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osts by XM

开源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牟一凌:南下资金持续流入是重要力量

开年以来,南下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引爆”沉寂已久的港股行情。在南向资金日流入规模屡创新高背景下,近期有内地机构更是提出了“跨过香江去,夺取定价权”的口号。

那么,沉寂已久的港股市场,为何成为资金关注重点,港股未来走势又将如何呢?就此,澎湃新闻记者专访了开源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牟一凌。

开源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牟一凌南下资金持续流入,公募基金是本轮主力Wind数据显示,开年以来,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金额屡创历史新高。截至1月29日,南向资金年初以来合计净流入规模已超3000亿港元,达3106.23亿港元。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主要是两方面因素所致。”牟一凌说,一方面,是港股绝对数上相对较低的估值,另一方面,则是港股存在有A股未上市和缺乏的板块的核心资产。因此,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本质上是国内权益配置需求的溢出。

同时,牟一凌认为公募,南向资金开年以来的表现,背后也隐含着国内投资者的两大预期:一是相信经济复苏会持续,市场会向好。二是预期全球和国内流动性水平不会快速收缩,于是继续去进行核心资产抱团的扩散。

资金构成方面,牟一凌表示,虽然当下南下存量资金结构中,可能仍以险资为主。但是,多方面综合来看,本轮南下资金中,公募基金是重要边际力量。

“首先,新发基金数量可观,近期潜在能投资港股的基金数量与占比均在提升。其次,随着市场近期对港股相关基金的申购热情很高,为公募南下提供了‘弹药’。再次,从近期公布的2020年四季度基金持仓中,可以看到了公募持有港股的市值以及占比在提升。”牟一凌指出。

“此外,从另一个视角看,本轮南下净买入最多的行业,是软件服务、电讯、石油、天然气、半导体等行业,其中高景气资产偏多,与此前买入风格不同,但契合公募资金改善自身组合的需求。”牟一凌进一步指出。

展望后市,牟一凌说,作为本轮南下资金重要边际力量的公募基金,当下已经在高仓位运行。因此,来自负债端的增量资金,会成为南下资金能否持续净买入的关键变量。

“当下,由于到期理财产品的减少,居民入市的替代效应减弱,开始更加依赖于赚钱效应。同时,当下已有部分居民开始选择赎回兑现浮盈,加之港股自身估值水平纵向比较已并不低。因此,全球和国内流动性的变化,均将对下一步南向资金的走势,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牟一凌强调。

港股投资需注意浮盈兑现

南下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引爆”了沉寂已久的港股行情。Wind数据显示,年内恒生指数涨幅一度超过10%,1月25日恒生科技指数还首次站上10000点。

牟一凌说,港股市场暴涨背后的刺激因素有很多。一方面,与中国基本面相关资产的边际改善、AH溢价相对较高、绝对数上估值相对较低等因素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以公募基金为主的投资者,相信经济复苏会让市场持续向好,同时全球和国内流动性水平也不会快速收缩,因此继续去进行核心资产抱团的扩散,买入未来A股上市的港股成长类资产。

不过,牟一凌指出,当前,AH溢价已经在快速下行。同时,风险溢价水平方面,港股处于历史低位,这意味着当下港股已并不便宜。

牟一凌进一步指出公募,在南下资金冲向港股的同时,外资配置型资金在抛售南下资金本轮的主要买入标的,并大幅净买入A股的金融地产,已经释放出“港股”偏贵的信号。同时,本轮南下资金的重要边际力量公募基金,当下整体仓位较高。

牟一凌提醒投资者,在能看到的未来范围内,市场因素似乎对港股不太有利。一方面,如果疫情反复超过投资者预期,全球风险资产都会出现波动。反义,如果疫情控制顺利,流动性又会有正常化过程,对于港股内高估值资产也不是好消息。虽然这个时点还没有到来,但投资者应该对港股提高警惕,注意浮盈兑现。

南下资金难夺“定价权”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向资金日流入规模屡创新高背景下,近期有内地机构更是提出了“跨过香江去,夺取定价权”的口号,赚足了市场关注度。那么,这一情况能否发生呢?

