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暂停两个半月28天期回购操作资金净回笼1200亿元
央行
中国基金报
经过近几日的疯狂升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6.8左右的水平一路上涨至6.5左右。记者从多位银行业人士核实到,央行近日下发文件(银发【2017】207号)调整外汇风险准备金政策,自9月11日起,外汇风险准备金从20%调整为0。在此时点之前发生的相关业务仍按照此前的规定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市场人士认为,换汇窗口期已打开,有美元使用需求的居民和企业可考虑在当前点位换汇。
北京商报
又到资金面“赶考”的季末月,央行月初就出手“呵护”市场。近日,央行重启了暂停两个半月的28天逆回购操作。不同期限的同业存单利率也在近几日先后出现短暂回落。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对9月的流动性不能过于乐观,央行还会维持紧平衡的资金面状态,同业存单利率也仍有反弹向上的压力。
9月6日,央行开展400亿元逆回购操作,其中7天品种200亿元,28天品种20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持平于前期的2.45%、2.75%。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央行自6月20日以来首次开展28天期逆回购操作。鉴于当日有16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资金净回笼1200亿元。9月至今已累计净回笼3800亿元。
对于央行在时隔两个半月后,重启28天期逆回购操作,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期限上28天逆回购正好符合市场跨季需求,反映出央行明确的维稳意图。目前,时间点上已然临近9月中旬,由于9月正好处于季末资金敏感时点,期限上正好可供市场做跨季使用,以防止市场出现流动性过于紧张的局面出现,这反映出央行维稳市场资金面的态度明确。
事实上,进入9月以来,虽然市场资金连续几日净回笼,但由于8月末财政存款投放到位,月初资金面基本无忧。除了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多数走低,被看做是反映银行业流动性紧张程度一面“镜子”的同业存单利率也有不同程度的短暂回落。从中国货币网发布的同业存单收益率曲线来看,对应股份制银行的AAA曲线,3个月期同业存单收益率从9月4日的4.65%降至9月6日的4.53%,6个月期利率几乎持平;对应城商行和农商行的AA+曲线3个月期同业存单收益率在9月5日从4.72%下降到4.54%上下,6个月期从4.83%下降到4.55%上下,9月6日又再次上涨。
对此,有机构认为,9月初的这一情形和6月相似,即经历了一段爬坡后,在央行的“呵护”下同业存单利率将出现拐点。数据显示,6月初,同业存单利率曾达到5%以上的年内高点,随后回落。而从8月开始,利率再次一路上扬,直追6月初水平。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研究员对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目前判断同业存单利率达到拐点还为时尚早。
该研究员提到的到期高峰,是指9月将有2.33万亿元同业存单集中到期,为单月历史到期最大规模。此前就有分析人士认为,银行增加的供给发行不会对流动性造成明显冲击,但利率仍有一定的上行压力。上述研究员进一步表示,一方面银行同业存单到期压力较大,在整体流动性偏紧的背景下,目前影响已经逐渐显现出来了,即从上月开始存单利率较低点上行了不少;另一方面对同业存单以及货币基金的监管逐渐出台,对于存单需求的影响也会逐渐显现,所以利率上行压力还是存在的。
而且通常来看,像6月、9月这样的季末“赶考”月,往往都是市场资金面相对紧张的月份,今年略显反常,年中考平稳过渡后,就有一些业内人士称过了个“假6月”。上述研究员表示,整体看来,9月资金面可能很难较8月出现明显宽松,一方面6月、资金面过松的情况是央行不愿意见到的,所以7月、8月央行有意收紧了流动性,9月预计央行也很难明显宽松,大概率只是以维稳为主。
美联储
身处多事之秋,美国天灾不断。
四级以上的大飓风,一个接着一个侵袭美利坚:Harvey、Irma、Jose……已经升级为二级飓风的Katia,也在向墨西哥东海岸袭来。7000名海岸警卫队员忙得马不停蹄。他们刚从得州执行完任务,就立即被抽调去了佛罗里达州和波多黎各的美国属地,为即将到来的重大灾情做准备。
灾难密集,接踵而至,堪称世纪罕见。据见闻主编精选文章《“千年一遇”刚过,“史上最强”又来了——美国这个“飓风季”影响深远》,美国已经一个多世纪没有在同一年被两个至少为四级的强飓风同时袭击。由此,美国在这个九月也将经受有史以来的最大飓风损失。其中光是刚刚过去的哈维飓风,其导致的经济损失就达到了1600亿美元。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金的人数也突然飚增了6.2万人。
这些重大的经济数据变化,可能使本来“铁了心”要加息紧缩的美联储发生动摇。
风要吹,房要倒,人在跑
