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osts by XM

加息 :美联储明年3月结束购债,政策转向加速事出有因

行情图

热点栏目

客户端

美媒刊文称,美联储计划在下周的利率决议上加快Taper的步伐,改为在明年3月份结束购债。四周前的决议上,美联储预期的日子是6月份。

据悉,美联储向来有放风的传统。就在9月,美媒曾刊文称,美联储会在9月的会议上发出信号,表示美联储会在11月的会议上开始减少债券购买。最终,Taper的靴子的确在11月的决议上正式落地。

美国媒体称,在12月14日至15日的会议上,美联储官员还可能考虑修改他们的政策声明,停止将通胀上升描述为“暂时的”,并阐明他们对明年加息的展望。点阵图可能会显示,大多数与会者认为明年将至少加息25个基点。

这一突然的转变也将为美联储在明年春天而不是晚些时候加息以抑制通胀打开大门,这也标志着鲍威尔的重大政策转向。鲍威尔未来将更关注抑制通胀,而不是把重点放在提高就业上。鲍威尔在上周的听证会曾表示:

“美联储的政策正在调整,也将继续调整。”

政策转向加速事出有因

美国媒体指出,根据最近的公开讲话和采访,鲍威尔的政策态度转向在过去1个月里明显加速,因为最新的通胀数据显示,在经济强劲复苏的情况下加息,价格压力明显上升。

在11月会议之前,衡量工人薪酬的就业成本指数较第二季度上涨了1.3%,录得自2001年以来的最快增速。这让美联储官员怀疑,计划在6月结束的每月逐步减少1200亿美元的购债规模是否足够快。但尽管如此,官员们依旧通过了这一计划,一部分原因是为了避免让投资者感到意外而造成市场动荡。

而在11月会议后,多份数据加剧了美联储官员对行动可能过于缓慢的担忧。10月非农表现强劲,失业率下降至4.6%。尽管11月非农新增就业人数爆冷,失业率还是进一步下降至4.2%。

通胀方面,10月CPI年率创逾30年新高,与官方对物价将在夏季见顶的预测背道而驰。另外,10月零售销售月率也暗示,消费者支出正在快速增长。这些都促使美联储官员的态度开始转向。

多位官员早已发出信号

11月8日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称,如果有必要,我们可以比明年6月份稍早结束量化宽松。

11月18日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则表示,经济正在回暖,就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失业率正在迅速下降。

11月19日美联储副主席克拉里达在一次问答中透露,美联储可能会在12月的会议上考虑是否比计划提前结束资产购买。

而在此前的证词中,鲍威尔指出是时候停止将通胀描述为“暂时的”了,原因是人们对“暂时的”这个词有不同的定义,他还强调加息,预测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上周美联储理事夸尔斯表示,我们在新框架中说过,美联储将等到通胀出现迹象时再采取行动,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

一些曾非常关注美联储的包容性和就业承诺的官员也指出,需要更加关注通胀长期维持在2%目标之上的风险。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表示:

“如果没有更高的通胀,经济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出恢复的效果,但那些找不到工作的人可能因高通胀而付出更高的代价。通胀相当于是一种税收。”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人民币汇率由升转贬离岸汇率双双拉升超700个基点

易纲表示,央行正在密切关注近期外汇市场的波动

6.30、6.40、6.50、6.60,一道道关口被轻松击破。4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路走低,昨天已经跌破6.70的关口。在市场担心之时,央行高层昨天两次向公众表达信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终于出现大家期盼的反攻,人民币在岸离岸汇率双双拉升超700个基点。

2018年以来,人民币“先升后贬”人民币汇率,一季度高歌猛进,从4月中下旬开始一路下行,特别是最近连续下跌吞掉了年内全部涨幅,还有亏损。昨天,央行正副行长的喊话在外汇市场迅速引起反应。

今年人民币汇率由升转贬

昨天,在岸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以6.6905开盘后人民币汇率,迅速跌破了6.70、6.71和7.72关口,盘中一度贬值至6.7204。离岸人民币更是出现断崖式跳水,盘中相继失守6.70、6.71、6.72以及6.73关口,最低跌至6.7323,为2017年8月以来首次。6月14日以来,离岸人民币汇率已累计跌去3400点。

事实上,近期人民币的跌势已经在不断地刷新着历史记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自6月中旬开始走上急速贬值之路,当月累计下跌3.3%,创出自1994年中国建立外汇市场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上周人民币汇率下跌1.9%,是史上第二大单周跌幅,仅次于2015年“811”新汇改那一周。当时央行宣布调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周内贬值2.8%。

央行正副行长发言力挺人民币

昨天上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在香港“债券通”周年高峰论坛上表示,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在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货币中表现较强。

潘功胜说,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良好,经济增长的结构、质量、效益在不断改善,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和经济增长的韧性持续增强。

潘功胜表示,中国国际收支和跨境资金流动基本平衡,外汇储备充足,近些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充足的政策工具,我们有基础、有能力、有信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也是近期人民币贬值以来央行官员首次对人民币表态。