牟一凌说,综合来看,夺取市场定价权需要满足多个条件,如低位进入,基于基本面在市场中找到价值认同的同伴,以及足够大的资金量。

“但是,从风险溢价角度看,当下港股可能并不便宜,对于港股‘原住民’来说,当下港股继续上行可能缺乏潜在价值认同。南下资金如果要‘夺定价权’,需要面对当下数倍于自身持仓且观点有所分歧的海外机构投资者。”牟一凌指出。

因此,牟一凌认为,当前南下资金难夺“定价权”。牟一凌说,相较于“定价权”之争,寻找对手盘优势较弱的板块,进行基于基本面的价值发现,是更务实的做法。

牟一凌提醒,当前A股低估值的银行、地产板块,已经成为北上资金近期买入的主力方向。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举报/反馈

加息 VIX恐慌指数显著上升今年难现“年底上涨”行情券商AJ

在价值股和防御型股票从上周的跌势中反弹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周一(12月6日)上涨1.9%,创下2020年11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这也是道指今年出现过的最大的涨幅之一。标普500指数上涨1.2%,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幅为0.9%。

“12月4日消息面向好加息,”美国白宫首席医疗顾问福奇上周日称,初步报告显示,与德尔塔相比,新型变异毒株奥密克戎(Omicron)造成的新冠感染程度可能比较轻。此外,中国央行昨日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此举意在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在之前几个交易日里加息,奥密克戎的出现和美联储提前结束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导致美股市场大幅回落,上周五(12月3日)衡量股市波动性的VIX恐慌指数飙升到了32左右,而10月下旬时该指数还处在15左右的水平。周一VIX指数降到了27.18。

《巴伦周刊》认为,目前投资者还没有脱离险境,接下来股市仍会对有关奥密克戎的消息非常敏感。此外,另一个影响投资者情绪的因素是美联储的政策走向,投资者仍应做好迎接波动的准备。

VIX恐慌指数显著上升

美国加息其他国家加息_美联储不加息加息意味着什么_加息

《巴伦周刊》的资深主管编辑劳伦·R·鲁布林(Lauren R. Rublin)和副编辑本·列文森(Ben Levisohn)对本周金融市场、行业板块和个股的前景进行了探讨。

一、波动加剧,今年难现“年底上涨”行情

券商AJ Bell分析师拉斯·莫尔德(Russ Mold)说:“我们仍处在猜测奥密克戎的影响究竟会有多大的阶段,在市场试图搞清楚情况之前,万万不可排除股市波动性进一步加剧的可能性。”

《巴伦周刊》指出,奥密克戎带来的不确定性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利空因素,而现在让股市更恐慌的就是美联储立场的转变。

加息_美国加息其他国家加息_美联储不加息加息意味着什么

鲍威尔在上周的听证会上表示,美联储将考虑加快将每月缩减购债规模从150亿美元增加到300亿美元。预计他将在下周的美联储会议上宣布这一决定。就在一个月前,美联储才宣布从11月晚些时候开始逐月减少150亿美元资产购买规模(Taper)。按照这一缩减速度,意味着美联储将在3月中而不是原本计划的6月中结束购债。

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美国失业率从4.6%降到了4.2%,劳动力参与率升至61.8%。此外,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的非制造业指数升至创纪录的69.1,制造业指数也保持在60上方,预计第四季度美国GDP增幅将达到9.7%。这些都说明经济和就业问题已经不会再对美联储加快收紧政策的步伐构成障碍。

CIBC Private Wealth US首席投资官戴夫·多纳伯迪安(Dave Donabedian)说:“鲍威尔加快收紧政策步伐的倾向非常强烈,这说明一些政策上的改变即将到来。”

德银(Deutsche Bank)策略师吉姆·里德(Jim Reid)指出:“目前投资者处在一个十字路口:虽然市场奥密克戎的担忧略有缓解,但美联储打算加速缩减购债,这二者是背道而驰的。”

《巴伦周刊》认为,这两种趋势对不同类型的股票和指数的意义也不一样。

美国加息其他国家加息_加息_美联储不加息加息意味着什么

如果奥密克戎没有人们担心的那么严重,那么经济的表现可能会比预期要好,这对经济敏感型周期股是一个利好,比如道指中的许多股票。但是,利率上升会给高估值股票带来下行压力,其中很多都在纳斯达克上市。

Sevens Report分析师汤姆·艾萨耶(Tom Essaye)说:“接下来纳指的走势可能是看某个交易日里整体股市走势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因为市场希望看到科技板块在上周晚些时候暴跌后能够企稳,只要纳指能稳定下来,整个股市就能反弹。”

MassMutual全球投资策略主管克里夫·诺林(Cliff Noreen)说:“市场正在迅速对极高的估值进行重新定价。”《巴伦周刊》认为,对于股市来说,历史上常出现的年底上涨的现象可能不会在今年出现。

二、为加息做准备,从“极其宽松”到“高度宽松”

MarketWatch认为,美联储加速缩减购债规模,是因为做好在必要时加息的准备,因为10月份美国通胀率已经达到 6% 以上的 30 年高位。美联储官员不希望看到购债行为和加息行动撞车——这类似于同时踩油门和踩刹车。