四级的Harvey刚刚成为了可能刷新美国飓风损失记录的“千年一遇”飓风,五++级的Irma又呼啸而至。据预测,其最高持续风速可达220英里时,将超过官方评级标准——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的上限。一旦超强登陆,可能带来史无前例的毁灭性影响,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美联社统计,Irma可能造成25厘米左右的降雨,引发山体滑坡和洪水风险,沿岸最高掀起7米巨浪,风力最高达到60英里时。从评级标准来看,五级飓风将令大部分建筑物和独栋房屋的屋顶完全摧毁,一些房屋被完全吹走,大范围地区遭遇洪灾,海岸附近所有建筑物进水。
面对即将到来的Irma飓风,佛罗里达州长Rick Scott已经下令,让佛州中部和南部的620万居民紧急撤离。撤离的人口占到了佛州人数的三分之一,堪称美国史上最大规模“逃难”。短时间内,美国的失业人口数量可能还要急剧攀升。
扭曲的经济数据影响美联储加息节奏
Harvey和Irma飓风将使得9月份美国的经济数据失真,让美联储难以把控好加息节奏。
据美国劳工部数据,美国9月2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暴增6.2万人,至29.8万,创2015年2月以来新高。但飓风给美国的农业和制造业带来了重大打击,可能导致部分农作物和汽油价格飞涨。
美联储纽约分行主席杜德利在周五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未来几个月的经济数据解读起来将颇具难度,因为很难估量飓风过后,究竟会给经济体造成什么样的损失。 ”他还表示,飓风们有可能对加息节奏造成影响。
在今年连续加息两次后,一些美联储官员们开始怀疑在今年第三季度再次加息是否妥当。同时,利率期货市场的数据显示,投资者们对美联储在12月加息的预期正在降低。
不过,一些经济学家仍然认为,飓风并不会打乱美联储的加息节奏。加拿大皇家银行经济学家Jacob Oubina表示:“Irma飓风是个大问题,但是到了12月,它给市场带来的价格波动性将大大降低。”
五级飓风呼啸,不及白宫一斗
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资管部首席策略师Drew Matus表示,飓风对失业率和物价的影响,到12月应当基本消除。市场将走向出清。
就算不能出清,经济数据也可以做适当修正。例如,劳工部刚刚公布了首次申请失业救济金数据,多出来的6.2万人中就有5.2万来自哈维飓风肆虐过的德克萨斯州。尽管飓风对工资和物价水平的影响难以把握,但工业产出仍然可以做作类似的修正。
TD证券美国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Michael Hanson表示:“我不认为飓风会对美联储造成多么可怕的影响。12月加息会议降至,更大的却不确定性来自外围的政治环境。税改法案能否通过,债务上限问题能不能持续解决,这些问题带来的影响恐怕要比飓风要大得多。”
欧洲央行
欧元在10月欧洲央行会议之前还能走多高?针对这一问题,周五,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外汇策略研究团队做出了自己的预测。
在这方面,我们创建的一种分析框架表明,欧元/美元的长期公允价值介于1.25-1.27之间。
另一个公允价值衡量指标,即汇率波动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就是所谓的购买力平价。根据这一标准,在引起人们对欧元区国际竞争力削弱的严重担忧之前,欧元/美元可能突破1.30。
总的来说,9月欧洲央行会议后的外汇价格走势可能暗示,欧元/美元仍可能在10月走高。
与此同时,三菱东京日联银行外汇策略研究团队也指出,欧洲央行在9月会议上调整了通胀预期,以及德拉吉行长确认量化宽松计划正在被编制的事实,并将在10月公布,强调欧元升值需要改变货币政策的路径。
我们猜测,在量化宽松计划被调整之前,市场可能会看到欧元/美元升至1.2500美元的空间。
外界对欧洲央行被迫改变政策正常化计划的臆测升温,可能会对欧元/美元在1.20上方的升势放缓产生更大的影响。但这可能只会在1.2500以上水平产生巨大影响,届时欧洲央行再次下调通胀预期将难以避免。
加拿大央行
就在几天前,诸多经济分析师还发布分析说,加国央行短期内不会再次急于加息,下次加息可能是10月,或者更晚一些时候。路透社调查的经济学家们也倾向认为,加行9月份加息的概率只有25%,10月份加息的概率为75%。显然,外界觉得,加行即使要加息,应该也要等到10月份。
然而,经济学家们话音未落,就“惨遭”加国央行打脸。北美时间2017年9月6日,加国央行在没有任何暗示的情况下,宣布加息25个基点,使隔夜利率涨到了1%。这一举动简直就像专门“反经济学之道而行之”,令多数经济学家头脑发懵:加国央行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加息消息出来后,有人抱怨加行行长波洛兹不按套路出牌,缺乏整体性的规划。人家美联储加息,还在加息前发表前瞻性指引,反复与市场沟通呢,而加国央行完全是随性来,没有任何引导,这次央行加息会议后,甚至连记者招待会都没有,一言不合就这么加息了。
怨归抱怨,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行事特色,外界只能适应。另一方面,至少三年前,波洛兹行长实际上公开表示过,加行不会仿效美联储,加息前给出前瞻性指引;加息没有时间表,到了加息时刻,市场自然会明了。就此而言,这次外界预测失灵,问题恐怕不在于波洛兹行动突然,而在于大家根本没有将波洛兹的话当回事。
加行在加息声明中表示,近来的经济数据比预想的更为靓丽,消费支出增长强劲,就业数量和工资收入增长稳健,商业投资和出口全面复苏;由于近期税收和房屋金融政策的变化,房地产市场趋于冷却。因此,加行坚信加拿大经济基础更为牢固和自足,有必要取消大多数货币刺激政策。