下午,央行官网发布“易纲行长就近期外汇市场情况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新闻稿。易纲表示,央行正在密切关注近期外汇市场的波动,这主要是受美元走强和外部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有些顺周期的行为。

易纲强调,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际收支稳定,跨境资本流动大体平衡。

“我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一制度行之有效,必须坚持。”易纲称。

对于货币政策下一步走向,易纲表示,将继续实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运用已有经验和充足的政策工具,发挥好宏观审慎政策的调节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在岸离岸人民币绝地反击

央行正副行长的喊话在外汇市场迅速引起反应。

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午后迅速拉升,一路收复了多个关口。昨天16时30分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官方收盘价为6.6672,较上日官方收盘价跌182点,较上日夜盘收盘涨13点。进入夜盘交易时间后,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继续收复失地,接连升破6.66和6.65关口,最高至6.6457。截至昨天18点,人民对美元即期汇率为6.6491,一天之内拉升超700个基点。离岸人民币汇率也明显反弹,在易纲接受采访的新闻稿发布一个小时后,离岸汇率已从6.73一线拉升至6.69左右。截至昨天晚上19点,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反弹至6.66左右,一天内回升逾700基点。

专家分析

人民币汇率波动未来会走向平稳

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原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认为,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呈双向波动,因此,不应对人民币贬值作过度的解读,更不能认为是央行主动引导人民币汇率的贬值。

盛松成强调应理性看待中美贸易摩擦,要正视我国金融强监管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在增加。随着我国金融逐渐稳定,对房地产的调控也在不断探索中,因此没有必要悲观。他还指出,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较强,仍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定向降准事实上也缓解了流动性过紧的压力,这是维持实体经济正常运行所需要的。今年以来,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保持基本稳定。同时,我国外汇储备仍保持逐月增加态势。

中信证券分析师明明认为,近期,人民币的贬值是对贬值预期的释放,但要防范短期超调。他认为美国的基本面和政策面并不支持美元持续上涨,所以人民币的汇率波动在未来会走向平稳。与此同时,央行会继续延续结构性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结构性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流动性层面缓和局面也将持续,利率债市场也持续利好。文/本报记者 程婕

集团:美国原油库存连续四周下降,国际油价继续上涨

市场讯息:9月12日(周三),美国原油库存连续四周下降,美国原油产量进入增长瓶颈,加之美元走低,国际油价继续上涨。

WTI 美国10月原油期货周三收涨1.12美元原油市场报告,或1.62%,报70.37美元/桶;ICE.布伦特11月原油期货周三收涨0.68美元,或0.86%,报79.74美元/桶。

12日,中国SC主力1812合约涨8.8元至531.0元/桶;近月1810涨12.6元至517.6元/桶。BDI指数收于1411,回落28点。

北京时间9月12日19时, 9月度OPEC原油市场报告公布。

OPEC月报显示,OPEC 8月产量增加27.8万桶/日至3257万桶/日,7月为3232.3万桶/日。

沙特告诉OPEC,其8月石油产量为1041.2万桶/日,较7月增加12.4万桶/日。据二手资料显示,沙特8月原油产出增加3.8万桶/日,至1040.1万桶/日;据二手资料显示,伊拉克8月原油产出增加9万桶/日至464.9万桶/日;伊朗8月原油产出减少15万桶/日至358.4万桶/日。

OPEC月报预计2019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放缓至141万桶/日,此前预期为增长143万桶/日;预计2019年对OPEC石油需求为3205万桶/日,与前次预期持平。

OPEC月报下调2018年非OPEC供应预期6.4万桶/日;预计非OPEC石油供应平均为5956万桶/日。预计2019年非OPEC石油供应增长215万桶/日,此前预期为增长213万桶/日。

OPEC数据显示:7月份OECD石油库存上涨至28.3亿桶,较最近五年均值低4300万桶。

OPEC月报认为,一些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的日益严峻的挑战,这使得全球经济增速预测面临下行风险。

北京时间9月13日16时, 9月度IEA原油市场报告公布。

IEA月报:警告油价走高,因伊朗、委内瑞拉减产幅度加大。未来三个月全球石油的日消费量将突破1亿桶,将令市场趋紧,油价面临压力,布油4月份以来每桶70-80美元的价格“可能面临考验”,或需调整。

IEA月报预计2018年第四季度全球原油需求为1.0029亿桶/日,2019年第一季度为9927万桶/日。2019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为140万桶/日,此前为149万桶/日。

IEA月报:8月欧佩克产量增至9个月高位原油市场报告,为3263万桶/日,主要受到利比亚和伊拉克产量影响。预计2018年欧佩克原油产量为3230万桶/日,2019年为3190万桶/日,与此前预期一致。

IEA月报:2018年非欧佩克产量增加200万桶/日,2019年增加180万桶/日,较此前预期变动不大。

面对美国制裁的威胁,伊朗原油出口量出现大幅下。IEA月报:伊朗8月份产量下滑15万桶/日至363万桶/日,为2016年7月以来最低;伊朗8月份出口下滑28万桶/日至190万桶/日。

IEA月报:7月经合组织商业原油库存增加790万桶至28.24亿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