美国加息其他国家加息_美联储不加息加息意味着什么_加息

摩根大通(J.P. Morgan)美国国债策略师杰伊·巴里(Jay Barry)和杰森·亨特(Jason Hunter)撰写的研报显示,按美联储最关心的通胀指标——个人消费支出平减指数(PCE)——计算,目前实际联邦基金利率为-4%。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FedWatch数据显示,期货市场目前预计,美联储将从明年6月开始把联邦基金利率从目前的0~0.25%上调25个基点,在明年9月采取第二次加息行动,然后可能在12月采取第三次加息行动。

从现在开始的一年后,联邦基金利率将处在0.75%~1%的区间内。从其他衍生品市场的走势来看,三年后联邦基金利率将达到1.50%左右的峰值,即使通胀奇迹般地回落到美联储2%的长期目标,届时实际联邦基金利率仍然是负值。

《巴伦周刊》指出,由此可以看出,即便加息,未来美联储的政策只是从目前的“极其宽松”变成“高度宽松”。

三、股息变得更重要

美国加息其他国家加息_加息_美联储不加息加息意味着什么

美银(Bank of America)近日也做出了2022年美联储采取三次加息行动的预期,该行策略师认为,明年股市将持平,但仍有一部分股票值得买入。

美银美国经济研究负责人米歇尔·迈耶(Michelle Meyer)预计,2022年美联储将加息三次,2023年加息四次,2024年再加息一次。

该行美国股票和定量策略及ESG研究负责人萨维塔·萨勃拉曼尼亚(Savita Subramanian)预计,2022年标普500指数成份股公司的利润将增长6.5%,但该指数明年的点位可能与目前水平持平,到2022年底将保持在4600点左右。

她还预计,未来10年标普500指数的回报率可能为负,股息将成为投资者回报中更重要的一部分。过去100年股息贡献了近三分之一的股市总回报,但萨勃拉曼尼亚认为未来几年这一比例可能会更高。

萨勃拉曼尼亚指出,如果明年加息,成长股将尤其容易受到股市波动的影响。她称,拜登政府的基础设施法案预计将提高美国企业的资本支出,这一趋势的受益者明年可能会有更好的表现。

全球发达经济体中的加拿大央行将于11月初结束QE计划

财联社(北京,记者 张晓翀)讯,近日全球发达经济体中的加拿大央行表示,将于11月初结束量化宽松(QE)计划,并开始将到期的加拿大公债回笼资金进行再投资。市场人士指出,加央行此举可能影响市场对其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前景的预判。

市场人士同时指出,目前全球多数央行的货币政策已呈现出边际收紧的趋势,其背后的推动因素多为经济持续修复下就业市场好转,以及通胀压力正在抬头。不过目前国内货币政策受此影响有限,此外近期人民币汇率较为强势,为国内央行四季度货币政策操作提供了更大空间。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菊科为了抵御加拿大一枝黄花调查目的_加拿大央行_加拿大央行利率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财联社表示,若未来全球疫情不再出现大的反复加拿大央行,发达经济体将全面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全球金融环境将逐步收紧。不过疫情演变仍是重大的不确定因素,它将决定性的影响各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的步伐。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菊科为了抵御加拿大一枝黄花调查目的_加拿大央行_加拿大央行利率

王青指出,为应对短期经济放缓势头,四季度乃至明年初国内货币政策将适度向稳增长方向倾斜,此外短期国内外货币政策走向差异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可控。预计年底前后,国内出口额增速将放缓加拿大央行,人民币贬值压力或再现,但压力不会太明显。强势人民币将为央行四季度货币政策操作提供更大的空间。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菊科为了抵御加拿大一枝黄花调查目的_加拿大央行利率_加拿大央行

短期美元承压,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

加拿大央行利率_加拿大央行_加拿大一枝黄花是菊科为了抵御加拿大一枝黄花调查目的

市场人士表示,加拿大央行利率决议符合市场预期,但公布后加元兑美元快速上涨,当日收涨0.26%,不过对其他货币影响不大。预计短期内美元指数将有所承压,对人民币汇率形成一定支撑作用。继续关注周四欧州央行和日本央行利率政策对外汇市场带来的影响。

加拿大央行_加拿大央行利率_加拿大一枝黄花是菊科为了抵御加拿大一枝黄花调查目的

他们还指出,近期英澳加等国的央行行动对于全球央行加快政策转向或有催化作用,需要警惕欧洲央行和美联储被“带节奏”而加快缩减QE的步伐。

不过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美元在未来1-2个季度明显走弱的概率不大。美国经济对美元基本支撑不变,美联储Taper如果在11月开始、且力度超预期,可能提振美元,美国基建法案仍可能通过,也有望提振美元。最后,海外市场波动风险仍存,如果美股和大宗商品价格发生调整,避险情绪也将利多美元。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