在这里,加行给出的加息理由很明确,即2017年上半年经济强势复苏,表现抢眼,加息是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但问题是,去年还愁云惨淡的加拿大经济,转过年来就真得完全复苏过来了吗?即使复苏,就能保证持续下去吗?加行自己都预测,下半年经济增长会有所放缓。
汇率
金秋9月,人民币汇率涨势如虹。9月8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升237个基点,报6.5032,为第十个交易日连升,不仅创下2016年5月12日以来的新高,也创下2011年初以来最长连涨纪录。回想今年年初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还在6.95附近徘徊,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是如果继续下跌该怎么办。谁知短短8个月后中间价就猛升至6.5,今年的累计涨幅已超过5%。那么,人民币还能继续涨下去吗?人民币升值,又能给普通投资者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呢?
换一万美元省4500元人民币
罪近一轮的人民币中间价连续涨势始于8月28日,当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6353,比上一交易日上涨226个基点。此后9个交易日内,人民币中间价平均每天上涨幅度超过154个基点,十天内总共上涨1547个基点,在图表上走出一条陡峭的上升直线。即期汇率方面,在岸人民币和离岸人民币甚至纷纷升破6.49关口。9月7日的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最高升到了6.4865,创下近16个月新高。
一周以来,人民币不仅对美元升值,对欧元也在升值。对欧元中间价从8月29日的1欧元对人民币7.9333元,升到9月5日的1欧元对7.7610元,是今年4月以来升值最快的一周。不过从9月6日起,人民币对欧元开始小幅回落。与此同时,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报价也在小幅持续攀升。
自6月底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上涨势头可谓势如破竹,短短110天就从6.8左右一直涨到6.6左右。至今人民币今年已经累计上涨超过5%,不仅远远超过余额宝等货币基金的收益,而且跑赢了许多银行半年期理财产品的收益。
换汇方面的影响则更加直观。以1万美元为例,2017年年初的汇率差不多是6.95,兑1万美元需要69500元人民币,而9月9日中国银行挂牌的现钞/现汇卖出价是6.51,也就是说同样兑换1万美元,现在只需要65100元人民币。短短8个多月,兑换1万美元就可节省将近4500元人民币。
外汇储备连续7个月回升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升值,中国的外汇储备也在8月实现了七连涨。中国人民银行9月7日更新的官方储备资产表显示,截至8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为3.09万亿美元,较今年7月增加108.07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时说,8月,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和外汇市场供求延续基本平衡格局;国际金融市场上,资产价格有所上升,推动外汇储备规模出现上升。这是外汇储备连续第7个月出现回升,也是2014年6月以来首次七连升。
2014年至今,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经历了高峰,也经历了2016年的快速下降。在连续六个月缩水后,今年1月外汇储备余额跌破3万亿美元,一度引起市场的紧张。不过从今年2月起,外汇储备出现连续回升,3月外汇储备小幅增加39.64亿美元,4月则扩大增幅至204.45亿美元,5月则增加240.34亿美元,6月增幅回落到了32.22亿美元,而7月外汇储备的增幅再度扩大到239.31亿美元,8月增幅有所回落至108.07亿美元。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认为,外汇储备是一个连续变量,没有必要过度纠结于某一整数关口。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外汇储备在合理区间内有一定的下降是可接受的。纵向看,1993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只有212亿美元,近几年最高时接近4万亿美元,现在是3万多亿美元,仍处于较高水平外汇储备准备金,而历史上也只有中国和日本的外汇储备达到过万亿美元以上。横向看,截至2016年末,全球外汇储备总量为10.79万亿美元,我国占到了全球外汇储备总量的28%左右。即使我国现在的外汇储备减少一半,仍是全球最高水平。而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如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都仅持有很少外汇储备。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我国对持有美元等外汇储备资产的需求势必减少。但近期保持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有利于稳定预期、保持对外经济平衡。
升值趋势能否延续?
