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进口配额.ppt
进口配额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出现的背景:1929-1933年以后,各国实行高关税。结果,双方都遭受损失。关税的保护作用下降,于是转向非关税保护措施。关税在限制进口方面的效果已经减弱,非关税壁垒的使用越来越多。定义:非关税贸易壁垒是指政府除关税外还采取的限制进口的措施。类别:(一)直接措施:商品进口国本身或强制出口国对商品进出口实行直接的数量或货币限制。 (2)间接措施:进口国对进口产品制定非常严格的标准,导致出口国无法顺利完成交易。案例:日本要求进口到美国的金属棒球棒必须经过检验和检测,证明不会对人造成伤害才可以进口。美国要求玩具具有抗拉强度。例如,日本、加拿大、美国要求花生的黄曲霉毒素含量不超过百万分之二十,花生酱的黄曲霉毒素含量不超过百万分之十。日本规定进口茶叶农药残留不得超过百万分之0.2---0.5。一、进口配额及其实施理由 1、定义:进口配额:是国家对一定期限内进口某种商品的数量或数额实行的限制。如果超过配额,则不能进口,否则将征收更高的关税或罚款。例如,配额可以规定在特定时期内,奶酪的进口量不得超过1000吨,小麦的进口量不得超过20000吨。美国部分商品的进口配额 2、进口配额的分类: (1)全球配额:规定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数额,适用于来自任何国家的商品。
(2)国别配额:对不同国家的进口设定不同的配额。例:2000年12月16日至2001年12月31日,俄罗斯实行原糖进口配额制度。总量为365万吨,其中一季度115万吨,二季度150万吨,三季度60万吨,四季度40万吨,加征5%关税。凡超过配额的,均需加征30%的关税,但每公斤关税不低于0.09欧元。例如,为了限制日本汽车的进口,意大利规定每年只能进口2200辆日本汽车。英国和法国规定日本汽车每年进口量分别占市场需求的11%和3%。 2、配额的经济影响 一般情况下,配额规定的进口量小于自由贸易下的进口量,配额实施后进口量减少。如果实施配额的国家是小国,则配额仅影响国内市场价格。如果实施配额的国家是大国,配额不仅会导致国内市场价格,还会导致世界市场价格。假设我们正在与一个小国家打交道,并关注配额的福利影响。 2、小国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 配额收入 配额收入或配额租金实际上是一种垄断利润,其去向取决于政府分配配额的方式。实际上,进口配额往往与进口许可证结合在一起。进口许可证:一国海关签发的允许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进入关境的证明。
牌照的分配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 政府可以通过拍卖的方式分配牌照。 (配额收入属于政府) 2、固定福利。 (配额利润归进口商所有) 3.资源使用申请流程。 (配额收益归进口商)公开拍卖可能是分配进口配额的最佳方式。关于直接限购的情况:为什么关税降了,车价却没降? 2002年1月1日,中国政府将进口汽车关税从2001年的80%降至43%。关税大幅下调后,不少等待购买进口车的消费者投资者预计进口车价格将大幅下降。半年过去了,进口车的价格并未如预期大幅下降。进口车市场充斥的不是降价消息,而是汽车进口牌照价格大幅上涨的传言。中国对进口汽车实行关税和配额双重管理。进口汽车不仅要缴纳关税,还需要进口许可证。这一双重贸易限制政策旨在限制汽车进口并保护国内汽车制造商。例: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战 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制度逐步取消:1973年12月30日,42个纺织品贸易国达成《国际纺织品贸易协定》,允许发达国家暂时限制纺织品进口或对纺织品进口实施限制。发展中国家自动限制纺织品出口。我国于1984年加入该协定,并自1985年4月1日起实行出口产品退税政策。乌拉圭回合谈判产生了《纺织品和服装协定》,其中规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全球纺织品实行配额制度贸易将被废除。
