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暂停人民币国际化新政吗?国际化的风险可控前提下推进
李文军
12月初,人民币兑美元询价系统盘中罕见地连续触及“跌停线”。但与此同时,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汇率“公价”却仍处上升区间。
公价走高,现价跌停,这一现象已经引起市场关注。有专家认为,建立在升值预期上的人民币国际化遭受挫折,恰恰是人为推动货币国际化的结果。因此,应暂停出台人民币国际化新政策,加速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那么,应该及时暂停人民币国际化新政吗?笔者认为,必须充分认识到,人民币国际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不会一蹴而就。人民币国际化可能会给中国带来巨大利益,也会有风险相伴而生。中国既需要顺势而为、积极行动,又需要按部就班、审慎应对,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多重的收益
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利益在于,它有望成为解决中国当前内外失衡问题的关键。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过分依赖外需,贸易顺差和资本顺差长期存在,外汇储备过高,外部失衡严重的现实难题。中国巨大的外汇储备固然与中国的出口型模式有关,但这种出口型模式的形成与出口创汇、积累外汇储备等理念不无关系。
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化,以及人民币的国际认可度和接受度的增加,就没有必要保持这么多的外汇储备,这就降低了积累外汇储备的必要性,能够避免发展外向型经济与外汇储备高企的悖论。
在商品、服务以及投资能够用人民币结算之后,中国双顺差中的一部分就将不再以外汇的形式出现,这意味着外部失衡的压力会得到缓解,外汇储备继续增加的压力也会下降。外汇储备减少必然的逻辑推演是,还可以避免外汇储备过度累积造成的流动性过剩,以及流动性过剩引发的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泡沫。此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冲掉外汇储备缩水的风险,降低因为汇率变动而造成的外汇储备价值损失。
其次,铸币税的获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最直接的收益。铸币税是指一国发行货币的成本与货币能够换取的实际资源价值之差。人民币通过国际化而成为国际货币,意味着中国可以直接以人民币进行对外支付,从而能够从国外征收一部分的铸币税。
美元作为独霸世界的国际货币,为美国创造了巨大的铸币税收入。目前在全球流通的美元现钞超过9000亿美元,大约三分之二在美国境外流通,这意味着美国征收的存量铸币税至少为6000亿美元。有关美国铸币税的研究表明,美国平均每年能获得大约250亿美元的铸币税收益,二战以来累计收益在2万亿美元左右。这些货币发行收益成为美国维持自身在世界政治、军事领域霸主地位的重要支柱。
再次,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意味着中国可以像其他拥有国际货币的国家一样,能够以本币向外国政府与投资者举债,从而避免本币与举债货币之间货币错配的“原罪”,降低发债的成本与风险。
以本币举债意味着货币发行国通常不会面临名义上的违约,因为货币发行国可以通过开动印钞机来偿还债务。能够以人民币对外举债,不仅会扩大中国利用外部资源的能力,也将大大提升中国国际收支的偿付能力和安全系数,增强抵御金融冲击的能力。
最后,人民币国际化还可能带来其他方面的收益。包括有助于降低其他国际交易通行的货币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对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影响,以及降低货币兑换导致的交易成本,从而促进中国的对外贸易与投资。同时,此举有助于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壮大,为相关金融机构带来利益,促进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壮大。
除了经济效益, 人民币国际化还可能带来巨大的政治利益。人民币国际化将使得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具有较大的话语权,这种话语权意味着制定或修改国际事务处理规则方面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风险和挑战
在看到人民币国际化可能给中国带来各方面利益的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到它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首先,人民币国际化将会对中国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带来挑战,从而影响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理论上,当货币发行国出现经济过热与通胀压力时,该国央行应该采用加息手段进行宏观调控。而在货币充分国际化的背景下,由于资本项目完全开放,央行加息将导致大量国际短期资本流入,从而加剧国内的流动性过剩。这不仅不能解决经济过热和通胀问题,削弱政府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能力,反而有可能加剧经济过热、通胀压力与资产价格泡沫,造成调控政策与调控目标的背道而驰。而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中国外汇储备的构成 收益与风险,无疑也为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带来考验。
其次,国际实践表明,货币国际化一般伴随着较长时期的货币升值过程,并进一步强化外国投资者对该货币的升值预期。持续的货币升值既可能影响本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又可能导致以外币计价的本国外汇资产出现显著的账面损失。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奉行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中国外汇储备的构成 收益与风险,外需经济规模巨大,积累了巨大的外汇储备规模,但同时出口竞争力总体上还不强。因此,任何不顾客观条件快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主张和举措都将使中国短期内面临巨大风险,从而也不利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人民币国际化在为中国赢得提高利用外部资源能力的同时,也使外国投机者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得人民币,从而增大了针对人民币进行投机的可能和风险。一旦人民币的汇率脱离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特别是人民币存在显著的汇率高估时,国际投机者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借入人民币,并在本国外汇市场上集中抛售,以打压人民币汇率,由此有可能导致人民币大幅贬值,损害人民币的国际信誉,加大中国的对外债务负担,导致支付危机。这将给中国政府的监管和调控能力带来考验。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科学时报》 (2011-12-09 B1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