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金融数据同比增速全面下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24万亿元
新华财经北京4月12日电(记者韩婕)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金融数据同比增速全面下行。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27.65万亿元,同比增长9.4%;狭义货币(M1)余额61.61万亿元,同比增长7.1%;流通中货币(M0)余额8.65万亿元,同比增长4.2%。3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73万亿元,同比少增1039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3.63万亿元,同比少增4696亿元。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94.55万亿元,同比增长12.3%。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0.2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8730亿元。
专家表示,今年稳定宏观杠杆率目标下,后期主要金融数据虽仍会出现波动,但增速整体温和下行的方向不变,社融如期“中性回落”,信贷新增仍快于常年;剔除基数后,市场担忧的快速“紧信用”实际并未出现。
3月份社融增量和存量同比的增速都有所下降
在星石投资看来,3月份社融增量和存量同比的增速都有所下降主要受去年的高基数和经济回升有关。星石投资表示,去年疫情之后,为了托底经济,社融有较大幅度的跳升,但从绝对值上来看,仍然处于比较高的位置,目前来看更多的是稳信用,而非紧信用。此外,从分项来看,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1.33万亿元,前值1.1万亿元,同比多增3657亿元,相比整体社融和人民币贷款的趋势都更好,也有望支撑未来企业的投资。
而星石投资也强调,随着经济回升,自然而然宽信用托底经济的必要性也就下降了。当前,企业盈利的回升和流动性的收紧本身就是相互作用的两个变量,流动性的收紧对于高估值的板块压制更大,因此,要寻找盈利弹性能够覆盖估值收缩压力的结构性的机会。
尽管此前有市场机构预测人民币新增贷款预测中值为2.52亿元,略低于实际值,社会融资规模增量预测中值为3.82亿元,广义货币(M2)增速预测中值为9.7%,均略高于实际值;但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也在今日发布会上指出,今年以来货币政策稳字当头,货币信贷保持合理增长。下一步要坚持跨周期设计理念,兼顾当前和长远,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表示,3月主要金融数据增速下行,源于上年同期高基数会压低今年同比增速,也反应当前货币政策正向常态化回归,新增信贷、社融规模处于温和增长状态。
M2回落或由基数引起
央行数据显示,狭义货币(M1)余额61.61万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广义货币,比上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8.65万亿元,同比增长4.2%。一季度净投放现金2,229亿元。
在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斌看来,本月M2加速回落主要由基数效应引起。去年3月M2形成了较高基数。如果按2019年以来的两年平均增长率计算,本月M2增长9.77%,明显好于9.4%。此外,其他导致M2加快回落的因素还有财政支出力度减弱。而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表示,目前广义M2同比在9.0%-10%区间,基本与今年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结合一季度国内企业贷款需求保持强劲,显示目前利率水平处于合理水平;整体看,目前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并无调整的紧迫性。
秦泰也表示,考虑到政府债务融资活跃度今年1季度明显偏低,从而对M2的收缩效应明显弱于去年这一因素,3月M2增速回落幅度小于社融存量增速是非常合理的,而且很大概率会贯穿全年。并预计今年全年或仍维持M2同比9.4%,Q2或降至年内低位8.5%左右的中性预测不变。秦泰认为,如果M2增速预期、以及其与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的内在一致性,或意味着实体经济今年并不会感受到融资环境明显收紧。
对于后续M2走势,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4月人民币贷款余额、存量社融及M2增速将延续下行,但降幅或有不同程度收窄。而在经济修复带动企业经营、投资活动增加的影响下,4月M1增速有望反弹。
快速“紧信用”实际并未出现
随着今年信用债到期规模较大,不少市场机构普遍认为,在紧信用的环境下,债务接续难度加大,担心违约可能会扩散广义货币,投资信用债的资金更趋谨慎。在此情况下,在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秦泰看来,在“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的全年中性信用扩张目标下,预计2021年名义GDP同比约11%左右,对应的社融存量同比约为10.6%左右;在信用投放明显过快的1-2月之后,若3-12月社融以无专项债提前下达的年份平均节奏新增,那么3月中性的社融存量同比应约12.1%,实际情况明显高于这一增速,显示3月调整节奏是相对缓和的,甚至是略偏松的。
与此同时,秦泰表示,在今年未提前下达专项债的情况下,3月社融环比与17-19年均值持平,信贷环比则为16年以来同期仅次于20年的次高增速,均显示信用扩张仍然沿着中性路径延伸,甚至略有偏松。因此,市场关于快速“紧信用”实际并未出现。
而景顺长城基金近日发布的《二季度经济展望及投资策略报告》却认为,尽管随着资金面转向平稳,信用债收益率有所修复,但转债市场在一季度权益市场冲高回落的带动下,出现一定幅度下跌,但整体表现出一定的抗跌性。预计央行将继续保持货币政策量价稳定,整体来看,二季度处于紧信用和稳货币的环境,信用风险加大,无风险利率和高等级信用优于低等级信用,对信用下沉保持谨慎。
国泰君安也表示,随着3月数据都有所下降,货币政策进入“窗口期”,“紧信用”或在释放,而“紧信用”过程中将搭配“稳货币”,后续货币边际收紧风险加大,3月M2小幅回落。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