自2005年1月1日起,原来对中国纺织品出口实施限制的国家(欧盟、美国、加拿大等)取消了对中国的配额限制。 2005年第一季度,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长70.5%;对欧盟出口增长48.3%。 2005年5月13日,美国宣布对中国棉裤、棉衬衫、内衣三类服装重新实施配额限制。 2005年5月27日,欧盟对中国两种纺织品启动“特别保障”程序。中国政府决定自2005年1月1日起对七类纺织品加征出口关税,为期三年; 5月22日,中国宣布自6月1日起大幅提高74种纺织品的出口关税,幅度从2.5倍到20倍不等。 5月30日,中国宣布取消81项纺织品出口关税。 2005年6月11日,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盟委员会关于中国输欧部分纺织品的谅解备忘录》:欧盟承诺终止对中国十类纺织品的调查;双方同意未来三年为过渡期;欧盟市场对中国纺织品的反应2008年全面开放。中美于2005年6月17日举行第一轮正式磋商,直到2005年11月8日才达成协议。第三节 出口补贴 一、出口补贴的含义 1、定义 出口补贴(export subsidy):是指一国政府为鼓励某种商品的出口而给予的直接补贴或间接补贴。 2.分类直接补贴:政府直接向出口企业提供现金补贴。
间接补贴:政府对选定的出口商品提供财政和税收优惠。包括:低息贷款、出口退税、国内出口产品免费或低价服务等。 3、目的:降低国内出口商品价格,提高其国际竞争力,扩大商品出口。 2、出口补贴的经济影响(1)对小国出口补贴影响的思考:出口补贴会对一国的经济福利产生负面影响。那么为什么各国仍然采取这样的政策呢?为什么出口补贴对进口国构成威胁?出口补贴概述 出口补贴带来以下影响: 国内生产者总顺差增加。该国的总消费者剩余减少。出口增加。出口国的净福利为负。采用出口补贴的优点是可以促进国家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获得规模经济,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对于进口国来说,出口补贴是一种威胁,会对国内同类产品制造商产生影响。案例:农产品出口补贴纠纷 由于出口补贴是政府干预市场的一种形式,补贴出口被视为不正当竞争。因此,在WTO中,出口补贴受到严格限制,但农产品除外。根据世贸组织《农业协议》,出口补贴包括:政府根据出口绩效提供的补贴;政府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出口或处置库存;通过政府措施(包括税收)为农产品融资;根据出口产品内容支付农产品出口货款 根据农产品情况给予补贴;以及影响出口产品营销和运输成本的补贴。
欧盟是全球最大的出口补贴使用者,占全球出口补贴支出的90%。欧盟、瑞士、美国和挪威占全球出口补贴的97%。其中,美国和欧盟是全球最大的两个农产品出口国,占世界市场的35%以上。因此,其农产品出口补贴对国际市场价格具有重要影响。出口补贴扭曲了国际农产品价格。据估计,补贴对全球农产品价格扭曲造成了 13% 的影响。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一直是世贸组织多边谈判的重要议题。 2005年12月,世贸组织香港会议达成协议,2006年取消棉花出口补贴,2013年彻底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多哈回合的难点之一——削减农业补贴问题至今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资料:农产品出口补贴背景资料 总体情况 目前,共有 25 个 WTO 成员对 428 种农产品实行出口补贴(括号内为补贴产品品种数)。其中:澳大利亚(5)、巴西(16)、保加利亚(44)、加拿大(11)、哥伦比亚(18)、塞浦路斯(9)、捷克共和国(16)、欧盟(20)、匈牙利(16)、冰岛(2)、印度尼西亚(1)、以色列(6)、墨西哥(5)、新西兰(1)、挪威(11)、巴拿马(1)、波兰(17)、罗马尼亚(13)、斯洛伐克(17)、南非(62)、瑞士(5)、土耳其(44)、乌拉圭(3)、美国(13)、委内瑞拉(72)。
