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银金科上市后首份半年报:营收净利“双降”转型或“掉队”
近日,有我贷母公司嘉银金科发布了上半年财报。与其他上市金融科技公司的优异表现相比,其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转型和贷款助力也未取得明显成效,使其“落伍”。隐患。
营收、净利润“双降”
嘉银金科2019年上半年贷款支出减少,营收和净利润下降。财报显示,嘉银金科2019年上半年营收13.67亿元,同比下降17.83%,净利润4.23亿元,同比下降14.3%。 2019年第二季度营收6.36亿元,同比下降6.6%,环比下降13.1%;净利润1.69亿元,同比下降19.8%,环比下降33.7%。财报提到,公司二季度净利润及主要收入来源“贷款便利收入”均出现下降,主要是由于贷款发放减少。
对于业绩下滑,嘉银金科董事长、你我贷创始人严定贵表示:“我们第二季度的经营业绩反映了我们行业所有参与者面临的挑战。我们受到政府三重降级政策的约束。”尽管受到市场状况的影响,但我们通过保守的经营保持了有吸引力的盈利能力。”
与其他多家美股上市互助金融公司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长相比,嘉银金科的业绩呈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的情况。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了该公司“业绩下滑的原因以及是否有对策。下半年这种情况能否得到改善等”。
嘉银金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原因是严格执行包括三降在内的各项规定。此外,在应对措施上,公司采取了成本控制措施,降低了销售和营销费用,提高了盈利能力。”一方面,获取新客户的成本大幅降低;另一方面,公司品牌已经建立,通过口碑不断获得外部客户资源,无需大量铺张浪费。广告。”
转型还是“落后”
尽管行业整体发展面临压力,但不少金融科技上市公司在转型、提供贷款助力等方面表现良好。 2019年第二季度,乐信新增贷款近80%来自金融机构,服务各类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收入达12亿,较去年同期的4.9亿增长148%。
拍拍贷第二季度机构资金合作伙伴撮合贷款占比从2019年第一季度的30.9%上升至44.8%。机构资金合作伙伴撮合金额贡献了本季度营业收入的40.2%。截至2019年6月末,51信用卡科技板块收入大幅增长,占比42.6%。
关于转型,嘉银金科仅提到其有“有我代”和“吉融”两款产品。 “吉融”是一家面向B端机构用户的金融科技服务商。财报未披露吉荣的相关信息。投资和绩效数据。
对于吉融的经营数据,嘉银金科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以财务报告为准,不能提供财务报告以外的非公开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吉荣早在2016年10月就已经披露了数据。
此外,记者询问该负责人,“除了吉融的金融科技业务外,有我贷是否会引入外部金融机构的资金来运营分流助贷业务?有相关计划吗?”
公司回函称,“财报显示,嘉银金科的研发费用持续增加。近年来,公司持续投入金融科技研发费用。嘉银金科旗下金融科技子品牌“吉融”在助贷业务上与银行、信托、小贷等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建立了合作,助贷已成为嘉银金科下一步重点发展的主要业务方向。”
坏账准备增加20%以上
一方面,嘉银金科面临着紧迫的转型压力,另一方面,坏账压力也在不断上升。财报显示,嘉银金科的坏账准备和合同资产为7080万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23.2%。
根据此前招股书披露,你我贷M3+的逾期率(逾期超过90天)2017年底为12.21%,2018年底达到14.91%。
(图注:摘自嘉银金科招股书)
此外,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登记披露服务平台显示,有我贷提交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30日,逾期金额2.44亿元,逾期交易金额/笔数超过90笔。天(不含)为0,累计赔偿金额为44.3亿元;项目逾期率为12.25,金额逾期率为1.72;项目分级逾期率(90天)为12.25(%),超过90天为0;金额分级逾期率(90天)为1.72%,90天以上为0。
值得注意的是,有我贷向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登记披露服务平台报告的M3+逾期率为0,与招股说明书中提到的超过10%的M3+有较大差异。
记者采访有我贷相关负责人:“逾期率高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对策吗?下半年能有改善吗?”
公司回复称:“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信息公示平台数据,截至2019年8月31日,有我贷项目逾期率为12.25%,前两个月数据为13.11%。 , 13.36%。可以看出,贷款金额逾期率逐月下降。