前市场预计,欧央行可能在9月会议上对PEPP购买量进行微调,购买量可能恢复到今年3月前的水平,从目前的每月800亿欧元降至600亿欧元。

对于PEPP购债计划何时结束则将取决于未来疫情的发展状况,相关讨论可能会等美联储12月会议之后进行。

PEPP购债计划缩减在即?

自疫情爆发以来,欧洲央行为欧元区提供了创纪录的货币支持。自今年3月会议以来,欧洲央行一直以“大幅增加”的速度进行紧急抗疫购债计划(PEPP)购债,以支持受疫情打击的欧元区经济。

目前欧元区的经济增长数据已经企稳。最新数据显示,欧元区第二季度GDP同比终值录得14.3%,为有数据纪录以来最高水平。这为欧央行缩减购债计划提供窗口,欧央行鹰派呼声渐涨。

立场鹰派的荷兰央行行长、欧央行管委Klass Knot此前表示,欧元区的通胀前景“已经显著改善”,足以合理化PEPP购债计划“立即放缓”,并在明年3月按原计划彻底结束PEPP购债,但2015年开始执行的常规量宽购债APP应继续进行。

但欧洲央行(ECB)首席经济学家Philip Lane认为,目前缩减其1.85万亿欧元的PEPP购债计划仍然为时过早。相关购债计划可能进行微调,这样欧洲央行才能够维持“有利的融资条件”。

路透社调查显示,市场目前预计欧洲央行的流行病紧急购买计划 (PEPP) 下的购买量可能会从目前的每月800亿欧元降至600亿欧元(恢复到3月前的购买规模),然后在明年初和计划3月结束之前进一步下降。

摩根士丹利则预测认为,欧央行将维持目前的购债计划至少到今年年底,2015年开始执行的常规量宽购债APP也将继续进行。

丹斯克银行首席策略师Piet Haines Christiansen表示,在购债计划进行微调的同时,欧洲央行可能同时强调,如果需要,可以灵活地增加购买量,而且任何放缓购债都不是缩减。

PEPP购债计划何时结束?

尽管欧央行鹰派呼声渐涨,但目前市场普遍预期,欧央行9月会议只会对PEPP未来命运进行初步讨论。购债计划是否如期于明年3月结束将取决于未来疫情发展。

市场普遍预计,12月是最有可能就PEPP未来命运进行讨论的时间点。

自欧洲央行上次会议以来,市场对美联储缩减购债规模的预期有所上升,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央行已经启动加息进程。

考虑到欧洲央行可能是最后一批退出大流行时期刺激措施的央行之一,美联储的刺激政策大概率将影响欧央行的退出进程。今年早些时候,美国经济强劲复苏的预期引发国债收益率跳涨,这直接拉升欧元区借贷成本。

Eric Sturdza Investments投资组合经理Eric Vanraes指出,考虑到政策影响,(欧央行)等美联储12月会议之后对PEPP结束进行讨论才是最合理的时间点。

通胀是否是暂时的?

欧央行对于通胀问题的表述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此前数据显示,欧元区8月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长3%创十年新高,剔除能源和食品后的核心CPI通胀上涨1.6%,为2012年来最高。

作为“欧洲最怕通胀的国家”和欧元区最大经济体,德国8月CPI同比上涨3.4%创十三年新高,上一次通胀率达到该水平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夕。德国央行预计年底通胀或高达5%,受去年下半年临时下调销售税的影响。

但以欧央行行长拉加德为首的官员们坚持认为,明年欧元区通胀会再度放缓,今年高企只是临时现象。目前欧洲央行重点关注的薪资压力仍保持温和。

目前欧央行预计,由于一些临时性因素,欧元区今年的整体通胀率将升至1.9%,然后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降至1.5%和1.4%。

欧央行7月修改了前瞻指引,承诺在2%的通胀率“比预期中大幅提前”并且可持续出现之前不会加息,并把首次加息和更加显著的通胀上涨相联系。

但央行内部对这一指引存在明显分歧,一些管委认为,欧央行还应放松对“坚持APP项目购债直到马上开始加息之前”的承诺。这些也将成为市场的关注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