从出口补贴用途分布来看,用户最多的产品包括(括号内为用户数):水果和蔬菜(19)、其他乳制品(15)、牛肉(14)、家禽(13),粗粮(12)、其他农产品(11)、植物油(11)、茹露(11)、糖(10)、小麦和面粉(10)。从数量上看,补贴出口产品最多的是粮食;从价值来看,补贴最多的产品是牛肉和乳制品。从实际补贴金额看,单项补贴金额最大的产品是小麦、面粉和粗粮,年均实际补贴金额超过1000万吨。实际补贴较多(100万吨以上)的产品为:果蔬、食糖、其他乳制品、牛肉。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补贴使用者。 1995年至1998年,欧盟年均出口补贴支出约为60亿美元,占全球出口补贴支出的90%。瑞士是第二大出口补贴使用者,补贴份额约为5%。美国是第三大出口补贴国,补贴比例不足2%。欧盟、瑞士、美国和挪威这四个经合组织成员国占全球出口补贴的97%。 。补贴后的利润和损失 补贴前 国家福利 政府收入 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 就业: * 1 850 000 瑞士奶酪(瑞士) 500 000 意大利奶酪(罗马尼亚) 1 325 000 意大利奶酪(波兰) 8 200 000 切达奶酪(新西兰) 80 000 蓝纹奶酪(智利) 2 000 蓝色奶酪(阿根廷) 548 393 脱水奶(荷兰) 9 997 脱水奶(德国) 605 092 浓缩奶(丹麦) 91 625 炼乳(澳大利亚) 配额数量(公斤/年) 进口商品数据来源: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美国关税表,华盛顿特区,政府印刷局,2000 年。三、实施理由 1、关税通过价格变化影响国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
配额限制货物的进口数量或进口金额。因此,配额在进口限制程度上更直接、更容易控制。 2.配额比关税更严格。就关税而言,如果一国出口商试图进入加征关税的市场,只要在产品价格或质量上具有竞争力,就可以进入该国市场;在配额的情况下,无论出口国生产的产品在价格或质量上多么有竞争力,出口国都无法进入进口国的市场,因为进口数量是确定的。进口配额是比进口关税更严格的保护措施,并且比关税更受国内生产商欢迎。 ? Q1Q2:自由贸易下的进口量实行配额管理,只允许进口 Q3Q4 eff 政府总盈余 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变化 配额后 消费者剩余:-(a+b) 生产者剩余:a+b + c 政府补贴支出:b+c+d 净福利变化:-(b+d) 价格变化:国内 PW → PS 国外出口量变化:Q1Q2→Q3Q4 消费者剩余变化:减少 a+b 生产者剩余变化:增加a+b+c 政府补贴支出:Q3Q4*S=b+c+d 净福利效应:生产者剩余增加-消费者剩余损失-政府补贴=(a+b+c)-(a+b)- (b+c+d)=-(b+d)<0。 b和d分别是消费扭曲和生产扭曲,出口补贴会导致小国福利水平下降。
(小国) 图7-5 贸易条件恶化 (2)大国出口补贴的影响 价格变化: 国内PW → PS 国外PW → P w'PS= P w' +S 出口量变化为: Q1Q2→Q3Q4 消费者剩余变化:减少a+b 生产者剩余变化:增加a+b+c 政府补贴支出:Q3Q4*S=b+c+d+e 净福利效应:生产者剩余增加– 消费者剩余损失 – 政府补贴 = (a+b+c)-(a+b)-(b+c+d+e) =-(b+d+e)<0。 b、d分别为消费扭曲和生产扭曲,e为贸易条件恶化带来的利益转移。出口补贴会导致一国福利水平下降。 (大国)*结论 出口国 - 如果出口补贴的短期损失能够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并获得规模经济或经济增长等长期效益 - 进口国的损失是值得的 - 出口补贴是构成威胁并将排挤进口 中国同类企业 - 反补贴措施* 2001 年 11 月* *
- 上一篇:现代货币金融学说作业
- 下一篇:安博教育董事长兼CEO黄劲:有教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