那么,近期人民币汇率的变化,究竟是短期阶段性升值,还是长期趋势性的走强?目前市场上针对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和升值趋势能否延续,形成了两种观点。以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为代表的一派认为,2017年人民币升值并非昙花一现,而是趋势逆袭。中美两国基本面对比的拐点在2016年下半年已经出现,2014年以来的人民币贬值趋势在2017年结束。中国经济逐渐稳定进入L型下半场、资产价格泡沫风险逐渐化解,中美基本面对比将进一步带动人民币走强,“人民币强势、美元弱势”格局确认。而以申万宏源首席经济学家李慧勇为代表的阶段性升值派则认为,人民币没有持续升值的基础。随着近期人民币大涨,补涨需求已得到部分释放,而美元指数也已由底部开始回升。随着美元利空逐步释放,且美国下半年经济有望保持相对强劲;出于背水一战的考虑,在中期选举前特朗普税改大概率也将取得进展,预计后续美元仍有一定升值空间。人民币呈双向波动才是未来的常态。
一国本币对外升值或贬值,大体上与该国经济基本状况相符合。2014年至2016年,我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不足、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持续存在,影响了国际资本信心和投资意愿。进入2017年,基于经济基本面有所回暖,关于中国是否即将开启一轮“新周期”的讨论也在持续进行。对此,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认为,一方面,国内并不具备能够从结构上显著影响经济增长的条件和因素,另一方面,全球经济总体上复苏乏力,逆全球化思潮仍在蔓延,因此,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更多应属于一种新的波动形式,尚不能称为一个新周期的开始。
在“2017全球经济金融论坛”上,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金融研究员管涛也更多地支持阶段性升值观点。他表示,可以看到去年年底人民币汇率和目前相比简直是冰火两重天,这主要是市场情绪驱动短期资本流动,和经济基本面关系不大,是人民币汇率定价多重均衡的表现。
不必着急换美元
面对汇率波动,普通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人民币升值将如何影响自己的钱袋子。
相对于海淘、旅游等小规模购汇,留学购汇受汇率影响比较大。由于绝大多数国家的留学费用都是用本币计算,并且相对固定。2016年,由于英镑大幅贬值,到英国留学的费用大幅降低,而美元对人民币升值,到美国留学的费用大幅提高。今年出国留学所需的费用则有很大不同——美元疲软,欧元上涨,结果到美国留学的费用大幅降低,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留学的费用有所提高,而到英国和日本留学的费用基本不变。
对股民来说,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外汇储备准备金,包括造纸、航空、跨境电商、旅游等在内的A股部分行业板块从中受益。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纸浆进口国,随着人民币升值,造纸企业从进口原材料成本下降和产品出口价格升高两个方面对造纸行业产生积极影响。从上周A股市场表现看,华泰股份、晨鸣纸业、岳阳林纸等造纸类个股已经因人民币升值而受益。而身负巨额外币负债的航空公司,也因人民币升值减轻了外债,中国航空、南方航空、东方航空等航空类个股近期也全线飘红。此外,跨境通、苏宁云商、快乐购等跨境电商个股和中国国旅、众信旅游等旅游类个股均因汇率上升而获益。
有人欢喜自然就有人忧愁。尤其是去年下半年或今年1月初买入美元或美元相关理财产品的投资者,面对人民币汇率的“一路高歌”很是忧愁。不少手里持有美元的投资者,担心汇率持续走低,犹豫是否要换成人民币。还有一些去年买了QDII基金的投资者,此时也犹豫要不要赎回。对此,融360理财分析师刘银平建议投资者不必太过焦虑,此轮人民币汇率升值还是在政策范围内,未来人民币是涨是跌还很难说,此时将手中美元兑换人民币没有必要,还会产生兑换手续费等损失。如果近期没有留学或其他出国安排的居民,也不用着急于将人民币换美元,因为若短期内没有对外支付的需求,美元理财收益率要远低于人民币理财,而且还要遭受美元贬值带来的额外损失。汇率的波动难以预期,还是本着用多少换多少、随用随换的原则,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规避汇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